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与道德经论语是太极生阴阳两仪的关系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论语是太极生阴阳两仪的关系吗?,第1张

这个说法有误。

黄帝内经、道德经、论语,或者准确地说,医家、道家、儒家,乃至其它诸子百家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生出来的。这三家是同一个根系上生出来的三枝竹笋,同根同源,所以易经才被称作诸子百家之源。

将《黄帝内经》比作太极,将《道德经》和《论语》当作是在这个太极上生出来的阴阳两仪,没有任何理论依据,也于理不通。

从与易经的关系上来看,《道德经》无疑是最接近《易经》的本意的,两者在哲学高度上也比较接近。虽然我们说医易同源,但《黄帝内经》只是易经思想在医学领域、在人体科学上的一个应用而已,其地位、其哲学高度远不能与易经和《道德经》相比,因为《易经》与《道德经》具有普适性,是站在宇宙之外(道)的高度,来看待宇宙万物,非常超脱。

相比之下,《论语》与《易经》的关系就没有那么紧密了,甚至在论语中都很少(如果不是没有的话)提到《易经》,也很少提到太极、阴阳等易经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另外,认为儒家和道家一阴一阳也不是很正确。虽然两者在入世出世的态度方面似乎有一点对立的味道,但可能还上升不到一阴一阳的程度。若是儒家和道家一阴一阳,那法家、兵家、墨家等等诸子百家该怎么算呢?

我们知道易经中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说,这是易经中分析事物的常用方法,我们称其为阴阳二分法。但除了阴阳二分法外,易经中还有另外一种划分方法,叫做维度划分法,维度划分是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来分析事物,而阴阳二分法则是从多个层次(阴阳、四象、八卦乃至64卦)来分析事物,两种方法综合应用,从而能够得到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模型,有助于我们得到一个事物全面细致的全景图。

《黄帝内经》、《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等诸子百家的典籍都是从不同维度对易经进行的研究和应用,各家之间的关系是维度的不同,而非阴阳的不同。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出自《易传·系辞上》。原文载:“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可理解为:太极是天地未分的统一体,是世界的本原。太极如何产生万物的呢?太极是世界产生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出生天地(阴阳),天地运行而有四时,四时运行演变出雷、风、火、山、泽,然后万物生成。两仪:即“阴阳”,可在不同时候引申为“天地、昼夜、男女”等。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在不同时候,可分别对应“四方、四季、四象”

目前,在学术界和武术界,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有五种说法:一是道人徐宣平(唐代);二是武当(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三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布(明初);四是乾隆年间王宗岳(清);第五,陈旺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明末清初)。顾留新在《太极拳》一书中对太极拳的起源和创始人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其他拳术理论缺乏充分的历史证据,陈旺挺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她在《无子记附序》中认为,太极是宋代道士张三丰创立的。孙刚、李承胤在《太极拳起源之辩》一文中认为,太极拳是陈布创立的。

陈小望(陈氏太极拳19)认为陈氏朝廷创造了太极拳,并在他的书中指出了陈式太极拳的脉络:武术大师唐浩先生曾三次造访陈家沟,并考察了太极拳的起源,认为太极拳是在明末河南县陈家沟由陈氏朝廷创立的。她李渔在《太极拳小序》中记载:“太极拳不知何人始,其妙而巧妙,王宗岳详而作之。”后来传至河南陈家沟的陈氏,神又明,世代不少人。”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一书对太极拳理论作了详细的阐述,认为是王宗岳创立了太极拳理论。宋代《唐诗记末》中提到,徐玄平赶粮不吃,走如骏马。他创立了名为“西拳”的拳头。辛亥革命时,宋元桥的后裔宋树明练了三十七拳,即“二十七拳”。季子秀、吴健全等太极拳高手曾与宋树明斗过,但均以失败告终。后来,宋树明发表了《宋拳谱》,证实了唐代徐玄平创立太极拳的事实。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论语是太极生阴阳两仪的关系吗?

这个说法有误。黄帝内经、道德经、论语,或者准确地说,医家、道家、儒家,乃至其它诸子百家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生出来的。这三家是同一个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