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事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关于战争的事情,第1张

卡迭石之战

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埃及与赫梯

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

叙利亚卡迭石要塞

争夺地区权力

埃及军队2万人,战车2000辆;赫梯军队2万人,战车2500辆。

埃及军队未能夺取卡迭石要塞,被迫撤军反埃。在此以后的16年中,两国战争不断,双方都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步兵与战车协同,要塞守备战与野战结合,是这次会战的主要特点。

商周牧野之战

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

中国商、周诸侯国

兼并统一国家

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部)

统一中国的战争

周武王参战兵力:兵车300乘,甲士45000人,并联合庸、蜀、羌、徽、卢、彭、濮等方国的部落的军队大举讨纣。商纣王参战军队17万人。

周武王大举伐纣,由于商纣王统治黑暗,十几万大军和奴隶纷纷起义,倒戈一击,商军当天“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纣王自焚而死,殷朝灭亡。周武王乘胜兵分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包括表示臣服的共652国,结束了商王朝600年的统治,确立了周王对中国的统 治。此战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一次著名战例。

亚述战争

前744—前605年

亚述帝国与乌拉尔图国等20余国

争夺地区权力

叙利亚、巴比伦、埃及、埃兰、阿拉伯、米底等地区

争霸与反争霸的战争

亚述帝国先后对20余国进行征服,被征服的各国联合打击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于前743年战乌拉尔图和北叙利亚六国获胜,俘敌72950人。前739年征服和将服了叙利亚等19国。前691年埃兰联合别国进军亚述,未成功。前652年埃兰和联军与亚述激战三年而失败。前612年加勒底和米底联军攻占帝国首都,亚述国王自焚于宫中,亚述帝国灭亡。

希波战争

前492年—前449年

希腊与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军事扩张

希腊、波斯

侵略战争

双方参战兵力35万人,战船1400多艘。

战争第一阶段(前492—前479年)波斯军三次远征希腊,被希腊军队击退。前490年,波斯军队5万人,战船近400艘,第二次远征希腊,双方进行了马拉松会战。希腊军队以万余兵力应战,歼敌6400人,创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之一。前480年波斯军25万人,战船1000艘,第三次远征希腊。希腊联军10万人,战船450艘应战,大败波斯军,转入反攻。战争第二阶段(前479—449年)希腊转入进攻,由防御性的正义战争转变为侵略战争,希腊大败波斯军。雅典从此成为爱琴海地区的霸主。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

前230年—前221年

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诸侯国

为统一中国

齐、楚、燕、韩、赵、魏诸侯国

统一中国的战争

秦军投入作战的兵力最高时为60万人。

前230—222年,秦乘燕、赵交战之机,秦大举攻赵,将韩、赵国灭亡。前226年乘胜一举重创燕国;前225年灭亡魏国;前224—223年灭亡楚国;前222—221年灭亡齐国。秦国用十年时间,进行了统一六国的战争,获最获胜利,结束了500余年的诸侯割据、各国纷争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

陈胜、吴广起义战争

前209—前208年

农民起义军与秦王朝军队

为推翻秦王朝的残酷统治

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陈县(今河南淮阳)、荥阳(今河南)、武关(今陕西)、咸阳、临潼等地区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

农民起义军数十万人。

起义军组织松散、缺乏作战经验,未建立根据地,过早集中主力与秦军决战,被秦军各个击破而失败。但是这次农民起义战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为而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条件。

项羽、刘邦灭秦战争

前208年—前206年

农民起义军与秦王朝军队

为推翻秦王朝的残酷统治

巨鹿(今河北平乡)、砀县(今河南夏邑)、城阳(今山东鄄城东南)、咸阳(今陕西)等地

农民起义战争

巨鹿之站,秦军投入兵力40余万;刘邦军到霸上时发展到十几万人。

巨鹿一战歼秦军主力20万人,秦军主力覆灭,为刘邦西进创造了条件。刘邦进至兰田,大破秦军。前206年10月,刘邦抵霸上(今西安东南)迫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灭亡秦朝。灭秦战争的胜利,完成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使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推翻封建暴政的先例。但胜利后,刘邦又建立了封建王朝。

百年战争

1337年—1453年

英国与法国

英争夺领地;法国为把英军驱逐出境

法国

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战争第一阶段英军入侵,法军连连败北,丧失领土,1360年被迫签定和约,割让领土给英国。1369年,战争第二阶段开始,法军收复大部失地,至1396年缔结20年停战协定。1415年英军在诺曼底登陆并攻占巴黎。1420年法被迫签定丧权辱国的条约。随后法以游击战与正规战相结合,于1436年收复巴黎,至1453年法取得最后胜利,收复了境内全部失地。

