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土家族婚俗文化
结婚是人生最重要的是之一,而在少数民族中,他们举行的婚礼很是特别。不同民族的婚礼习俗都不一样,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土家族,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婚礼习俗,接下来我为您揭秘土家族文化中的婚俗文化。
揭秘土家族婚俗文化关于土家族的婚嫁习俗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婚嫁前奏曲,第二则是婚礼进行时。
一、婚嫁前奏曲
婚嫁前奏曲:托媒:
男方托请一能说会道,且熟悉双方家庭情况的人(多为女性,俗称媒婆)到女方家里提亲,此后女方也托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况。
婚嫁前奏曲: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则由媒人互通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男女双方八字若相契合,双方即口头联姻。
婚嫁前奏曲:定婚
八字既合,则可拿之,故定婚又称“拿八字”。由男方购置红色庚书,写上男方生辰,然后装于精制拜帖盒内,由媒人赴女方家中将女方生庚填入同一庚书,即算正式订亲。
婚嫁前奏曲:认亲
由男方择定吉日备齐族茶(若干份猪肘、面条等物)到女方家,女方则邀约族人至亲齐聚堂屋。灯烛辉映之下,男子在媒人引导下谦恭有加,称父叫母,呼姑唤叔。
婚嫁前奏曲:报期
即由男方到女方家报告喜结良缘的日期。此后男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喜期前夕,男方备办彩礼。所谓“彩礼”,无非面酒糕糖、“长枪短枪”(猪长蹄谓之长枪,短蹄谓之短枪)。讲面子的男方,往往整猪相送,名曰“礼猪”。男方还需备办结婚衣物,女方也忙着准备“陪嫁”,其间家具被褥、锅碗镜妆之物日渐增多,新娘更是刺绣裁剪,赶制被套枕巾及公婆的鞋袜。
婚嫁前奏曲:哭嫁
哭嫁大多在婚前的十天半月之内,准新娘邀约邻近女友,帮忙做针线活。银针闪烁,彩线飞舞,姑娘们边哭边做,哭而不悲,哭而似悲,哭中寓乐,似哭实乐,唱哭间杂,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哭声悠扬宛转,极富乐感,流露出土家族姑娘的天真率性。其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祖人等等。
二、婚礼进行
婚礼进行:过礼
婚期到来,男方派人给新娘送去衣裳,首饰、布匹以及给岳父母家酒、肉乃至盐、茶、米、豆等,叫“过礼”。过礼要在女方家神龛神位前隆重举行,要献上给女方祖宗三代的冥封,点燃香烛,并慎重其事地将其礼物摆放在神龛前桌上,把礼物清单递交给女方长者。
婚礼进行:女方花圆酒
出嫁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圆酒”,取“花好月圆”之意,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满。这一天,女方家将全部嫁妆都摆出来,擦干净,梆扎打点。亲友们都来祝贺,送上贺礼,同时对新娘进行打扮,“开脸”、“上头”、“戴花”。“开脸”要请姑母、姨娘或嫂子进行操作,用灰线包绞尽额上汗毛,绞现发际,并把眉毛绞如一弯新月,头发辫子挽成“粑粑髻”,绕上红头绳,插上银别簪,带上银首饰,头包青丝帕,手戴银镯子,银戒子,与少女相比判若两人。
婚礼进行:踩斗
凌晨,新娘上路前,要由歌嫂或兄弟慢步背出闺房,没有歌嫂兄弟,则由叔叔,姑姑替之。父母是不能背的。穿过堂屋时,再让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的一个方斗上,踩上一双脚印,名曰:“踩斗”。然后再背出大门,给新娘穿上一双由婆家带来的绣花鞋,这时新娘就可以双脚着地了。新娘“踩斗”意味着把富贵也留给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谷丰登。
接着娘家的管事点燃葵花杆或柏香树皮制成的火把,向新娘前后抛去,洒下满屋火花,预示新娘未来前程灿烂。新娘则将预先准备好的两把筷子,向身前身后撒去,祝福兄弟姊妹与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婚礼进行:露水伞
