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
长沙一带所发现的春秋战国到汉代的墓葬,大多保存较完好。如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二百八十多件,发现了用于战车的长兵器,有长达31米的木柄铜戟等,还有一批具有典型楚文化特征的陶礼器。咸家湖畔的西汉封国王陵,出土三方玉印和玛瑙印以及双面透雕玉佩等文物,均十分精美。其墓室结构也为研究西汉帝王葬制提供了实证。1972至1974年相继发掘的马王堆汉墓更为世人惊叹。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东郊4公里处。原为一座封土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的马鞍形土堆。东边的称一号墓,西边的称二号墓,一号墓下面还覆盖着一个墓葬,称三号墓。在未发掘以前,关于马王堆的来历有着种种的传说和猜测。清《长沙县志》、《善化县志》等认为是五代时楚王马殷及其家属的墓葬或“疑冢”。
在民间,也传马殷与马王堆有瓜葛。传说马王堆本是张果老奉玉帝之命,帮助愚公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时畚箕里掉下的两团泥巴。有一天,马殷(时人称马王)骑着千里驹到郊外狩猎。途中马腿折断,经过那两个土堆时,被人抬着的伤马忽地滚将下来,在土堆边一小湖里饮水后,断腿顿时复原。于是人们将这小湖唤作“放马湖”,千里驹断腿处唤作“马跛岭”,后因马王忌讳“跛”字而改称“马坡岭”。不久,马王又来此处狩猎。回城时见一灰兔闪于路旁,乃穷追不舍。至一破庙前,野兔不见,却出来一位长须灰眉老人,告诉他:“此乃福寿之地,帝王卧榻之所,死后若葬于此,子孙洪福无量。”说罢飘扬而逝。马王如梦方醒,拜称此庙为“大王庙”。回府后,即命人在土堆上为自己修筑陵寝。据说,他临死前还曾在陵寝前监工。马王死后,其儿将他安葬于陵寝之中。此后,人们便把这一带统称为“马王堆”了。然而,《太平寰宇记》等则认为是西汉刘发之母唐姬、程姬的“二姬墓”、“双女冢”。另外,也有说这土堆因其形似马鞍故原名“马鞍堆”,后演变而为“马王堆”。
三座墓相继挖掘以后,真像大白。根据二号墓出土的“长沙丞相”、“軑侯之印”和“利苍”的三颗印章,及一、三号墓许多缄封随葬物上“軑侯家臣”封泥,再证以《史记》、《汉书》,可确认二号墓中埋葬的是汉代长沙诸侯国丞相利苍。史载利苍以军功任相,被封为第一代軑侯,食邑七百户。吕后执政第二年(公元前186年),曾给当时一百三十七位列侯排定座次。軑侯为第一百二十位。该年利苍卒。一号墓中保存至今震惊世界的女尸,为利苍之妻辛追,葬于公元前166年左右。三号墓为利苍之子,埋葬时间比一号墓略早。在民间,关于軑侯和他妻儿的身世另有说法。
相传不知是刘邦的哪代皇孙,继位后一切如意,唯一忧虑的是三宫六院无一能给他留下龙种。后宰相建议他和皇后商量后,暗找民女进宫。皇后怕将来当不了皇太后,又怕自己失去体面,故与皇上“约法三章”:一、暗地选来民女,落在正宫,不准让任何人知道;二、有了太子要公开宣布为正宫所生;三、太子断了奶,即将民女打入冷宫。结果,长沙一个名叫彩娥的民女被选中,不久即得子。此后一切依“约法三章”进行。彩娥倍受冷落,一次气愤至极狠拧太子肚脐,留下深深印痕。皇后为绝后患,在三尺白绫上写了赐彩娥死的懿旨,交一老太监执行。老太监出于同情,将懿旨交给彩娥,并将她扮成小太监送出城外。彩娥四处漂泊,一年到了甘肃平凉县,实在走投无路,便跳崖自尽。不想被挂于山腰的树上,后又被做豆腐的单身汉曹二亮救起。二人相濡以沫,结为夫妻。不久,新皇上登基,彩娥诉说身世,让曹二亮替她进京认子。凭那三尺白绫和肚子上的指甲印,新皇帝悉知原委,决计请母亲进宫当太后。彩娥怕儿子有失皇家面子,乃请与曹二亮居于长沙老家。皇帝于是封曹二亮作軑侯,食邑长沙,自己每年借口巡视民情,带着宫里稀罕物前来长沙探母。那年他带来外国进贡的甜瓜,所以女尸肚里留有甜瓜子。因他不准曹二亮与他娘合葬,故二人分葬于一、二号墓。
马王堆三座汉墓是三座珍贵的地下宝库,它的建构和三千余件陪葬品,为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和文化艺术提供了极好的实物资料。这三座汉墓规模相当宏大。一号墓坑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深16米。二、三号墓规模稍小。三座墓葬的土方估计在6万立方米以上。其棺椁规模之大,也使人难以想象。以一号墓为例:椁有外、中、内三层,棺也有外、中、内三棺。六层棺椁套迭,再加上木棺四周及上部填塞木炭,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真塞封固,厚60到130厘米。正因为如此,外界空气和湿气被隔绝,故女尸保存完好。其外椁由七十块木板组成。现存板材50个立方米,大概需原木200立方米以上。最大的一块椁板长488米,宽152米,厚026米,重3000多斤,原木直径当在2米以上!内棺为彩绘漆棺,棺上所绘风云变幻的宇宙太空和一百多个活灵活现的神怪,令人赞叹不已。覆盖在内棺上的帛画绘有天上、人间和地下三界景色,色彩艳丽,线条准确,堪为珍品。三号墓中亦出土四幅帛画。出土文物有漆器、竹笥、丝织品、木俑、陶器、帛书、竹简、农畜产品,以及中草药等。