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栗还是沧海一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1收藏

沧海一栗还是沧海一粟?,第1张

沧海一粟时正确的,沧海一栗是错误写法

沧海一粟

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多么渺小,就好比天地间的浮游,沧海大海里的一粒米粟。

示例我本人只是沧海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微不足道的事

近义词太仓一粟、牛之一毛、九牛一毫、寥寥可数、九牛一毛、太仓稊米、微不足道

反义词恒河沙数、盈千累万

扩展资料

1、沧海一粟近义词

牛之一毛

解释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出处三国·鱼豢《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

我知道说出来会死,而我自认为微不足道,活着已经没有好处,死了又会有什么损失?

例子要理清谈何容易,这些只不过九牛之一毛也。

语法作谓语、宾语

2、沧海一粟反义词

盈千累万

解释盈:满;累:积。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出自清·佚名《清会典事例》卷七十六:“竟至盈千累万。”

竟然达到非常多的数量。

例子所谓一人拼命,万夫莫当,洋兵被毁的,盈千累万。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补语;形容数量非常多

目录 1 拼音 2 栗子的别名 3 栗子的营养价值 4 栗子适合的人群 5 栗子的食疗功效 6 《辞典》:栗子 61 出处 62 拼音名 63 栗子的别名 64 来源 65 原形态 66 生境分布 67 化学成份 68 性味 69 归经 610 功能主治 611 栗子的用法用量 612 注意 613 附方 614 各家论述 6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栗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栗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栗子 1 拼音

lì zǐ

栗子(生)

栗子(熟)

Chestnut栗子,又名板栗,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栗子可代粮,与枣、柿子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及补养良药。

2 栗子的别名

板栗、大栗、栗果、毛栗、棋子、栗楔

3 栗子的营养价值

1 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2 栗子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3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4 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4 栗子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每次10个(50克);粟子难以消化,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会引起胃脘饱胀。

1 适宜老人肾虚者食用,对中老年人腰酸腰痛,腿脚无力,小便频多者尤宜;适宜老年气管炎咳喘,内寒泄泻者食用;

2 糖尿病人忌食;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多食。

5 栗子的食疗功效

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

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主治脾胃虚弱、反胃、泄泻、体虚腰酸腿软、吐血、衄血、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肿毒。

应用于肾亏引起的小便频繁、腰腿无力:栗子30克,置火中煨熟吃,每天早晚各1次。

栗子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者更为适宜,经常食用能强身愈病。

6 《辞典》:栗子

61 出处

《千金·食治》

62 拼音名

Lì Zi

63 栗子的别名

板栗(《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64 来源

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65 原形态

栗(《诗经》),又名:瑰栗(《西京杂记》),毛板栗、瓦栗子树、风栗、家栗。

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2~15厘米,宽55~7厘米,基部楔形或两侧不相等,先端尖尾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边缘有疏锯齿,齿端为内弯的刺毛状;叶柄短,有长毛和短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约15~20厘米,淡黄褐色,雄蕊8~10;雌花无梗,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苞,子房下位,花柱5~9。总苞球形,直径3~5厘米,外面生尖锐被毛的刺,内藏坚果2~3,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深褐色,直径2~3厘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66 生境分布

分布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陜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67 化学成份

果实含蛋白质57%,脂肪20%,碳水化物62%,灰分13%,淀粉25%及维生素B、脂肪酶。

68 性味

甘,温。

①《别录):"味咸,温,无毒。"

②陶弘景:"甜。"

③《滇南本草》:"味甘,平。"

69 归经

入脾、胃、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

②《本草求真》:"入肾、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610 功能主治

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衄、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

①《别录》:"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

②《千金·食治》:"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③《唐本草》:"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

④《食性本草》:"理筋骨风痛。"

⑤《日华子本草》:"生食破冷痃癖,日生吃七个。生嚼罯恶刺,并敷瘰疬肿毒痛。"

⑥《本草图经》:"活血。"

⑦《滇南本草》:"治山岚嶂气,疟疾,或水泻不止,或红白痢疾。用火煅为末。每服三钱姜汤下。""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俱可用。"

⑧《滇南本草图说》:"治反胃。"

611 栗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外用:捣敷。

612 注意

①孟诜:"栗子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

②《本草衍义》:"小儿不可多食,生者难化,熟即滞气隔食,往往致小儿病。"

