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药名·人参 41 拉丁名 42 英文名 43 来源及产地 44 人参的植物学形态 45 人参的栽培 46 性味归经 47 功能主治 48 人参的用法用量 49 使用注意 410 化学成分 5 新资源食品·人参(人工种植) 51 中文名称 52 拉丁名称 53 基本信息 54 来源 55 种属 56 食用部位 57 食用量 58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6 人参药品说明书 61 适应症 62 用量用法 63 注意事项 7 人参的药典标准 71 品名 72 来源 73 性状 74 鉴别 75 检查 751 水分 752 总灰分 76 含量测定 7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7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7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764 测定法 77 人参饮片 771 炮制 772 性味与归经 773 功能与主治 774 用法与用量 775 注意 776 贮藏 78 出处 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人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人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人参 人参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rén shēn
2 英文参考ginseng, Panax [朗道汉英字典]
ginseng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Ginseng(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inse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人参为中药名,及新资源食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药的药典标准。
4 中药名·人参人参为中药名,又名人衔、神草、棒棰[1]。出《神农本草经》。是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干燥根[2]。
41 拉丁名Radix Ginseng(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42 英文名ginseng(《中医药学名词(2004)》)
43 来源及产地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 ginseng C A的根。主产吉林、辽宁[1]。
人参商品药材,因产地、加工方法及野生与栽培的不同,而有野山参、移山参、生晒参、白参、红参、别直参(朝鲜参、高丽参)等不同名称。临床认为野山参、红参、别直参力量较胜[1]。
人参的中国是人参栽培最早的国家。人参原产中国、朝鲜及俄罗斯。分布范围在125°E137°E,33°N48°N。中国野生品种主产于东北长白山脉一带,分布在43°N47°N。主产区为吉林、辽宁及黑龙江三省。野生于中国东北深山中,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44 人参的植物学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肉质根圆柱形或纺锤形,顶端有根茎,下端常分叉。掌状复叶轮生。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果实扁球形,鲜红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喜冷凉湿润气候和斜射光及漫射光。人参以根入药,根茎状(参芦)、叶、花、果实及种子也供药用。因根如人形而得名。加名:黄参、血参、棒槌。
株高约60cm。主根肥大,肉质,圆柱状;端部上生密纹,下部多分生侧根,须根细长,上有多数疣状物,俗称珍珠疙瘩;根茎谷称芦头;多为马牙形,俗称马牙芦;茎直立,圆柱形,多为紫色,少有绿色或紫绿色。叶轮生茎端,掌状复叶;小叶近卵形,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花萼绿色,花瓣淡黄绿色;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果实扁肾形,浆状核果,初为绿色,成熟时鲜红色,少数呈**或橙**,每果内常有2粒种子,种子肾形,黄白或灰白色,千粒重一般为2535g,三年生开花结果,花期6月,果期7月至8月。45年生为采适期,每株结果实4070个;种子6090粒。
45 人参的栽培属温带植物,喜温或冷凉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24139℃、≥10℃积温18003800℃、年降水量5002000mm的气候条件下均可栽培,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为2:05:3;喜富含有机质、通透性良好的土壤,忌连作,喜微酸性土壤,pH4558时生育最好,pH65以上对人参生育不利。
栽培技术 人参有直播法:播种后不移栽,连续生长46年收获。生育期间,间、疏苗12次。移栽法:播种育苗后多数移栽1次,6年收获。选背风向阳、土壤肥力高、通气透水良好、灌水和运输方便的地块。播种地宜选土质肥活,栽参地宜选砂质壤土。播栽头年清理场地,多次耕耙使土壤熟化,消除杂物,休闲一年,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提高土壤肥力,并施入农药,消灭病、虫。东北地区一般畦向正南并可适当偏东或偏西一定角度,或东偏南25°30°,畦高2530cm,畦面宽115m,畦长2030m,作业道宽0520m。
