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这几个词,有悬赏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这几个词,有悬赏哦!,第1张

子、午、卯、酉时(分别是几点?):子(23-1点)午(11-13)、、卯(5-7)、酉(17-19)

五心:责任心 耐心 细心 热心 爱心

一阳初动与 一柱擎天 同理

督脉 任脉:任脉就是从头顶向前的一个中分现,督脉则是向后的中分

经脉和穴位要说在什么位置:这个问题提的比较笼统了。如果你有时间听我慢慢道来!

穴位是指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再人体组织上的交汇扦接处必有穴位。若干经脉交汇处为要穴。如果要害穴受伤,气滞血淤,人体就会失去局部或整体的活动机能,甚至死亡。认识穴位,掌握穴位的所在经络和位置,百无一错,才能凑效。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五脏合于五行之生克:水、火、木、金、土。十二经常脉合于十二时辰:子、丑、、、亥。各穴位合于周天位置,以统帅全身之机枢。

人体周身有108个要穴。其中36个穴是致命穴,亦称“死穴”。死穴又分为软麻、昏眩、经和重4种穴,各种皆有9个穴。生死搏斗当中,作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身亡。”

一。头颈部位要穴(9个)

1。 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后头顶)

经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 神庭穴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寸处。(眉心向上入发际)

经属:督脉,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汇。被击中后头晕脑涨。

3。 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一寸处。(同眼保健操)

经属:寄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 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太阳穴后下方,耳中上方,摸之有凹陷感)

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 睛明穴

位置: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同眼保健操)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 人中穴

位置:人中沟偏上(鼻子和嘴唇中间偏上2\3处)

经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

7。 哑门穴

位置: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接凹陷处。(后脑勺连脖子处中心线)

经属: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 风池穴

位置:耳后后脑勺与脖子交接处,哑门穴与耳朵中间1\2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昏迷不醒。

9。 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穴(14个)

1。 膻中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足太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击中内气散乱,神志不清。

2。 鸠尾穴

位置: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膻中穴下沿中线摸到肋骨突起处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 巨阙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心之募穴。击中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 神阙穴

位置:就是肚脐眼。

经属:任脉。击中,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 气海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一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 关元穴

位置: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 终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四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 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会。击中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 鹰窗穴

位置: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从锁骨数下来第三根肋骨处向两侧平移至乳头上方)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第六肋。

经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冲击肝、脾,震动隔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曲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因内部右侧为肝脏,左侧当脾下方,故击中后冲击肝脏,破坏隔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穴

1。肩井

位置:在大椎穴穴与肩峰连结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点中,半身麻木。

2。太渊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点中,阻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点中,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点中,下肢麻木、不灵,伤丹田气。

5。涌泉

位置:足掌心三分之处,当曲足指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点中,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点穴术是中国武术中一门高深的技击术。在武侠小说家的笔下,高手随意一指便可以让对手或哭或笑,或伤或死,很是神奇。

其实点穴术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布着十二条经络,三百六十五个穴道。其中有三十六个穴道被称为「死穴」。这些穴道如果受到内功高手的击打,便可能导致人全身或局部麻痹、晕倒甚至丧命。这种奇妙的手法便是「点穴术」。

解除点穴的效果除了时间一到,穴道自解外,就必须由高手击打相应的穴道,或用内力推拿,使血脉恢复正常的运行。

现代的武术高手常在搏斗中,击打对手某些薄弱部位或敏感组织,令对手产生酸麻和疼痛,从而失去抵抗能力,取得胜利,这些部位通常都是「穴道」的所在。1928年,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在上海用「少林一指禅点穴法」击败当时的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英格。后来英格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介绍交手经过,对「自己当时身体如同被电击了一样」表示惊诧不解。这就是现实中点穴的效果。

中医同样也根据穴道对人体的影响,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刺激穴道,调整人体血脉的运行,达到医治疾病的效果。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医学将点穴作为治病的手段。医学点穴治疗手段亦有多种,如按点法、掐点法、推点法、分点法、拧拨法、捻转法、点揉法等,应用了虚实、补泻、疏通等原理。

