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的国指的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先秦时代的国指的是,第1张

指的是秦国,这时的秦只是战乱时期众多国家的其中一个,并不是一个朝代。自春秋战国之后才有了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平定战乱。

随著周王朝势力衰落,分封的诸侯形成了众多诸侯国,相互争战,著名的先后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被称为春秋战国。

                                   

                                   

                                   

最后在战国时期,周朝被秦国所灭才有了秦朝。

同时这一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刑名等史称"百家争鸣"。

先秦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

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 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

  骆越与西瓯是构成今天壮族的主要两个支系,它们存在一千多年,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瓯、骆越人创造的。骆越方国创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青铜文化中的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骆越人和苍梧人、西瓯人一起,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南宁市范围,发掘出了骆越人祖先留下的十四处贝丘遗址,从中出土了一万年前原始石磨盘、石杵、石磨棒等稻谷的脱壳工具,其中南宁市亭子圩遗址出土的这类工具,经C14测定为11000年。年代仅次于湖南道县壮族苍梧部祖先留下的12000—20000年前的炭化稻粒,比江西万年县的一万年稻谷遗址早1000年。到了骆田时代,骆越人对境内的田畴整治已经卓有成效,已经会根据潮水的涨缩选择田块。今天,整个华南无论哪个民族,都以大米为贵,餐桌上的主食主要是大米饭,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系列有米饭系列、米粉系列、粽粑系列、糍粑系列、米粥系列、汤圆系列、米糕系列、米饼系列、米花系列、饮料系列、米肉系列、灌肠系列等12个系列,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副食的猪鸡鸭鹅,也是大米的转化物。从旱地农业地区移居岭南的汉族等民族,也都放弃了麦类的种植,和壮人一起在餐桌上享受壮族祖先创造的稻作文化。骆越人的这一大贡献,与日月齐光。

  骆越人的青铜技艺有很高的水平,他们所制造的灵山型、冷水冲型、晋宁型铜鼓,是铜鼓鼎盛期的产物,是八型铜鼓中的顶级产品,代表了铜鼓技艺的最高水平,高大厚重,设计奇巧,工艺精湛,花纹繁缛。鼓面上的青蛙立雕,一反青蛙450蹲势,脊梁与鼓面平行,臀部隆起如猛狮,身上饰以稻穗文,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正是骆越人对稻作文化贡献的特别标记。鼓面上的太阳纹告诉我们,骆越人有自己的欧几里得,公元前他们就能够在鼓面上表现出分割圆法。分割圆法被认为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民族最高科学水平的标志,从记载上看当时世界上只有汉族和古希腊的欧几里得能分割圆,人们没有想到壮族祖先也能做到,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罢了。骆越人制造的镦、圆形器、牛首提梁卣、钟、靴形钺等青铜器,都有很高的水平,尤其是牛首提梁卣,设计精巧,卣纽和卣腹上四头圜眼圆睁的水牛头,堪称一绝。

  骆越人的生产工具别具一格,其早期的带肩石斧和有段石锛,是典型的越人产品。所铸造的铜钺类包括靴形钺、扇面钺、风字形钺、铲形钺、圆头形钺等,形状多变、精巧实用,表现了骆越人的聪明才智。其所制造的大石铲为国内一绝,长舌形,束腰,边沿加工精细圆润,束把处有边牙,以便绑牢。最大的长60多厘米,宽20多厘米。既是生产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品,祭祀稻作神灵时又是神器。其设计独具匠心。其他如西林的战国铜棺,合浦鸭首流铜魁、凤凰形铜灯、人足形铜盘等,都闪耀者骆越人智慧的光芒。

