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志聪学《伤寒论》(七)
原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这一条承 7 条指出寒热的表里,说明寒热的真假,首次体现了辨证的方法,明析寒热的现象与本质,指导医者不要被假象所误导,要辨明寒热的真假实质。
“病人身大热”是表面现象。病人,泛指得病之人,不仅指伤寒或中风之人。“反欲得衣者”才是内真寒的实质,这里用“反”字,说明证候有反常。“身大热”,如果是真热,就会怕热,不欲得衣。既然“身大热”而“欲得衣”,说明“身大热”是假现象。接着得出结论,“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里的“皮肤”指浅指表,“骨髓”指深指里。成无己曰:“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与前相同,是真热假寒。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本条是承第 3 条对脉证的病机进行解释,并且补出太阳中风的具体症状,又出方治。
“太阳中风”是指太阳经中风证,“阳浮而阴弱”是指脉象,阴与阳是指浮沉而言,阳浮阴弱是浮缓脉象的具体描写。“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是通过脉象分析发热与自汗的病机。由于卫阳受风邪,故卫强,卫强就“热自发”;营阴未受邪,但与受邪的卫阳不平衡,不能为卫阳守内,加之卫阳受风,风邪为阳邪,其性开泄,所以就“汗自出”。这里用了两个“自”字,说明发热、自汗的必然性,明确了太阳中风的主症为发热、自汗。“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这三个都是形容词,形容恶寒、恶风、发热的特点与程度,其中啬与淅为互词,“啬啬”是怯冷貌,就是怕冷而不畅快的样子,“淅淅”形容恶风的程度,好像冷水浇身或是小水溅身的感觉。翕字的本意是雏鸟怕冷钻进母亲的翅膀下取暖,这里形容病人身热像是穿衣盖被过厚而捂出来的热。“鼻鸣干呕”,是风邪上扰,影响肺胃,肺气不利,鼻塞不通而鸣,风邪干胃,胃气不降而上逆则干呕。干呕是有声无物,但太阳中风的呕吐,以呕为主吐为轻,甚至是呕声嘹亮,吐物不多,或者干呕无物;也有心烦欲呕而不呕,所以仲景用“干呕”一词概括。
“桂枝汤主之”,是用桂枝汤解肌祛风来治疗。在《伤寒论》中,凡是用“主之”一词的,意思是审证无疑,方证吻合,可以大胆使用;或者说剑鞘符合,方证必对。
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少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调和营卫,是解肌发汗的方子。桂枝辛温为君,配生姜温通卫阳,解肌祛风,发汗退热;芍药酸寒为臣,合大枣甘平,酸甘化阴,调和营卫,益阴止汗;甘草甘平,调和诸药,炮制后有补中益气、扶正祛邪、调和表里的作用。这五味药都是生活中的调味品,有健脾胃的作用。该方寒热温凉并用,表里兼顾,阴阳相济,虽发汗而无亡阳之虑,虽敛汗不至阻遏汗出之机,无偏无弊。所以柯琴说:“此为仲景群方之魁。”
在《伤寒论》中,桂枝汤并不是单独治太阳中风证的,凡有营卫不和,症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都可以用桂枝汤治疗。又如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都是桂枝汤的加减方,这些加减方还有加减,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芍药甘草附子汤等,说明桂枝汤为群方之首,有安内扬外的作用,对气血、营卫、阴阳、表里的调和有着独到的作用。
对于该方的调剂、煎煮法、药后禁忌,仲景做了详细、周密的介绍。方中的五味药,将其三味,即桂枝、芍药、炙甘草锉碎,制成饮片,用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然后去滓,把药晾到寒温适度,服一升,服完药过一会儿,喝热稀粥一升多。这是用热稀粥助药力发挥作用。然后覆盖被子一个时辰左右,遍身微微汗出。越是微微有汗越好,不可让患者汗如水洗,也就是不可大汗淋漓,过汗则病必不解。如果一服汗出病愈,就不要服剩下的药了,没有必要全部服完。如果服了一次不汗出,再把第二升按前面的方法服下去;还不出汗,稍待一会儿,半天左右,再喝第三次,也就是把一剂煎成的三升都喝完。如果病重,白天、晚上都得服,并且二十四小时观察病人,服完一剂,即三次共三升,病证还在,再按前面的方法服;如果一直不汗出,就连续服二、三剂。禁忌生冷、黏滑(油腻)、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本条与 12 条并不重复,而是扩大了桂枝汤的使用范围。太阳病是表病,不仅限于太阳中风,杂病只要具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就可使用桂枝汤治疗。而且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已具备了第 1、2、12 条的总和。汗出是辨证的关键。未言脉是省文,脉应该是浮缓。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这一条是桂枝汤的一个兼证,兼有项背强证。
强,读 jiàng 或 qiáng 都行。字是个象形字,读 shū,指雏鸟羽毛不丰,欲飞不能,只是头项前引,不能顾盼的样子;又如雏鸡怕冷,头项屈伸,发出 的声音,这是一个生动形象的症状描写,说出了太阳中风较重,风邪伤及太阳经,使太阳经脉不通畅,并且太阳津液被风邪所伤的病理机制。用葛根能协同桂枝汤解表祛风,滋养津液,疏通经脉的凝滞,解除项背强 ,缓解经脉拘急。
文中用一个“反”字,别开生面。因为经脉拘急一般是寒邪收引凝滞引起,本条则是风邪燥伤津液,不能滋润经脉所致,所以用“反”字表明不寻常的病机。
"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麻黄(去节)三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 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 枝法将息及禁忌。
"
“将息”二字古人缺注,刘渡舟教授查得日人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将’字训为行;‘息’字训为止。言服药之法,病差则不终一剂止之,不愈则服至二三剂,此所谓将息也。”
本方应当是桂枝汤原方加一味葛根而无麻黄。《伤寒论》是一本兵火残余之书,不免有误,这里录一段林亿等人校书时的按语,说明这个问题。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无汗出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加葛根耳。”据《玉函经》记载,本方无麻黄较确切,汗出恶风不应当再用麻黄发汗。麻黄可能是传抄的衍文。再者,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是一方两名,不合情理,一定有误。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而至,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类中风,脑卒中,卒中,风痱。现代1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而至。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痹、舌蹇不语,口舌倾斜,偏身麻痹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这里介绍的为类中风(脑卒中)。