点播,行株距5×4cm,覆土34cm,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苗,13年后移栽,春栽或秋栽,以秋栽为主。春栽4月中下旬进行,宜于越冬芽萌发前栽完。秋栽10中下旬进行,宜于土壤封冻前栽完。随起、随选、随栽。选无病壮苗分等级栽植。一般行距1530cm,株距612cm;平栽或斜栽,覆土59cm。
病害:①侵染性病害中国发生的有疫病Phytophthora cacorum、猝倒病Pythium debaryanum、黑霉病Rhizopus nigricans、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锈腐病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蛇眼病Phyllosticta panax、炭疽病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等。
②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冻害(俗称缓阳冻)、红皮、烧须、茎叶日烧、主根裂、药害及干燥病等。
虫害:蝼蛄、蛴螬、金针虫及地老虎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草地螟、夜盗虫、螟虫、粉桑介壳虫、象鼻虫及根瘤线虫偶有发生。
兽害:主要有鼢鼠、花鼠、野鼠及雉鸡等。
46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入脾、肺经[1]。
47 功能主治补气固脱,补肺益脾,生津,安神,益智[1]。有补气救脱、益心复脉、安神、生津、补肺、健脾等功能。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各种精神病、阳痿及某些癌症等均有较好疗效;亦是一种滋补强壮药。
1治重病、久病或大出血后虚脱[1];
2治肺虚气短喘促,脾虚食少、倦怠,反胃,久泻,肾虚阳痿,尿频,脱肛[1];
3治病后津伤口渴,多汗[1];
4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崩漏,小儿慢惊[1]。
人参为眼科常用补益药,具有大补元气,益阴生津,聪耳明目的功效:
(1)用于气虚所致的暴盲、目昏,上睑下垂等。常与白术、菟丝子等配伍。如《审视瑶函》用独参汤治疗元气离脱所致暴盲。
(2)用于气虚不能摄血所致的眼部各种出血,尤宜于眼底出血,或反复不止者。可与白术、墨旱莲等配伍。
(3)用于肺气虚弱所致的视网膜脱离。常与五味子、麦冬配伍,如生脉散。
48 人参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9g(急救可用至30g),宜文火另煎,单服或冲服;研末服,09~15g。实证、热证或肝阳上亢,阴虚火动者忌用[1]。
49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1]。
410 化学成分根含皂苷水解后主要产生原人参二醇、原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前两类皂苷是人参的有效成分,后一类皂苷的生理活性不强。还含挥发油,其中低沸点部分为β榄香烯,系人参特有香气的来源,挥发油中还含二十碳烯酸。又含胡萝卜甾醇、多种糖类和人参三糖、氨基酸、有机酸以及胆堿、胆胺、维生素B1、B2、C等。人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中所含的某种皂苷对小鼠有镇静、安定及镇痛作用。人参有抗应激作用,能提高机体对各种有害 (如温度或气压的过高、过低,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微生物,放射线或移植癌等)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的正性作用。人参皂苷可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血管系统。人参皂苷有促性腺激素,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所含多糖部分具有降血糖作用。人参能促进肝细胞的核糖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的生物合成,促进骨髓中血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抑制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形成,对神经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人参还有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1]。
人参有黄酮甙(Panasenoside)、挥发油类、生物堿类、多肽类、氨基酸类、单糖类、淀粉、果胶及多种维生素等。药理有抗疲劳作用,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调节神经、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促进机体物质代谢、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提高脑力、体力活动能力和免疫功能。
人参根、茎、叶、花、果除药用外,均是轻工业重要原料,加工产品如人参烟、酒、糖、茶、晶(花晶)及化妆品等。地上部总皂甘含量比参根高,更是提取加工各种制剂的极好原料。
