古代皇位为什么要坚持嫡长子继承而不是留给德才兼备的皇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代皇位为什么要坚持嫡长子继承而不是留给德才兼备的皇子?,第1张

古代大户人家妻妾众多,所以他们家中的儿子便有了嫡庶之分。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庶子就是小妾所生的儿子。放在帝王之家,嫡子便是皇后之子,庶子就是妃嫔之子。

封建帝制时代有套不成文的惯例,那便是皇帝死后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如果嫡长子英年早逝,皇位传承便按嫡子顺序。只有在没嫡子的情况下,庶子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这便是中国古代延续了数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

皇帝坐拥三千后宫佳丽,所以子嗣往往也比较多。虽然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但事实上皇帝的儿子也是良莠不齐。有些皇子天资聪颖,有些皇子资质平平,甚至还有些皇子连平均智商都达不到。然而嫡长子继承制却严格锁定了未来继承皇位的人选,哪怕皇帝的嫡子是个“铁憨憨”,庶子文武双全,可一般情况下,皇位还是会传给嫡子,哪怕皇帝本人并不愿意这么做,最后往往也要屈从与世俗的压力。比如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爱自己的第三子、吴王李恪,他曾公开表示“吴王恪英果类我”。然而最终唐太宗还是选择了性情软弱的嫡子李治继承皇位。唐太宗那么强势的一位君王都只能如此,其他皇帝就更不必说了。

与中原王朝所不同的是,北方那些游牧民族在可汗(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帝)选择上却往往采用的是“择优录取”。可汗儿子们的血统和家中排行固然也很重要,但这并不是决定他们能否获得汗位的最主要因素。一个游牧民族一般都由多个大型游牧部落联合组成,在可汗人选问题上,联盟中的各部落首领都有投票权和被选举权。比如蒙古早期的可汗需要得到忽里勒台大会上各部首领、宗王的多数选票才能当选。一般情况下,新任可汗都是大家公认最杰出的部落首领。

中原王朝的文明进化程度比游牧民族高出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是为什么在帝王权力交接的问题上,游牧民族的处理方式看上去更体现民主精神呢?中原王朝为什么要死板地坚持“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一原则呢?其实主要原因是两者国家治理体系的不同。

中原王朝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官僚体系,皇帝虽然位于这个体系的最顶端,但皇帝的第一职责却不是处理具体事务,而是要维护礼制的权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就写道:“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

因此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维护礼法的神圣不可侵犯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而嫡长子继承制正是礼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只要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顺序进行,那么皇权更替就不存在争议,权力交接能比较平稳过渡。因为很多时候,一个王朝的分裂甚至覆灭都是由内部争权引起的。至于新皇帝能力怎么样倒在其次,毕竟国家具体事务主要还是靠士大夫们治理的,有时候皇帝不要乱插手反而对国家是一件好事。

游牧民族没有中原王朝那么完善的官僚体系,而且草原生态脆弱,经济形式单一。如果由昏庸的可汗掌权,一旦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那么就有可能面临整个部族灭亡的风险。因此对游牧民族来说,可汗的个人能力极为重要。中原王朝经常会出现少年甚至是幼年天子,但在游牧民族中,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所谓的皇位继承,从来不存在所谓的“制度”。除了三皇五帝时代,到夏朝开始一直到末代皇朝清,都是子承父业。但是元朝是个由蒙古族创建的国家,选择继承人制度非常不完善。

按照惯例,大汗死后,继位者必须经过宗亲、贵戚和勋臣参加的库里台推举,大汗与臣属各自宣誓之后,才能栓正式继位,合法的行使汗权。但是蒙古还有一项少子守灶的财产继承制,入主中原后,又有了汉族嫡长子继承制,正因这些并存的继承制度,导致了蒙古汗国和元朝在汗位、皇位继承问题上的一系列冲突,导致蒙古汗国时期的汗位转移和元朝中后期的宫廷政变

同时元朝排除汉族文化,不像后来的清朝统治者吸收了相当部分的汉族文化;所以元朝皇位继承既没有承袭汉族传统的“嫡长子”继承;也没有像清朝有一个明确的制度(清初,继承人由八旗会议决定;后来,由皇帝在生前写密旨确定,以避免诸子夺储和后继无人的状况)。

元朝从文化、制度、经济等方面是落后于之前和之后的朝代的,蒙古族人的文化也远远落后于汉族文化。总之,在元朝,凡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直系后裔都有资格称皇。这样一来,终元一世,元皇族自身之间、元皇族和四大汗国的皇族之间,争夺皇位和大汗位的大规模内战从没有停过,有过20多年换8个皇帝的时期。内讧严重削弱了元朝的力量。