病因病机:本病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之内因引发者占多数。中风的产生,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6端。1情志郁怒5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引发最烈。3劳累过度《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即指人身阳气,若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本病也可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病发之因。4气候变化本病1年4季都可产生,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入冬突然变冷,寒邪入侵,可影响血脉循行。正如《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位,凝则脉不通……”。其次早春突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可致使本病产生。5血液瘀滞血瘀的构成多因气滞血行不顺畅或气虚运血无力,或因暴怒血蕴于上,或因感寒收引呆滞,或因热的阴伤液耗血滞等,本病的病机多以暴怒血蕴或气虚血瘀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1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产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点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5型。5型的临床表现见辩证施治各证型中的证候。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捻衣摸床 1 拼音
niǎn yī mō chuáng
2 注解
捻衣摸床 证名。即循衣摸床。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循衣摸床条。
古籍中的捻衣摸床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十一]辨坏病脉证并治篇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注太阳病中风,不以桂
《医宗金鉴》:[卷二]辨坏病脉证并治篇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注太阳病中风,不以桂
《张卿子伤寒论》:[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第四十三
、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火劫发汗。则热盛火炽。以
《伤寒证治准绳》:[卷三阳明病]自汗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成风为阳邪因火热之气则邪气愈
《伤寒溯源集》:[卷之一太阳上编]中风证治第一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络中风 5 中经中风 6 中经络的辨证治疗 61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611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中风的症状 612 证候分析 613 治法 614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中风的方药治疗 62 肝阳暴亢 621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症状 622 证候分析 623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针灸治疗 624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方药治疗 63 风痰阻络 631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症状 632 证候分析 633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方药治疗 634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针灸治疗 64 痰热腑实 641 症状 642 证候分析 643 针灸治疗 65 气虚血瘀 651 症状 652 证候分析 653 方药治疗 654 针灸治疗 66 阴虚风动 661 症状 662 证候分析 663 针灸治疗 67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671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中风的症状 672 证候分析 673 治法 674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中风的方药治疗 68 中经络的针灸治疗 7 关于中风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中经络的穴位 2 治疗中经络的方剂 3 治疗中经络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中经络 1 拼音
zhòng jīng luò
2 英文参考apoplexy involving both collateral and meridi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poplexy involving the channels and their collateral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中经络为病证名[1]。见《寿世保元·中风》 。中风·中经络(apoplexy involving channel and collateral[2])是指病在经络,以口眼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一般无神志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中风轻证[3]。分中络、中经[3]。其病在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但见口眼㖞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症[1]。与中脏腑相对而言,病情较轻[1]。