  花山文化是骆越人创造的世界闻名的艺术画廊,主要分布于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沿岸,绵延200多公里,另有5处分布于左江流域的凭祥市、天等县等处。共有84个地点,183处,287画组。主体形象为人身蛙形的蛙神形象,赭红色,平涂成投影式(鬼影),皆两臂弯肘上举,半下蹲成骑马式,犹如蛙泳之状,整个画面呈欢歌狂舞之态,震动人心。花山崖画是骆越人祭祀蛙神的圣地,是按照骆越人敬祀蛙神的场面描绘的。除了蛙神形象,还有奔犬、鹿、鸟、铜鼓、铜锣、星星、太阳等形象。其产生年代上限在战国,下限在西汉,长达700多年。少量为后世仿制。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宁明县的花山崖画,壮话叫做岜莱(Byaraiz),岜意为山,莱意为花纹。因其规模最大,故以之代表整个左江崖画。花山崖画和世界各地岩画相比,有显著的特色。其蛙神形态不仅整齐划一,而且绵延700多年而不改,比较罕见。宁明花山画面高40多米,宽长达170多米,就一个“地点”(世界岩画规则,画面边沿外500米内无画为一个“地点”)的面积来说,堪为世界之最。此画面尚可辨认的人物形象达1300多个,所有的大小图象加起来达4万多个,世界少有。花山崖画是稻作文化的集中展示,像这样大规模展示稻作文化的艺术珍品,堪称一绝。花山崖画不是静态古老文化,而是活态文化,其所展示的稻作文化,依然活在民间。至今在古骆越北界红水河沿岸的东兰、凤山一带,还保留有“蛙婆节”,祭祀民族图腾蛙神。节日里跳的蛙舞,舞者戴蛙首头套,跳跃之状酷似花山崖画上的动作,其他地方民间流传的一种师公舞,也酷似花山形象。故舞蹈家们把花山人物形态称为蛙形舞姿。

  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百越,在岭南设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当时桂林的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而在当时的布山,位于今天的桂平市西南。今广西属桂林郡全部(广西称“桂”由此而来),象郡的一部分,南海郡的小部分。此外,长沙郡的小部分,黔中郡的小部分亦在广西境内。

要了解先秦文化,首先须得了解什么是“先秦”。

“先秦”指我国远古的一段时期,它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上的“先秦”指秦朝之前的所有时期,包括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及尧舜禹等,它从最早的有巢氏开始,到战国时期结束。

狭义上的“先秦”是从古代中国进入文明时代开始算起的,它从夏朝开始,至战国结束。

也就是说,“先秦”的广义和狭义之分是以夏朝为界的。之所以以夏朝为界,我想可能是夏朝是史书记录的古代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吧。

其次我觉得,对于先秦文化,应该了解其广义上的内容。因为,夏朝之前的那段时期也是非常吸引人的,甚至胜过了夏朝之后。

另外,如何了解先秦文化呢?个人认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读几本时下流行的热度较高的书籍就可以了,钻研的话,那是专业上的事了。

《山海经》是近几年流行并且热度不减的一部重要的先秦古籍,被誉为“上古奇书”。书中的内容繁杂多样、扑朔迷离,富于神奇异幻色彩。虽然此书被公认为价值非凡,但其中内容因年代久远而考证难度巨大,因而吸引了大批的《山海经》迷,且与日俱增,甚至外国人也参与了进来。细读“山海经”是了解先秦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诗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本诗歌集,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其中收录的是周代的歌谣乐颂。《诗经》也是值得细读的,不仅能享受其中的优美诗歌,而且还能领略到先秦周代当时的社会风貌。

《楚辞》也是一本诗歌集,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收录的是战国时期的文学家屈原和宋玉的辞赋,以及汉代刘向等人的辞赋作品,但主要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值得一读。

若能读完上述三本书,那你定是高人了,说实话,我一本都没读完。

大月氏国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大月氏,是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大月氏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

月氏本是世居我国河西、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公元前二世纪为匈奴所败,西迁伊犁河、楚河一带,后又败于乌孙,遂西击大夏,占领妫水(阿姆河)两岸,建立大月氏王国。

大月氏国的发展过程。

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从河西走廊出走“塞地”,后又为同类乌孙所逐,南下吐火罗斯坦,远涉北天竺国。唐代于阗王族“尉迟氏”,宋代西夏大姓“讹氏”,甘青藏族“洼扎”和“吾合扎”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后裔,月氏民族遍布河西、中亚、南亚的格局,是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中,通过多次的迁徙活动形成的。