武术点穴功夫,各派武术典籍中均有记载,亦有种种神奇传说,但其实证事例却时隐时现,难以确实,成为武术中的一大难解之谜。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除死穴、瘫穴等外,又有笑穴、睡穴等,更难以证实。

真气运行法练到第4步就可通小周天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1 方法。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 时间。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1 方法。每次呼气都从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下丹田。

2 时间。每天依法练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丹田周围的脏器,如大小肠、肾、膀胱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会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三步,凝神调息守丹田。

1 方法。呼气注意丹田,但要避免过份用力呼气往下送,以造成丹田发热太过,耗伤阴液。

2 时间。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 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肾水旺盛,肝得滋荣。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肋。

1 方法。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不要用意念去导引。这就是勿肋。

2 时间。每天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每次的时间也应延长到四十分钟或一小时左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通督的时间和力量不可能一样。有的人一刹那就通过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的人通督时间稍长,并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数在十天左右通督。

3 效果。通督之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刻形成任督循环,养生界称此为“小周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实际情况。真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凡是由于肾精亏损和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月经不调、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神经官能症状,都可得到改善。长期坚持,可以康复。因练功经络通畅,有些多年不愈的顽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显。一般情况表现为精力充沛,身体轻捷。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所谓元神,就是大脑调节管制的本能力量。与识神对立。识神是有意识的精神状态。元神和识神是体和用的关系,元神为体,识神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脉,肾气不断灌溉脑髓,元神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心主神明,心气上照于脑,才能发挥其全面的调节管制作用。

1 方法。原则上还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后各个经脉相继开通。如果头顶百会穴(上丹田)处有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头顶。可以灵活掌握,这叫“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2 时间。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时或更长一些。总的说时间越长越好。大约一个月左右,身体内的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现象。

3 效果。根据身体的表现,尤其是丹田与头顶百会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说明,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协调而旺盛。这种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现的越明显活泼,对全身的生理生活机能调节就更好,真气也就更加充实,不断地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可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强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减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愈。坚持锻炼,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益寿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气运行法静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概况。在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条件又不一样,所以效果与表现也是因人而大同小异。鉴此,练功时既要顺乎自然,灵活运用,不能刻意拘执;又要本着一定的要求,耐心求进,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实为成功之要诀。

练功姿势

初学真气运行法要有正确的姿势,作为初学者的规范。练习真气运行有行、立、坐、卧四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为有效地促使真气运行不断进步,除坐式以外,还可随时随地采取多法进行。�

1、坐式。坐式有盘腿和垂腿两种姿势,主要按照个人习惯和环境条件,自行选择。一般认为盘腿坐过于形式化,且易麻腿。因此,一般采用垂腿(坐椅凳)坐式较为便利。

(1)盘腿坐式。“双盘式”是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脚搬到左大腿上,两手相合置于小腹前面。这个坐法只是为了坐得稳固不易动摇,但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单盘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势如前法。这比双盘易于做到。“自由盘腿”是将两腿互相交叉而盘坐,是一般人习惯用的坐式。�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的距离以能放下两拳(拳眼相对)为准。两手心向下,自然的放在大腿面上。两肩下垂,腰须直,勿用力,不要挺胸驼背、仰面低头。下颌略向回收,头顶如悬。体态以端正自然为标准。此式为现代习惯采用之姿势。�

2、卧式。右侧着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曲肱将手置于头之前下侧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应用为坐功之辅助,或体弱不能坐者采用之图。�

3、站式。站式有各种姿势,在这里不一一介绍。兹介绍方便易行的一个姿势,以为坐功之辅助功。两脚并立,两手覆于丹田(左手掌心覆于丹田,右掌心覆于左手背上)。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虚心实腹,眼半垂廉一切要求同坐式。�

4、行式。行路和散步时,目视前方三五步处,意守鼻尖,神不外驰,依行路的速度,一般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一个呼吸。如能长期锻炼此法,对走长路很有帮助,可以久行不倦。

五官要求

1、口腔。口唇自然闭合,上下齿相对,将舌上卷约成九十度,用舌尖轻轻地抵往上腭。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地咽下去。