人参是中国一类保护植物。根味甘、微苦、性温,具有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之功效,被誉为“百草之王”。主要含10多种人参皂甙,以及人参快醇、β榄香烯、糖类、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人参又分为园参(栽培)和野山(野生)参,园参的药效远不及野山参。园参通常于栽培5~6年后采挖,洗净晒干称生晒参;经沸水浸烫后,浸于糖中,再晒干,称糖参或白参;除去侧根、细根,蒸熟晒干或烘干称红参;细根称参须。人参通常以支大、芦长、皮细、色嫩黄、纹细密、饱满、浆水足、无破伤者为好,并以野山参为名贵。人参叶中也含有与根相同的皂甙,有生津祛暑、降虚水、解酒作用;人参花泡茶有兴奋作用;人参果加工成的人参膏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商品人参常见的还有高丽参,产于朝鲜;西洋参,与人参属不同种,产于美国北部和加拿大,中国庐山等地有引种,其皂甙种类和人参略有差异,性凉,有滋阴退热,补肺养胃之功效。
5 新资源食品·人参(人工种植)2012年9月4日,卫生部发布《关于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7号),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同时要求其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4周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 。
51 中文名称人参(人工种植)
52 拉丁名称Panax Ginseng CAMeyer
53 基本信息 54 来源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的人参
55 种属五加科、人参属
56 食用部位根及根茎
57 食用量≤3克/天
58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1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
2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4周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 。
6 人参药品说明书 61 适应症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提高机体适应性,促进正常功能的恢复(例如人参既可使低血压或休克状态下的血压升高,又可使高血压恢复正常;既能阻止促皮质素(ACTH)引起肾上腺增生,又可阻止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萎缩)。人参能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提高大脑的机能、和老年人智力及记忆力减退。
62 用量用法口服:粉末、胶囊剂吞服、水煎剂、泡茶等服用,剂量1日3~4.5克分服。
63 注意事项1青年及儿童不易服用。 2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7 人参的药典标准 71 品名人参
Renshen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72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73 性状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出。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或主根多与根茎近等长或较短,呈圆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长16cm。表面灰**,具纵皱纹,上部或中下部有环纹。支根多为2~3条,须根少而细长,清晰不乱,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不定根较细,多下垂。
74 鉴别(1)本品横切面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淡黄白色,树脂道碎片易见,含**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木栓细胞表面观类方形或多角形,壁细波状弯曲。网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10~56μm。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直径4~2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f对照品及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0C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0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75 检查 751 水分不得过120%(附录ⅨH第一法)。
752 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ⅨK)。
76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7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g1峰计算就不低于6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3519
81
35~55
19→29
81→71
55~70
29
71
70~100
29→40
71→60
7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及人参皂苷Rb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摇匀,即得。
