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方史的内容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新疆地方史的内容是什么?,第1张

第一章,先秦至秦汉时期,新疆地区纳入祖国版图的进程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在大一统格局中的动荡与融合

第三章,隋唐时期,新疆地区在大唐盛世中的繁荣

第四章,五代宋辽金时期,新疆地区割据政权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

第五章,元明时期,新疆地区融入中华一体程度的加深

第六章,清朝时期,新疆地区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曲折发展

第七章,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新疆地区汇入革命洪流走向光明

扩展资料

本书紧紧围绕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脉,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历史进程、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治理、新疆多民族的分布与交融、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新疆地区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系统阐述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进方向。

对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的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整体和部分,匡正民族分裂势力大肆歪曲、编造、篡改的新疆历史,深刻理解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发了祖国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增强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楼兰古城

地理位置位于今天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处。景点特色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她身边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她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人们在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t2sl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

导演: 朱翌冉、陈映錡、崔宇、刘廉涛、崔娟、刘执戈、杨蕊、钱希茜、潘羽嘉、范得良、赵斌、欧阳群、张可可、龙江

编剧: 徐贵相、朱翌冉、张海龙、汪洋

主演: 孙悦斌

类型: 纪录片、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1-01-25(中国大陆)

集数: 8

片长: 40分钟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全景权威讲述中国新疆的历史。八集纪录片内容涵盖了“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四大历史主题,5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全程参与,采访国内数十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并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采访了多位研究中国新疆历史的国际知名学者。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通过有力的历史真相,展现中华文明脉络,深刻再现中国新疆地区数千年历史演进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种文化融合互通,向今天的观众呈现出一个既雄浑又亲切,既悠久又现代,既美丽又多彩的中国历史画卷。

古代使部分

先秦、两汉时期新疆历史简介

新疆有哪些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新疆有哪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先秦时期,新疆与内地有哪些联系?“周穆王西游”是怎么回事“

秦汉时期,新疆地区有哪些古代民族?

“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西域三十六国又是怎么回事?

匈奴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是如何统治西域的?

张骞是如何使西域的?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细君、解忧是什么人?她们是怎样出嫁乌孙的?

冯嫽是什么人?她在西域有哪些重要活动?

李广利伐大宛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影响?

桑弘羊向汉武帝建议在渠犁屯田是怎么回事?结果如何?

西汉政府是如何在西域屯田的?它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陈汤是什么人?他是怎样安定西域社会铁序的?

莎车王延与康是怎样维护祖国统一的?

东汉政府是如何统一西域的?何谓“三绝三能”。

班超是什么人?他在西域有哪些主要活动?

耿恭是如何驻守疏勒城的?

班勇在东汉统一西域过程中有哪些重要贡献?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新疆历史简介

丝绸之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又是如何经过新疆的?

魏晋王朝是如何统治西域的?曾设置过什么官职?

仓慈是什么人?他为维护丝绸之路贸易正常进行有何贡献?

前凉是怎样设置高昌郡的?

鸠摩罗什是什么人?他对我国佛教的传播有什么重要贡献?

柔然族是怎样兴起的?它对新疆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北魏是怎样统一西域的?鄯善镇、焉耆镇是如何设置的?

高车副伏罗部为什么西迁?它在西域曾建立过何种政权?

吐谷浑是什么民族?它对新疆历史的发挥有什么影响?

……

宋辽金元时期新疆历史简介

明清时期新疆历史简介

近代史部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疆历史简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疆历史简介

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新疆居民的族属,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开始才有明确的记载,当时主要有:塞、月氏(音:肉支)、乌孙、羌、匈奴和汉人。