那五百多件漆器光泽如新,三号墓出土的锥画狩猎纹漆奁,花纹细如发丝,必须就着阳光才能看清。众多丝织品巧夺天工,有一件素纱蝉衣,长128米,且有长袖,然而重量仅49克,不足一市两!三号墓出土的十二万字近三十种帛书,包含着天文、哲学、历史、地理、医学等方面内容,其中多种为早已失传的佚书,成为我国古籍发现史上的一件大事。出土文物中还有一顶据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乌纱帽,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马王堆汉墓中最重要的发现,无疑还是一号墓中保存异常完好的女尸:在地下埋葬了两千多年,仍毛发俱全,皮肤尚有弹性,解剖时发现连肠胃中残存的一百三十八粒甜瓜子也一如原貌。由此可推测,这位軑侯夫人可能是因某种急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在吃过甜瓜后不久暴死的。这具西汉女尸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其解剖过程曾拍成科教片《西汉古尸研究》,成为医学史上的珍贵资料。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乌纱帽
现一、二号墓的墓坑已填塞,恢复了封土原貌,三号墓墓坑作了保护性整修加固,并新建大跨度顶棚,供参观游览。另在湖南省博物馆内建有马王堆汉墓专用陈列室。
银雀山汉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市区银雀山西南麓,是全国规模较大的古代墓群之一,以西汉墓葬为主,兼有战国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墓葬群。该墓葬群于1964年被发现,1972年至1986年先后发掘一百余座墓葬,大多是西汉前期墓葬。
银雀山汉墓出土有竹简、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以竹简最为珍贵。考古人员在古墓群发现的大量竹简,其中有中国古代四大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和《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狗经》《曹氏阴阳》等先秦古籍。尤其是失传1700多年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震惊海内外,《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
银雀山汉墓群出土的这批珍贵竹简为研究中国先秦和汉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文学、音训、简册、历法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兵书有4000多部,而产生于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被世界公认为最出色的一部,然而,它的作者是谁,学者们争吵了一千多年。汉墓中出土失传1700多年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和孙膑是否一人、其兵书是一部还是两部的千古之谜。汉简出土名扬四海,震惊中外,甚至与“马王堆”“兵马俑”齐名,被列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但银雀山汉墓竹简所载史实与传世史籍有不同之处,如《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记载齐魏桂陵之役比较详细,但根本未提及庞涓。至十三年之后马陵之役,方谓庞涓自杀,魏惠王的太子申被俘。简本《孙膑兵法·禽庞涓》谓孙膑擒庞涓于桂陵,与《史记》显然矛盾。从已有材料来看,孙膑擒庞涓确有可能在桂陵而不在马陵。
银雀山还有紧挨旁边的金雀山就是谜团组成。原来山体均呈红色,旧时总称赤石山,赤石山什么时候才开满金雀花和银雀花?为什么近在咫尺的两座小山岗却有两种相近的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朵?金雀和银雀花遍布大半个中国,为什么临沂唯独在这两座山岗上才能看到?是人为栽种,还是天然形成?
“金雀花”和“银雀花”,除了颜色有区别(金雀花和银雀花初开时都是**,但后期金雀花呈现红色,而银雀花则逐渐褪色成白色)外,形状也有差异(金雀花和银雀花从正面看都呈中轴线对称形,金雀花在中轴线上有一条凹陷槽线,而银雀花则无),它们都像一只只振翅飞翔的小雀。
发现的一号墓和二号墓,墓主人到底姓啥名谁?他们是夫妻,还是相差百年素昧平生的陌路?一号墓的主人为什么要以兵法殉葬?二号墓主人为什么要把《汉元光元年历谱》竹简带进阴间?《汉元光元年历谱》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古代年历,所记的朔晦干支,订正了自宋《资治通鉴目录》以来有关诸书的错误,难道他或者她和历法有什么瓜葛因由?
