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籍看不懂,有没有什么捷径,方便一点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看古籍看不懂,有没有什么捷径,方便一点的,第1张

建议先看王力的《古代汉语》几本书仔细读完,看其他的古籍就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另外,古籍没有注释直接看本来就是很难真正读懂的,加上古书有很多通假以及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误,只有选择该古籍公认最好的注释本,才能事倍功半。

备好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先看一遍古文观止,再看一遍文心雕龙(这两本书是学习古文的必看书哦)

有了这点对于古文的基本认识之后在开始看你的那本书吧,最重要的是康熙字典这类的工具书一定要备齐,建议你看的时候先看看是谁的书,大体上有什么思想,这样便于理解,还要文言基本常识一定要明白

《山海经》是一本著名的传世古籍,最早把《山海经》整理成文,并且公诸于世的是西汉时的刘向、刘歆父子,他们是把此文作为禹、益治水的记载来看的。

到了东汉时的王充也这样认为。但是,现在从更多的资料得出这种看法不大正确。书中分明记载了禹、益之后的很多事,还有称“禹父”、引“禹言”的地方,甚至提到了一些秦、汉时期的郡、县名,也提到了战国后期才出现的铁。

对此,隋朝时有人认为这些都是由后人掺入了自己的文字所致。虽然不知此说是否准确,但起码可以说《山海经》不是禹、益所作。现在学术界认为《山海经》的材料来源可能比禹、益时代更早。开始是口耳相传,在流传中不断增加演变,最终在西汉时写成文字。因此可以推为此书作者可能有几个人或10多人。

现在人们看到的《山海经》的突出特点是“怪”。书中记载的都是古代的一些怪事和怪物。就连最早把它的名字载入史册的司马迁都认为它荒诞不经,不能上正式场合。

而对《山海经》一书的定性,则古往今来差距很大,分歧更多。最早给它分类并划定归属的当属汉代班固作的《汉书·艺文志》,本书把《山海经》划在数术略中的那种根据地域、人、物等形状判断其吉凶贵贱的“形法类”书籍的开头。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却又被看作是经典地理书。到了清代学者编修《四库全书》时,《山海经》已被定作小说,并说它是最古老小说。当然,这里提到的“小说”并非今日狭义的小说,而是指中国古代广义的小说。

与此同时,道教徒们又一直把《山海经》看作神仙方士之言,并把它收入《道藏》。

进入20世纪以后,接受新思想的学者们开始用新的眼光来考察《山海经》。

茅盾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杂乱无章的神话总集”。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的《神话与传说》篇中则干脆把《山海经》列作古代封建迷信的书。

有人兼顾两派观点指出:《山海经》“是一部巫术性的地理书”。

《山海经》不仅在作者、创作年代和创作意图上存在着难解之谜外,它的最初形式也让人难以知晓。

早在南宋时,儒学大家朱熹就指出:《山海经》的文字之前是图画形式,它是根据图画来写成书的。

而明代的胡应麟、杨慎,清代的毕沆也都认为《山海经》是《山海经图》的文字说明,这种说法,至今还没有被证实。今天所见的《山海经图》都是《山海经》成书以后所绘制的插图。

不过古书记载中,确实经常可见有关《山海经图》的线索,好像是古代曾有过一部《山海经图》,但是,现在人们既无法确定这部《山海经图》所属的年代,更无法确认它是否真实存在。

古怪离奇的《山海经》确实存在着令人解不开的谜,它的性质、作者、创作年代以及创作意图都需要人们继续探索。

 不论是对当时文字、文化、社会的了解,现代人都有先天的难度。等于是去重新学一种思想环境。古籍经典在传承上,本身就存在变化,有内容增减,有传承时对错,等于需要从不确定对错、不完全内容的条件下去研究。

我们常常感觉古人是很厉害的,其实是有一定的认识偏差的,比如孔子是圣人,孔子又说自己的理论来源于尧、舜、禹、商汤、周文王,所以他们也是圣人,加上后世关公也是武圣人,中华历史上一共出了七位圣人,后世难道就没有贤能之人可以成为圣人了么。这就说明朝廷主流思想一代代在神话一些人、神话一些理论、神话一些事物,最后使得这些被神话的人事物会脱离实际,变得深不可测,后人越是无法企及。现在人并不是不如古人,而是我们信息很发达了,人的思想也很丰富了,很难被洗脑执着的信仰某个人。

 老子对于“道”的认知,他的道是这个世界的根本。但是老子明显可用的工具不多,开篇就说,道这个东西 我说不清,反正就是很厉害,后面我就很意识流的描述一下我的认知。你把老子放今天他绝对不会这么写,因为现在工具很多,可以比喻,拟人,还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如果他想客观描述,还可以用数学工具。但是显然,这样做东西是说清楚了,却少了给读者的空间,反倒没有那种神秘感。 

整个一代或者几个时代所有人的智慧加起来不如一个人天赋的灵性。今人再也写不出《周易》之类的书,也破解不出3000年前的古代、乃至上古之秘。我用先天古医为求助调身解难,也是"易";表面看,赤手空拳,不接触对方,不问对方的具体情况,随口说个好字,患者马上有好的效果产生;民国奇人、性理疗法创始人王凤仪老先生比我做的好得多。原理是:自身原灵自由连接大宇宙能量自动加持给有缘患者,马上产生好效果。