7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加热回流3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连同滤纸筒移入100ml锥形瓶中,精密加水饱和正丁醇50ml,密塞,放置过夜,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76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和人参皂苷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030%,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不得少于020%。
77 人参饮片 771 炮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粉碎、捣碎。
772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773 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官冷。
774 用法与用量3~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775 注意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776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78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81、_山参也叫野山参,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可称之为野山参。根据《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国家标准将鲜野山参和生晒野山参均定为8个级别,基本要求为:鲜野山参、生晒野山参,任何部位不得粘接,体内无异物,体不得做纹。
2、中国是最早应用人参的国家和地区,并将人参发展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这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神农本草经》中人参的记载为: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目录 1 拼音 2 《滇南本草》·土人参 21 土人参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归经 24 功能主治 25 土人参的用法用量 26 化学成分 3 《滇南本草》整理本·土人参 31 土人参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使用注意 36 化学成分 37 土人参的药理作用 4 《四川中药志》·土人参 41 土人参的别名 42 来源及产地 43 性味 44 功能主治 45 土人参的用法用量 5 马齿觅科植物栌兰的根·土人参 51 名称 52 土人参的别名 53 来源 54 植物形态 55 产地 56 采制 57 性状 58 化学成分 59 性味 510 功能主治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土人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土人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土人参 1 拼音
tǔ rén shēn
2 《滇南本草》·土人参 21 土人参的别名土高丽参、土洋参、瓦参[1]
22 来源及产地马齿苋科植物锥花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Caertn的根。我国河南以南各地均有栽培。[1]
23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经[1]。
24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润肺生津,凉血止血。治气虚乏力,自汗,脾虚泄泻,肺燥咳嗽,虚喘,头晕目眩,咯血,吐血,遗精,多尿,自汗盗汗,乳汁稀少,月经不调[1]。
25 土人参的用法用量
煎服:15~30g[1]。
26 化学成分根含廿六烷醇、廿八烷醇、卅烷醇和它们的乙酸酯、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1]。
3 《滇南本草》整理本·土人参土人参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整理本。为《滇南本草》记载的金铁锁之别名[1]。
31 土人参的别名土人参、昆明沙参、金丝矮坨坨[2]
32 来源及产地石竹科植物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的根。产云南[2]。
33 性味苦、辛,温,有小毒[2]。
34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止血,消痈排脓[2]。
1治风湿痹痛,胃寒疼痛,跌打损伤。煎服:06~15g。刮去外皮用[2]。
2治创伤出血。研粉撒[2]。
35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2]。
36 化学成分本品主含皂苷,苷元有棉根皂苷元、表棉根皂苷元等。亦含齐墩果烯类化合物。还含氨基酸、有机酸[2]。
37 药理作用初步药理试验,乙醇提取物有镇痛作用。总皂苷还可抗炎、抗菌。皂苷有溶血作用, 性强,毒性大[2]。