在那个时代考古发掘,出土的竹简自然会受到损坏,据说损坏的数量很是可观,这是时代造成的先天不良,不能怪罪在任何一个人的头上,但有一个问题也随之提出,既然损坏了那么多竹简,《孙子兵法》就仅仅只有短短的十三篇?
金雀山和银雀山是巨大的汉墓群,他们的主人是谁?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什么?结合我们本地出土的众多的汉画像石,在汉代时,我们这里该是怎样的一番胜景?
到底是谁第一个发现了银雀山汉墓中的竹简?这个问题在竹简问世的前30年就不是什么谜,但随着人们对竹简汉墓的重视,特别是随着一些当事人的离去,原本清晰的历史现场变得扑朔迷离。
而在一号墓出土的两个耳杯底部刻有隶书“司马”二字,刻工较粗,据考古人员分析,应该为墓主人的姓氏,而非官衔。因为按照一般习惯,不会把官衔随意刻在器物上。但是从墓葬出土的大批兵书来看,可以肯定墓主人是一位关心兵法或与军事有关的人物。二号墓出土的陶罐肩部刻有“召氏十斗”四个字,“召氏”或是墓主人姓氏,但从1951年湖南长沙西汉刘骄墓出土署有“杨主家般”四字漆盘的情况看来,也可能是赠送人的姓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墓葬距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的“焚书”,不算太远,而这座墓的随葬器物里,竟这么集中地保存下来了一批先秦典籍,却唯独不见儒家经典残简断片,难道这仅仅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吗?秦始皇所焚的究竟是些什么书?这些竹简,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在长沙东郊浏阳河西岸,距离市中心4000米。
马王堆汉墓出土各类文物数千件,因为保存完好,对象纷繁复杂,显得灿烂耀眼。通过这些文物可以解读那个久远的时代,挖掘其深刻的历史内涵。
马王堆汉墓中的随葬品,种类之杂,数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随葬物清单遣策竹简发现于东“边箱”,堆放在重叠的漆器上面,因编缀的绳索已经腐朽已经散乱。
竹简长276厘米,宽07厘米,是用细竹劈开制成的,颜色是黄褐色,背面的竹皮大多为绿色。从残余的绳子痕迹来判断,竹简是书写后再用细麻绳分为上下两道将竹简顺序组编成册。
简上文字为墨书隶体,墨迹清晰,字体秀美。每简字数,少者两字,多者至25字,有的在一些文字中间作有标号,总字数2000有余。
竹简上的文字大多数可以辨识,是一册随葬物品清单,就是所谓的“遣策”,总有722枚,其中一号墓312枚,三号墓410枚,内容均为逐件记录随葬物品的名称、数量和各种物品的分类小计。马王堆遣策是同类竹简中最完整的两批。
一号墓的遣策所列器物清单的是:用漆木制成的九鼎、七鼎和三鼎、二鼎盛放的各种羹,用竹笥盛放的肉食品,用陶器盛放的酱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粮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妆用品、丝织衣物、乐器、扇、席和土质、木质的东西。
简文没有提到尸体的衣衾和相当数量的木俑,所载内容与墓内器物虽有一定的出入,但两相符合者仍然较多,因而根据简文便可确定某些器物的名称。
三号墓中的遣策竹简,除大部分内容与一号墓相同外,还记载有骑从、乐舞、童仆等侍从,包括所持仪仗、兵器和乐器等物,这些都能同出土的木俑及棺房两壁的帛画大体对照起来。
马王堆汉墓中还发现有精美的彩绘帛画。帛画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古人常用笔墨和色彩在上面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
马王堆汉墓共发现五幅帛画,其中一号墓一幅,三号墓四幅。这些帛画都是彩绘,保存得十分完整,它们大多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一号墓的帛画上宽92厘米,下宽47厘米,全长205厘米,为“T”字形。其画面完整,形象清晰,自上而下分段描绘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
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右上角是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8个太阳;左上角是一弯新月,月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画着奔月嫦娥。
在日、月之间,端坐着一个披发的人首蛇身的天帝,一条红色的长尾自环于周围。天上有一道天门,有守门吏。另有神龙、神鸟和异兽相衬,显出天界的威严和神圣。
人间部分以玉璧为界划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墓主人的升天,下层是对墓主人的祭祀。墓主人拄杖,面向西方,前有小吏迎接,后有侍从护送,很有气魄。