新娘上路,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都要由新郎准备一把油纸花伞,叫“露水伞”,送给新娘打着。此时新娘上穿右开胸,大袖大摆的“露水衣”,下穿八幅罗裙,叫“露水裙”,头包青丝帕,朱花银饰,琅佩叮当,由人扶着在堂屋哭拜一番,辞别祖先,告别父母,然后坐轿或步行起程,此刻,唢呐、锣鼓、鞭炮齐鸣,大旗大伞前行,迎亲队伍抬着嫁妆抢道走在新人前面,否则会被嬉笑为“送亲客”;送亲队伍在后簇拥着新娘或花轿,一路吹吹打打,充满喜庆气氛。
婚礼进行:坐床
新娘跨进婆家大门前,要用脚踏一下大门槛,以示自己来到婆家。在新郎家祖宗神龛前举行拜堂仪式。新人在拜天地,祖先、父母、夫妻对拜之后,新郎新娘双方立即抢先奔入洞房,争坐到床上,叫做“坐床”。据说谁先坐到床上,意味着将来谁当家。“坐床”的规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为界。有心计的姑娘往往坐在界线上,但新郎也不甘示弱,尽力把新娘挤到界线外去,双方各不相让,挨挨挤挤,若假若真。倘若新郎猛然揭开新娘的盖头巾,新娘不由嫣然一笑,坐床便随之告终,十分风趣。
婚礼进行:出拜
拜堂第二天举行“庙见礼”,又叫“出拜”,新娘一一拜见族戚长辈,长辈们说一些祝福吉利的话,并打发一些银钱。婚后三天,新娘偕同夫婿回娘家省亲,叫做“回门”。“回门”是新娘回省父母,新郎拜见岳父母的礼节。因此新郎要向岳父母家送上丰盛的礼物,如糖、酒、面食类,其中二十几斤重的一只猪腿是必不可少的。“回门”时新娘走前面,新郎走后面;返家时相反,则是新郎走在前面,新娘走在后面,并不能回头张望。
土家族哭嫁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地方都有哭嫁的习俗,但是,土家族裤脚是土家族姑娘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要学习的一种传统技艺,是土家族文化的一大特色。那么,大家对于土家族的传统的“哭嫁”了解吗?
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从 民族文化 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土家族哭嫁的由来
土家族哭嫁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明《思南府志》载,在秦汉以后即有土家族人在此开垦耕耘、繁衍生息。古时,土家族的婚姻比较自由,只要男女双方愿意,并征得族中土老师的准许,便可订亲、婚娶。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土家族的自由婚姻和其它民族一样,也逐渐被包办婚姻所替代,讲求“父母之命、媒约之言”,“门当户对”等条件。
与此同时,土家族姑娘对包办婚姻不满而衍生的哭嫁现象就逐步表现出来并发展成内容丰富的文化现象。直至解放后,包办婚姻的现象才得到基本遏制。不管婚恋形式如何发展,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亦喜亦悲的挥泪恸哭却亘古不变。即使在民族交往频繁,文化渗透迅猛的今天,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也要向前来贺庆的亲朋好友献上一曲曲悲欢离合的哭嫁歌。
土家族哭嫁的过程
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开始哭的。娘家人边为她置办嫁妆,边倾诉离之情。会哭的姑娘则一个月内不哭重复,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等等。
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土家姑娘用“哭”这一形式倾诉心中的情感,可能也有真伤心而哭的,多半是狠心的媒婆乱点鸳鸯谱,害了姑娘的一生。
