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浸药仙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酒浸药仙方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酒浸药仙方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酒浸药仙方的用法用量 25 备注 26 摘录 3 《普济方》卷九十三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酒浸药仙方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酒浸药仙方 1 拼音

jiǔ jìn yào xiān f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酒浸药仙方

21 处方

甘菊花、防风(去芦)、羌活、杜仲、牡蛎、瓜娄根、牡丹皮、紫苑、菖蒲、人参、白蒺藜、牛旁子、枸杞子,各半两。白花蛇、桔梗、白术、山茱萸(去核)、白茯苓、晚蚕沙(炒)、官桂、远志(去心)、牛膝,各二钱。虎胫骨、牛旁根、干姜、熟地黄、栢子仁、狗脊(去毛焙)、天雄(炮去皮)、萆薢、蛇床子、附子、肉苁蓉、菟丝子、续断、芍药(去皮)、石斛,各三钱。

22 炮制

上并要川广好者,依方拣择为粗末,用新绢袋盛药,用新小瓮儿一个,方药在内,以灰酒二斗,将将药浸之,密封其口。春夏浸二七日,秋冬浸三七日开瓮。

23 功能主治

凡患风疾,四肢不举,不问男子妇人小儿,骨节疼痛,四肢浮肿,眼目昏暗,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口眼歪斜,中风失音,并治之。

24 酒浸药仙方的用法用量

早晨临午晚三时,令病人自取冷酒三盏,依时服之。每服不过一盏,不多服,亦不可添减,乱开酒瓮。久病服者不过一月,近者十日,轻者五日见效。

25 备注

服之三日,举手梳头,七日渐舒,十日行步,半月遍身依旧,觉得轻健,眼目更明,大有神效治之。

26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普济方》卷九十三 31 方名

酒浸药仙方

32 组成

甘菊花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羌活半两,杜仲半两,牡蛎半两,瓜蒌根半两,牡丹皮半两,紫菀半两,菖蒲半两,人参半两,白蒺藜半两,牛蒡子半两,枸杞子半两,白花蛇2钱半,桔梗2钱半,吴白术2钱半,山茱萸2钱半,白茯苓2钱半,晚蚕砂(炒)2钱半,黄桂2钱半,远志(去心)2钱半,牛膝2钱半,虎胫骨3钱,牛蒡根3钱,干姜3钱,干地黄3钱,柏子仁3钱,狗脊(去毛,焙)3钱,天雄(去皮,炮)3钱,萆薢3钱,蛇床子3钱,黑附子3钱,肉苁蓉3钱,菟丝子3钱,续断3钱,芍药(去皮)3钱,石斛3钱。

33 主治

中风。骨节疼痛,四肢浮肿,眼目昏暗,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口眼斜,中风失音。

34 酒浸药仙方的用法用量

开瓮,早晨、临午、晚3时,令病人自取冷酒3盏,依时服之。每服不过1盏,不多服,亦不可添减,乱开酒瓮。久病服者不过1月,近者10日,轻者5日见效。凡患中风疾,四肢不举,服之3日,举手梳头,7日渐舒,10日行步,半月遍身依旧,觉得轻健,眼目更明。

3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用新绢袋盛药,用新小瓮儿1个,放药在内,以无灰酒2斗,将药浸之,密封其口,春、夏浸14日,秋、冬浸21日。

古籍中的酒浸药仙方 《普济方》:[卷九十三诸风门]中风身体不遂(附论)

。少时诸痫。每服半丸。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酒浸药仙方凡患中风疾。四肢不举。服之三日。举手梳头。七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外科

香没药贝母皂刺甘草(各二钱)金银花陈皮(各三钱)酒一碗,煎数沸。温服。托里消毒散(二)治疮疽元气虚

《外科枢要》:[卷四]治疮疡各症附方

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一钱)上水煎服。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二(外科)]发背

花飞白玉芝,君主一斤臣四两,调和服下即平夷。意其仙方,然不知何物为黄金白玉,乃召仙以大黄白芷为问。仙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六跌扑伤损]内服方药

《普济方》卷九十六:承气汤处方厚朴4两(去皮),姜2两(同捣烂,焙干),大黄2两,枳实半两(麸炒去瓤),芒消1两半。制法上除芒消外,并为粗末。功能主治刚痉,大便不通10数日。用法用量每服10钱,水2盏,煎1盏半,去滓,入芒消半钱匕,搅匀,再煎23沸,微热服。摘录《普济方》卷九十六《摄生众妙方》卷四:承气汤处方大黄、朴消、豆豉、枳实、厚朴各等分。功能主治发汗,泻下,去脏毒。主用法用量上用水2钟,煎至8分,空心温服。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四《圣惠》卷三十九:承气汤处方茯神1两,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青竹茹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中毒吐却恶毒物后,觉胸心安稳。宜服此。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次。注意三二日内宜食粥。摘录《圣惠》卷三十九《痘科类编释意》卷三:承气汤处方大黄1钱,厚朴1钱,枳实1钱,甘草5分,芒消1钱。功能主治痘疮发热腹痛,大渴烦躁,大便闭,狂妄者;痘疮焦黑,烦渴顿闷,喘促而厥逆,大便不通者。胃腑实效,口噤胸满,卧不著席,脚挛急,大便闭结不通。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前服。各家论述此开滞下利之方也。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泻满,芒消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泻实去热,甘草甘平调诸药,稍缓其峻急之性。摘录《痘科类编释意》卷三《千金》卷九方名承气汤组成枳实5枚,大黄4两,芒消半升,甘草2两。主治少阴病得之23日,口燥咽干者。少阴病得之67日,腹满不大便者。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3升,适寒温分3服,如人行5里1服。取下利为度,若不得利尽服之。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变大承气为调胃承气,专取甘草通调之力以缓消、黄之急也。更加枳实于调胃承气方中,较大承气中厚朴,虽辛温、辛苦不同,而泄满之功则一。《千金》卷十六方名承气汤组成前胡1两,枳实1两,桂心1两,大黄1两,寒水石1两,知母1两,甘