三十年战争

1618年—1648年

哈不斯堡王朝同盟(西班牙、奥地利等)和反哈不斯王朝同盟(法国、瑞典、丹麦、荷兰、德意志等国)

争夺欧洲的霸权

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

争夺欧洲的霸权的战争

会战规模一般由双方兵力3-8万人进行作战。此战是第一次全欧国际性的战争。

战争经历四个阶段,先后进行20次较大的会战。以反哈不斯堡集团的胜利结束了这场战争。欧洲霸权转到法国之手。此战首次运用线式战术,炮兵成为独立兵种,并广泛运用于野战。

七年战争

1756年—1763年

英国、普鲁士同盟和少数德意志诸侯国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和瑞典、萨克森、西班牙及多数德意志诸侯国为一方。

争夺殖民地和地区霸权

战场遍及欧洲、北美、印度和海上

争夺欧洲的霸权的战争

1758年战局中,反普同盟军队316万人;普方军队145万人。1759年反普军队352万人,英普同盟军队222万 人。

战争初期法国取胜,并战胜了英国舰队。1758年经过占领加拿大、路易斯安娜一部分和法属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1762年,俄国退出反普联盟,将占领的全部领土归还普鲁士并与普联盟。此举使普转危为安,导致法奥俄同盟瓦 解。各国相继停战议和。此战,英国获益最大,从此成为海上霸主。

拿破仑战争

1792年—1815年

法国为一方;英国、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等国结成的七次反法联盟为一方。

反法联盟为镇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为在欧洲建立政治经济霸权

欧洲大陆为主、波及埃及

争夺欧洲的霸权的战争

反法联盟军队先后计用50万、70万人对法作战;法军60万人。

第一次反法联盟英普等七国联军入侵法国失败;第二次反法联盟解体;第三次反法联盟破灭;第四次反法联盟崩溃;第五次反法联盟消失;第六次反法联盟获胜,拿破仑退位;第七次反法联盟获胜,拿破仑再次退位。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入侵俄国,曾攻占莫斯科,至12月底丧失军队50万,以惨败告终。拿破仑战争,从一连串的胜利走向最后失败。拿破仑战争对于向欧洲扩展革命构想,促进旧封建制度的解体,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并为欧洲许多国家建立资本主义体系扫清了道路。

克里木战争 亦称东方战争

1853年—1856年

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 其、撒丁四国联盟

俄国争夺黑海海峡并向巴尔干半岛扩张;英、法向中进东扩张。

俄国争夺黑海海峡并向巴尔干半岛和多瑙河、高加索战区,并波及到波罗的海、白海、勘察家半岛。

争夺欧洲的霸权的战争

盟方参战兵力100万,俄国参战兵力70万。

战争中各国损失兵力:俄军为522万余人,士军近40万人,法军99万人,英军2万人。1856年3月,战争双方签定《巴黎和约》规定:交战双方各自交换占领的地区;俄、土不能在黑海保留舰队和海军基地;俄国拆除黑海沿岸的要塞;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东正教臣民的“保护权”,承认多瑙河在国际监督下的通航自 由。俄国的失败,丧失了在欧洲的优势地位,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为60—70年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

普法战争

1870年—1981年

法国与普鲁士;意大利志愿军同法国人民抗击普军侵略

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并占领法国战略资源区阿尔萨斯洛林;法国为住址德意志统一,保持在欧洲的霸权和战量德意志领 土。

法国、普鲁士

争夺欧洲的霸权的战争

参战兵力:普军47万人,法军22万人。

法国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宣战,因未准备好,于8月2日才发起进攻。普军争取了准备的时间,于8月4日转入进攻,越过国境。9月1日,两军决战,法军大败。9月2日,法皇拿破仑三世、麦克马洪元帅及39名将军率83万士兵在色当向普军投降。9月4日,法国爆发革命,成立法兰西第三帝国。9月19日普军保卫巴黎。巴黎工人阶级奋起抗敌。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成立巴黎公社,后失败。

日俄战争

1904年2月—1905年9月

日本与俄国

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近而争夺亚太地区霸权

中国辽宁省和渤海为主要战场朝鲜、日本海

争夺欧洲的霸权的战争

战争前夕,日军20万人,经动员增至375万人,舰艇80余艘,26万吨。俄国常备军1135万人,预备役350万人,在远东仅10万人。辽沈之战,日投入兵力135万人,俄军152万人。奉天之战日军25万人,俄军30万人。参战总兵力日军110万人;俄军120万人。