土家族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那天。在出嫁的前一天,亲朋乡邻都前来祝贺和哭别。新娘家要邀请新娘九位最好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叫“十姊妹会”。这九位姑娘是陪哭的重要角色,因此无论她们家住远近,无论风雨阴晴,新娘家均要打轿派人去接。十姐妹聚齐后,新娘家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在堂屋中间,比新娘年长的坐上方,与新娘年龄一般大的姑娘坐两旁,新娘坐在姑娘们中间。哭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姐妹友情,也有鼓励、劝慰的话语。
哭到半夜,新娘家里摆上夜宵让十姐妹吃,新娘以此为题还要哭一段,以感谢九姐妹的相陪。 在父母之合,媒约之言的婚配年代里,媒人包办婚姻很普遍,因此新娘常借哭嫁骂媒人,表达对旧式婚姻的不满。
土家族哭嫁的哭嫁歌
土家族哭嫁的哭嫁歌听其音是哭,究其谱却是唱,其意蕴丰富。
土家族哭嫁的内容因为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的,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哭嫁歌》。在土家族聚居的地方以保靖县马王乡、永顺县普戎乡、龙山县坡脚乡等地流存的几个“本子”较为完整且有特色。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中有许多朴质无华却感人至深的诗句。比如:
忽听金鸡一声叫,
好像乱箭穿我心,
唢呐吹起“娘送女”,
镏子打起“大开门”……
唢呐一声泪一滴,
扯娘罗裙扯爹衣。
苦命女儿送上轿,
亲生骨肉两离分……
就是铁石心肠的人,听了这样声声呼号、字字血泪的哭诉,恐怕也难免潸然泪下吧。
土家族哭嫁是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土家族文化,也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婚俗现象,从过去的可能“真哭”到到现在的不哭不能出嫁,真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
论文还是要你自己写!不过给点小信息你还是有的。古代是一夫多妻制从父系社会开始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为止~!!具体年龄没有实际性的规定,女性必需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一满族婚俗
满族办喜事接新娘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吉日订妥后,在娶亲前,男方要给女方家老酒一坛(30斤),肥猪一只作为女子宴请亲朋好友所用。
娶亲一般要操办三天。第一天叫“响棚”;第二天称“亮轿”;第三天是拜堂成亲。
二土家族婚俗
1哭嫁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了。
三蒙古族婚俗
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开始谈婚论嫁。如果蒙古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象徵和谐、甜蜜、旺盛的白糖、茶叶、胶等物品,用一块白手巾包着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则可以进行。随后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带着哈达、奶酒、糖块之类礼品求婚,一般要进行数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订婚礼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这件婚事便确定下来。当接近婚期,男方要给女方送一次礼,一般是煮整羊一只,还有酒、茶、哈达。女方对送礼者热情招待,双方祝酒,口颂吉祥语句,对歌庆贺。
四怒族婚俗
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恋爱自由。旧时父母包办婚姻,常有逃婚和偷婚的现象。解放前保留带有亚血缘族内婚特点的原始婚姻残余,并普遍流行"转房制"。家庭财产主要由幼子继承,世系按父系计算。碧江一带实行父子连名制。
五壮族婚俗
