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学说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症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人致病的原因除了源自自然界,也有源自人体内部的因素。
致病因素
中医致病四因素
外在因素:六*
内在因素:七情
病理因素:痰饮、瘀血等
其他因素:饮食、劳逸、外伤及烧烫伤等
六*
风、寒、暑、湿、燥、火
六*,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气候变化过于急躁,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之时,六气就会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
风邪
风是自然界无形的流动气流,春季的主气,四季皆有。风邪致病以春季为多,其他季节均可发生。风邪自皮毛肌腠而入,致病范围广泛,是导致外感病的主因。
寒邪
寒为冬季主气,其他季节也可见到。寒邪也有外寒、内寒之分。
外寒指寒邪直接侵袭人体,根据深浅又有伤寒和中寒之分。伤寒(并非西医的肠伤寒)指寒邪伤及肌表,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侵袭。中寒则指机体阳气衰虚,表现为功能减退,多与肾阳有关。
内寒主要有阳衰气虚、功能减退的表现。其具体表现症状有:胸闷、胸背彻痛、腹胀、便溏、腰膝冷痛、阳痿、女子带下清稀、五更泄等。
暑邪
暑是夏天炎热的气候,为夏季的主气。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常见病症
湿邪
湿为长夏主气。空气中含水湿过多,即湿邪,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有外湿、内湿之分。
外湿:由生物性病原体和理化性刺激引起。外湿为病与季节、环境有关:黄梅季节多雨,土地潮湿,物体易霉,早晨雾气弥漫,居处潮湿,长期水中作业,涉水淋雨,人在此时易病。
内湿:为脾失健运,属于症候归类范畴,中医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燥邪
燥邪是秋天的主气,与湿的意义相反,是指空气中水分减少、湿度降低而形成的干燥现象。燥有外燥、内燥之分;人体感受外界燥邪,包括生物性病原体而发病,成为外燥。外燥为病,多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所以中医有“秋燥”之称。
外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外燥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气温高而干燥,是为温燥;深秋气温凉而干燥,易感凉燥。
内燥:指津液或精血亏损所表现的症候。内燥见于剧烈吐泻、失血、高热、汗出过多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及老年人功能衰退等所致津枯血燥表现。
火邪
又称“热邪”,指光和热的物理刺激,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外感热性病(包括生物性病原体)在热盛期的症候群。火与热经常并称。火邪有外感和内生之分。直接侵入人体为病的属于外感;由于情志活动异常或气机不畅,郁而化火以及阴液损耗,形成阴虚火旺者皆属内生。
外感热邪:热邪蒸发炎上,若扰乱神明,则有烦躁失眠、神昏谵语等表现。消灼津液,则可见口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表现。热邪迫血妄行,使血流加快,则会使血液溢于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且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生痈肿疮疡。
内感热邪、郁而化火:
内生火热证,主要有心火、肝胆火、脾胃火、肺火及肾火。心火上炎可见口舌生疮,肝胆火亢盛者,则头痛、目赤。肺火者,会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胃火盛,可导致牙龈肿痛。肾火盛,则五心烦热、大便燥结、盗汗等症状。
原文
帝曰:善
注解
(48)风*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以下是谈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内*而病的治疗原则。“风*于内”,指人体出现了风病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诊断风病,根据有二:
其一,临床证具备风的特点,风的特点,根据中医学的认识,主要是“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风以动之”(《素问·五运行大论》)。因此,凡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来势迅速,变化较快,来去不定,游走窜动,颤动掏急、麻木、瘫痪、搔痒例如急性发热,阵发性头痛,游走性关节肌肉痛,皮肤搔痒,惊痫抽搐,半身不遂,口眼?斜等,均可以诊为风病。
其二,病因及发病季节上具备风病的特点风病的病因及发病的季节特点,根据中医理论,“春主风”,因此,凡发病在春季或发病时间正属风气偏胜之时,或明显与受风有关的,都可以考虑诊断风病。“治以辛凉”,“辛凉”,是指药物的性味,即味辛、性凉。味辛的药物有疏风的作用,性凉的药物有清热的作用。外感风邪临床上表现为风热者,治疗上应该是疏风清热,使风热之邪,一从外解,一从内清。所以在用药上应该首先采用辛凉药物。
“佐以苦甘”句中的“佐”即辅佐。“苦甘”,即苦味和甘味的药物。此句意即在“风*于内”时,除了采用辛凉药物以疏风清热以外,还应辅以苦味甘味的药物。因为苦味的药物多属寒凉药物用它可以增强对风热疾患的清热作用。同时也可以对辛味药物产生监制作用。甘味的药物,多具缓中补虚的作用,亦即具有缓和和补益作用。用它可以缓和疏风药物的付作用,使疏风药物不致疏散过甚。原文“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就是对在使用辛凉药物的同时还要使用甘味药物的说明。