人间之下有一巨人赤身裸体,可能是地神,双手举起一白色平台,象征着大地。平台之下,即古人通称的黄泉,巨人脚踏鲸鲵,胯下有蛇,使人感到阴沉昏暗。
整个画面,从下到上,表现了地下、天上的各种景色,有的是出自传说中的故事,也有的是各种社会生活,有的是人脑中的各种想象。
三号墓出土的一幅帛画与一号墓中那幅帛画的尺寸、形制、内容都相近。这两幅帛画以有序的层次,展示了汉初人们观念中的宇宙图景。取自远古神话的大量形象和按照现实描绘的人与物,构成天、地、人相沟通的境界。
帛画出土之前分别放置在两墓内棺的板上,是葬仪中用以表示招魂、导引后随葬的旌幡,又称“非衣”,因而其主题是灵魂升天。画中人物正行进在通往“天国”的途中,天上日月并辉、明乐环响,龙、豹、翼鸟、玉璧等均是吉祥、护佑的象征。
在三号墓棺室西壁的一幅帛画长212厘米,宽94厘米,描绘了盛大的车马仪仗场面。
左上方有两行人物,文武属吏簇拥着戴冠、着袍、佩剑的墓主向前行进,队列前有五层高台。左下方有100多人组成的方阵,阵中是正在鸣金击鼓的乐队。
右上方有4列驷马车骑,右下方有14纵列共100余骑从,画中所有的人物、车马都面向墓主人方向。
有人认为这幅画描绘的是誓社、耕祠场面,也有人根据所绘的大都是武卒、车骑,认为描绘的是接受墓主检阅的仪仗。
三号墓的另一幅帛画为导引图,长100厘米,宽5厘米。以红、蓝、棕、黑等颜色描绘男男女女做健身运动,共有4排44人的形象。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有的着长袍,有的穿短裙短裤,还有的裸露着上身。
运动的类型有伸展、屈膝、转体、跳跃等肢体运动,也有使用棍棒、沙袋、球类的器械运动,还有模仿熊、鹤、鸟等各种动物姿势的运动。
根据人物动作与旁边的题字,可知是一幅关于运动的画作,定名为《导引图》。
马王堆汉墓的随葬品中还有纺织品和衣物200余种。其中包括了汉代丝绸品种的大部分,如平纹组织的绢、缣、纱,绞经组织的素罗和花罗,斜纹组织的绮、锦、绒圈锦,袋状组织的绦带以及彩绘印花纱,还有大麻和苎麻制成的粗细麻布等。
在三号墓东边箱子的长方形漆盒中,发现有大批的帛书。这些帛书是唯一可以和千年女尸媲美的东西。帛书又名缯书,它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马王堆汉墓的帛书共有28种,12万字,破损比较严重。帛的高度大致有两种:整幅48厘米和半幅24厘米。画表、图用的帛,幅面大小视需要而定。
帛书一般都是把帛横摊着从右端开始直行写下去。有的先用墨或朱砂画好上下栏,再用朱砂画出07厘米至08厘米宽的直行格,此即为后代的“朱丝栏”。
帛书有长有短。短的,一段帛上只写一种书或画一幅图;长的,写完一种书或画了一幅图后,并不剪断,而是另起一行接着书写或画另外的画。
帛书的体例不一,有的在第一行顶上涂一黑色小方块做标记,表示书从这里开始;有的则没有画行首的标记。有些书是通篇连抄,不分章节;有些用墨点记号分章;有些则提行另起章节。大部分帛书都没有书名。有标题的,一般都写在文章的末尾,并记明字数。
自从秦代统一文字,规定小篆作为全国标准字体之后,还规定隶书作为日用文字,通行全国。到西汉初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据初步推断,马王堆三号墓的这一批帛书,抄写的时代可能有先后,也不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可能抄写的人对汉字发展的态度不一样,因此字体既有小篆,也有隶书,同时还有正在蜕变中的各种过渡形式。
整个帛书上的文字代表了这一时期字体的全貌。除了字体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假借字多,简化字多,这些情况进一步表明,在秦统一文字后,西汉初年文字又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过程中。
从马王堆三号墓的这批帛书的内容看,只有少数几种流传下来,而大部分是久已失传的佚书。书的内容以古代哲学思想、历史为主,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还有各种杂书。
依《汉书·艺文志》分类,在这些马王堆汉墓的帛书之中,六艺类的有《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
诸子类的有《老子》甲本、《老子》乙本、《九主图》、《黄帝书》。其中,甲、乙本《老子》为所见最古的本子。
兵书类的有《刑德》甲、乙、丙三种。
数术类的有《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和《相马经》。其中《五星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书。
方术类的有《五十二病方》、《胎产图》、《养生图》、《杂疗方》、《导引图》,其中《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书。