塞人,原游牧于东起伊犁河、楚河流域,西抵锡尔河地区。因被月氏排挤而西迁,一部分退至锡尔河北岸,另一些南下帕米尔,散居各地。月氏人,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活动于河西走廊到塔里木盆地的广大地区,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之际最为强盛。公元前176年前后,受匈奴的攻击,被迫向伊犁河流域迁徙,驱走那里的塞人而居其地。乌孙,最初活动于河西走廊。秦末汉初,受月氏人的攻击而依附于匈奴,后在匈奴的支持下,袭击月氏人,并将其逐出伊犁河流域。 羌人,最初活动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一部分羌人经河西走廊,沿祁连山、昆仑山向西迁徙,从而在新疆留下了足迹。匈奴人,主要是在公元前176年前后进入新疆的。汉人,是较早进入新疆地区的民族之一。公元前101年,汉朝军队开始在轮台、渠犁等地屯田,后来扩大到全疆各地,各屯田点成为汉人进入新疆后最初的分布区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或为官、或从军、或经商,进入新疆的汉人连续不断。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如柔然、高车、哒、吐谷(音:玉)浑等。柔然,是北方草原古老民族东胡人(中国古族名)后裔,五世纪初兴起于蒙古草原,公元402年建立了强大政权,同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争夺西域。高车,亦称敕勒、铁勒,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公元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与其弟穷奇率所属十余万部落(户)西迁, 在车师前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高车国。哒,起于塞北(古指长城以北地区),五世纪末东进塔里木盆地,南攻月氏,建立政权,并越过帕米尔高原,曾一度控制南疆部分地区。吐谷浑源于鲜卑(中国古族名),四世纪初自辽东(泛指辽河以东地区)西迁,逐渐控制了今甘南(甘肃南部地区)、四川和青海地区的氐(中国古族名)、羌等民族,建立政权。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时期,突厥、吐蕃等古代民族对新疆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厥是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活跃于中国西北和北方草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打败柔然,以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为中心建立政权,尔后分裂为东西两部,为争夺汗权争斗不休。八世纪中叶,东、西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六世纪末兴起于青藏高原,占领青海后,开始与唐朝争夺西域。公元755年,中原地区爆发“安史之乱”(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大批驻守西域的唐军调往内地,吐蕃乘机占领南疆及北疆部分地区。

公元840年,大批回鹘人进入新疆。回鹘,原称回纥,是铁勒(中国古族名)诸部之一。最初活动于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后迁居土拉河北。公元744年,发展壮大了的回鹘于漠北建立政权,并两次出兵帮助唐朝中央政权平息“安史之乱”。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因自然灾害侵袭、统治集团内讧及黠戛斯(中国古族名)的进攻等原因而崩溃,其部众大部分向西迁徙。其中一支迁往今吉木萨尔和吐鲁番地区,后建立高昌回鹘王国;还有一支迁往中亚草原,分布在中亚至喀什一带,与葛逻禄、样磨等民族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自此,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受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统治,当地的居民和西迁后的回鹘互相融合,这就为后来维吾尔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24年,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征服新疆地区,建立西辽政权,一批契丹人(中国古族名)由此进入新疆。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军进入新疆后,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给其子孙。回鹘人进一步同化、融合了部分契丹人、蒙古人。

瓦剌,是明代(1368年—1644年)对漠西蒙古的总称,初分布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不断向额尔齐斯河中游、伊犁河流域扩展。十七世纪初,逐渐形成了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准噶尔占据伊犁河流域,成为四部之主,并统治南疆。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清朝(1644年—1911年)政府为进一步加强新疆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达斡尔)等族官兵驻防新疆,他们成为新疆少数民族中的新成员。以后,又有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移居新疆。至十九世纪末,新疆已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共13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形成了新的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二年,革命党人在伊犁策动起义成功,成立新伊大都督府,宣告了清朝在伊犁地区政治统治的结束。民国政府建立后,不断强化新疆防务。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随着全国解放形势的发展和新疆各族人民革命斗争形势的高涨,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宣布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王震将军率领下进驻新疆。1949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综上所述,自汉朝于公元前60年在新疆设“西域都护府”之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进行军政管辖。由于历代统治时强时弱,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也时强时弱。新疆各族人民积极维护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和巩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据马大正主编的《新疆史鉴》介绍,汉代以前及西汉时期,人们称在新疆的汉人为“秦人”,古代印度把古代中国称为“秦尼”“支那”,这是“秦”的音转。从新疆各地出土的大量文物可以看出,在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有不少内地居民来到新疆。公元前101年,西汉王朝开始在天山以南的轮台、尉犁一带屯田,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之后,戍边官吏、屯田士卒、商人和家属等人大批来到新疆,汉人逐步形成遍布新疆各地的大分散和各个屯田点小集中相结合的分布格局,这种格局延续到东汉和魏晋时期。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祖国内地战乱频繁,中原政权对新疆的统治逐渐弱化,但汉人在新疆的存在一直持续。不少内地汉人迁居河西走廊,又辗转进入新疆,他们和魏晋屯田士卒的后裔汇集于高昌(今吐鲁番),建立以汉人为主体的高昌王国。 5世纪末,金城(今兰州)人麴嘉被拥立为高昌王,这个麴氏高昌王国存在了140多年,曾是新疆地区最强大的政权。