“风*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这一治疗原则,用五行概念来说,风在五行属性上属于木,辛凉在五行属性上属于金。“风*于内治以辛凉”,即以金制木,亦即前文以“所胜平之”,“所胜治之”之意。“苦”在五行属性上属于火,“甘”在五行属性上属于土。佐以“苦”,即以火制金,使辛味药物不致辛散过甚。佐以“甘”,即以甘补使土不致由于木气偏胜而受损。这里除了前述以“所胜平之”,“所胜治之”还有“治未病”之义。张介宾注此云:“风为木气,金能胜之,故治以辛凉,过于辛,恐反伤其气,故佐以苦甘,苦胜辛,甘益气也木性急,故以甘缓之,风邪甚,故以辛散之。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此之谓也。”即属此义。
(49)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热*于内”,指人体出现了热病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诊断热病根据有二:
其一,临床证候上具备热(火)的特点。热(火)的特点主要有:温热、炎上、红亮、化物等因此凡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以兴奋、亢进为特点者,例如:发热、躁狂、红肿热痛、疮疡疔疖、消谷善饥、烦渴引饮、便结、溲赤等等,均可以诊断为热病或火病。
其二,病因及发病季节上具备热(火)病的特点。热()病的病因及发病季节特点根据中医理论,夏主火、主热。因此凡发病在夏季炎热酷暑时间,或发病时间正属火气偏盛之时,或发病明显与受热有关,如在酷暑或高温环境中得病等等,都可以考虑诊断热病或火病。
“治以咸寒”,“咸寒”,是指药物的性味,即味咸、性寒味咸的药物可以降火,性寒的药物可以清热。外感热邪临床上表现为火病热病者,治疗上应该是清热降火,所以在用药上也应该首先采用寒药物。“佐以甘苦”句中的“苦”,是指苦味药物。前已述及,苦味药物多属寒凉药物,有清热作用“热*于内”的疾患,在治疗上除使用咸寒药物,再佐以苦寒药物,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对于热(火)病的清热降火作用。“佐以甘苦”句中的“甘”,是指甘味药物。前已述及,甘味药物多具缓和和补益作用。热*于内”的患者,由于热可以伤气,也可以伤阴因而热病患者常可同时出现气阴两虚的症状。因此在对热病的治疗方面,在使用咸寒及苦寒药物的同时,如能佐以甘润药物,就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使攻邪而不伤正有利于对热(火病的治疗。“以酸收之”句中的“酸”字,是指酸味药物。“收”字是指酸味药物具有收敛作用。这里是指热(火)病患者由于“热*于内”的原因可以因发热汗出而伤气伤阴,也可以因热邪太盛而阳浮于上。因而在治疗上除了前述“治以咸寒”清热降火以祛其邪、甘润补虚以扶其正以外,还应同时配合使用酸味药物收敛其阳以补甘润药物之不足。“以苦发之”的“发”字,有发泄之义。此处是解释使用苦味药物的目的是清泄里热。
“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这一治疗原则,用五行概念来说,即:“热”在五行属性上属火,“咸”在五行属性上属水,热*于内,泊以咸寒”,亦即以水制火,治以所胜之意。“甘”在五行属性上属于土“苦”为火之味。“酸”在五行属性上属于木。佐以“甘”,即以土制水,使咸寒药物的作用不致过甚。佐以“苦”,是使热邪能从里发泄。佐以“酸”,是使木火不致因热盛而过于上亢因为酸味对肝来说具有泻的作用,这也就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所谓的:“肝病者…用辛补之,酸泻之。”张介宾注此云:“热为火气,水能制之,故宜治以寒,佐以甘苦,甘胜咸,所以防威之过也。苦能泄,所以去热之实也。热盛于经而不敛者,以酸收之,热郁于内而不解者以苦发之。”即属此义。
(50)湿*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湿*于内”,指人体出现了湿病的表现。临床上诊断湿病,根据有二:
其一,临床表现为湿的特点。湿的主要特点是“湿胜则肿”“湿胜则濡泻”,“湿流关节”等,但凡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产生的一切液态病理生理产物,中医均认为是湿。因此凡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以上述物质偏多或潴留为特点者例如,浮肿、多痰、泄痢、白带多、黄疸、水臌、排泄不畅如小便不利、无汗等等,均可以诊断为湿类疾病。
其二,病因及发病季节上具备湿的特点。根据中医理论,长夏主湿,因此凡发病在长夏季节雨水较多时期,或正属湿气偏胜之时,或患者发病明显与受湿,如冒雨,居住或工作环境潮湿较重等等,均可以考虑诊断湿病。
“治以苦热”,“苦热”,此处指味苦性热的药物,也可分别单指苦味药物及温热药物。味苦性温热的药物,例如苍术、蛇床子、补骨脂等等,一般均有燥湿作用。味苦性寒的药物,例如黄连、黄柏、白头翁等等,一般也有燥湿作用。
其它像味虽不苦,但药性属于温热者,例如藿香、砂仁、草蔻等等,由于湿为阴邪,这些药物气味芳香,也有燥湿作用。
由于如此,所以对于“湿*于内”的患者,在治疗上应该首先考虑“治以苦热”或“治以苦温”“佐以酸淡”的“酸”,是指酸味药物。
前已述及,酸味药物具有收敛作用,也有缓肝泻肝的作用。“湿*于内”如系由于肝胜乘脾致病或表现为里急后重、腹痛下痢者,在治疗上则除了使用苦寒燥湿药物以外,有时还要配合使用酸味药物,例如对痢疾的治疗除了用黄连、黄芩之类苦寒燥湿药物以外,恒多配合使用芍药等酸味药物即其例证。
“佐以酸淡”中之“淡”字,即淡味药物。淡味药物多有淡渗利湿的作用。“湿*于内的患者,除了予以燥湿以外,还要使此内*的湿邪有出路,使它能从小便排出体外淡渗利湿药物有利尿作用可以使小便增多。所以对于湿病的治疗还必须配合使用淡味药物“以苦燥之”,是解释“湿*于内”时,为什么要使用苦味药物,因为苦能燥湿。“以淡泄之”,是解释“湿*于内”时,为什么要使用淡味药物,因为淡能渗湿。一燥一渗,这是治疗湿病的大法。
“湿*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这一治疗原则,用五行概念来说:即:湿在五行属性上属于土,苦为火之味热与火同类,酸在五行属性上属于木,木与火同气。“湿*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亦即以木制土,治以所胜之意。张介宾注此云:“湿为土气,燥能除之,故治以苦热,酸从木化,制土者也故佐以酸淡,以苦燥之者,苦从灭化也,以淡泄之者,淡能利窍也。《藏气法时论》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即此之谓。”即属此义。