朱高煦虽然贵为皇子,却是一个勇猛善战的武将,很得朱棣的欢心。但朱棣最终把皇位传给朱高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朱高炽是长子,符合古代帝位传承“立嫡以长”的惯例。二是因为朱高炽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儿子朱瞻基,朱棣为了大明江山长治久安,才会把帝位传给朱高炽。

一、朱棣遵循的是“立嫡以长”的帝位传承原则

在中国古代皇位传承中,“立嫡以长”是最重要的一条规矩、所谓“立嫡以长”,是指长子具有优先继承权。长子是皇帝诸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让长子登基继位,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少主登基”“主少国疑”等不安定因素。

另外,“立嫡以长”也是一条最为现实可行的传位原则,比其他任何一条传位原则都更为简单实用。例如如果采用以贤明者继位的原则,那么何为“贤明”,并无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而以长子继位,则以出生时间和年龄为唯一标准,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因此“立嫡以长”成为历代很多皇帝都会首选的一条原则,朱棣当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

二、朱高炽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儿子朱瞻基

古代帝王确立储君时,往往放眼长远,不仅要考察继位者的才能品德,还要考察继位者儿子的德行,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帝国长治久安。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品德高洁,才学满腹,得到朝野一致赞誉。

朱棣在考虑继位人时,长期委决不下,大学士解缙曾经提醒他“好圣孙”,让他关注一下孙子辈的表现,朱棣顿时豁然开朗,为了明朝的未来,他才决定把帝位传给朱高炽。

可见,朱棣传位朱高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成熟决策。

  传位给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帝,没有太大的疑问,所谓传位十四子,而雍正改“十”为“于“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

  胤禛登基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抚封为廉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后被削宗籍和圈禁, 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为讨厌的人)。皇十子胤礻我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祯(允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后来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后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从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耳。虽然史学界对皇位合法性尚无定论,但流传的把"十改于"的改诏之说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

  主张篡位说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康熙去世过于突然,未来得及留下任何传位遗诏,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谋抢占了先机;有的认为康熙生前两立两废太子,对立储君一事劳心伤神,直到临终前才属意皇十四子为储君。

  按照正统继位说学者观点,如果没有实在的证据证明其他皇子为康熙所属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并且在诏书中一般都是加上个皇字的,比如传位于皇四子,假如这样”十“改为”于“是没有根据的。

这本古籍是《赵正书》,书中记载胡亥的上位是秦始皇授意的,并不是篡位。这一古籍的发现大大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在人们以往的认知中,受赵高操纵的胡亥一直不被人们看好,因为他的昏庸无为导致秦朝的灭亡,认为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但谁曾想竟然是真的。

胡亥是秦朝最后一位君主。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具有历史性意义,可谓是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的统一度量衡、设置军功爵制等措施,为后世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统一文字为中华民族增强了的凝聚力。秦始皇功大于过,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帝王。胡亥和他相比就弱太多了,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人们不禁质疑这真的是秦始皇钦定的接班人吗?

正是因为有此疑惑,人们不仅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想法,特别是当时还有一位优秀的人物扶苏,扶苏虽然不像秦始皇一样大有作为,但也是一位杰出人物,跟被赵高控制的胡亥相比,更凸显优秀了。胡亥自己本人昏庸无能,还偏听偏信赵高和李斯的话,虽然二人也有贤能,但是若这两人有谋反之心,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但这本《赵正书》却是真实可信的,里面的部分内容与史记重合,最大的不同点便是胡亥继位之事。里面大多记载了秦始皇与大臣的对话,在加上这本书成书于西汉早期,与历史时间相近,更为可信。因此,胡亥不是篡位,而是名正言顺地继位。

乾隆皇帝即弘历,是雍正的第四子,在雍正13年继承了皇位。雍正立太子的时间是雍正元年即1723年,他将皇太子的名单藏在了大殿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在这个时候能够有资格排上皇太子候选人的,就只有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和黄五子弘昼。这三人当中属弘历从小天资聪慧、才干过人,是皇太子的最佳人选。

虽然清朝以前历朝历代的皇位传承都是传长传嫡,但是在清王朝这种继承制度没有严格的规定。乾隆既不是长也不是嫡,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得到爷爷康熙帝的赏识。

《康熙王朝》中,我们看到康熙还在位的时候一次去雍亲王府,见到了年幼时候聪明伶俐的弘历,一眼就看出了弘历的与众不凡。

康熙对弘历很是喜欢,甚至把乾隆接到自己身边亲自培养,让自己从九五至尊变成一个寻常老人去疼爱孙儿,这种待遇是其他的皇孙都没有的。

甚至一度有野史资料说,雍正之所以能够得到皇位,也是康熙看中了雍正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不忍皇权旁落,才有意将皇位传给雍正。

康熙发现弘历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在他小的时候就很有尊严,看起来像个皇帝。

康熙开始注意弘历,据说他还找到了一位著名的算命师来计算弘历的命运。算命先生的说法与康熙的想法一致,这孩子注定是非凡的,将来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就。