4 《四川中药志》·土人参土人参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的土党参之别名[1]。
41 土人参的别名奶参、土人参、浮萍参、白洋参[3]
42 来源及产地桔梗科植物大花金钱豹Campanumoea nica Bl或金钱豹C nica Bl var japonica Mak的根。产广西、四川、云南等地[3]。
43 性味甘、微苦,温[3]。
44 功能主治健脾补肺,祛痰止咳。治虚劳内伤,肺虚咳嗽,脾虚泄泻,小儿疳积,乳汁不多,气虚白带[3]。
45 土人参的用法用量煎服:9~30g[3]。
5 马齿觅科植物栌兰的根·土人参51 名称
土人参 RadixTalinipaniculati(英)PanicledFameflowerRoot
52 土人参的别名水人参、参草、紫人参、福参。
53 来源马齿觅科植物栌兰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tn 的根。
54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60cm,肉质。茎直立,分技,绿色,基部稍带木质。叶互生,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7cm,宽25~35cm,先端略凹陷而有细凸头,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多呈2歧分枝;花瓣5,淡紫红色;雄蕊10余枚;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蒴果近球形,熟时3瓣裂。种子多数,黑色,有光泽,具微细腺点。花期6~7月,果期9~10月。
55 产地多为栽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56 采制秋、冬季挖根,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
57 性状主根圆柱形,直径1~3cm,长短不等,有的微弯曲,分枝如人参状,并有少数须根残留。肉质坚实。表面棕褐色,去皮者莫棕色,断面乳白色。
58 化学成分含芸苔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
59 性味性平,味甘。
510 功能主治人参的食用方法很多,切片、研粉、制糕、作馅、做羹、煮粥、泡茶、煎汤、浸酒、作糖浆、制膏液、作丸子、烧菜肴,均可采用。
人参的外用方法,主要有捣泥外敷、局部搽擦和煎汁外洗3种。
切片含化
切片含化是最便利也是最常用的服用人参方法。
具体做法是,取入参片放口中,不要咀嚼,待其完全软化后再嚼烂咽下。
人参的这种吃法不但在民间沿袭,也为宫廷所推崇。 清宫《人参底薄》即记载有慈禧太后采用含化的方法服用人参。
由于买到的人参往往是整支而干燥的,难以切断,可先放碗或盆内,隔水炖软;也可在焖饭时放入,待饭熟人参也就软了,然后切成薄片,如此切片并不费力。
切成片的人参晒干后装瓶内,盖好瓶口,放置阴凉干燥处备用。
瓶以不透光的深色瓶为好,避免光照,如能在瓶内放一小袋干燥剂则更好,有助于防止人参吸水潮解影响补益效果。
每日含化的量不宜多,以3~5片为宜。
含化人参的时间以晨起空腹时为好。 此时服用,有利于机体的吸收,使补益效用得到发挥。
咽下人参渣后,可喝一大口开水,鼓漱数次后咽下,以清洁牙齿。
特别提醒: 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及慢性咽喉炎者,均不宜采用上述含化人参的方法。
研粉服用
研粉服用是将人参研作细粉备用,按需服食。
采用本法的关键是将原支的人参研作粉末。可先将人参炖软后切作薄片,然后烘干,加工成粉末。人参要尽量研细,过筛后以瓷瓶密封存贮。
用人参进补或防治疾病,大多配合其他药物使用,如《景岳全书》的 参苓散,即由人参与酸枣仁、白茯苓各等份同用。
这时可取人参单味研粉,其他药物另研作粉,然后将所有粉末拌和,过筛取粉,粗末再研再筛,最后装瓶备用。
人参粉的吃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开水、米饮汤或药汁调和吃下,如《圣济总录》治中暑烦躁、多困乏力的消暑散,用人参粉末、白面各等份,用开水调和服下。
另一类是取粉末用开水、米饮汤或药汁送下,如《奇效良方》治疗吐泻病症的 调中散 ,用人参,白茯苓,丁香,炙甘草,炒白术,紫苏。
将人参及其他药物分别加工成粉末,合和过筛后盛贮备用。
调和人参粉或送服人参粉,较普遍的是用白开水、米饮汤,也有用生姜大枣汤、木瓜汤的。
米饮汤有助胃气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可用之。
生姜大枣汤能理气和中,胃部不适者可用之, 一般取生姜3片,大枣5枚,加水煎煮取汁,以此汁代水送服。
木瓜汤可和中祛湿,治疗吐泻病可用之,一般取木瓜,加水煎取汁,以此汁代水送服。
在通常情况下,均可用白开水调服或送服。
现在也可将加工好的人参粉末装在胶囊中,既便于保存药性,又方便了服用。空心胶囊一般药店有售。
制作糕点
人参制糕,多作为配料与其他药物同用,再配合面粉或米粉制糕食用。
制糕前,人参宜加工成极细粉末,用筛子筛过后备用。其他配用的药物可以加工成粉末,过筛后用,也可以加水煎取汁,在搅拌粉料时代水和入。
制糕时,将面粉或米粉放盆内,放入人参粉、药粉或药汁,加水至适度,一并搅拌,制作成手捏之成块、松手会散开的糕粉,放蒸笼内蒸熟即成。
蒸笼放糕粉时应先摊一层湿纱布,倒入糕粉后不宜重压,烧蒸时宜用旺火。
人参作糕,可作主食,也可作点心。一次制作,可多日食用。
参苓造化糕
原料:人参,白茯苓,白术、莲肉、怀山药、芡实各,粳米。
制作:将人参、白茯苓、白术、莲肉、怀山药、艾实分别加工成细粉,粳米另磨成粉,过筛后用。将各种粉料同放盆内,加水拌匀,并加入适量白糖,制作糕粉。将拌制好的糕粉放笼内,轻压一下,用刀划成小块,用旺火蒸熟。
本糕方具有益气补脾、益肾涩精的功效, 常食之有助于防治脾肾亏虚引起的神疲乏力、自汗出、气短懒言、眩晕健忘、饮食减少、大便溏薄、遗精、滑精等病症。
对脑力劳动者益智 养生 、老年人延年益寿以及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均有好处。