(51)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火*于内”,指人体出现了火病的表现。由于火与热同属于一类,只是程度上的不不同,因此火病的临床特点,基本与热病相似,凡符合前述热病临床特点而诊断为热病者,亦可诊断为火病。“治以咸冷”之义与前述之“治以咸寒”相同。“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之义亦与前同。可参看前述,此处从略。不过值得提出的是,“热*于内”条下是“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火*于内”条不是“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佐之以苦,二者相同,一甘一辛则有所不同。为什么“火*于内”要佐以“辛”?窃以为此可能与辛味药物具发散作用有关。因为火为热之极,“火*于内”时,人体体内火热炽盛。为了要使热邪迅速得到制止,在治疗上必须要使体内热邪得到出路。特别是在肌表作用失调,开阖不利,汗出减少或无汗的情况下,更必须在咸寒清热、苦寒泄热的同时使用辛味药物发汗解表以求表里两解。这也就是《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张介宾注此云“相火畏火也,故宜治以冷,苦能泄火,辛能散火,故用以为佐,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义与上文热*治同。”即属此义。
(52)燥*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燥*于内”,指人体出现了燥病的表现,临床上诊断燥病,根据有二:
其一,临床表现具备燥病的特点。燥的特点,根据中医理论,“燥胜则千”,“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因此,凡属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以干燥枯涸为特点者,例如:口燥、咽干、皮肤干涸失润、大便干燥等等,均可考虑诊断燥病。
其二,在病因及发病季节上具备燥的特点。在病因及发病季节上的特点,中医认为:“秋主燥”因此凡属发病在秋季气候转凉、降雨量减少时期,或值燥气偏胜之时,或患者发病明显与干燥有关,例如,因高热消耗,汗、吐、下等体内津液丢失过多,或饮水不足等等,均可考虑诊断燥病“治以苦温”中的“苦温”,此处应作为苦寒药和温热药两类药物、两种治法来理解。
因为燥病的发生,可以由于凉,亦即由于阳气不足、阳不化阴继发阴虚而出现燥象。这样的燥病在治疗上应该用温热药。燥病的发生,还可以由于热,亦即由于火热太盛,热盛伤阴,继发阴虚而出现燥象。这样的燥病治疗上则应该用清热药或甘润药。这就是说,“燥*于内”,必须区别对待。
因寒者,治以温;因热者,治以苦。所以原文谓:“燥*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之义与“治以苦温”之义基本相同。“甘”者,即甘寒或甘润药物。“辛”者,即辛温或辛热药物。这就是说,“燥*于内”如系因寒凉生燥者,要用辛温药或辛热药;如系因热生燥者,不但要用苦寒药而且还必须合用甘寒或甘润药。“以苦下之”,在此是解释为什么在用苦寒清热药的同时还要用甘寒或甘药,因为苦寒药有清泄的作用。结合前文所述苦寒可以化燥,可以伤阴,因此对因热生燥的患者,在治疗上除了用苦寒清热药物以外,还必须配合甘寒或甘润的药物来作治疗。
“燥*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这一治疗原则,用五行概念来说,即凉燥属金,温热属火,热燥火,寒凉属水。“燥*于内,治以苦温”,亦即以火克金或以水制火,治以所胜、平以所胜之义。“燥*所胜,治以苦温”这一段经文,历代注家均从“凉燥”来加以注解,窃以为未免局限。从临床角度来看,“燥*于内”,确有凉燥、温燥之不同,治亦不同。因此对此段经文的理解也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来加以解释,不敢言是,姑试言之,以俟明家予以指点。
(53)寒*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寒*于内”,指人体出现了寒病的表现。临床上诊断寒病,根据有二:
其一临床表现具备寒的特点。寒的特点,根据中医理论寒性凝滞、澄沏清冷因此凡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凝滞不通、症状部位固定不移,患者外观或排泄物表现澄清冷者,例如疼痛部位固定,小便清彻,四肢厥冷,完谷不化,人体生理调节代偿功能衰退或衰竭等等,都可以考虑诊断寒病。
其二,在病因及发病季节上具备寒的特点。在病因及发病季节的特点方面,中医学认为,“冬主寒”,因此凡发病季节在冬季或正值寒气偏胜之时,或低温环境,或患者发病明显与受寒有关等,都可以考虑诊断寒病“治以甘热”句中的“甘热”,是指味甘性热的药物。热可胜寒,所以“寒*于内”者,在治疗上要首先考虑甘热药物。
“佐以苦辛”中的“苦”,是指苦味药物“辛”,是指辛味药物。前已述及,苦味药物有燥湿的作用,辛味药物有散寒的作用。为什么对“寒*于内”的患者,在“治以甘热”的同时,还要合并使用苦味和辛味的药物呢?这要从寒病的病机来考虑。寒病在疾病定位上主要在肾,这也就是本篇后文病机十几条中所述的:“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病在疾病定性上主要要考虑阳虚。这也就是后文病机十九条中所述的:“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由于寒病主要考虑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因此在治疗寒病时,要“治以甘热”。由于肾阳不足,肾虚不能治水,容易出现水湿泛滥现象,所以在“治以甘热”的同时还要用辛味药物以散寒,用苦味药物以燥湿。“以泻之”的“咸”字,是指咸味药物。“咸入肾,此处是指在用甘热药物的同时配合咸味药物,可以增强温肾利水的作用。“以辛润之”中的“润”字,此处不能简单的作滋润解,应作“补”字来理解。《素问藏气法时论》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内经》中的“燥”字一般多指秋,指凉。“肾苦燥”,即肾苦寒凉,“开理,致律液,通气”,是指卫气的作用,而“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因此这里所谓的“急食辛以润之”,明明是指温补肾气而言“以苦坚之”中的“坚”字,是指肾的闭藏作用。肾阳不足,水湿泛滥,肾的闭藏作用必然会受到损害。苦味药物有燥湿作用。湿邪去则肾的作用自然恢复。由于如此,所以在“寒*于内”时,在“治以甘热”的同时,还要“佐以苦辛”。