另外,还有《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三幅地图。
帛书的出土,不仅丰富了古代史的内容,订正了史书的记载,还可以作为校勘某些传世古籍的有力依据。同时,在文字学、训访学、音韵学等方面,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同时,马王堆汉墓还发现有瑟、竽、笛、琴、竽律等五种乐器。另外还有和木俑附在一起的模型乐器钟、磬、筑等三种。
此外,在三号墓的遣策中,记载了不少歌舞、乐器的名称,如“楚歌者”、“河间舞者”、“郑舞者”、“建鼓”、“大鼓”、“钟磬”、“郑竽瑟”、“河间瑟”等。从中,一方面能了解轪侯家轻歌曼舞的奢侈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增进我们对汉代音乐文化发展水平的了解。
其中一件黑漆瑟有25根弦,长116米,宽039米,中部高01米,是一张木质的弦乐器。它的瑟面成拱形,中间是空的,下面嵌有1厘米厚的底板。首尾髤黑漆,其余光素。
另一件黑漆七弦琴长082米,底板长051米,是木质的弦乐器。它通体黑漆,头宽尾窄,面圆底平,面底可以分开。面板木质松软,似为桐木,底板木质坚硬。面底各有一个“T”形槽,合起来形成共鸣箱。琴面有七条弦痕。
马王堆一号墓有漆器184件,三号墓有316件,合在一起正好是500件。这样大量的漆器出土,在我国是第一次。
这些漆器种类繁多,有盛装食物的鼎、奁、盘;有装酒或盛肉羹的锺、壶、钫;有喝酒或喝汤的耳杯、卮杯;有舀取食物的勺、匕;有盥洗用的盆、匜和沐盘;有盛托餐具的平盘和案;有放置各色各样梳理和化妆用具的多子奁盒;有娱乐用的博具;有日常生活用具和摆设如屏风和几等;还有专用以挂放武器的兵器架。
各式器形达20种以上,其中漆耳杯占漆器总数的一半以上,堪称是汉代漆器的杰作。
这些漆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新”,光彩夺目,仿佛是刚加工过似的;二是“组”,这些漆器大多成组地出现,有专用于宴请宾客的,有专用于祭祀神灵的,如鼎、盒、钫、盘、匜等,这些都是过去少见的。
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数奁和卮是夹胎。装饰花纹多为漆绘的红、黑和灰绿等色。纹样则以几何纹为主,龙凤纹和草纹为辅。
一些漆器书有“侯家”、“君幸酒”、“君幸食”字样,还有的注明器物容量。说明这些器具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它们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
造型最精致的是耳杯盒和圆奁盒,耳杯盒一件,椭圆形,两侧有半圆形的把手,盒内放小耳杯六件,重沿耳杯一件。
圆奁盒两件,一件双层,另一件单层,均内漆朱地,外漆黑地,表面绘红彩或作金银色泽的花纹,出土时均用绣花包袱包裹。双层奁盒直径35厘米,下层嵌放九件不同形状的小漆盒。
在众多的漆器中,有一件云纹漆鼎格外耀眼。这件漆鼎为椭圆球形,盖是球面形,上有三个橙色的环形钮,盖与鼎身用子母扣套合,鼓腹,底略呈环形。器口附两平直耳,有三个兽蹄形足。
鼎的表面髤黑漆,器内髤红漆。口沿绘有一道菱纹图案。盖和器身绘红色和灰绿色涡卷纹和方连纹等组成的几何云纹。足部用朱漆绘兽面纹,两耳云纹。鼎底部均朱书“二斗”两字,表示出了这个器物的容量。
马王堆汉墓随葬的土笥共48件,多数在西边厢,东边厢和南边厢内也有一些。
竹笥是一种长方形竹箱,由上盖和底箱套合而成,“人”字纹编织,周边用竹片加固,并以藤条穿缠。
竹笥一般长05米,宽028厘米,高015米。其中装盛缯帛服装的竹笥较大。竹笥外面全部用染色的绳子缠缚,并加封泥印和系挂木签。
根据笥内遗物和木签上所记载,笥内随葬品大概可以分为丝织品、食品、草药类、明器等。
丝织品有六笥,其中衣笥二,缯笥二,另有二笥装香囊、鞋及丝织物碎片;食品是笥内随葬品中的主要部分,达到37笥;草药类有一笥,可辨识的有木贼、花椒、桂皮等;明器类有4笥,共计有泥珠一袋,木象牙8件,木犀角13件,木璧23件。
马王堆汉墓中还发现有一些制作精美、形象逼真的木俑。其中一号墓有100多件,三号墓有30多件,它们分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木俑出于东、南、北边厢,小型木俑出于中棺和内棺之间的隙缝中。
小型木俑除了三件着丝麻衣的以外,皆以小树枝劈削,墨绘眉目而成,以麻绳编结为两组。大型木俑分立俑和坐俑。
大木俑有的着衣,有的彩绘,服饰,发髻略有区别,着衣俑的服装有罗袍、绣花袍和泥银彩绘袍等,衣袖内系用细竹条支撑。
彩绘用系先在木头上雕出服饰轮廓,然后用红黑彩色绘出绣花袍、菱纹袍等的纹饰。
马王堆出土的木俑大多都是用来盛放肉食品、谷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制作精美,形象逼真。
各种各样的木俑中,尤其以女性木俑最引人注目,一号汉墓中有一件女舞俑,高47厘米。舞俑腿部微曲,好像正在蹈足起舞。舞俑体态袅娜,有曲线美;舞姿轻盈,有动感美;奋袖蹈足,有造型美。制作木俑的艺术家,仿佛赋予了舞俑生命似的,让她在人们面前轻歌曼舞。