③《得配本草》:"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

④《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来去,痞满,疳积,疟痢,产后,小儿,病人不饥、便秘者并忌之。"

613 附方

①治肾虚腰膝无力:栗楔风干,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猪肾粥。(《经验方》)

②治小儿脚弱无力,三、四岁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与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③治气管炎:板栗肉半斤。煮瘦肉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筋骨肿痛:板栗果捣烂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小儿疳疮:捣栗子涂之。(《备急方》)

⑥治金刃斧伤:独壳大栗研敷,或仓卒捣敷亦可。(《濒湖集简方》)

614 各家论述

①《本草图经》:"栗房当心一子谓之栗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仍略 ,去其水气,惟患风水气不宜食,以其味咸故也。"

②《纲目》:"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经验方》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盖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仍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

③《玉楸药解》:"栗子,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

615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栗子的方剂 钓骨丸

拼音:diàogǔwán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鲇鱼肝1个,乳香2钱5分。制法:上捣为丸,如梧

夺命坐丹

。制法:上为细末,用两馏饭和成剂,捣千余下,丸如栗子大,晒干。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阴毒。用法用量:每用

栗皮丸

拼音:lìpíwán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乳香(研)1分,鲇鱼肝1分。制法:上同研为丸,如梧

蜜栗子丸

枚,取汁相和,以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附注:蛇黄丸(《济生》卷三)。《普济方》:蜜栗子,小蛇黄是也。

栗子柿子饼糊

拼音:lìzǐshìzǐbǐnghú处方:栗子肉15克柿饼半个制法:将栗肉、柿饼共磨成糊状,煮熟服食

更多用到中药栗子的方剂

用到中药栗子的中成药 活血丸

,为末),雄黑豆3升(入米醋,炒焦存性,为末),栗子400枚(连皮烧,入米醋内浸,再烧再入醋内,存性

八宝眼药

,冰片6钱,琥珀面1钱5分,煅珊瑚1钱5分,珍珠子4分,朱砂面1钱,麝香4分,煅硼砂面2钱,熊胆2

清热镇咳糖浆

ngreZhenkeTangjiang处方:葶苈子26g、矮地茶26g、鱼腥草44g、荆芥35g、

肿节风

肿节风、接骨木、九节茶、山鸡茶。来源:肿节风为金栗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

肥儿丸

)3钱。制法:上为末,芦荟末和匀,猪胆汁为丸,如栗米大。功能主治:《丹溪心法》卷五方之肥儿丸治小儿

更多用到中药栗子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栗子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八通用诸方]花木类第二

栗子经霜后,取老栗子用水泛去浮者,沉者捞出,日晒干,令全无水气。以新坛先入炒过凉沙,将栗装入,一

《本草纲目》:[果部第二十九卷果之一]栗

,殆非虚语矣。附方旧三,新五。小儿疳疮∶生嚼栗子敷之。(《外台》)。苇刺入肉∶方同上。马汗入肉成

《滇南本草》:[第一卷]栗子、栗子花

栗子,味甘,平。治山岚瘴气疟疾或水泻不止,或红白痢疾。用火为末。每服三钱,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三]食气积癖论

揭去帛子。作效。更不得吃药。神应散治如前。硫黄(栗子大一块)硼砂(栗子大一块)诃子(一个去核)密陀僧

《普济方》:[卷三百十二折伤门]从高坠下(附论)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出处: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问题一:悯农(春种一粒粟)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悯 农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

[简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胆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问题二:春种一粒粟中粟指? 粟,就是一种粮食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问题三:春种一粒粟的种什么意思 播种 的意思

请采纳,谢谢

问题四:春种一粒栗中的种指什么意思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种是指:播种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朝李绅,诗《悯农》

给个好评!!

问题五:"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指的是什么 粟:俗称小米(学名:Setaria italica),中国古称“稷”。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名。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粟在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西方语言一般对粟、黍、御谷和其他一些粒小的杂粮有统称,非农业专家一般不分,如英语均称“millet”。现在人们也用小米做早点,稀饭

问题六:春种一粒粟的素是什么意思,秋收万颗子的子是什么意思?整个诗句是什么意思 选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全诗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在这里,粟与子,都是借指他物的意思。

1、粟:小米(借指种子);

2、子:子粒(借指粮食);

全文翻译: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四海之内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沧海一栗还是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时正确的,沧海一栗是错误写法沧海一粟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