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的成就
古籍修复各派绝技
1: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可以大大延长书的寿命,但是因为不符合现代修复要求修旧如旧,所以这项绝技已经随蜀派的消失而消失。
2:京派绝技“珠联璧合”,把纸放在锅里和天然碱性溶剂混合,加入颜色后熬成粥状,修补虫蛀的书籍没有任何痕迹,被行业里面成为珠联璧合,此项技艺随着纸浆修补书机的发明。已经继承和代替了古代技艺。是现在最流行的修复方法。
3:津派的绝技是“千波刀”,名如其艺,可以将纸随意劈成需要数量,而且保证原来的墨色、纸质。劈开后还能保证原来纸张厚度,即便是被劈开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来,不损伤纸张元气,犹如复制古书。在历史长河中因为此项技艺曾经多次险些外流,所以竹影法师弃艺后,因担心被书画作假人利用,将劈画工具、药物配方等都焚烧。因此津派随千波刀的消失而彻底消亡。现在有些书画修复师傅也会使用劈画,但是最多只能劈开2到5次,劈开后纸会薄,可以利用第2次托表弥补厚度,因为劈开后损伤书画严重,现在用的人也很少。与当年津派1千次都可以保证原来厚度和品质不可同日而语。根据现在书画界的研究,津派可能因为灵活掌握了“借尸还魂”和“珠联璧合”其中的奥妙所以创立了“千波刀”达到津派辉煌的顶峰。
4:杨派、苏派,两者相似度很高,但是在修复过程有明显的不同还是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技艺的代表手法就是“浴火重生”,其手法与修复古画反铅,用白酒烧画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古籍修复是为了让纸章修旧如新。彻底消除霉菌而危害书籍的各种生物因素。
古籍修复浆糊
古籍修复里面浆糊被认为是首要机密。各门派不同配方比例不同。修复师傅很忌讳被问到浆糊如何调配。津派的竹影法师在06年时曾专门为北京年轻的古籍修复员,讲解过浆糊的使用。根据当时的场记配方如下。1:明矾,明矾的作用是防止墨迹晕染古代有些书籍印刷时油墨里面添加了面粉,而且明矾本身可以防止霉病。缺点是明矾可以让纸酸化脆弱。
2:蜂蜜:蜂蜜作用是为了降低纸张的膨胀系数,对于点镶、和补虫眼很有作用。也有防止油墨晕染的作用。缺点是延长浆糊风干时间、而且容易招虫子。
3:花椒、桂皮:作用是可以驱虫缺点是容易改变纸张颜色
4:白芨:这个增加粘性,缺点是以后再有人修复时不容易揭裱、北方天气干燥。加多后容易皱缩。天津艺术博物馆基本90%的画都是杨派修复,就有大量皱缩、崩裂等情况因为是按照南方浆糊配方加入过多白芨。所以在北方存放画面无法平整。
95后一名女生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国家图书馆担任着古籍修复师这一职位,并且有相关信息表示这位女生在修复古书的一条裂纹时花费了近半个月,这一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可以看出古籍修复非常的困难,不单单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对人才培养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担当这一职责的,古籍修复要有着非常好的能力和心态,整个人要非常的有耐心和细心,一点一点的进行修复。
这些传统的文化资源是值得让大家关注的事情,而对这些保管传统资源的古籍修复师大家要给予最高的敬意。她们非常的不容易,要付出非常多的心血,才能让一个古籍恢复从前的样子。而这些古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朝代和历史,要按着这些古籍不同的时间而采取不同的手法进行修复。拼尽全力恢复它的原貌,而这对古籍修复师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的。
古籍修复非常的困难,因为这些古籍存在和保存的年代非常的久远。经过空气的氧化以及搬运的损伤,在不同程度上都有着损害。古籍想要恢复以往的样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并且这些珍贵的古籍都有着自己的味道和特色,在进行修复时,修复师也要保持着自己与古籍的接触处在一种非常好的状态,避免给的古籍带来二次伤害。
对于古籍修复师来说进行修复,就像是医生给病人治病的那种感觉要非常的专业和有耐心。不停的进行修改,而且完全的沉浸在修复的过程中,忘记了时间。这一页一页古籍的修复,也感受到了这个职业具有的魅力。进行古籍修复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进行。
古籍破损的原因形形色色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虫蛀鼠啮、霉蚀、酸化、老化、使用中的磨损等。针对不同的病因,古籍修复师都要开出不同的修补方案。
①对于那些刚出库等待修复的古籍,首先需要建立修复档案,拍摄每一页的破损情况,建立图像和文字档案。再根据破损情况设计修复方案。
②拆书,揭页。面对一些破损严重的古籍,将粘连的古籍分页也绝非易事,得使用“干揭”、“湿揭”、“蒸揭”等手法。揭好页后,需要为每一页书籍编号,否则书籍顺序会被打乱。
③古籍修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全手工修复,另一种是使用纸浆补孔设备修复。在开始修补之前,需要先为古籍配纸。古籍修复手工纸可以分为麻纸、竹纸、皮纸、混料纸等。修复古籍需要选用古法造纸的纸,即仿造古时候的原材料、帘纹、工艺生产的纸张。修书不是选择最贵的纸,而是要选择最恰当的纸。有些制纸工艺现在已经失传,为古籍修复带来很多不便。选配的纸张通常要与待修的古籍材质、帘纹相同、颜色相仿。如遇材质特殊或带有颜色的纸张,还需要自行调配纸浆或为纸张染色。
④选好配纸,就进入正式手工修补环节。古籍修复过程中最常遇到的是修补破洞,所用工具即是最简单的一张纸、一支毛笔、一碗浆糊。具体步骤为用沾上浆糊的毛笔在破洞处涂刷,将补纸快速粘在破洞上填补破洞。修补过程中所选用的浆糊必须是去筋的小麦淀粉所调制,这样的浆糊一则浆性温和、稳定性好,而且具有操作的可逆性,一则因为所用修复材料需要天然不含化学成分。
⑤纸浆补孔机修复一般适用于虫蛀破损严重的古籍。这种机器修复机由国外进口,上海仅两台,操作步骤包括放入修复纸和文献、加盖注水、倒入纸浆、放水,最后在书页上垫保护纸,放到冷吸力台上,进行干燥处理。
⑥所有修补完的书页,需要进行压平处理。在书页上喷上水,放在吸水纸内压平,等书页干燥、压平整之后,再拿出来折页,修剪书页上多余的补纸。修剪完后,在装订前还需将所有书页放入压书机进行压平处理。
⑦经过压平处理后的书页将被复原装订成册。装订过程包括搓纸捻钉、理齐、打眼、穿纸捻钉……搓纸捻钉是一个手工活,没学过的人肯定搓不好,搓出来的钉头要硬硬的,里边则是空心的。
⑧理齐、打眼均是细致活,每一针下去都要对准古籍原先留下的钉孔,不能有丝毫误差,否则会对古籍造成新的损害。
⑨穿纸捻钉。这是流传上千年的古籍装订方法。纸捻钉可以保持长久不坏,古人很聪明,用纸捻钉来固定书叶,即便订书的线断了,书叶也不会散。最后一步是粘上封面,用真丝线装订。
本文2023-08-04 15:59: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