原文中“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等句,都是对“寒*于内”为什么要“佐以苦辛”的解释。
“寒*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这一治疗原则,用五行概念来说,即:寒属水,甘属土;“寒*于内,治以甘热”亦即以土制水,以热胜寒,治以所胜之意。张介宾注此云:“寒为水气,土能胜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甘从士化,热从火化也佐以苦辛等义,如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也。”即属此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六气
五行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运。
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
五行为五,其中火气分为君火与相火,也就对应了六气。其中君火需要上升,相火需要下降。
名为五行六气,实为六行六气。
五行运动不圆,作用偏见成六气。
木齐偏见病风,
君火偏见病热,
相火偏见病暑,
金气偏见病燥,
土气偏见病湿,
水气偏见病寒。
六气命名: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六气的圆运动,金木水火,分别在四维,相火和土气在中宫。
也就是说脾胃运化,主要在相火和中土。
六行六气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四节为一气。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属初之气。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属二之气。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属三之气。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属四之气。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属五之气。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属六之气。
如何记忆呢?观察二之气起于春分,五之气起于秋分。
所以记住二之气,五之气就可以推导出来其他的六气。
现在的节气为霜降,属于五之气,属于阳明燥金。
原文
详解
(1)病生于本
“本”,指本源,此处指风、热、火、湿、燥、寒六气“病生于本”,意即六气偏胜是人体感受疾病的主要原因。张隐庵注:“病生于本者,生于风寒热湿燥火也。”即属此义。
(2)生于标者
“标”,即标志,此处指三阴三阳。运气学说以三阴三阳代表六气,所以三阴三阳为标。“生”,指发生疾病。“生于标者”,意即在三阴三阳所属的时间中发生的疾病,或由于三阴三阳所代表的某一气候反常致病。例如在每年初之气所属的时间中发病者或由于风气偏胜致病者,病属厥阴。二之气所属的时间中发病者或由于热气偏胜致病者病属少阴等等均是。张隐庵注:“生于标者,生于三阴三阳之气也。”即属此义。
(3)病反其本,得标之病
“反”,即反求。“本”,即六气。“标”,即三阴三阳。“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意即对于疾病反求其病因,即能知其三阴三阳、病位病性。例如风气偏胜时,人体或受风邪致病。从三阴三阳来说,其病即属厥阴。从脏腑来说即病在肝胆,从病性来说,即病属风热。张介宾注:“病有标本,但反求其所致之本,则见在之标病,可得其阴阳表里之的矣。”即属此义。
(4)治反其本,得标之方
“治”,即治疗。“反其本”,即反求其致病之原,此处是指反求其发病与六气之间的关系。“标”,即三阴三阳及其所代表的脏腑经络。“治反其本,得标之方”,是承上句“病反其本,得标之病”而言。全句意即既然可以根据人体疾病发生与季节气候的关系来确定病位、病性,那就自然也可以根据人体疾病与六气之间的关系来作治疗。张介宾注:“治有本末,但反求其治本之道,则治标之运用,可得七方十剂之妙矣,此无他,亦必求于本之意。”即属此义。“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这几句话,是中医学在对疾病作诊断治疗中所用某些术语的渊源所在。例如因感风邪致病而在临床上表现为受风邪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时,临床上即可诊断为风病或肝病。同时,对治疗此种疾病的方法赋于疏风、疏肝、熄风、平肝等等名称。由此说明了中医学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命名等,很多都是在运气学说的基础上发展演绎而来。
(5)乘其至也
“乘”,即乘势或乘虚。五行学说以一物偏盛对其所胜之物克制太甚,或一物偏衰,其所不胜之物克制太甚均可曰“乘”。“其”,指偏胜之气。此句是回答原文所问:“六气之胜,何以候之?”,意即观察六气偏胜时,主要是观察此偏胜之气到来以后,对所胜脏器的直接影响。
(6)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
“清气”,即凉气。“燥”,即气候干燥。“风”、“木”,指春季气候。“风木受邪”,即春天应温不温,应生不生,气候反常。全句意即春天里如果气候比平常少风、过于清凉干燥,植物必然生长不好,人体也容易发生肝病。从五行概念来说,“清”和“燥”在五行属性上属于金,“风”和“肝,在五行属性上属于木。“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金胜乘木。
(7)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
“热气”,即火气。“火之胜也”,即气候十分炎热“金”、“燥”,指秋季气候。“金燥受邪”,即秋天应凉不凉,应燥不燥气候反常。全句意即秋天里如果气候太热,应凉不凉,植物必然因此收成不好,人体也容易因此而发生肺病。从五行概念来说,“热”,属于火,“燥”和“肺”属于金“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受邪,肺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火胜乘金。