  维吾尔族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的某个或某些氏族,部落的后裔,更多的人认为是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蒙古高原的丁寒人的后裔。在古代汉文史籍记载上,南北朝时称作“袁讫”是铁勒的一部分,隋朝时称为“韦讫”,唐朝前期称作“回讫”。公元788年,回讫首领派使臣朝见唐朝皇帝,请求将“回讫”更名为“回鹘”,意思是健壮灵巧,如同空中翱翔的大鹘鸟一样。

  公元840年,回鹘汉国发生内乱,又遇上大雪灾,鲒嘠斯趁机发兵打败回鹘汗国,留在当地的回鹘人接受了鲒嘠斯人的统治,大部分回鹘人被迫撤出蒙古高原。离开蒙古高原的回鹘人中,一部分向南迁移到了汉人居住的地区,相当多的一部分向西迁往甘、凉和天山南北。回鹘人先前曾经到过那里,许多人一直留居在那里。这就极大地改变了西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构成。西迁的回鹘按最终居留之地可分成三部分,一是迁往甘肃河西的称“河西回鹘”,他们与当地融合而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二是迁至天山以南的高昌到龟兹一带的称“高昌回鹘”。三是迁往帕米尔高原以西(帕米尔称葱岭)的“葱岭回鹘”。这一时期,统治着西域大部分地区的是青藏高原的吐鲁蕃(今藏族)贵族。回鹘人同他们进行了一番艰苦的较量后,终于取而代之将西域的南部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随后,西域又出现了三个政权;一是以吐鲁番为中心的“高昌回鹘”,二是以和田为中心的“大宝于阗国”,三是以中亚八拉沙衮和新疆喀什物中心的“喀喇汗朝”……历史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原先西域的农耕民族从历史的记载中失去了踪影,而从蒙古高原西迁的回鹘却由游牧民族很快地变成农耕民族,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发展成为今天的维吾尔族。

《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观后感</b>

  典藏阅览部第一党小组组织组内党员观看了“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迹保护成果展”。整个展览带给我的不仅是古籍知识的提高,对新疆历史的学习和民俗的了解,还有心灵的震撼,和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的骄傲。

  本次展览对新疆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各种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进行了集中展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首都北京队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汇报。来自全国23家收藏单位的320件展品参与了展出,历史跨度长,内容丰富,包含了从先秦至明清2000年间关于新疆的重要文献文物,涵盖各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登22种类型,展示了新疆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且历史悠久的鲜明特点。该展览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办,联合承办单位多达20余家。

  展览还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新疆古籍保护工作的成绩。通过展板和实物,展示了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文化建设的关怀。

  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典籍。中国人对纸的使用比欧洲早了1000年,利用印刷术比欧洲早了600年。而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很多少数民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并用这些文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典籍。而位于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存世的汉文和各个民族文字古籍藏量异常丰富,但由于历史和特殊的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极少开展,且由于基础薄弱,仍存在古籍保存条件差、修复手段落后、经费紧缺、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才严重匮乏、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古籍老化破损比较严重等突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新疆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之下,新疆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启动后,新疆维护尔自治区认真开展古籍普查工作,配合国家古籍普查整体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目前已有64部古籍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也入选了“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内的我国各省在古籍保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得中华古籍这一纪录文明历程的重要标志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得以正规科学的修缮和保护。

  我们的祖国有着有就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各类古籍便是这些文明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角度上说,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保护的不仅是古籍本身,也是我们国家的文明史。虽然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古籍保护工作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和一名***员,看到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如此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心中倍感温暖,这个展览也再一次深深激发了我爱党敬业的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会秉承图书馆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充分发挥***员的先进性,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和关怀。

1、先秦时期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资料表明,最晚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区已有人类活动。