前秦(351~394)

中国古代十六国之一。氐族苻健所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盛时疆域东至海,西抵葱岭,南控越□,北极大漠,东南以淮、汉与东晋为界。历六主,共四十四年。

建国与统一北方 333年,后赵主石虎徙关中豪杰及氐、羌于关东,以氐族酋长苻洪为流民都督,率氐、汉各族百姓徙居枋头(今河南汲县东北)。石虎死,苻洪遣使降晋,接受东晋官爵。350年,冉闵诛胡羯,关陇流民相率西归。此时苻洪拥众十余万,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欲率众还关中,尚未成行,被人毒死。洪子苻健继领其众,称晋征西大将军,自枋头西入潼关。关中氐人纷起响应,苻健遂攻占长安,据有关陇。351年自称大秦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352年改称皇帝,都长安。当时是朝鲜半岛的三国时期,分别由高句丽、百济、新罗割据。北方外族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及高车。西有吐谷浑及白兰。

354年,东晋桓温率军攻秦,苻健坚壁清野,晋军攻入潼关后,因粮食不继而退兵。355年苻健死,子苻生继位。357年苻生堂兄苻坚杀苻生自立。苻坚即位后的十几年内,前秦国内相对安定,在十六国云扰时代,呈现一派“小康”气象。在此基础上,前秦势力渐强大,他集中氐族武装力量,开始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征战。370年灭前燕,371年灭仇池(今甘肃威县西北)氐族杨氏,373年攻取东晋的梁、益二州,376年灭前凉,同年乘鲜卑拓跋氏衰乱灭代,382年苻坚命吕光率军进驻西域。至此,前秦统一整个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淝水之战 苻坚自恃强盛,不断对东晋发动进攻,战事主要在东线徐州一带和西线襄阳一带进行。379年前秦攻占东晋战略重镇襄阳,而进攻淮南的行动受阻,进攻江陵的军队也被击退。苻坚遂决定重新部署,全力发动对东晋的进攻。382年十月,召集群臣,提出亲率百万大军一举灭晋。臣僚多不赞成,有的还极力谏阻,但他执意不从。383年下诏进攻,八月以苻融为前锋都督,率步骑二十五万先行,九月苻坚亲统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为后继。益州、凉州、河北等地的秦军也纷纷出动。东晋谢安当国,命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水陆八万迎敌。十月,两军会战于肥水,秦军大败。溃散的秦军饥饿寒冻,死亡十之七八。苻坚中箭,仓皇逃至淮北,沿途收集残兵,到洛阳时有众十余万。年底,回到长安(见淝水之战)。

诸族起兵与前秦灭亡 肥水之战后,前秦帝国四分五裂,被前秦征服的丁零、鲜卑、羌等各族贵族纷纷起兵反秦。丁零翟斌起兵河南,鲜卑慕容垂起兵河北,鲜卑慕容泓起兵陕西华阴,羌姚苌起兵渭北。慕容泓不久为部下所杀,其弟慕容冲被拥为主。冲率军进围长安,苻坚于385年五月留太子苻宏守城,自率数百骑出奔五将山(今陕西岐山东北),后为姚苌擒杀。六月,苻宏率数千骑弃城出逃,辗转投奔东晋,长安遂为慕容冲攻占。至此,前秦已名存实亡,但它在各地的残余势力则延续了近十年之久。

�苻坚死后,镇守邺城的苻丕遭慕容垂长期围攻,于 385 年八月弃城,率男女六万余口退至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自立为帝。386年十月,苻丕与西燕慕容永军在山西激战,秦军大败,丕逃奔河南,为东晋军所杀。其后,关陇氐人拥立苻坚族孙苻登称帝于□罕(今甘肃临夏)。苻登与后秦姚苌连年争战。394年七月,苻登与姚苌子姚兴作战,兵败被杀,前秦灭亡。

先秦时代的国指的是

指的是秦国,这时的秦只是战乱时期众多国家的其中一个,并不是一个朝代。自春秋战国之后才有了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平定战乱。随著周王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