一号汉墓还有一件著名的歌俑,高32厘米,是跪坐着的。脸丰满,高鼻梁,丹凤眼。她经过精心打扮,脸上打了白粉,眉形修长,双唇涂了口红。清秀的面容上,流露着轻淡的笑意。
在众多木俑中,其中有一组木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由五位乐师组成。其中两位乐师,站在地上,手中拿着吹奏乐器,其余三位乐师跪在地上,用来弹奏的乐器置于地面,摆放在身前。
在乐队俑的对面,放置漆几、屏风、手杖、绣枕、香囊、奁盒以及满盛食物的漆案,这种搭配与设置,当为模拟墓主人生前歌舞宴饮的场面。
马王堆帛书涉及从哪个朝代到西汉初期的政治,军事,思想和文化 战国
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如《老子》甲乙写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今本次序相反,其中的佚文是研究儒家学说和汉初思想的宝贵资料;另一部类似《战国策》的帛书,约六成不见于《战国策》,现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为研究战国中期合纵连横斗争的重要史料。马王堆帛书是汉代简帛文献最具重要意义的发现。此外马王堆道家文献出土之丰富,也可证实老学及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马王堆出土的这批珍贵帛书,确实是“道家学派的资料汇编”①。《老子》甲、乙本及《黄帝四经》之震撼学坛固不用说,新近帛书《系辞》之全文公布,可以看出它是现存最早的道家抄本②,而其他《易》说类的佚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及《缪和》、《昭力》等,则全都渗透着浓厚的黄老思想。
分类: 人文学科
解析:
马王堆汉墓 :位于东郊东屯渡,离市中心约四公里。 此墓为西汉初长沙国相轪侯利苍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初,先后对其中三冢开掘,编为一、二、三号。一号墓是轪侯利苍其妻墓,二号墓是轪侯利苍墓,三号墓是轪侯利苍其子墓,其中一号、三号墓保存完好。墓葬结构十分严谨,规模宏伟。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贵文物三千多件,其中最轰动中外的是一号墓中出土的西汉女尸,历时二千一百多年,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毛发尚存,指趾纹清晰,软组织尚有弹性,手足关节还可以活动,是世界防腐学上的奇迹。一号目棺椁由70块杉木板组成,重约1500千克,结构坚固,平正方直。棺中置四层套棺,四边塞满了随葬品。其中一件素沙禅衣,轻若烟雾,薄儒蝉翼,衣长128米,袖长19米,重量仅49克。二号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是现存最早的按比例的大地图。三号墓出土帛书28种,12万多字。这些帛书具有极高的古籍研究价值。还有一幅覆盖内棺的彩绘帛画,是古代帛画的空前杰作。 现在,一、二号墓已封闭,三号墓坑仍保持原貌,建顶棚,供人参观。马王堆全部出土文物,陈列在湖南省博物馆。
一九七二年,马王堆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专家发掘西汉辛追遗尸时,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骨质比现在六十岁的正常人还好。这马王堆女尸为什么能两千年不腐?在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时候,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棺液。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液体是使辛追2000多年来不腐的“神液”。
中南大学马王堆汉墓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学港教说,经过化验可以证实,红色棺液成分复杂,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掺加了朱砂,朱砂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还检测出了许多中药的成分,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就成了深红色。可以肯定,这种红色液体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保证尸体不腐。