(8)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寒气”,即寒凉之气。“水之胜也”,即气候十分寒冷。“火热”,指夏季气
候。“火热受邪”,即夏天应热不热,气候反常。全句意即夏天里如果气候太冷,应热不热,农作物就必然因此生长不好,人体也容易因此而发生心病。从五行概念来说“寒”属于,“热”和“心”属于火。“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水胜乘火。
(9)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湿气”,即雨湿之气。“土之胜也”,即气候潮湿,雨水增多“寒水”,指冬气候,“寒水受邪”即冬季里应寒不寒,不降雪而降雨,气候反常。全句意即冬天里如果气候不冷应寒不寒,生物应藏不藏,第二年农作物就必然因此生长不好,人体也容易因此发生肾病。从五行概念来说,“湿属于土,“寒”和“肾”属于水“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土胜乘水。
(10)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风气”,即偏胜之风气。“木之胜也”即气候多风,天气温热。“土湿”,指长夏季节。“土湿受邪”,即长夏季节,气候多风,降雨量少,气候干早,应湿不湿,气候反常。全句意即长夏如果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应湿不湿,农作物就必然因此生长不好,人体也容易因此发生脾病。从五行概念来说,“风”属于木,“湿”和“脾”属于土。“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木胜乘土。
(11)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感邪”,即感受偏胜之气。“生病”,指五脏生病全句意即五脏疾病可以是感受其所不胜之气而发病。例如肝病可以在燥气偏胜时发生,肺病可以在火气偏胜时发生等等。这是对前文“乘其至也”的进一步说明。
(12)乘年之虚
“年之虚”;即岁运不及之年。“乘年之虚”,意即六气偏胜时,人体本来可以感邪发病,如果再遇上岁运不及之年,则疾病就更加容易发生。例如火气偏胜时,人体容易发生心病、肺病,如果再遇上金运不及之年时,由于火胜乘金的原因,则肺病就会更加容易发生,或者在发生以后会较一般年份加重。
(13)失时之和
“失时之和”,即主客之气失和。例如主气初之气为厥阴风木,客气初之气为阳明燥金,应温反凉,春行秋令,季节与气候相反即属客主之气失和。在客主之气失和时,人体即可感邪而发生疾病,特别是容易发生客邪所胜脏腑的疾病。例如前述春行秋令时,则容易发生肝病等等。张介宾注:“客主不和,四时失序,感而为病,则随所不胜而与脏气相应也,其邪亦甚。”即属此义。
(14)遇月之空
“月”,指天体上的月亮。“空”,即空虚不足此指月缺或无月时中医学认为人体气血与月廓盈虚密切相关。《素问·八正神明论》谓:“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这就是说,中医学认为每月月圆时,人体气血充实。月缺或无月时,人体气血相对虚衰。“遇月之空”,意即每月在月缺或无月这一段时间中如果感受六气偏胜之邪,也就比平常更加容易发生疾病。
(15)重感于邪,则病危矣
“重感于邪”,即在上述“年虚”、“失时、“月空”的基础上再感受外邪,则发病比一般年份要明显加重,预后也比一般年份为差。《灵枢·岁露论》谓:“乘年之虚,遇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帝曰:愿闻三实。少师: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此处明确指出:岁运盛衰,主客和否月廓满空等与人体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年虚”、“失时”、“月空”谓之“三虚”。在“三虚”的基础上如果再遇上外邪就容易发病。反之,“年盛”、“时和”、“月满”,谓之“三实”。在“三实”的条件下,即使遇上外邪,也不一定发生疾病。于此说明了自然环境与人体正气强弱及发病与否之间的密切相关。
(16)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意即六气偏胜时,必然就会有复气随之而产生。此句意即自然气候变化本身始终存在着一种自稳调节,人体与之相应,本身也存在着一种自稳调节。这是自然界和人体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客观规律。
本节首先指出了六气偏胜是 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因而笔者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必须从认真研究六气变化的规律上着手。这就是原文中所谓的:“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其次,指出了六气偏胜致病,不但影响到本气本藏,而且可以影响到它气它脏,特别是所胜之气之脏。再其次指出了胜气致病时,还必须与岁运盛衰、主客之气、月廓满空密切结合起来。这些都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观及人与天地相参的指导思想在临床运用中的具体体现。
一、六六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或“六邪”。
六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六可单独作用机体而致病,也可二、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黄疸,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侯
中医除指六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些病证与六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别外感六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以下所讨论的以外感六为主,包括致病因素的特点和与病因相关的证候。
(一)风及风证
风为春天的主气,故风病多见于春天,但四时之风均可致病。风邪引起的病很多,不仅可单独致病,如伤风,还常和他邪合并而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燥、风热等,故风有“百病之长之称”。