在大约距今二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天山南北各地,诸如哈密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

以及木垒、奇台、伊犁、库车、巴楚、且末、于阗、皮山等地都已出现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

其石器形制、打刻技术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与中国甘肃、内蒙、宁夏等地相近。

新疆出土距今3000年前的彩陶三角形纹、涡纹、弦纹的绘制和诸如陶豆一类器形,甘肃和内地彩陶艺术已影响到新疆彩陶文化艺术的发展。

2、两汉时期

中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汉代,同样也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

所以,自汉代起,西域便已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至西汉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会经济已有很大发展。

西汉王朝征服西域之大业是从讨伐匈奴开始的,匈奴是秦汉之际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活动的一个实力强盛的游牧民族,初弱,后强盛。

汉朝对北方地区,包括西域的统一管辖,结束了该地区长期以来诸游牧部落不相统属的分割局面,为后来全国性的统一局面形成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刘彻为了打败匈奴,巩固其统治,决定“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

为此他先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以加强同西域诸地的联系,共同对付匈奴。

汉武帝又命李广利于太初元年(前104年)、三年两伐大宛(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使西域的许多城国相继臣服于汉。

前102年,汉军攻破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汉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威望大增。

翌年,汉朝在西域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统领之。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1年,三国之一的曹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政权继承汉制,在西域设“戊己校尉”,治设高昌(吐鲁番),后又置西域长史以对西域各地诸多民族进行管理。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末年,前凉政权(公元301年-公元376年)创建者张骏发兵西征,占领高昌地区,设立高昌郡。

北魏王朝设置鄯善镇、焉耆镇,加强对西域的治理。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如柔然、高车、罶哒、吐谷浑等。

柔然,是北方草原古老民族东胡人(中国古族名)后裔,五世纪初兴起于蒙古草原,公元402年建立了强大政权,同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争夺西域。

高车,亦称敕勒、铁勒,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

公元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与其弟穷奇率所属10余万部落(户)西迁,在车师前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高车国。

4、隋唐时期

隋朝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巡幸河西,高昌王麴伯雅等27国首领使者,到张掖觐见。

吐谷浑伏允对河西走廊丝绸商道壅遏和劫掠。公元608年,隋朝击败吐谷浑伏允,隋炀帝在西域东部以及青海设西海、河源等郡。

但是除了极短暂的控制青海最东边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几个郡并未被隋朝控制,隋炀帝派伏顺去管理余众,才到西平,就不能前进到达,不得不返回了。

几年之后,吐谷浑伏允收复全部失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抵御不了。

扩展资料

新疆文化

原始社会时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有关周穆王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的故事。

新疆境内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陶器,其中不少彩陶的图案纹饰与中原内地同期出土的陶器图案纹饰相同或相近似。

距今3000年前,新疆出土的彩陶三角形纹、涡纹、弦纹的绘制和诸如陶豆一类器形,说明甘肃和内地彩陶艺术已影响到新疆彩陶文化的发展。

1995年10月至11月,民丰尼雅遗址3号棺出土色彩斑斓的锦被上织着“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的小篆汉字和纹样。

8号棺木出土的一只色彩艳丽的锦袋上有篆书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揭示了汉、晋时期尼雅与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唐代诗人岑参、骆宾王、洪亮吉等撰写的雄浑的大漠、壮丽的山川、奇特的气象、悲壮的征战奇观等奇妙绝伦的诗篇,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边塞诗”。

随着佛教由印度沿丝路传入西域乃至中国内地,佛教文化成为当时西域的最重要的内容。龟兹佛学家、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来到内地讲译佛经、著述佛学经文。

东晋高僧经西域赴印度取经,著有佛国记。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是中国最早的诞生在西域的戏剧文学剧本,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等在隋唐时期乐曲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乐曲外,琵琶、箜篌、鼓、角等西域传统乐器也传入内地,成了唐代以及后世音乐演奏中的主要乐器。

西域舞蹈如:胡腾舞、胡旋舞、拓枝舞等传入中原宫廷乃至民间。

-新疆

新疆地方史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章,先秦至秦汉时期,新疆地区纳入祖国版图的进程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在大一统格局中的动荡与融合第三章,隋唐时期,新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