2、眼睛。闭目内视,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如第一步注意心窝部,就内视心窝部。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使呼吸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保持从容自然,不可憋气使呼吸不畅,这是集中思想的好方法。�

4、呼吸。在练习真气运行法的过程中,一直是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加注意,自无流弊。丹田真气充实后,自然地贯通督脉。那时即感到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沿督脉入脑。这是真气的自然活动状态,无须追求。外呼吸则绵绵密密,若存若无,呼吸表现的更加自然。这时外呼吸就无须注意了。�

5、收功。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收功的时候,慢慢睁开眼睛,搓搓双手,再用双手搓面,最后用十指梳头片刻,再慢慢站起来活动。

练功须知

练真气运行法,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心,持之以恒,勿求速成,也不要畏难而退。在锻炼期间,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否则,欲速则不达,越是一意追求,有急躁情绪,就越是不进步;意态越是融和自然,真气发动就活泼,进步就越明显。因为执意妄想就成了扰乱真气运行的杂念。“恬憺虚无,真气从之”正是这个意思。�

在练功过程中,因为身体上发生很多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各种触动现象,要泰然处之,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要执意追求,稍时便会消失的。�

1、初习真气运行法,因要思想集中,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为好。但是,不要过份强调这个问题。在练功时,要避免他人干扰。调息时,鼻吸鼻呼,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可用口呼吸。�

2、注意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做功。当风、雨、雷响时暂勿坐,恐怕给精神以猛烈刺激,发生不适。�

3、意守丹田是真气运行法始终保持的一个准则。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地顺着经络运行。这种运行的力量,是基于丹田力量的大小而定的。勿用意识导引,任其自然,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主观导引是会出偏差的。�

4、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保存精力,节制房事,以免影响练功进程。女性如遇例假,不宜意守下丹田,可守中丹田(心窝部)。怀孕中后期禁练。

练功八触

在锻炼五步功法的过程中,体内的能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古人总结归纳了八种,称之为"八触"。时而感到身体很"大",时而感到身体很"小",有时感到身体很"轻",有时出现身体"重"如巨石的现象,有时感觉身体很"凉",而"热"的感觉出现的最快也最多,还有"痒"、"麻"的感觉。除了以上的"八触",实际功中的动态比这些还要多,如自发运动,光感,还有残、异等现象。

上述现象都是真气在体内不同形式活动的表现,都是积极有益的。有些人遇到这个现象,延医诊治,医者不知,乱投药石,这是有害的。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成为精神负担。有人好奇,追求这些现象,越注意越厉害,以致不能控制。凡此种种,都是没有讲清道理的关系。懂得了真气运行的规律,就可以避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遇到以上触动现象,既不必好奇追求,更不要惊慌失措,只要安静地坐功,意守丹田,过些时候就平复了。�

动静关系

动与静,是宇宙间事物运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真气运行法有效地利用了静与动的关系,促进真气运行,使机体更好地发挥生命活力,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有动必然有静,有静必然有动。静极生动,动极复静。静是动的基础,动是静的力量表现。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形体属阴主静,真气属阳主动。气离形则无所依附,形无气则成块然死物。必须阴阳互根,动静相育,形气并存,才是活泼泼的一派生机。�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所说的静,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调整呼吸,推动真气运行,冲通任督,贯通经络。在这个过程中,体内的触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各部机能处于积极主动、生意盎然的状态。这哪里是什么静和定,这不过是一种非常旺盛、非常自然、非常有规律的真气运行罢了,这叫静极生动。所谓的静只能说是对外界反应或思维活动暂时的相对的静。

生命体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练静功者,虽然没有姿势活动,也是由有为而至于无为的。练功过程中,培养真气贯通经络,前三田、后三关都有非常激烈的活动。尤其在攻后三关时,真气活动的力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被一种强大的冲击力量控制了自己。这种力量则是由静极生动和动极复静而形成的。人们对静极生动是熟知的、是欢迎的,知道必须依靠这个动力去攻关,但对动极复静的现象则茫然无知,产生疑虑而不知所措。其实事物动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静下来休整生息,以利再动。这是日常的自然现象。真气活动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安定静止的休整培养出更大的力量。因此,在练功过程中突然发现丹田感觉消失或真气行行停停等现象,都是正常的,不要有疑虑。只要安心地继续培养丹田力量,自可使真气再次活跃起来。