红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汞,也就是水银。专家推测,辛追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药的习惯。在古代中国,炼丹术是人们追求长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炼出的丹药,本身都含有汞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当时人们意识不到,但是汞对于细菌却有杀灭作用。所以,虽然辛追生前滥服丹药没能长寿,身后却阴差阳错,丹药的毒性却使得她的尸骨长久保存下来。
罗学港介绍,在红色棺液中还发现了一些中药的成分。据介绍,在陪葬品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中草药,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够配制防腐药水的观点。“这些化学物质的结合,是古尸保存的基本原因。”罗学港说。
为什么当时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没有保留下尸骨,而辛追却可以?这起码说明这种防腐药水的配方是一个偶然因素形成的。罗学港认为,辛追2000年不腐“充满了偶然性”。除采取了得当的防腐措施之外,当时的环境一定非常干燥,有利于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细菌对尸体的侵蚀,再者,马王堆墓一直没有被盗。地质条件加上人为因素,使得辛追的尸体奇迹般保存下来。
日前,在长沙马王堆“沉睡”近2200年的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奇迹般地“复活”了。
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媒体得知,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教授赵成文,成功地为朱元璋之孙——明靖王朱奠培第四夫人吴氏进行了相貌复原,立刻与赵教授取得联系,提出对2000多年前的西汉女尸进行相貌复原,赵成文欣然应允。后来赵成文专程飞抵长沙,两天内收集了复原所需的基础材料。于是湖南省博物馆正式书面委托赵教授对去世近2200多年的辛追进行相貌复原。
“秘密武器”帮了大忙
赵成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千年遗容进行复原,关键得益一个叫“警星CCK-3型人像模拟系统”的帮助。这个“秘密武器”,凝聚了赵成文教授大半辈子的心血。
赵成文是我国刑事相貌学的奠基人。他从1973年起开始从事痕迹学研究,可以迅速根据知情人的口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模拟画像。“警星CCK-3型人像模拟系统”实际上是赵教授实战经验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据悉,此系统通过对数万人照片进行技术处理,可以组合90亿乘以1亿个人像而不重复。
“研究表明,人的面相关键取决于颅骨的形状。也就是说,只要颅骨存在,即使被毁容,也能按照一定步骤对其原貌复原。”赵成文解释说。
赵成文此次为辛追分别绘制了18岁、30岁和50岁三个年龄段的面相,其中还为50岁的辛追绘制了侧面相。复原主要依据辛追颅骨的X光片、出土时拍摄的面部照片,以及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帛画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
“在我的眼里,只要颅骨保留完整2000多年前的女尸与日常破案中遇到的尸体基本上没有区别。”赵教授一脸平静地说。
30岁的辛追首先“复活”
30岁的辛追首先在赵成文的手中“复活”。“根据人类学知识,人在30岁时骨头基本成型,选择这个年龄首先进行复原,能够尽可能保证颅骨传递信息的有效性。”赵成文解释说。
赵成文在对辛追颅骨的X光片分析中发现,尸体腐烂导致辛追在去世后嘴部张开,舌头吐出,下额脱位,头部变形:“根据以往规律,这种变形将导致五官变短。比如长脸型就变成圆脸,国字脸变成田字脸。”赵成文举例说。此外,X光片的拍摄角度也并非垂直正位,形成了一仰角,这都为复原带来难度。
据此情况,赵成文首先将X光片扫描入电脑,然后根据解剖学的解剖结构理论,在电脑中对脱位的下额进行复位。随后,赵成文根据美术学中的“三庭五眼”理论,在辛追的颅骨上画出眼内侧线、眼外侧线、鼻翼线、鼻底线、发际线、眉功线、口裂线、下额线、中心线。
据介绍,“三庭”确定脸的长度,“五眼”确定宽度。发际线是人的额头到头发之间的一个标志,眉弓线确定眉毛的位置,鼻底线指鼻下段的位置、下额线表示头像的最底线的位置。“根据这九条线,基本可以确定五官的位置长度、宽度、大小。”赵成文解释说。
辛追的眼睛首先被确定为杏核眼。赵成文认为眼睛也是辛追复原相中误差最小的部位。他说:“根据辛追颅骨中眼孔的形状,可以推断她是杏核眼,再结合出土时拍摄照片和当年的解剖依据,可以肯定辛追生前的眼睫毛很长。”与眼睛相比,辛追鼻子的形状确定相对容易。从出土的照片看,辛追的鼻子保存完好,可以直接判断是小尖鼻。
