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具有多少年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丽江古城具有多少年历史?,第1张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坐靠西北。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主威尼斯”。

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的舞蹈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县城,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大研镇”。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截至2014年末,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其余为零星居住人数较少的民族。

2015年末,丽江市常住人口128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86‰,其中:出生率1128‰,死亡率642‰。  截至2017年末,丽江市全市常住人口1290万人,户籍人口1227009人。

扩展资料

丽江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玉龙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峡谷区的高山峡谷亚区,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

玉龙山以东属滇东盆地山原区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亚区,山势也较浑厚。在主山脉两侧又广泛发育着东西向的沟谷,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极大。

-丽江

目录:

      一、丽江的地理、人文特征与历史沿革

      二、所见丽江的方方面面

      三、丽江社会散发的中华文化气息

正文 :

一、丽江的地理、人文特征与历史沿革

      丽江,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云南省重点林区、中国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丽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阿那果等知名旅游景点。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云南省人才特区、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等荣誉称号。

      “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

      纳西人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来到丽江一带生活。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丽江土知府阿甲阿得“率众归顺”,明太祖感其诚,将“朱”字缺笔为“木”字以为其姓,以示恩荣,并由丽江路宣抚司改设为丽江府,由木府土司全摄府事。洪武三十年(1397年),升为丽江军民府,下设4州1县1巡检司:通安州、宝山州、兰州、巨津州、临西县、石门关巡检司。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但由于历史时期由“木”氏土司统摄府事,出于迷信考虑,“木”字外加“口”字为“困”字,木氏土司一直未在丽江外围修建城墙,因此丽江古城虽称为城,却无城墙。

二、所见丽江的方方面面

      (一)山水相依,以山为主的地理环境

      丽江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玉龙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峡谷区的高山峡谷亚区,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玉龙山以东属滇东盆地山原区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亚区,海拔较高,山势也较浑厚。在主山脉两侧又广泛发育着东西向的沟谷,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极大。有111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丽江坝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66米。

      流经全市的金沙江以及两岸拔地而起的属云岭的老君山、玉龙山、绵绵山(俗称小凉山)三大山系,构成了丽江市地形的基本经脉和骨架。老君山从北到南如屏障横列在西边。老君山主峰海拔42474米。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市市府所在地15公里处,发育着高山冰川地貌,终年白雪皑皑,13座山峰首尾相连,直指云天。东部为绵绵山。全市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有12座。海拔2500-3500米的中山各县均有分布。尤以宁蒗、永胜为多,海拔2500米以下山地广泛分布于东南部和南部。

      (二)以纳西族、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纳西话叫“司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三)独特的西南饮食:普洱茶、米线和火锅

      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从而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四)空气清新,舒适宜人的气候

三、丽江社会散发的中华文化气息

    (一)风水观念——中国人独有的人文环境观

      1、木府

      木府土司府是明代洪武十五年以来历代木府土司居住之地,是统摄丽江时间最长的土司家族的住所和治所,也即最高行政长官的署衙。它正位于云南最高峰玉龙雪山向南延伸的中部支脉南端端点处,坐西北朝东南,即宏观上背靠西北最高峰玉龙雪山,脚蹬东南低山,与整个丽江西北高,东南低的大的地形地势相符。木府所居的玉龙雪山中部支脉端点处山体因形得名为狮子山,再往北为象山(玉泉公园),均为风水学灵气积聚之地。其西为玉龙雪山向南延伸的支脉老君山,其东为玉龙雪山向南延伸的支脉绵绵山,分别形成左右护砂。其南有玉带河东西横亘。