4 中络中风
中络中风(apoplexy involving collateral[2])是指邪在于络的中风最轻证[3]。《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病情较中络略重[4]。《医学正传·中风》:“或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但手足不遂,语言謇涩者,此邪中于经也。”中经亦指风邪袭于经络而见瘾疹者[4]。《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5 中经中风中经中风(apoplexy involving channel[2])是指邪在于经,较中络略重的中风轻证[3]。
见《医门法律·中风门》。即“邪在于络”(《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4]。中风证情最轻者[4]。《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盖口眼㖞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
6 中经络的辨证治疗 61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611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中风的症状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㖞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5]
612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气血衰弱,故肌肤不仁,手足麻木。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得以乘虚人中经络;痹阻气血,故口眼㖞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苔薄白,脉浮数。[5]
一般说,中络者,病邪较浅,主要症状为口眼㖞斜,口角流涎,语言不利。若经络皆受邪者,病情较重,可出现半身不遂。[5]
613 治法祛风、养血、通络。[5]
614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中风的方药治疗大秦艽汤[备注]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秦艽、当归、甘草、羌活、防风、白芷、熟地黄、茯苓、石膏、川芎、白芍药、独活、黄芩、生地黄、白术、细辛加减。方中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即取“血行风自灭”之意;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无内热者可去生石膏、黄芩,加白附子、全蝎祛风痰、通经络。若有风热表证者,可去羌活、防风、当归等辛温之品,加桑叶、菊花、薄荷以疏风清热。若呕逆痰盛、苔腻脉滑,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若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加指迷茯苓丸[备注]指迷茯苓丸(《全生指迷方》):茯苓、枳壳、半夏、风化硝、生姜以通利经络。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5]
62 肝阳暴亢 621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症状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6]
622 证候分析由于情志所伤,或劳作过度,致使肝阳暴亢。气为血帅,肝阳暴亢,引动瘀血痰浊流窜瘀滞于经络之中,故见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为肝阳上亢之象。口苦咽干、便秘尿黄及舌脉,亦为肝郁化火之象。[6]
623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针灸治疗[6]
治法:平肝潜阳,疏通经络。
选穴: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曲池、内关、极泉、外关、环跳、阳陵泉、太冲。
随证配穴:舌强语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廉泉。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督脉“入属于脑”,水沟属督脉,内关属手厥阴经络穴,可开窍醒神,为治疗中风的主穴之一。三阴交既可疏通经络,又可滋肝肾之不足,为标本兼治之穴,亦为治中风主穴之一。太冲平肝潜阳,清泻肝火。曲池、极泉、外关、环跳、阳陵泉疏通经络。
624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方药治疗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处方:天麻10克,生地、赭石、草决明、右决明、丹参各30克,玄参、赤芍、全蝎、僵蚕各10克,牛膝、菊花各20克,蜈蚣2条。
加减:头痛眩晕加蔓荆子;恶心呕吐加竹茹、赭石;便秘加大黄、番泻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镇肝熄风汤等。
63 风痰阻络中风·风痰火亢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hyperactivity of windphlegmfire[2])是指风挟痰火,上犯脑神,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发病突然,心烦易怒,肢体强急,痰多而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中风·风痰瘀阻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windphlegmstatic blood[2])是指风痰瘀阻经络,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歪,舌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中风·痰湿蒙神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phlegmdamp clouding orifices[2])是指痰湿上蒙心神,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神昏,痰鸣,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歪,舌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滑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31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6]