壮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员所组成,没有氏族组织,具有明显的村社特征。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实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土人”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认为没有宗亲关系,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婚,姑表不婚。“依人”氏族外婚多行单线姑舅表婚,姑母之子与舅父之女可婚,但严禁舅父之子与姑母之女通婚。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
毛南族的婚姻习俗比较复杂。原始社会的血缘婚遗风、封建包办婚姻和现代自由婚姻曾处于重叠、交叉流行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族内婚嬗变为大量族外婚。清代中期以后,毛南族的封建地主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封闭自锁的山门微开,原始的族内婚已抵挡不住外部世界的冲击。尤其是汉族文化的涌入,从根本上动摇了落后的婚姻观念。同姓、同“轻”(宗支)不婚升级为五服之内不婚,但少数人仍流行“姑表婚”和“兄终弟及”之类习惯。周边村庄居民与毗邻的壮族接触、联姻渐多,但同苗、瑶、汉族通婚仍为稀罕事。20世纪30年代起,外出求学、谋职的人日商增加,他们同汉、壮等兄弟民族的男女结婚者随之增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外学习、工作的青壮年大都就地成亲,于是通婚的界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联姻方式。毛南人择偶的途径和方式有三种:一、以歌为媒。每当行歌坐夜,春节歌圩,喜庆节日和劳动时候,青年们都喜受唱歌,歌者纵情表达彼此爱慕之情,选择心上人。普遍是男子主动“抢走”目标的巾帽,作为招引对方追逐、接近自己的办法。如果女方有意,遂相约而去。若女子不悦,便动真格追回失物,抑或嘱托姐妹同伴讨回巾帽,表示谢绝求爱。二、媒介撮合。毛南人居住比较分散,社会文化活动不多,故需依仗第三者穿针引线,撮合成婚。尤其是族外婚往往如此。三、父母包办。特别是封建宗法制统治下,青少年的婚事多由父母操纵包办。但仍保留一种惯例:凡双方原来不相识的,在确定婚姻关系之前,由双方父母与媒人安排,允许他们表示自己的意向,其仪式俗称“落典”。
宣恩苗族婚姻习俗
宣恩苗族曾经经历过自由恋爱阶段。在这时期,男女青年通过生产劳动、社交往来、喜庆集会、对歌传情、以歌为媒,通过接触了解,产生爱情,成为夫妻,充分享受了恋爱和婚姻的自主权。随着封建礼教的影响,及与其它民族的交错居住和交往,出现了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包办婚姻。在包办婚姻的影响下,产生了姑表婚、兄亡收嫂、弟亡圆房之俗,直至建国前才逐步消失。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实行本民族内部通婚,即族内婚,至今小茅坡营有此遗俗。现保持苗族婚俗的主要在高罗乡的小茅坡营、苗寨、杨柳池、麻阳寨、沙道沟镇的木龙寨等地,高罗小茅坡营较为突出。
姑舅表婚之俗。“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姑家女,舅家娶”。如舅家无子,姑家之女自嫁,亦须征得舅家同意,还要给舅家送丰厚的彩礼。这种母权制残存陋俗,深受青年男女的反对,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失去了约束力而自行消失,随之产生了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包办婚。
苗族实行族内通婚,同宗不婚。为了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苗放实行族内婚,即本苗族内部能婚,一般不与其它民族结姻。苗族结姻规矩较多,同姓同宗不通婚。苗族族内婚,至今仍有遗俗,主要是高罗乡小茅坡营村苗民尤为突出。小茅坡营建国前至20世纪五十年代,大多实行本民族内部通婚。该村的龙、冯、石三姓相互通婚,同时,与本村的杨姓、孙姓、高罗苗寨的杨姓等苗族相互通婚。为了保持苗族的传统文化和特点,使苗语能代代相传,故有“苗家养数子,必有一苗妇”。现在,随着各民族的交往加深,苗族也和其他民族通婚,而且以“族外婚”较多。