作馅烧煮
人参鲜品和干品均可作馅。
新鲜人参作馅时,先洗净,切成小块,剁成泥,拌入肉中,加精盐、味精等调料,作馅包饺子、馄饨或汤圆食用;也可取馅嵌油豆腐、包豆腐皮烧制食用。
人参干品,宜先加工成粉末,也可加水炖熟捣成泥,然后合肉或其他食物包制进食。
特别提醒:人参作馅食用时要注意即作即食。
人参汤圆
原料:人参,白茯苓、怀山药,豆沙泥、白糖、熟猪油适量,糯米粉。
制作:将人参、白茯苓、怀山药加少量水浸2小时,隔水炖熟,捣成泥,放入豆沙泥,并加白糖、熟猪油适量,拌和制成馅,嵌入预先拌制好的糯米粉中,做成汤圆。
用法:取适量汤圆投入沸水中煮熟,即可食用。
人参汤圆补益力强,经常食用,有助于益气健脾、增进食欲,使人精力旺盛, 健康 长寿。
做羹食用
羹,是汤汁稠厚的一类菜式,多以肉、蛋、豆腐等作主要原料。
人参作羹有参莲肉羹、人参燕窝羹等,均是颇为珍贵的补益佳品。
人参作羹多取新鲜人参洗净,切作薄片或剁成细末用。如用人参干品,应加水彻底浸涨后,剁作细末,使之易于煮烂。 炖煮时水宜稍多放些,烧制成汤汁稠厚的羹食用。 也可取人参粉在其他食物将熟时调入。
人参羹剂的配方中如含有不宜直接食用的中药,可先将中药放砂锅内,加水煎煮取汁,然后合人参作羹。
根据食用者的口味,人参羹可加糖或放盐调味进食。
长寿粉
原料:人参、白茯苓,莲子、芡实、薏苡仁,怀山药,糯米,白糖适量。
制作:将各物加工成细粉,过筛后备用。
本方出自《串雅外编》一书, 有补益脾肾、益智延年的作用, 适宜于脾肾亏虚症状表现为饮食减少、大便溏薄、精神疲乏、自汗出、气短懒言、遗精滑精、记忆力下降者食用。
煮粥进食
粥有资益脾胃、易于消化的特点。
人参煮粥,能发挥其补气健脾的作用,尤适宜于病后脾胃功能虚弱,或从事脑力劳动且消化功能较差者食用。
人参煮粥,可先煎取人参汁,待粥将成时调入,稍煮一下后食用;也可将人参加工成极细粉末,调入粥中食用。还有一种方法是先加较多的水,煮人参至熟烂,放入淘净的米,煮作粥食用。
凡配方中除人参外还有其他药物的,多采用这种方法,即先将人参及其他药物同放砂锅内,加水煮1小时,弃药渣,放入淘净的米煮粥。
《食医心鉴》中介绍了一个 治小儿肠胃虚冷 ,症状表现为呕吐、大便溏薄、惊啼不宁者的方子。
用人参,白茯苓,麦门冬,糯米3。先将人参等药放锅内,加水煎煮取汁,再将药汁加入淘净的糯米中,煮作粥食用。
又如《寿亲养老书》介绍了一个 治反胃,吐酸水的人参粥 。
先取人参,生姜,加水煎取汁,再放入粟米,煮作稀粥,于饥时吃下。
煮粥时,米少难以煮糊,可以按2天或3天的食用量,一次煮好,然后分餐食用。
泡茶饮用
对于喜欢饮茶者来说,人参泡茶不失为既便利又实在的吃参方法。
泡茶多取人参须,可剪短或原根放入,也可用人参薄片。
不要用原支人参泡饮,因整支或成段的人参,往往难以浸泡涨透,不利于其营养成分的充分利用。
人参叶也可泡茶饮服。
泡茶时,将人参根须或人参薄片放茶杯内,先冲入少量温或凉开水,浸没人参,加盖放置半小时,然后冲入沸水,盖紧,10分钟后饮用。
随饮随添加开水,至味淡时将人参渣嚼下。
有些人嫌参渣味道不好,饮茶后弃之,这样不利于人参的充分利用。还有些人几片人参反复冲泡,甚至连泡十天半个月,也是不可取的。
人参可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一并冲泡饮用,如茶饮方 人参菊花饮。用生晒参,白菊花, 一并放茶杯中,倒入适量温开水浸半小时后,冲入沸水至满,盖紧,闷10分钟后饮用。
该饮有补气健脾、清肝明目的作用,凡神疲乏力、头晕目糊、气短懒言、心悸不宁、心烦寐差,或时有烘热的,可以常饮本茶。
特别提醒: 欲提高人参茶的口味,可适量加糖。
体质或病证属热,欲养阴清火的,一般用西洋参、白糖参,可用冰糖调味。体质或病证属寒,欲温补的,一般用红参,可用红糖调味。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生晒参。
煎汤饮用
人参煎汤喝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吃参方法,尤其在救急时,用独味人参煎汤顿服,向来被医家所重视。
中医古籍《百一选方》载录的 破证夺命丹 ,即是用上好人参,加水煎取汁服下,治疗元气大亏,阳气暴脱引起的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脉息微弱病症,各种出血病症,疮疡溃后,气血俱虚引起的恶寒发热、口渴、烦躁不宁病症。
人参独味煎服,补益力强,能补元气,救虚脱,起到拯危救厄的作用,所以称它为“夺命”。
居家 养生 保健用人参,可小剂量煎汤饮服,也可与其他药物、食物配合煎服。如取人参薄片,加水浸透后,用中火煎煮5~10分钟,喝汤,嚼服人参。
人参和其他药物同用时,可一并同煎,也可另行煎取汁,再兑入药汁中,搅和后服用。
四君子汤
原料: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
制作:将人参及其他药物同放砂锅内,加水煎2次,然后将2次药汁混和。
用法:分2次服下,于空腹时饮用。
本方有助于治疗气虚体弱,症状表现为不思饮食、面色晄白、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大便稀烂者。
浸泡药酒
鲜人参或干人参均可用来浸酒。
取原支人参或人参片,放瓶内,倒入2000毫升上好白酒(或以人参浸没为度),加盖密封,时时揺动,待半个月后人参药性析出,即可饮服。
人参如与其他药物同用时,可切作薄片,连同其他药物包好浸之。
特别提醒: 浸酒的人参宜晾干,酒宜取上好白酒,否则易变质。
精神药酒
原料:人参、生地黄、枸杞子,*羊藿、沙蒺藜、母丁香,沉香、远志,荔枝核,白酒。
制作:将上药除白酒外一并装入洁净纱布袋内,扎好袋口,投入白酒中,密封浸泡45日,即成。
用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50毫升。
本酒有生精养血、补气安神、益智寿身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精力、体力、智力减退者饮服健身。
制作糖浆
糖浆,顾名思义就是含糖量较多的浆汁。
制作人参糖浆时,将白糖参加工过程中的糖汁调节好浓度和人参皂甙含量,过滤,加防腐剂,分装,灭菌,即得。