总之,真气运行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层次,都是发挥了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相育的自然规律完成的。

六字歌诀

六 字 歌 诀

六字歌诀是一种祛病延的的吐纳呼吸法,又名踵息法。按照四时、五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配合进行调整、平衡气血,保持阴平阳秘、祛病延年。用“嘘、呵、呼、口四、吹、嘻”六字,分别与肝、心、脾、肺、肾、三焦等脏腑经络相应,某脏或某经有病即用相应之字治之,可防病于未然,治疗于方始。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表6-1 六字属性表

字诀 脏腑 开窍 四时 五行

嘘xu 肝 目 春 木

呵he 心 舌 夏 火

呼hu 脾 口 四季 土

口四xi 肺 鼻 秋 金

吹chui 肾 耳 冬 水

嘻xi 三焦(命门) 相火

六字诀的治病机制,是利用读字音改变口形,用不同的口形呼气,产生不同的力量,影响不同的脏腑经络的气血发生变化,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口呼鼻吸,呼气时读字,但不能发出声音;呼气要稳而长,呼至不能再呼时,闭口以鼻吸气反复操作。在嘘气的同时注意两胁,呵气注意心区,呼气注意胃区,口四气注意肺区,吹气注意肾区,嘻气注意命门,或用意识指导放散于全身。次数多少,以知为度。如肝气病,两胁胀满,用嘘字,边做边感到胀闷减轻,适可而止,不必太过。�

治病法举例:�

心:心属火,四时应夏。夏日火旺宜做呵气以平心火。常见心火上炎之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出气灼热,烦躁不宁,用呵以平之。脾为心子,呼以泻之,吹以济之(心肾相交)。李教授青年时期,经常咽喉肿痛,咽下困难,常单用呵字治疗。始作满口火热,唾液粘稠,两三分钟后,口内热减津多,继感清凉,喉痛也随之减轻。常在夜间作练入睡,次晨疾病若失。

打通大周天,根据古代道家学术及内丹术描述,会使人的神和气密切结合,相抱不离,能让人表现的更有精神活力,也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大周天是古代道家专用术语,指地球绕太阳转一圈。

大周天是古代气功主要流派之一的内丹术功法中的第二阶段,即练气化神的过程。它是在小周天阶段基础上进行的。相对来说,范围大于小周天,故称为大周天。

根椐内丹术理论,通过小周天阶段,后天精气得到充实,并逐步返还成先天精气,故大周天就采用先天八卦图进行指导。

在先天八卦图上,南北方位已是乾坤两卦,但实际上,在内丹术中总总是着眼在坎离两卦上,而坎离两卦,已处在卯酉的位置上,故大周天或称乾坤交媾,或称卯酉周天。

扩展资料:

大周天相对于小周天而言的,小周天是打通任督两脉为标志,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练功,气感慢慢消失,意念慢慢变轻,这样我们初级进入无为的清静境。

想练成周天功夫、进入先天无为之境,我们须安于本分尽人事,扎扎实实练好基础功夫,比划好每一个功法动作、运用好每个功夫心法,后天阶段就按有为的法则尽力而为,不要理会结果如何,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人的努力,某天会突然之间发觉自己修成周天功夫、证历先天之境。

大周天不是刻意用意念引导气运行某部位或某穴位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现实中每个门派定义的大周天都有差异,并不是像小说里的统一了路线。

如果你已经通过了气功小周天的阶段,最好拜个明白师父,这样再往下不容易偏差。

如果执意自己练,就有风险,可以继续练小周天,当气积累足够,会自动发动大周天。

—大周天

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这几个词,有悬赏哦!

子、午、卯、酉时(分别是几点?):子(23-1点)午(11-13)、、卯(5-7)、酉(17-19)五心:责任心 耐心 细心 热心 爱心一阳初动与 一柱擎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