在婚仪礼俗上,苗族有些和其它民族相同,同时有本民族的特点。改土归流之后,封建包办婚姻大致相同。一般而言,订亲之前,由媒人说合,媒人三回六转经父母同意后,择佳期,男女双方家整“炮火酒”,俗称“放炮火”,也就是订婚仪式。放炮火,男女双方整酒接客,收礼品。放炮火,男方向女方送酒、肉、面、衣物和彩礼,其中包括值钱的银饰品等。订婚之前,女方及家属还要邀约到男方家看屋场(家庭条件),女方及家属回家男方必有打发(赠送礼物)。结婚之前,逢年过节(一般是拜年、打端午节),男方要送礼品给女方,女方也回赠。如果双方感情好,姑娘把绣好的鞋垫、板带或花荷包以及布鞋,送给情郎,这是最珍贵的礼品。临到娶亲,还要纳一笔丰厚彩礼。
苗家嫁娶礼俗,另有风规。
娶亲时,择定吉日,由媒人出面过礼又称盖礼(女方家是娶亲彩礼)。盖礼完毕,按期嫁娶。娶亲双方整喜酒庆贺。女方叫出闺酒,男方叫娶亲酒。喜期一般三天。婚仪礼俗如下:
隔夜亲。苗家嫁姑娘娶媳妇都实行隔夜亲,此俗至今保持。苗家嫁女,隔夜出闺,婚期前一天,媒人随花轿鼓乐及迎亲队伍到女家,女方家安置招待住宿。酒宴上,双方总管都要说一番吉祥礼仪性的客套话,有的歌词颂扬相对。轿子放在院坝内,现在通公路的用汽车,当天晚上发亲。新娘由兄弟或弟背出闺房,下雨天新娘在阶檐坐,晴天新娘在院坝坐,由苗家姑娘、嫂和弟媳等陪伴至天亮上轿,这叫隔夜亲。苗家发亲很特别,按苗族俗规时辰是“寅卯发亲,辰巳不动”。此时发亲,取于吉祥思忆之意,即寅属虎,卯属兔,“虎去青山在,青山有娘家,兔子满山跑,依然回旧窝”。辰巳不动,辰属龙,巳属蛇,“辰巳两条龙,无雨山也动”。寓龙去山崩,为不吉利。因此,苗家嫁女发亲,辰巳不动。新娘未走出娘家之前属出闺大喜,新娘不能哭,上轿之后,表示已经出阁,是婆家的人了,这时为表示怀念娘亲之情可以哭诉。若苗家男子与其它民族女子结姻,娶亲同样是隔夜亲,一切习俗按照对方办理,只是娶亲的队伍不管路程远近,必须在佳期的头天到女方家去住宿,第二天娶亲到家。
伴夜陪嫁歌。苗家嫁女,因天未亮就已发亲,姑娘深夜冷落,必须有亲友和同寨青年姑娘伴夜相陪。苗家办喜事,家中不准动哭声,以免惊动家先。怀念父母养育之恩和乡土故旧之情,只能用歌的形式哭诉倾吐,所以邀请伴夜陪哭嫁。伴夜,由同寨未婚女郎,女眷家属三、五、十数个人,陪姑娘守夜,一起唱哭嫁歌。实际上,本寨的男女青年都踊跃参加。虽说是哭嫁歌,实际上不哭。姑娘们藉哭嫁寓情于歌,情歌对答。伴夜陪嫁歌,歌目繁多,有《十想》、《十劝》等,多是情歌乐调,欢畅满怀。到寅卯之时,歌声停止,姑娘上轿或上车,迎亲宾客起程。姑娘出嫁后,请“巴得”(苗老师)安家先,并从宗表中撤出出嫁姑娘名单。
侧门迎亲。苗家娶媳妇,新郎新娘不在堂屋拜天地祖宗,新娘进婆家不走大门走侧门。当新娘到男方家屋边时,苗老师或总管,用公鸡“短煞”,即在男方的院坝边,用凳子摆上祭品烧香纸,把公对鸡从新娘上空扔过去,公鸡飞过新娘头顶,为“短煞”。“短煞”后,新娘由两个伴娘双双引带至侧门边,在侧门边有一位等候的牵亲娘,牵亲娘必须是儿女满堂的苗家妇女。牵亲娘让新娘将露水鞋脱掉,只穿袜子,由牵亲娘把新娘的手拉住,由侧门直接引进洞房。进侧门前,要在门槛外放一把筛子,筛子内点一盏油灯,或者由牵亲娘将一把茅草点燃后,将筛子扑在上面,新娘由牵亲娘和伴娘牵引,伴娘绕筛而过,新娘跨过筛子,直接从侧门进入洞房,谓之过筛子或过火,表示避邪,同时象征吉祥兴旺。新娘进屋内不得见火,如遇冬季家中有火,必须用晒席将火遮住。同时,新郎的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要回避,谓之免“闯火脸”,以免碰热气,招致家庭不和睦。新娘入洞房后,面东而坐。当伴娘把新郎引进洞房后,双手端茶盘,请新郎新娘饮交杯茶,喝交杯酒。一般先饮茶后饮酒,茶酒都各饮半杯后互换,谓之“交欢”。
三日不同宿。苗族婚娶,成亲新郎新娘三日不同宿。三日内由送亲的女高亲或伴娘相陪,足不出新房,茶食都在洞房。三天后拜父母姑嫂,新娘新郎双双回转娘家,叫做“回门”。回门当天返回,路程远的隔天返回。回门后夫妻才能同宿。回门要送肉、面、酒等食物,娘家回礼必须有青菜、白菜等带青的菜,表示亲戚长久亲热,新郎新娘长久亲爱。婚礼完毕,请苗老师安家先,由苗老师禀告历代祖宗家中接了媳妇,在安家先的仪式中,在本“宗表”中注入新媳妇的名字,表示她是本宗的人了,并可受到家神的保护。
苗家在婚姻上虽受汉族的影响,但还是比较自由的。如果双方感情不和,可以离婚,夫亡可改嫁,妻故可再娶。
本文2023-08-04 16:01: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