1风的性质和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阳邪有向上向外的特点,阳易伤上,具有阳热散发的作用,故易侵犯人体肌表部位,使皮毛腠理开泄,而有卫气不固、汗出恶风等症状,即所谓“风伤卫”。
(2)风性轻扬:风邪多侵犯人体头面等上部而产生头痛等证状。《素问。太阴阳阴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3)风性善行而数变:风病具有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变化多而迅速,如游走性关节痛,皮肤瘙痒、 漫无定处、此起彼伏之风疹等。
(4)风性主动:动即动摇不定,凡眩晕、振颤、抽搐、角弓反张等动的症状,都属风证,《素问。阴性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2常见的风证:有外风和内风之分
(1)外风:风邪侵及人体肌表、经络等所致。
①伤风:恶风、头痛、鼻塞、有汗、发热或不发热,苔薄白、脉浮缓。治宜辛散风邪(解表祛风)。
②风痹: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又称“行痹”。治宜祛风通络。
③风疹块:肌肤原有湿或胃肠有湿热,又外感风邪,使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湿热郁于皮肤腠理之间,形成风疹块,奇痒,时发时消,此起彼伏,治宜祛风止痒。
(2)内风;主要症状为眩晕、麻木、震颤、抽搐等,症状变化大,且具动摇的特点,故也称“风主”。可因外感发展,由表入里引起,也可因内脏病变或功能失调引起,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及血虚生风等。
(二)寒及寒证
寒是冬季的主气,故寒病多见于冬天,但其他季节亦可见,外寒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寒邪,伤于肌表为“伤寒”,直中脏腑为“中寒”,也可与他邪合并致病为风寒、寒湿等,内寒是脏腑阳气不足,主要是肾阳不足所致。
1寒的性质和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寒邪外束,卫阳受损出现恶寒,寒邪中里伤阳而出现各脏腑寒象、身寒肢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痰涎稀薄等。
(2)寒性凝滞主痛:寒使机体气血凝滞、运行不畅,因而疼痛,如外感寒邪周身疼痛;寒中胃肠则脘腹疼痛:侵犯骨节则骨节疼痛。
(3)寒性收引:寒在皮毛腠理,则毛窍收缩、卫阳郁闭出现恶寒、无汗、寒客血脉则血脉收缩而显紧脉;寒在筋骨、经络,则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
(4)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热:寒邪使腠理闭寒,阳不能泄,阳气内闭而化热,或邪正相争,阳盛于外;或邪传阳明。入里化热。
2常见的寒证
(1)外寒:寒邪由外侵入机体而致病。
①伤寒:外感寒邪,客于肌表,营卫运行不畅,腠理闭阻,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身痛、苔白、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
②寒痹:寒邪伤络或筋骨、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四肢拘急,屈伸不利,得热痛减,遇寒加剧,治宜温经散寒。
③中寒:寒邪直接伤里,腹痛腹泻、肠鸣、呕吐清水,或战栗身凉,四肢冷,脉伏,治宜温中散寒。
(2)内寒;:阳气虚弱后各脏腑功能低下,衰退出现阳虚里证,畏寒肢冷,气短、唇青、腹胀便溏。纳差,腰脊冷痛,小便频数,男子阳萎,女子带下清稀。
(三)暑及暑证
暑为夏天的主气,与火、热有共性,均属阳邪,但暑邪引起的暑病有季节性或多在烈日、高温环境下发病,且无内暑。
1暑的性质和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为热:感暑而病表现高热、口渴、脉洪等一源火热征象。
(2)暑气升散,耗气伤津:升散则腠理开,汗出而易伤津、耗气,津伤则口渴,心烦、尿短,气伤则倦怠无力,甚至卒然晕倒。
(3)暑多挟湿:暑天多雨、潮湿,且因炎热而食生冷,易伤脾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故暑病易挟湿,有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
2常见的暑证:
(1)伤暑:身热,多汗,头痛无力,气少倦怠,恶心、胸闷、口渴喜饮,脉虚数,治宜解表清暑。
(2)中暑:突然发病、头晕痛,恶心呕吐,身热,,烦躁,无汗,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厥冷,脉大而虚,或虚而数。治则:急用芳香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
(四)湿及湿证:
湿为夏月之主气,故长夏多湿病。外湿与季节气候环境有关,如阴雨连绵,或久居雾露潮湿之地,或涉水淋雨,水上作业等均易感受湿邪。内湿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液运化障碍,湿自内生,一般外湿引起肌表经络之病,内湿易引起脏腑之病。
1湿的性质和特点
(1)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引起脾胃气机不畅,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2)湿性重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浊不清的白带、白浊、湿疹、疮疡流水等均属湿证。
(3)湿性粘滞:湿邪致病常起病缓慢,病后缠绵留着不易除去,病程较长。
2常见的湿证
(1)外湿:
①伤湿:湿邪致伤表,即表湿证。恶寒发热,头重身重,因倦乏力,胸闷,口不渴,苔白滑,脉浮缓,治宜解表胜湿。
②湿痹:也称着痹。湿犯经络,关节酸痛沉重,甚则难以转侧或肿胀,治宜祛湿通络。
(2)内湿:多由脾失健运引起,湿阻气机。在上焦胸闷,恶心,口淡、口粘乏味,不思饮食,渴而不欲饮,治宜芳香化湿;在中焦脘腹痞闷,饮食不化,肢体困重,尿少,苔厚腻,治宜苦温燥温;在下焦则足肿、淋浊、带下、尿少,便糖,治宜淡渗利湿。