喜马拉雅古典名著大师课整理 老师:清华大学 李守奎

网上流行的话说:不是你读书少,是读的经典少。这话很对,要精读经典!任何一个学科,凡是称得上是个学科的,研究论著都非常多,可能汗牛充栋,但称得上是经典的,十部就不算少。如果把这十部书精读了,把握了,你就是这个领域的行家。

《左传》是了解或研究先秦历史、先秦文学、先秦思想等都必须精读的书,而精读要从粗读开始。

根据阅读古书的基础能力,把读《左传》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阅读古书能力一般,没有系统学过古代汉语之类的知识,依靠注释才能读懂原文。

其实,除了专业工作者,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尝试着开始通读《左传》。

刚开始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主要目的是明训诂、通文义,对这部书的内容和形式有初步的了解,培养读古书的感觉和乐趣。

读什么书呢?现在最通行的注本是杨伯峻的四册《春秋左传注》,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不建议从这里开始,更不建议从十三经的注疏开始。为什么?首先要强调的是杨伯峻先生的注很好!自古及今,研究《左传》的书很多,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不仅集大成,也开新局面,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注本,也是最有影响的学术著作。我们总说读书、做事,取法乎上才能得其中,为什么不从这里开始?

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读古书得先过语言文字关,如果这一关不过,注释里再好的东西对我们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连句子还没读明白呢,讨论时间、地理、人物的争议,只能让我们坠入十里云雾之中。这就像教师讲课,学生刚入门,甚至还没入门,就开始讲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远不如引导学生从基础做起。

其二,读书需要宏观把握,细节深入。不能一开始就进入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注疏体竖版排印,在正文之下小字加注,把正文隔断。杨伯峻的注释很多是学术探讨,有时注文很长,读完注文,忘了正文。这样,一部大书就很难坚持读完,读完了也只有零零碎碎的一些知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

其三,精读是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总的来说,我们阅读古书能力还不是很高的阶段,建议读一些现代简注本。这种通俗本一般都是横排,一段之后注释,后面还有白话翻译。读白文读不懂就看注释,看注释还看不懂就参考翻译。

一开始,可以把《左传》当做一部文学作品来读,读出趣味来,后面就可以不引自入了。当今对于古代的优秀文化,不仅需要学者来研究,更需要成为大众的需要。文化的需要是要逐渐培养的。这个阶段的读《左传》,虽然还领略不到《左传》的精华,但已经能够领略到读书的趣味了。

第二种情况,当我们具备读懂白文的能力,就可以有多种读法了。

其一,把《左传》白文通读几遍,适当看一看杜注,越读越顺,越读越有味道。老一辈学者都会背诵。用心读书,用心理解很重要。不要过早陷入他人的争论,先自己发现问题,和自己争论。

其二,准备一本历史地图集,准备好杨注四本,日读几页,日有所得。

其三,也可以如裘先生所说,直接读《十三经注疏》里的《春秋左传注疏》。中华书局小字缩印本一共是486页,实际上包含了春秋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晋代杜预的《注》、唐代孔颖达的《疏》,清代阮元的《校勘记》。平均每天读一页半,再难读的书也能读完,用不了一年就全部读完了。对《春秋》,对《左传》,对传统学术就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了。读书并不难,难的是有恒心有毅力。

读书过程中,我个人体会读《左传》这类历史书,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搭起时间与空间的坐标,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放在这个坐标中定位。确定不了时与空的事件只能算一个故事,不能用来研究历史。而时间、空间明确的叙事,即使是小说,也可以作为历史参照,即便人物是虚拟的,但历史场景,思想观念是真实的。

第二,要理清人物关系。左传涉及的人物很多,三千多人,人物关系很复杂。有时候人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的进程。所以古人通过各种手段构建各种关系,利用婚姻建立国与国,家与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利用盟会建立明确各诸侯国之间的等级关系。个人的行为、言谈举止都受这些关系制约。古人读《左传》,会列出世系表。

第三,任何一个事件都有前因和后果。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关系、历史进程。不能孤立地看一个事件,那样的理解会过分肤浅。清代学者高士其的《左传纪事本末》可以参考。比如,春秋晚期吴人入郢是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左传里有详细的记载,《史记》里又演绎出伍子胥鞭尸的故事。这个大事件因为什么发生,为什么会发生,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吴国因为什么而崛起?楚国又因为什么而衰弱?吴人入郢的影响是什么?《左传》很注意梳理历史的前后联系,至于这种理解对不对是另外一个问题。

第四,任何历史记载都是作者的有意选择,都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左传》250年发生的事情多了,为什么只选择这些事情记载,一方面受到作者所见史料的限制,受历史进程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则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需要。不同作者通过不同的史料剪裁表述不同的观点。谁都对,可能谁都不对。我们要学会自己判断。

