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冲任虚寒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冲任虚寒简介,第1张

冲任虚寒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主要症状是下腹冷痛,带下量多,质稀如涕,腰膝酸软等。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经期或产后不慎风寒,外邪侵袭,客于冲任;或素体阳虚,寒从内生,阳气不运,冲任失煦等。

在古籍中,有针对冲任虚寒的治疗方法,如《傅青主女科》的温经摄血汤和《金匮要略》的温经汤等。这些方剂的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补虚养血。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或他人有相关症状,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黄病为病名。是指身体面目皆变黄的病。即黄疸。《太平圣惠方·黄病论》:“黄病者,一身尽疼发热,面色洞黄,七八日后壮热,口里有血,当下之,如猪肝状,其人小腹满急。若其人眼睛涩疼,鼻骨痛,两膊及项强,腰背急,即是患黄也。黄病多大便涩,但令得小便快,即不虑死。不令大便多涩,涩即心胀不安,此由寒湿在表,则热蓄于脾胃,腠理不开,瘀热与宿谷相搏,烦郁不得消,则大小便不通,故身体面目皆变**。凡黄病,其寸口近掌无脉,口鼻气冷,并不可治也。”有急黄、阴黄、阳黄、劳黄等。黄疸(jaundice)为病名。是指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古代亦称黄瘅。目睛黄染尤为黄疸的主要特征。主要由脾湿胃热、熏蒸肝胆、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所致。黄疸有属阴属阳,在脏在腑之分。《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历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等分类法。《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黄疸病应早发现,早治疗。《金匮要略·黄疸病》提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这说明黄疸病经过妥善治疗,一般在短期内,黄疸即可消退。如果正不胜邪,病情反而加剧者,则较为难治。针灸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有显著效果。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较好;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针灸可作配合治疗。急性期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黄疸可见于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

详见百科词条:黄病 [ 最后修订于2016/9/27 16:03:51 共88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其实,“种痘”技术是我国医学注重防疫学的悠久传统的必然结果,古代的贤哲和医学先驱们都曾经阐述了防疫思想观念。我国古代文物书籍里,记载有人们观察到的与流行病有关的一些事实:《周易·下经》记载:“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意思是说,君子要注意疾病而加强预防。

《淮南子·卷十六》记载:“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意思是说,优秀的医生,常常治疗无病之病,所以疾病极少发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病已形成而后给以医药,不是太晚了吗?晋代医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有治疗狂犬病的医方:“取脑傅之,后不复发。”他提出打死疯狗,取出其脑浆敷在病人伤口上的治疗方法,初步体现了近代免疫学的思想。

隋代医学家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里记载用携带斑疹伤寒病原体的羔螨研成粉末来治疗“射工候”即恙虫病。这虽然是治疗,但与免疫原理是相通的。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则把生疮病人的血汁、脓汁以小刀接种于健康人的皮下以防治疮疖。

这些记载表明,古代人们对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以后,我国免疫思想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是对天花的防治。

早在上古时期,人类就饱受天花危害。公元前1000多年,无情的天花就席卷了古埃及,尼罗河畔的居民难逃厄运,就连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不能幸免,在他的木乃伊面部,就有着点点天花瘢痕。

中医·腹泻腹泻:1经外奇穴名;2泄泻。经外奇穴名·腹泻腹泻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腹部,脐下5分。计1穴。主治腹泻。一般直刺05~10寸。病症名·腹泻腹泻即泄泻。指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的表现,是多种类似症状的统称。泄泻(diarrhea)为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又称下利(汉唐时期)。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泄泻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泄泻是指以腹泻、便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药学名词》(2010):泄泻病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古人论述泄泻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亦有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暑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二字。《丹台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缔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历代医书中,对本病的脉、因、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温胜则濡泄。”《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

详见百科词条:腹泻 [ 最后修订于2018/8/16 10:45:05 共337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治糜康栓(治糜灵栓)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61 酸度 262 其他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4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治糜灵栓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32 标准编号 33 处方 34 制法 35 性状 36 鉴别 37 检查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规格 311 贮藏 4 治糜灵栓中药部颁标准 41 拼音名 42 标准编号 43 处方 44 性状 45 鉴别 46 检查 47 功能与主治 48 用法与用量 49 规格 4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治糜灵栓 1 拼音

zhì mí líng shuān

2 治糜康栓(治糜灵栓)药典标准 21 品名

治糜康栓(治糜灵栓)

Zh1mlkang Shuan

22 处方

黄柏500g、苦参500g、儿茶500g、枯矾400g、冰片100g

23 制法

以上五味,儿茶、枯矾粉碎成细粉;冰片研细;黄柏、苦参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111(80℃±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75%.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喷雾干燥,与上述细粉混匀,过筛,加入用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2000~2060g及甘油20ml制成的基质中,混匀,灌注,注入栓剂模中,冷却,制成1000粒,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鸭嘴形栓剂。