(五)燥及燥证
燥是秋天的主气,故燥病多见于秋天。外燥与气候环境有关,内燥则是由于体内精血减少,或过多用温燥药物或食物,或热性病后期,或汗、吐、下后所致。
1燥的性质和特点
(1)燥性干燥,伤津耗液,故燥病常有口干鼻燥,皮肤干裂,毛发不荣,干咳、便干、尿少等表现。
(2)燥邪易伤肺胃:因肺主津液的输市,主呼吸,燥邪必先犯肺,胃为水谷之海,喜润而恶燥。
2常见的燥病:
(1)外燥:有温燥与凉燥之分:
①温燥:燥有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发热,恶寒、口渴,目赤,咽痛,咳痰不爽带血丝,尿短赤,苔薄黄而干,治宜辛凉透表润燥。
②凉燥:燥而偏寒,秋天或气候干燥时的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口干咽燥,咳嗽少炎或无痰,苔薄白而干。治宜宣肺解表。
(2)内燥:吐泻汗下过甚,或热病久而伤津或久病致精血耗伤均可形成内燥。表现口渴咽燥,干咳,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大便秘结,舌苔薄而无津,脉细涩,治宜润燥。
(六)火及火证
火与热互称,火证热象,且较热更为明显,并多有炎上的表现。凡旺于夏季,但不像暑邪那样有明显的季节性。火可因直接感受湿热三邪热极化火引起,也可由风,寒、暑、湿、燥五邪在一定条件下入里化火。内火由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壅寒不通,郁而化火所致,加肝火,胆火,心火,胃火等。
火证虽有外感及内伤之别,但临床上主要表现是里证。
1火的性质和特点
(1)火为热之极,属阳邪,其性暴烈,有炎上的特点。其病为热证,高热,怕热,烦燥不安,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尿短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红肿热痛之疮疡为火毒。心火的口舌生疮、胃火的牙龈肿痛,肝火的目赤涩痛等均为火炎上的表现。
(2)火邪易伤津液,出现口渴喜冷饮,舌干少津,尿少便干等,津液耗损不甚,脉失濡养而有拘急或动风现象。
③火热之邪使血流加速,甚则迫血妄行,加之火热灼伤脉络,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紫斑等。
2常见的火证:
(1)实火:感受火邪热邪引起,或因外感其它病邪后转化。表现发病急,面红目赤,肿痛,高热恶热,烦渴,口干舌燥,尿黄少,便干结。甚或狂燥、昏迷、谵语。或有吐、衄、便尿血及发斑等,舌质红,舌苔黄黑芒刺,脉洪数有力,治宜滋热泻火。
(2)虚火:多因脏腑阴阳失衡,阴虚则内热如脏腑津液耗损,再加外邪引动,则生虚火。起病较缓慢,病程长,低热,潮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两颧绯红,口干咽燥,失眠、盗汗,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
二七情
七情既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对外界事物或生活环境中各种影响的精神和情志的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但如果外界事物或生活环境引致人的精神情志波动剧烈或突然,或持续时间长,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即为七情致病。
七情疾病一方面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性质和强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人体本身体质强弱及脏腑功能状况。
七情作为“内伤”,与“外感相对而言”,说明脏腑疾病可由外感外在致病因素直接致病,也可由客观事物和生活环境刺激引致人的七情反映异常而间接地内伤脏腑。但不论外感或内伤,都只是发病的条件,而发病的根据,真正的内因乃是体质强弱、脏腑功能及精神状况。
七情病的特点:
1人的情志活动与相应内脏有密切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不同的情志变化所伤也多病及相关的内脏,如暴恕伤肝,过喜伤心,思虑伤脾,过忧伤肺,大恐伤肾,但情志变化与脏腑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人是个有机的整体,心为五脏六腑之主,精神之所舍,心主神志,故神的异常变化都与心有关。
2七情变化多伤及相应脏腑的气机而发病如:喜则气缓;暴喜伤心则气短不续,喜笑不休,精神恍惚不能集中,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养。
怒则气上:暴怒伤肝,肝气上逆,面红目瞪,气逆呕血;甚则血郁于上,可致神昏暴厥。
忧则气沉:过度忧愁则情志沉郁,气机不畅及肺脾,胸闷腹胀,少气倦怠,痰多,食少便糖,脉涩。
思则气结:思虑过度,气结而伤及心脾,倦怠少食,健忘怔忡,嗜卧消瘦,脉沉结。
悲则气消:伤及肺心,善悲欲哭,叹息,面色惨淡,神气不足,肺结。
恐则气下:恐则伤肾,怵惕不安,精气下陷而遗精,脱肛,小便失禁。
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而气乱,神志不安,心慌意乱,目瞪口呆,惊徨失措。
3情志变化可使脏腑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也可影响情志变化,如肝气郁结,烦燥则怒,肝火旺则暴怒;心火亢盛则狂燥,癫狂等。
三、疫疠
疫疠是外来致病因素之一。由疫邪或疫气引起的伤人毒烈,互相传染,临床表现大致相同的疾病也称为疫疠,即急性传染病,如“素问”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它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如隋《诸病源候论》记载“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传易乃至来门”。它的传播与气候的严重反常(如久旱、洪水、酷热、湿雾瘴气)以及环境污、卫生条件差等有关。疫疠多为湿热之邪毒,系由口鼻而入,循卫、气、营、血传入脏腑,故最易化火伤阴,耗血动血,如热传心包,则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和迫血妄行等证。
四、痰饮
痰饮由人体内水湿凝聚而成,是脏腑病理变化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又有成为多种病证的致病因素。