632 证候分析痰浊瘀血流窜于经络之中,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痰浊瘀血内停,筋脉失于温煦濡养,故见肢体麻木或拘急。痰浊蒙闭清窍,则见头晕目眩。舌脉为痰湿内盛之象。[6]
633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方药治疗治法:化痰通腑,通络熄风。
处方:半夏10克,橘红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胆星、菖蒲各15克,白术12克。
加减:痰涎壅盛加竹沥、天竺黄;眩晕加钩藤、菊花;舌红烦躁加鲜生地、沙参、麦冬。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导痰汤、涤痰汤等。
634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针灸治疗[6]
治法:利湿化痰,疏通经络。
选穴:以督脉、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内关、环跳、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足三里、阴陵泉、丰隆。
随证配穴: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者,加中脘、内关。语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水沟、三阴交、内关已如前所述。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相配,健脾利湿化痰。余穴疏通经络。
64 痰热腑实中风·痰热腑实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excessive fuviscera caused by phlegmheat[2])是指痰热结于胃肠,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歪,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41 症状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6]
642 证候分析腑气不通,胃肠积热,耗伤津液,则见腹胀便秘、大便干结。热伏于内,脾胃之热熏蒸于上,故见口粘痰多。身热面赤,为阳明热盛之象。舌脉乃为痰热腑实之象。半身不遂等如前所述。[6]
643 针灸治疗[6]
治法: 通腑清热,疏通经络。
选穴: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内关、上巨虚、丰隆、天枢、环跳、风市、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
随证配穴:口干口臭者,加里内庭、劳富。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天枢为大肠募穴,再配以通便要穴丰隆,共达通腑清热之效。余穴已如前所述。
65 气虚血瘀中风·气虚血瘀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2])是指气虚血瘀,经脉不畅,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舌歪,舌暗淡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51 症状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6]
652 证候分析痰浊瘀血流窜经络,故见半身不遂、舌歪语蹇。气主动,主煦之,气虚则肢体软弱、面色淡白、气短乏力。气主化津,又主摄津,气虚不能化水则手足肿胀。气虚不能摄津,则心悸自汗。舌脉为气虚血瘀或气不化津之象。[6]
653 方药治疗治法: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处方:黄芪30~120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牛膝各10克,鸡血藤30克。
加减:肢瘫重加桂枝、杜仲;语蹇加菖蒲、远志;纳呆加砂仁;痰多加瓜蒌、陈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补阳还五汤等。
654 针灸治疗[6]
治法:补脾益肾,疏通经络。
选穴: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气海、足三里、肾俞、大椎、环跳、风市、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
随证配穴:便溏、纳呆者,加天枢、中脘。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方义:气海、肾俞补益元气,足三里补后天之本以益气行血。若加灸,其效更著。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有助阳止汗的作用。余穴已如前所述。
66 阴虚风动中风·阴虚动风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due to yin deficiency[2])是指阴虚风动,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歪,舌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61 症状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6]
662 证候分析肝肾不足为酿成中风的根本,肝肾之阴不足,则筋脉失养,故见肢体麻木。阴虚则阳亢,故见眩晕耳鸣。风从内生,风主动,故手足拘挛或蠕动。虚火内生,内扰神明,故心烦失眠。舌脉亦为阴虚内热之象。[6]
663 针灸治疗[6]
治法: 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选穴:以督脉、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肾俞、太溪、神门、大陵、太冲、极泉、曲池、环跳、阳陵泉。
随证配穴:咽干便秘者,加照海、廉泉、天枢。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方义: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故以肾俞、太溪补肾阴而治其本。太冲为肝经原穴,可潜降上亢之风阳以治眩晕耳鸣。用心与心包经的原穴神门、大陵调心气,与补肾阴之穴相配可交通心肾而治心烦失眠。余穴已如前所述。