一般每日服2次,每次取1匙,用开水冲淡服用。能较好地增强机体活力,提高免疫功能和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糖浆为粘稠状的液体,与膏剂比较,质较稀,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兑开水饮服。
通常还取人参煎汁制作糖浆。如人参五味子糖浆、人参蜂乳汁等。
用人参熬制膏滋多配合其他药物一并使用,如传统膏滋方琼玉膏。
一般先将人参加工成粉末,过筛后备用;将其他药物煎汁浓缩后,再搅入人参粉末收膏,住火待凉,装瓶贮蔵。每次服用时,取膏1匙或2匙,用开水化开饮服。
特别提醒:人参作膏时,要加工成极细粉末,宜用筛子筛过再用。用人参粉收膏,应该边倒入边用筷子搅动,至充分搅和为止。
装瓶前宜完全凉透,所盛贮的瓶子宜洗净揩干,取膏时应该用洁净不沾水的匙瓢。
人参五味子糖浆
原料:人参,五味子,蜂蜜3。
制作:将人参、五味子放锅中加水煎2次,将2次煎汁混和,兑入炼过的蜂蜜,稍沸一下后,住火待凉,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服2次,每次2匙,兑入开水服用。
本方有益气敛阴、安神镇静的作用,适宜于病后体虚之心烦不宁、睡眠差者服用。
人参蜂乳汁
原料:人参,蜂乳,白糖。
制作:先将人参洗净,切成小片,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煮沸后用文火保温2小时,住火待凉,过滤取汁;将蜂乳倒入锅内,用冷开水250毫升调匀,置于火上加热,放入白糖,不断搅拌均匀,住火待凉;把人参汁倒入蜂乳白糖汁中,不断搅拌至均匀,冷却,盛瓶备用。
用法:每日服2次,毎次2匙,可用温开水化开服下。
坚持服用人参蜂乳汁,有助于美容养颜,同时对防治老年性便秘有裨益。
琼玉膏
原料:人参粉末,白茯苓粉末,生地黄,蜂蜜。
制作:先将生地黄加水煎取汁,连煎2次,然后合并2次煎汁,浓缩,放入炼过的蜂蜜中煮沸,再调入人参、白茯苓粉末,搅和收膏即成。
用法:每日2次,每次2匙,兑入开水服用。
该膏方养阴、润肺力强,适宜于心肺阴亏,症状表现为心悸不宁、神思恍惚、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咽燥口干者服用。
和作丸子
采用人参制作药丸子,是传统配方中用得最广泛的剂型之一。
历代以人参命名的丸药,或配用的药物不同,或采用的剂量不同,或主治的病证不同,而形成了数以百计的人参丸。
单味人参制丸很少见,基本上都配合其他药物同用。少则2~3味,多则数十味,适应不同的服食需要。
制作时,将人参与其他药物分别加工成粉末,过筛后, 用水或炼蜜和作丸,也有用红枣肉等和丸的。 丸子制成后,阴干,装瓶备用。
特别提醒:制丸时,炼蜜的用量要适当,以能粘合成丸为宜,不宜太多。
丸子宜尽量小些,以便于吞服。服用时可用温开水送下,也有用温酒或米饮汤等送下的特殊服法。一般一次制作可较长时间服用,携带也很方便。
炼蜜方法:取新鲜蜂蜜放砂锅内,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半小时,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沉渣物即成。
人参丸
原料:人参、白茯苓、酸枣仁、远志、益智仁、牡蛎,大枣。
制作:将人参与其他各药分别加工成粉末,过筛后拌匀;另取大枣加温水浸半天后,炖煮至熟烂,取枣肉及汤汁糊作丸子,阴干,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服2次,于食后服用。
本方出自《景岳全书》一书,有宁心益智、安神固精的作用,适宜于劳心过度、心情不宁而见失眠多梦、健忘遗精者服用。
烹制菜肴
人参做菜肴的方法有很多,或切片合鸡、鸭、鸽子等炖食,或研粉合相关食物烹调食用,也有先用人参煎汤后,提取浓缩液,在炸炒时烹入的。
如民间补品参归炖鸡。
制作时,杀鸡去毛及内杂,人参、当归加水适量浸1小时。然后将人参、当归放鸡腹内,倒入浸人参、当归的汁水,并加生姜、酒、盐等调料,用文火炖至鸡肉酥烂,去当归,吃人参、鸡肉,喝汤。
软炸双参虾糕
原料:鲜虾肉,鸡脯肉,人参,丹参,黄酒、湿淀粉、精盐、味精、胡椒粉、鸡蛋清适量。
制作:将人参、丹参烘干,加工成粉末,过筛后备用。
鲜虾肉、鸡脯肉剁碎,放碗内,加鸡蛋清、黄酒、湿淀粉、精盐、味精、胡椒粉及人参、丹参粉末,上笼蒸5分钟后,取出待凉,切成条块,淋上芝麻油,或入油锅中炸一下后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人参补脾益气,丹参安神宁心,虾肉、鸡脯肉补益强身,食用本膳有助于防治神经衰弱。
捣泥外敷
人参外敷,多用新鲜人参。
先将新鲜人参洗净,然后切成小块,放小石臼内,捣烂如泥,取参泥外敷。
如无鲜品需用干人参者,宜将人参片加水煎过后,取人参汁服用,再将参渣捣泥外敷或取人参渣贴敷。
人参泥外敷有润肤美颜的作用,对疮疡久溃不愈者来说,还有助于疮疡的愈合。
本法虽是外敷,实际上配合了取汁内服,故其美容养颜的效果较为明显,能使面部肌肤光滑润泽,不易生皱纹。
据福建省安溪县医院陈丽云、洪超星等报道,用人参渣外敷治疗伤口感染、慢性溃疡及褥疮35例,效果较为满意。
他们的方法是,取西洋参或高丽参切作片,置清水中炖熟,喝汤,留渣备用。
创口处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清除坏死组织,然后用参渣片贴敷局部,用消毒纱布包,扎好,3~5天更换1次。
参渣外敷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外治方法,尤其适宜于疮疡久溃不愈、元气亏虚者。
人参外敷的方法,民间还应用于蜈蚣咬伤、蜂螫伤及狗咬伤等。
局部搽擦
用人参搽擦有3种用法:一是取新鲜人参,齐腰切断,以人参断面在局部搓擦;二是将人参加工成极细粉末,过筛后放在局部,然后在上面搓擦;三是提取人参有效成分,精制成护肤品在局部搽擦。
人参搽擦通过肌肤的渗透作用于内脏,可收到增强脏腑功能、祛病健身的效果。
现代利用刷参水将人参净化处理后,配上硬脂酸、白油、乳化剂等,制成人参护肤奶液,是良好的营养性化妆品,坚持搽擦,有光滑、柔软、细嫩和洁白皮肤的作用。