25 鉴别

(1)取本品1粒,置坩埚中,缓缓炽灼至完全灰化,加水3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平均分置三支试管中。一管中加0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酸,即生成白色沉淀。一管中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一管中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2)取黄柏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异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6:15:3:15:05)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1粒,剪碎,用浓氨试液12ml湿润,加乙醚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苦参堿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甲醇(8:3:0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水(2:4:2:1)10℃以下放置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1粒,剪碎,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儿茶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儿茶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8:2:0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5)取本品1粒,剪碎,置蒸发皿中,上盖一表面皿,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用05ml无水乙醇溶解蒸发皿上的升华物,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 261 酸度

取本品1粒,加水20ml,加热使溶解,滤过,放冷,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G)测定,应为35~45。

262 其他

应符合栓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W)。

2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3:6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4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堿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取约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甲醇(1:100)混合溶液50ml,称定重量,置50℃水浴中加热使充分溶散,取出,放冷,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密塞,置冰箱中在0~4℃下放置过夜,取出,取上清液迅速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10ml,加在堿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2g,内径为1cm)上,用甲醇3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柏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180mg。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用于湿热下注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有大便干燥;细菌性 病、滴虫性 炎、宫颈糜烂见上述证候者。

29 用法与用量

每次1粒,隔一日1次,睡前清洗外 ,将栓剂推人 深部,十日为一疗程。

210 注意

月经期停用。

211 规格

每粒重3g

212 贮藏

30℃以下密闭保存。

2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治糜灵栓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Zhimiling Shuan

32 标准编号

WS3B217696

33 处方

黄柏 25g、苦参 25g、儿茶 25g、枯矾 20g、冰片 5g

34 制法

以上五味,儿茶、枯矾粉碎成粉,冰片研细,黄柏、苦参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使溶液 中含乙醇量为75%,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与上述枯矾等细 粉混匀,单加入用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及甘油制成的基质中,混匀,浇模,冷却,脱模, 制成50粒,即得。

3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鸭嘴形栓剂;气特异。

36 鉴别

(1)取本品1粒,加水40ml,水浴中加热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三 氯化铁试液1~2滴,溶液显蓝绿色。

(2)取鉴别

(1)项下剩余的滤液1ml,加氯化钡试液1~2滴,溶液产生沉淀。

37 检查

pH值 取本品1粒,加水20ml,加热使溶解,滤过,放凉,依法测定(附 录Ⅶ G),应为35~45。 其他 应符合栓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W)。

38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解毒消炎,祛腐生肌。用于子宫糜烂,感染性 炎, 滴虫性 炎等。

39 用法与用量

给药,一次1粒。

310 规格

每粒重 3g

311 贮藏

密闭,避光,于30℃以下保存。

4 治糜灵栓中药部颁标准 41 拼音名

Zhimiling Shuan

42 标准编号

WS3B343098

43 处方

黄柏、苦参、儿茶、枯矾、冰片

44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鸭嘴型栓剂;气特异。

45 鉴别

(1) 取本品 3g,研细,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摇匀。用氯仿提取三 次(20,15,15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 取黄柏对照药材0 5g,加甲醇15ml,密塞,浸泡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 ml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蘗堿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Ⅶ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 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 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 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 取本品 3g,研细,用氨试液12ml湿润,加氯仿50ml,密塞。超声处理20分钟, 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对照药材0 5g,同 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苦参堿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 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氨水(6:0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 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46 检查

pH值 取本品1粒,加水20ml,加热使溶解,滤过,放冷,依法测定(附 录Ⅶ G),应为35~45。 其他 应符合栓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 W)。

47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用于宫颈糜烂,感染性 炎,滴虫性阴 道炎属湿热带下证者。

48 用法与用量

每次1枚,隔一天上药一次,睡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 部,然后用手将栓剂入入 顶端,十天为一疗程。

49 规格

每粒重 3g。

410 贮藏

密闭,避光,于30℃以下保存。

吉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治糜灵栓 《普济方》:[卷三十八大肠腑门]脏毒下血

治脏毒下血。(百一选方)五倍子(不拘多少)鲫鱼(一枚约重四五两者去肠胃鳞腮)上以药置鱼腹中。入藏瓶内

《普济方》:[卷六十六牙齿门]牙齿疼痛

治一切牙疼。(出海上方)木耳荆芥上等分。煎汤漱之。痛止为度。治牙疼。盐(一两)草乌(一两)上同炒。令

《普济方》:[卷一百四诸风门]风痰(附论)

夫风痰之病。得于气脉闭塞。水饮积聚。其状虽有冷热之异。至于心胸痞闷。饮食不化。则一也。盖风气滞。三焦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七痔漏门]痔漏

(附论)夫五痔之疾。或出鼠乳。或发寒热。或生疮。或痒痛。或下血。其证不一。治之不早。劳伤为漏糟粕。肠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六痔漏门]诸痔

古籍中的冲任虚寒简介

冲任虚寒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主要症状是下腹冷痛,带下量多,质稀如涕,腰膝酸软等。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经期或产后不慎风寒,外邪侵...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