      昆明的地理环境,与丽江有很大近似之处,均为盆地地形。中部山脉向南延伸的端点处为整个盆地风水最佳处。如昆明盆地北部的中部山脉向南延伸的端点处为五华山。五华山为云南昆明主山蛇山余脉。蛇山从昆明东北方向南下,九起九伏,至螺峰山顿开玉屏,再前则脉分五支,吐出五华秀气,因称“五华”,自古为一方之胜。《云南通志》载:五华山“由螺峰叠甫而下,端丽庄严,领袖诸山。其下则烟火万家,山川一顾可尽,诚胜地也”。历史南诏鄯阐城,鄯阐侯高智升即于五华山麓筑府居之、宋代大理城、元代、明代、清代昆明城,包括吴三桂的平西王府,及现在的昆明省政府,均建于此处。又如丽江盆地北部的中部山脉向南延伸的端点处为狮子山,建有治理丽江最长时间的土司的府邸——木府。

      昆明与丽江所不同的是昆明的靠山及左右护砂更加紧凑。此外,更重要的是昆明盆地内存在的面积较大的滇池,从风水学角度看,风水风水,面前大面积的水域,增加了风水的力道,要比丽江贵气得多。

    2、科贡坊

      丽江古城科贡坊是为了纪念清代道光、嘉庆年间杨氏“一门三举”而建。此处位于木府北侧,坐西朝东,背靠形如卧狮的狮子山,西北有贵人峰玉龙山及其诸峰,并形成龙砂相护,西南又有高耸挺拔之贵人峰,并形成虎砂相抱,门前有玉河环绕,东望绵绵山最高峰,真乃一处上好的风水宝地。

3、方国瑜故居

      丽江方国瑜先生幼年常为病痛折磨,后遵从恩师的“瑜生性质朴,缺乏‘才’、‘趣’,而肯勉力,‘书’、‘理’之学可就一生功力,能为学人,不宜为文人”之教诲,毕生从事纳西族文字、彝族史、西南历史地理及中国史发展的整体构建研究,并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史学理论改变了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史观,历史上第一次构建了西南边疆史,对中国史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徐中舒先生誉为“南史泰斗,滇史巨擘”。

      先生故居所居之脉亦是发自玉龙雪山向南延伸的中部支脉,背靠峻山,远望文笔峰,玉河及其支流四水绕于前,是一处人地关系极佳的住所,现已被辟为云南省免费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茶马古道——心理认同的纽带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 西非红海海岸。

      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之一。

      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始于汉代,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形成。由于明清时政府对贩茶实行政府管制,贩茶分区域,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称为蹚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易武、普洱市,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川藏茶马古道是陕康藏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近四千余公里,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

      唐宋时期,内地输往藏区的茶叶主要是青藏道。从明代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川藏川茶道的兴起,促使川藏沿线商业城镇的兴起和西藏和内地的联系,川藏茶道既是一条经济线,也是一条政治线、国防线,使外国势力再也无力把西藏从我国分离出去。

      茶马古道像长城一样跨越多个民族聚居区,但又是约定俗成的商贸联系、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既分散,又统一,是我国西南地区多元一体的文明特征的代表和象征。它不仅仅是一条商贸、文化交流的通道,更是一种心理认同的纽带。

      (三)纳西象形文字——气候环境、生产生活、社会发展与心灵心理的积淀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一种独立的分支语言,同彝语、哈尼语以及拉祜语等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而汉语属汉藏语系,与藏语、壮语、傣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都是亲属语言。

      汉藏语系是法国人让·普鲁祖斯基(Jean Przyluski,1885—1944)于1924年提出的语言学术语,是语言系属分类(Language family)的一种,分为汉语族和藏缅语族,是用汉语和藏语的名称概括与其有亲属关系的457种语言。中国的学者认为这个语系至少包含汉语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以及壮侗语族,共计约400种语言。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和汉语语族属亲属语言。

      这是因为纳西族人与汉族人共同生活在东亚大陆上,同属季风气候,一般四季交替分明,从事相似或相近的农业生产活动。相同的气候环境、相近的生产活动,形成了相近的心灵和心理状态。

      语言是一个民族气候环境、生产生活和心理心灵的积淀。相似相近的气候环境、生产生活和心理心灵状态,形成了具有相似之处的亲属语言。

      这就为具有亲属语言的不同族属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和很好的交流途径。

      (四)砖瓦建筑,以势而建,傍水而居——西南大地尽显中国的情调与情致

丽江古城具有多少年历史?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