也有人将人参细粉与矿泉水、甘油、无味明胶及多种维生素配制成人参按摩液,在按摩时使用,不但减少了皮肤与掌面部的摩擦,同时使皮肤吸收营养,收到养颜美容的效果。
长发滋荣散
原料:焙干的生姜皮,人参。
制作:将人参和生姜皮一并加工成粉末,装瓶备用。
用法:临用时取鲜生姜1块,将一头切齐,以生姜断面蘸人参、生姜皮粉末,搓擦头部落发部位。隔日1次,可使落发生长。
煎汁外洗
人参煎取汁用作外洗,在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中有记载。 说 胁破肠出,急以油抹之,取人参、枸杞子水煎取汁淋洗,配合吃羊肾粥,10日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录了此法。
现代采用人参煎汁直接淋洗的方法已不多见。
人们用现代技术提取出人参酊,配上从辣椒中提取的辣椒酊等,精制成人参生发液,用来洗发。
研究证明,人参生发液具有养血生发、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毛囊营养的供给、减少皮脂分泌和预防毛囊口过度角化、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 对于斑秃、脂溢性脱发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脱发有防治效果。
使用时,先将头发用温水湿润,再一手挤人参生发液,一手揉搓头皮,使其充分发泡,3~5分钟后用温水漂洗干净。
"红参"一词最早出现在朝鲜正祖实录(正祖21年,1797年)的记载中,将这一时期视为红参手工制法的出现时期,并不准确。宋人徐克作为正使随行员的身份在1123年(高丽仁宗元年)到过高丽后,记载见闻的"宣和奉使高丽西经"中就有红参记录,以此来看红参早在高丽时期就已经出现。
本草纲目当中"高丽参根肥"的表述也说明了这一点。清代中国参也有红熟、红当、红根等的记录,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已有人参煮熟手工制法。
其他文献上也记载了煮熟高丽人参的传统、奇谈等,由此可以看出高丽人参有煮食的习惯,这可能因为高丽人参的形状像人,所以称为孙儿参或童参。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虚证。但也不能当保健品服,这是药物,副作用很大的。
人参升阳有升阳散火汤,古籍记载的补阴是高明的医生用于热的假象的吧?(我还在学习,观点不对敬请纠正)
生晒参通常指生晒白参。为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人参的根。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
也就是说是东北的,但是现在东北的野生人生越来越少了,人们去朝鲜挖的人参就称高丽参。
其实西洋参并不是人参,西洋参功效是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
别名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桂枝人参芍药汤、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新加汤处方桂枝3两(去皮),芍药4两,甘草2两(炙),人参3两,大枣12枚(擘),生姜4两。功能主治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其营卫。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用法用量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金匮玉函经》)、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普济方》卷四十三)、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医统》卷十四)、桂枝人参芍药汤(《伤寒大白》卷一)、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新加汤(《伤寒论方解》)。各家论述①《尚论篇》:桂枝方中倍加芍药、生姜各1两以去邪,用人参3两以辅正。名曰新加汤者,明非桂枝汤中之归法也。②《金鉴》:汗后身疼痛,是营卫虚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汤调和其营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放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③《古方选注》: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丝不乱,桂枝、生姜和卫,芍药、大枣和营。今祖桂枝人参汤法,则偏于卫矣。妙在生姜加1两,佐桂枝以大通卫气,不使人参有实邪之患;尤妙芍药亦加1两,仍是和营卫法。名曰新加者,申明新得其分两之理而加之也。④《医学摘粹》:汗泄血中温气,阳虚肝陷,经脉疑涩,风木郁遏,故用甘草补其脾精,桂枝达其肝气,芍药清风木之燥,生姜行经络之瘀,人参补中气以充经脉也。临床应用①误治伤正身冷痛《皇汉医学》引《续建殊录》:一老人,大便不通数日,上逆头眩。医与备急丸而自若,因倍加分量而投之,得利,于是身体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复结。更医诊之,与以大剂承气
详见百科词条: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 [ 最后修订于2016/8/6 11:59:17 共131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文2023-08-04 15:56: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