第五,读《左传》等先秦文献,要注意充分利用出土文献材料。说《左传》详细,是和其他文献相比,左传还不到18万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一本小书,怎么可能把250年的历史记录清楚。鸦片战争以来不到200年,我们就有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多少材料,多少问题。对于先秦来说,新材料就得仰仗地下出土了。近年不断有惊人发现。清华简的《系年》,安大简的《楚史》等等。

第六,不要受《左传》中消极东西的影响,比如算卦和预言。对《左传》中一些神神秘秘的记载要有正确的认识《左传》中有很多占ト,很多预言,大部分都能应验。我们与其把它们当作神秘的预言,还不如把它们理解为作者对历史的认识,认为这么做必然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第三种情况,经过粗读与精度,进入研究阶段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利用《左传》进行其他研究。例如研究古文字、整理出土文献,都必须熟读古书,熟读《左传》。我们每个精读《左传》的人都会在研究中受益。

第二类是专门研究《左传》。这就不仅需要熟悉元典,还要熟悉现在的研究成果,熟悉古代的重要研究成果。当年顾栋高几乎用了一辈子的时间精研左传,完成了《春秋大事表》,这就是很专精的学问了。

归纳一下怎么读《左传》?

第一,先找一个能让自己读完的本子粗读,领略其美好,培养读古书的感觉。

第二,多读白文,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每一件事在历史中的位置。另外,我们读书要读出乐趣来。

精读了《左传》,对研究者来说有直接的、多方面的用途。对于爱好者来说,我们可以称之为无用之用。

现在学佛的年轻人大多在抱怨佛教典籍难懂难读,那是由于他们看的佛书太少,同时也没有看到大部的佛经。比如大般若经、大涅槃经、华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等,至于阿含经,看的人就更少了。其实,如果真想看佛经,应该先由阿含经看起,接着看法华、华严、涅槃、般若,那么,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佛教经典比基督教的新旧约要浅显易读。佛经的特长是每以故事体裁的文学笔触,写出佛教的思想与境界——善用形象的描写及比喻来表达抽象的形上理境,所以,胡适以为佛经的翻译作品,要比中国的古文——骈体文率真得多,他说:“因佛教的经典重在传真,重在正确,而不重在辞藻文采;重在读者易解,而不重在古雅。故译经大师以‘不加文饰,令易晓,不失本义’相勉。”又说:“鸠摩罗什译出的经,最重要的是大品般若,而最流行又最有文学影响的却要算金刚、法华、维摩诘三部。”胡适尤其推崇维摩诘经是“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译出之后,在文学界与美术界的影响最大。”又说:“法华经虽不是小说,却是一部富于文学趣味的书。其中几个寓言,可算是世界文学中最美的寓言,在中国文学上也曾发生不小影响。”又说:“佛所行赞经,乃是佛教伟大诗人马鸣的杰作,用韵文述佛一生的故事”,“华严经末篇入法界品占全书四分之一以上,写善财童子求法事,过了一城又一城,见了一大师又一大师,遂敷演成一部长篇小说。”(以上均见“白话文学史”第九及第十章)我们知道,胡适并不信佛,他对佛法的见解,我们无法苟同,但他是近代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开山鼻祖之一,他却以为佛教的经典富有语体文学的崇高价值,那么试问:佛经是否真的难以读懂呢?除非你老早存有成见,否则你当不致于点头说“是”。然而,如果读到大小乘诸家的论典,那就真的要使你大伤脑筋了,特别是大小有宗的论著,那些陌生名词,那些精密结构,那些深邃思想,若非有相当高的佛学素养,看了便是仿佛是看的“天书”,纵然是学佛数十年的老佛教徒,如果不曾有过哲学思考及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只能望书兴叹而已;正像以一个“武侠小说迷”的读者,突然去读康德与黑格尔的著作,保证你也同样地不得其门而入。那么试问:这样情形的佛典,应该要它呢还是不要呢?除非你仅是一个下层文化中的成员,否则你当不致说一个“不”字。今日佛教文章难懂的问题,我想那是出于少数人的作风而来,比如有些食古不化的“佛学家”,硬是生吞活咽,患着思想的胃肠机能障碍,他们看书不经过大脑,便将书中的文字,断章取义,东抄西摘,凑成他们自以为是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连他们本人也没有弄明白,到了读者眼下,当然要“不知所云”了。至于思想性的佛学论著,那是供给研究用的而不是通俗用的,自然不能要求他们写得像西游记和水浒传一样,虽然近代的日本佛教界,已在试用西方的哲学名词表达佛教思想,但也不能全部西洋化,否则便不成其为佛教而失去了佛教的面貌。总之,若从传播的方式上说,佛教是绝对赞成文艺化或通俗化的;若从研究其思想的理论上说,佛教是不能不深邃化和精密化的。所以,我们固然要提倡通俗,却不该咒诅难懂。作者:圣严法师  编辑:汪云

看古籍看不懂,有没有什么捷径,方便一点的

建议先看王力的《古代汉语》几本书仔细读完,看其他的古籍就有触类旁通的作用。另外,古籍没有注释直接看本来就是很难真正读懂的,加上古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