因此,康熙加强了他对胤禛和他儿子作为继承人的选择。

二、有一个强悍的老妈甄嬛保驾护航

在《甄嬛传》里雍正皇帝是非常喜欢弘历的老妈甄嬛。在皇室王族里,子凭母贵、母凭子贵,母子都是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

《甄嬛传》里老妈甄嬛不仅因自己受宠,给弘历增加了在雍正跟前的曝光率,让雍正爱屋及乌;而且甄嬛还是弘历得力的智囊团,为他出谋划策,扫清权力上升期间的障碍。

甄嬛将自己在后宫生存与荣升的精髓都言传身教给了弘历,有这么一位强悍的母亲,在宫斗教育方面也是收益颇丰。

当然历史上的甄嬛和小说里肯定是有差别的,但并不影响雍正对甄嬛的宠爱,除却这一层,甄嬛的身份也很好是钮祜禄氏。

虽然,雍正的长子弘晖有老大这样的优势,但弘晖他妈不得雍正的喜欢,在古代有子凭母贵的说法,所以,自己老妈不受宠,自己肯定也不会被自己老爹多看几眼的。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乾隆皇帝自身很优秀。

乾隆在位的时候,把"康乾盛世"达到了顶峰,虽然乾隆后期下滑了,但可以看出乾隆还是个有能力的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言归正传,乾隆还没继位前,无论是学习、还是骑马射箭的功夫都很强。

乾隆皇帝除了做皇帝名垂千古,他的诗词书画也是名垂千古。他自小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无一不精通。

不知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注意到没有,无论是在《延禧攻略》还是《如懿传》之中,都有很多镜头描绘了乾隆很爱舞文弄墨的场景。据史料记载,他是写诗最多的人,他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

这4万多首诗是什么概念呢?李白全集上一共是记载了是1010首,杜甫是1400多首。这么算下来,乾隆的诗作总数是他们的40倍左右。这么说吧,全唐诗里所有人的诗加起来都没乾隆的多。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四、命中注定,生命力强

雍正一共有10个儿子,有四个都没排齿序,弘盼虽然也是夭折,好歹名字还有个弘字,而福宜、福惠、福沛这三人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还没来得及长到起名字的年龄,就夭折了,这是说,从名字上来讲,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有六人。

立乾隆为太子的时候是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这之后出生的皇子自动被淘汰,这其中就有皇六子弘瞻

而雍正的嫡长子弘晖病逝于1704,第二子弘昀病逝于1710年,在雍正想要立太子的时候,还活着的儿子也只有三人,也就是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和皇五子弘昼。

所以这一切都是命呀!

五、猪一样的对手,不等开战就自掘坟墓。

在雍正即位之前经历了九子夺嫡的血腥之战,允禩和雍正争夺的最激烈,雍正对他的兄弟八王爷允禩是相当的仇视。

而皇三子弘时居然对他八叔抱有同情,对父亲有所怨言,所以对这样一个和自己不是一条心的儿子,雍正怎么可能选他为继承人呢?

这一个情节在《甄嬛传》里演绎的很精彩,雍正和皇三子弘时同时跪在太庙里祭祀,皇三子弘时向雍正进言提出宽恕八叔,得到了雍正严厉的训斥,并且撤销了他的黄带子,让他去给八爷当儿子,从此取消了他的皇太子候选资格,并且破了他以后晋升的希望

还有一说,是因为弘时选错了帮手,选了隆科多来辅佐他。隆科多也是雍正最不喜欢的大臣,《甄嬛传》里演绎,雍正一度怀疑隆科多和他的额娘有染,使他和他父皇的皇权受到了藐视和玷污,雍正非常的痛恨他,所以自然也就不喜欢皇三子弘时。

六、神一样的队友指的是皇五子弘昼,明哲保身。

弘昼在他老妈的教导下从来不和弘历争帝位,他不干预朝政,自己要是惹了事就找乾隆帮忙,有这么个不理朝政还喜欢惹是生非的弟弟,对乾隆自然构不成威胁。

不过,这是皇五子弘昼表面上看是败家了点,但他也是蛮聪明的,能在乾隆眼皮子底下活几十年,也是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主。

这里八卦一下弘昼他办的有名的荒唐事:他喜欢办丧事,而且是给自己办丧事。每次他都会将他自己的寿宴变成丧事,每次他的生日,他都会弄很多很多的祭品放在堂前,然后让他的妃嫔们在桌子前面哭泣,而他就在旁边吃祭品,顺带还收了很多大臣的"份子钱"。

《延禧攻略》里弘昼已经被改写咯,与历史不符。

每天就是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弘昼用他的顽劣不堪与荒唐,映衬得着弘历的形象更加的光辉与伟岸,真的算是非常优秀的神一样的队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