1痰饮的形成:由体液凝聚停积而成。“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饮、痰三者的区别即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其形成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使水湿的运化输布发生障碍有关。
2痰形成后可随气机流行、外而肢节,内而脏腑,无处不至,当痰浊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时,可发生多种病证,如痰饮犯脏肺失宣降而咳嗽、咳痰、喘满,喉中痰鸣等,痰浊犯胃,胃失和降而胸脘闷满,恶心呕吐等;痰迷心窍,心神失常而神昏谵语,精神错乱或癫狂等;痰阻心脉,气血运行受阻而胸闷心痛;痰阻清窍,清阳不升而眩晕;痰饮流窜肌肤筋脉,经络阻滞而肢体关节疼痛、麻木、皮下肿块,瘰疬等,故有“怪病多痰”、“百病多因痰作崇”之说。
3痰饮致病的特点:
(1)咳吐多量痰涎,喉中痰鸣;
(2)有眩晕、神昏、满闷、肿胀等症状;
(3)各种肿块、瘰疬、结节等多为痰核流注;
(4)兼有脾虚证候;
(5)苔腻,脉滑。
4痰证证治:
(1)寒痰:痰稀色白兼有寒象,治以温化寒痰药。
(2)热痰:痰粘稠有块,色白或黄,兼有热象。治以清化热痰药。
(3)燥痰:痰粘而稠,不易咳出,或带有血丝,伴咽干口燥。治以润燥化痰药。
(4)湿痰:痰稀白,量多,易咳出,兼有倦怠,疮满、食欲不振等湿证证候,治以燥湿化痰药。
(5)痰核瘰疬:皮色不变,坚硬不痛之皮下肿物,治以消痰软坚药。
五、瘀血
溢于脉外的血液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而停滞于血脉之中都叫瘀血。
1瘀血证的形成
气虚、气滞、血寒、血热或外伤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气血运行不畅或内出血,都会形成瘀血。瘀血影响气血的运行,进而可引起头、真心痛、关节痛、半身不遂、月经不调、肿块、疮疡等多种病证。
2瘀血证的特点
除瘀阻于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症状外,尚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①疼痛:疼痛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刺痛、固定不移、拒按、经久不愈。
②肿块:外伤出血,可于伤处见青紫色肿块或触到肿块。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瘀血,也在患处多可触到坚硬的肿块。
③出血:出血也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血色多紫暗,常夹有血块。
④体征:舌色紫暗或有瘀点,脉涩,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蜘蛛痣、表浅静脉怒张或有瘀斑。
3常见的瘀血证
瘀血致病相当广泛,其临床表现因瘀阻的部位不同而异。瘀阻心脉,可见心悸怔忡,心胸刺痛,痛引肩背内臂;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咯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血紫暗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末,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六、饮食失宜
饮食不足则营养不良,影响人体健康及发育。
饮食过度可损伤脾胃出现脘腹胀痛、嗳腐吞酸,食欲不振,呕恶或泄泻等食滞、伤食的症状。
过食甘肥厚味,可助湿、生痰、化热,可出现舌酸、嗳腐、痰多、胸闷喘咳,甚至眩晕、昏厥等;过食生冷损伤脾阳可出现腹痛、腹泻等,饮过量,易生湿热,伤人气血等。
七、劳逸失常
过度疲劳和过度安逸均可引起正气亏损。“劳则气耗”,持续性的过度劳累,则耗伤正气,表现气虚力衰,动则气喘,自汗心悸,肢体困倦无力等虚弱症状;过度安逸,缺乏锻炼,会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疾病,表现肢软乏力,动则气喘,心悸气短,或体肥、肌肉松缓,筋骨脆弱等。
八、外伤及虫兽伤
外伤,包括金刃,跌扑伤(棍棒、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等),烧伤、冻伤及虫兽咬伤等。其共同特征是:轻则皮肤、肌肉创伤,血脉瘀阻,出现局部疼痛、瘀斑、血肿、出血等,重则损伤筋骨内脏,发生骨折、关节脱位,内脏出血或破裂,甚至中毒,虚脱等。
继续读难经。第七难脉象手自然六气影响
原文: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少阴之至,紧大而长;太阴之至,紧细而长;厥阴之至,沉短而紧。此六者,是平脉那?将病脉耶?
然:皆王脉也。
白话:
问经书上有说跟六气自然影响而人的脉也跟着变化。
少阳气来,脉一下长一下短,一下大一下小。
阳明气来,浮大而短;太阳气来,洪大而长;
少阴气来,紧大而长;太阴气来,脉紧细而长;厥阴气来,沉短而紧
这是正常的脉吗?还是生病的脉?
答:这个是旺脉。因为自然六气的影响?
原文: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白话:那每一个气有几个月,各自旺多少天呢?
原文:
然:冬至之后,初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白话:每一气占60天,一年365天,刚好为六气轮回。
二羊语:黄帝内经有说脉受四时的影响,呈现出四季的平脉。也就是四季的正常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这里则是更精细的分析了人体的脉受自然六气的影响而呈现出来的“王脉”。
这个脉不是一般的正常脉,是受自然之气影响呈现出来的变化,就好比自然界植物受自然的气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一样。
如果对你有用,欢迎分享
中医二羊 一个在中医路上死磕的靓仔。都经典学中医也是我重走经典中医路的一个过程。读经典学中医,边读边写,边用,一直在路上
中医病因学说
本文2023-10-11 13:39: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