详见百科词条:承气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2:29:59 共110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21 组成 22 主治 23 羊髓粥的用法用量 3 《圣惠》卷九十七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羊髓粥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羊髓粥 1 拼音

yáng suǐ zhōu

2 《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21 组成

羊髓3合,羊脊骨1具(捶碎),米5合。

22 主治

腰痛,脚膝无力。

23 羊髓粥的用法用量

上以水5升,煮骨取2升,去骨著米,入五味煮粥熟,入羊髓搅,空腹食之。

3 《圣惠》卷九十七 31 组成

羊髓3合,羊肾1对(去脂膜,切),葱白3茎(去须,切),生姜半两(切),粳米1合,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切)。

32 功效

补虚,强志,益气。

33 主治

五劳七伤。

34 羊髓粥的用法用量

上以髓炒肾及葱、生姜,欲熟,入水2大盏半,次入米、五味等,煮作粥食之。

古籍中的羊髓粥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八食治门]食治五劳七伤

一升)葱白(三茎去须切)粳米(五两)下米五味。羊髓粥方(出圣惠方)治五劳七伤。补虚强志益气。羊髓(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食治脚气

味。入五味汁作羹,空腹食之。治腰痛,脚膝无力。羊髓粥方羊髓(三合)羊脊骨(一具椎碎)米(五合)上三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七]食治五劳七伤诸方

米五味等。煎作羹食之治五劳七伤。补虚强志益气。羊髓粥方。羊髓(三合)羊肾(一对去脂膜切)葱白(三茎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三]鼻塞第二十一

方用木香)通草细辛蕤仁(各三分)芎白芷(各半两)羊髓(四两)上八味切,合煎微火上,三上三下,以白芷色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面膏面脂兼疗面病方一十三首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白前饮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白前饮 1 拼音

bái qián yǐn

2 处方

白前2两半,桑根白皮(炙)3两,桔梗(炒)3两,白茯苓(去黑皮)3分,杏仁(去双仁皮尖,熬)1两半,甘草1两(炙)。

3 制法

上药各锉,如麻豆大,拌匀。

4 功能主治

虚劳咳嗽,上气壅热,咯吐脓血。

5 白前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6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

古籍中的白前饮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二虚劳门]虚劳咳唾脓血(附论)

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白前饮治虚劳咳嗽。上气壅热。咯吐脓血。白前(二两五钱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虚劳咳唾脓血

,食后临卧服。治虚劳咳嗽,上气壅热,咯吐脓血,白前饮方白前(二两半)桑根白皮(炙)桔梗(炒各三两)

《金匮方歌括》:[卷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方]泽漆汤

白前。三升泽漆法分煎。桂芩参草同三两。半夏半升涤饮专。元犀按。咳而脉浮者。表有邪也。表邪不解。则干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四水病门]水肿咳逆上气(附论)

汤浸去白焙)甘遂(半两炒微黄)牵牛子(一两炒小豆饮又方(出圣惠方)海蛤(一两细研)甜葶苈(一两隔纸

《千金翼方》:[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寒水石汤

目录 1 拼音 2 《金匮》卷下 21 方名 22 三物备急散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三物备急散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三物备急散 1 拼音

sān wù bèi jí sǎn

2 《金匮》卷下 21 方名

三物备急散

22 三物备急散的别名

三味备急散、备急散、大黄散

23 组成

大黄1两,干姜1两,巴豆1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24 主治

卒死客忤,大热行极,上气喘逆,心腹诸卒暴百病,饮水过多,冲咽不即消,呼吸喘息。

25 三物备急散的用法用量

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34大豆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愈;如末愈,更与3大豆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愈;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26 制备方法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杵,为散,密器中贮之,莫令泄。

27 附注

三味备急散(《外台》卷十引《宫泰方》)、备急散(《得效》卷十)、大黄散(《普济方》卷一六三)。

古籍中的三物备急散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六杂疗方第二十三]论一首、证一条、方二十二首

下筛。服半钱匕。得吐下则愈。又古今录验。司空三物备急散。疗卒死及感忤。口噤不开者。(即本方。出卒死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八]猝死方二十四首

肘后文仲千金范汪同并出第一卷中)古今录验司空三物备急散,疗猝死及感忤,口噤不开者方。巴豆(去心皮熬

《普济方》:[卷一百八十四诸气门]因食热物饮冷水上气

。疗之不瘥遂亡。本由食饼后。为病由此不得方三味备急散(出圣惠方)疗猝上气喘逆。呼吸气不得。下之瘥。

《活幼心书》:[卷中·明本论]不内外因

骨,内则作痛,外则浮肿,啼声似哑,亦为可虑,投备急散取效。有孩儿贪劣,因弄刀锥,或乘高堕地,致伤皮

《医方集解》:[攻里之剂第四]三物备急丸

酒浸药仙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酒浸药仙方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