30岁的辛追为何是薄唇嘴、狐尾眉?赵成文解释说:“根据尸体的照片:发现辛追嘴唇较薄,根据口裂线则可以判断其形状为典型的薄唇嘴,狐尾眉的依据主要是X光上的眉弓形状,以及辛追遗体上的眉毛痕迹和已出现的眼睛形状。”辛追的耳朵最后被确认为肥垂耳。
误差在10%以内
“为2000多年前的古人画像,肯定有一定的误差,但根据统计资料,误差应当控制在10%以内。”赵成文说。
误差首先是因为X光片美中不足。赵成文在以往对无名尸体的复原过程中,使用的依据是颅骨,而此次只有颅骨的X光片,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遗憾。
赵成文在辛追30岁面相的基础上,制作50岁和18岁的面相时,主要依据统计学的推理,同时辅以一定程度的猜测。
据史料记载,辛追15岁结婚。因此,赵成文在其18岁时的面相上,有意识的根据30岁面相,将其眼睛画得更大,更水灵,更流畅,脸型稍微圆润,眉毛则由狐尾眉变成了柳叶眉,嘴小一点,耳基本上变化不大,还薄一点,而且脸颊透点粉红。头稍大一点。同时在胸窝留有一定的凹陷,使其看起来略显丰满。“由于没有辛追年轻时的照片,在具体的制作中只能从人类学知识进行推理。”赵成文说。
而在绘制辛追50岁面相时,则依照人类学规律,其眼角下落,额头出现皱纹,鼻子下塌,鼻翼宽,腮部加宽,脂肪增多,肌肉变得松弛。耳朵下垂,脖子加粗。由此推断,其30岁时的椭圆脸变成长方脸。
相关新闻链接
辛追还能再“活”500年
女尸的保护,一开始就由湖南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提供技术支持。当初女尸出土时,就是这个教研室的曾嘉明和刘里侯一起,将福尔马林、酒精与甘油混和的固定剂,注射进尸体中,然后用福尔马林浸泡。后来在水晶棺中的浸液,是由曾嘉明副教授和全国几大医学专家联合调配的,称为“1号配方”。
马王堆女尸的保存,说明老祖宗深谙防腐之道,他们利用当时的条件,在棺内创造了一个密封的无氧、无菌的环境。除了用丝绸裹包尸身与棺内环境隔离等处理外,在棺外的六面,包围着5000多公斤的木炭,然后是白膏泥层,再加上厚厚的堆土。
从今天的保护来说,假如没有意外发生的话,只要能保证水晶棺内的环境不变,她同样可以不朽。保存200年是肯定没问题的,500年或者更久,都是可以期待的。
湖南省博物馆负责人称,这次建新馆,博物馆花200多万美金,特意从美国进口了最好的空调。
辛追是吃甜瓜吃死的
年近七旬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彭隆祥教授,是马王堆女尸解剖的主刀人。据他透露,1972年12月14日上午8时,在当时湖南省博物馆二楼靠东南的一个展厅(现在的历史馆)里,解剖开始。他从尸体的胸骨上缘入刀,沿中线直至下腹,感觉古尸比一般的新鲜尸体硬一些,胸腔打开后,器官都有完整的形状。
根据解剖和组织切片病理分析,彭教授当时就基本清楚了这位贵夫人的死因——人们吃饭后,一般4小时之内胃肠都会排空,而她的胃里,还残留着不少尚未消化的食物。病理分析表明,夫人生前患有冠心病、胆结石、肺结核等八九种疾病,还感染过血吸虫、蛲虫、鞭虫等。而且,她的胃内还残存有138粒半甜瓜籽。彭教授因此认为,她是在2000多年前的那个瓜熟了的夏天,吃了甜瓜后,由胆绞痛引起放射性冠状动脉痉挛,以至心率紊乱而猝然死亡。
辛追是施工时发现的
“北有兵马俑,南有马王堆”。马王堆,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包,因史料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而得名,因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堆。经考证,马王墓其实是西汉时期车大侯家族墓地。
1972年,湖南省某军区医院在施工时,出现了严重塌方,并发现有白膏泥,一小洞中冒出呛人气体。当有人划火柴点烟时,小洞中发出爆响并伴有蓝色火苗。一位有经验的老军人推断此处肯定有“宝”。情况被迅速反映到有关部门。3天后,湖南省博物馆在上报国务院后,携专家进行了详细勘察,着手挖掘。
当墓被打开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具沉睡了2000多年却显得十分“新鲜”的女尸:外形完整无缺,全身柔软而有弹性,在往她体内注射防腐剂时,她的血管还能鼓起来。除眼球突出,舌头外吐等体表变形外,其他特征完全像刚死去的人。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历史悠久的湿尸,出土后震惊世界。此后发现的类似古尸均被考古界归为“马王堆尸型”。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
本文2023-10-11 11:26: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0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