67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中风·风火上扰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windfire[2])是指风火上扰清窍,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势突变,神志迷昏,颈项强急,呼吸气粗,便干便秘,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71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中风的症状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㖞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5]
672 证候分析肾阴素亏,肝阳上亢,故平时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则少寐多梦。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突然口眼㖞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脉弦主肝风。弦细而数,舌质红系肝肾阴虚而生内热。若苔腻,脉滑是兼有湿痰。[5]
673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5]
674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中风的方药治疗镇肝熄风汤[备注]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淮牛膝、龙骨、生白芍、天冬、麦芽、代赭石、牡蛎、玄参、川楝子、茵陈蒿、甘草、龟版加减。方中白芍、玄参、天冬滋阴柔肝熄风;龙骨、牡蛎、龟版、代赭石镇肝潜阳;重用牛膝引血下行;加天麻、钩藤、菊花以增强平肝熄风之力。痰热较重者,加胆星、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心中烦热者,加栀子、黄芩以清热除烦,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熄风阳。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茯神以镇静安神。[5]
68 中经络的针灸治疗半身不遂者取肩髃或极泉、手五里或曲池、外关或内关、合谷或阳池、环跳或居谬、阳陵泉或足三里、解溪或悬钟、昆仑或风市等[7]。
病程日久者,上肢宜配取大椎、肩外俞;下肢宜配取腰阳关、白环俞[7]。也可配刺健侧穴,或加电针[7]。
语涩加廉泉、通里,肌肤不仁可用皮肤针轻叩局部[7]。
口眼歪斜取地仓、颊车、合谷、迎香、颧髎、下关等穴[7]。
流涎加承浆、地仓[7]。
7 关于中风中风(zhòng众)(apoplexy[2][8])为病名[9]。又称卒中[9][7]。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是指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2][8]。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5]。
中风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6]。患者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㖞僻不遂为主症[5]。中风患者多在中年以上[6]。发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6]。
中风属于脑血管病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6]。
针灸对中风疗效满意,近年研究证实针灸不仅擅治中风后遗症,且在急性期也有卓效。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肺衰竭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进行综合治疗,及时抢救。[6]
详见中风条。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8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中脏的穴位 2 治疗中脏的方剂 3 治疗中脏的中成药 4 中脏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中脏 1 拼音
zhòng zàng
2 英文参考apoplexy involving the viscer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中脏为病证名,中风证候类型之一[1]。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即“邪入于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1]。中风证情最重者[1]。症见猝然昏迷,不能言语,唇缓不收,口角流涎等[1]。《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神昏不语,口缓涎出,邪在脏也。”
4
目录 1 拼音 2 《医林纂要》卷九 21 组成 22 主治 23 木香归蝉散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25 各家论述 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木香归蝉散 1 拼音
mù xiāng guī chán sǎn
2 《医林纂要》卷九 21 组成木香散加白芷、当归、蝉蜕。
22 主治痘当靥不靥,泄泻不渴,寒颤咬牙,疮反作痒者。
23 木香归蝉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或5钱,水煎,空心服。
24 制备方法上锉散。
25 各家论述
木香散以治内之虚寒,白芷、当归、蝉蜕以除外之虚热。
26 附注组成中之木香散,即《圣惠》卷八十四“木香散”。
古籍中的木香归蝉散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三长集·痘疹诠古方]痘疹痘疮黑陷倒陷。人参黄(炙)川芎甘草紫草木通木香(等分)蝉蜕(十个)上加糯米百粒,水一盏,煎服。如圣
《万病回春》:[卷之二中风]真中风证分)南星(姜制,二分)甘草(五分)白茯苓(八分)蝉蜕(八分)天麻(四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竹茹一
《幼科指南》:幼科证治汇方、茯神、勾丁、木香、甘草,加红枣煎汤。)蝉衣散(蝉衣为细末,少许,薄荷汤调下。)生地黄汤(生地、赤
《本草简要方》:[卷之三草部二]木香小加减。治内疳。木香化滞汤。木香红花各三钱。橘皮归尾枳实(炒)各二钱。柴胡四钱。草豆蔻(研)炙草各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妇人诸疾门]月水不调跟着张志聪学《伤寒论》(七)
本文2023-10-11 12:41: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