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战争。战争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俄国停泊于旅顺口外的太平洋第1分舰队开始。战争中,日军伤亡。被俘21万人,损失舰艇91艘,消耗战费172亿日元。俄军伤亡被俘27万人,损失舰艇98艘,消耗战费20亿卢布。日本战胜俄国。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出面调解,1905年8月,日俄两国在美国举行会谈,9月5日签定《朴茨茅斯和约》。战后,俄国退守中国东北北部,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则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以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同盟国为一方;以俄国、法国、英国、意大 利、美国、日本、中国等协约国为一方。

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 权。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危机等矛盾加剧导致的战争

欧、亚、非三大洲和大西 洋、太平洋、地中海。

争夺欧洲的霸权的战争

先后卷入战争的36个国家总人口5亿,战略展开地区407万平方公里。参战军队约7000万人,其中同盟国军队2285万人,协约国军队4218万人。

战争由同盟国发动,历时4年又3个月。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发起总攻后,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德国先后在4—46天内投降,协约国获胜。战争中协约国军队损失210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军队损失1540万人,其中死亡338万人。交战双方消耗战费1863亿美元。战争中首次出现了经济动员,1917年为战争服务的工人数,俄国占工人总数的76%,法国占57%,意大利占64%,美国占31%,德国占58%,战争引起革命,1917年 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宣布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0年9月—1945年9月

以德、意、日法西斯集团为一方结成轴心国联盟;以 中、苏、美、英等为一方,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先后参战国61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矛盾, 德、意、日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而导致了这次大战的爆发。

欧洲、亚洲、非洲和四大洋

争夺欧洲的霸权的战争

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61个参战国,参战军队11亿人,参战国人口17 亿。战场面积达2200万平方公里,波及40个国家和四大 洋。

战争历时6年,以德国闪击波兰开始,日本投降结束。战争中军队死亡人数1690万(一说5133万),军队受伤人数3500万人,敌对双方共消耗战费11170亿美元(一说15000亿美元)。消耗弹药,美为690万吨。欧洲国家战争中损失财产总值2600亿美元。在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了核武器。这次大战的结果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

公元前1285年卡迭石之战后的16年中,战争延绵不断,但规模都比较小。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石之战轻敌冒进的教训,改取稳进战略,一度回到奥伦特河,但赫梯采取固守城堡,力避会战的策略,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拉美西斯为卡迭石战役做了哪些纪念品?    

关于卡迭石战役的专属纪念品也必不可少。拉美西斯就专门让弓箭制作了战场还原石碑,将自己连同座下战车进行同比例放大,以此衬托赫悌对手的渺小与无助,为了尽可能显示自己的无可替代作用,连万名为之殊死拼杀的埃及将士也大都被艺术家给故意省略。

后人观赏石刻,只能目睹身姿伟岸的巨型法老,无情碾压那些扭头就跑的赫悌战车。至于更多宣布自我胜利的宣传品,也在百年时间里被考古学家大量发掘。其结果就是近现代前期的历史著作,也无一例外的将卡迭石战役视为埃及胜利。

好在打脸虽然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原本默默无闻的赫悌帝国遗址,在20世纪的70年代被人们无意中发现。尤其是建造在安纳托利亚山区的帝都--哈图萨,因周遭很少有大规模认为活动,得到了非常完整的保存。

在赫悌人被迫放弃该地时,曾将皇室图书馆内的许多泥板档案也封存起来,里面的文书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埃及-赫梯和平条约》,通过对上古时通行的阿卡德语翻译,历史学家才首次意识到:原来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埃及更早服软,向不共戴天的老对手祈求和平稳定。

此外,更多黎凡特海岸的考古证据出土,也让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怀疑埃及的舆论引导。经年累月的遗址发掘表明,埃及人在战后就停止了对西亚地区的攻势,除了小片毗邻西奈半岛的外围领地,基本上不再会像过去那样定期北伐。

也就是说,拉美西斯二世在很长时间里都不敢再向赫悌人挑战。相反,他执政生涯后期的纪念碑与石板表明,埃及军队的重点转向了其他邻居,包括住在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人,以及西面的利比亚绿洲部落。

这些新对手的特点,无疑都是在组织体量和军事技术层面弱于埃及,当时的他们也没有习惯,大肆铺张浪费的建造纪念性建筑,所以,拉美西斯在这些区域的胜利也就得以暂时保住。

不过,赫挮人的两党内斗,还是在卡迭石战役后引发了帝国内乱。失去权力的年轻君主穆尔西利三世,甚至亲自前往埃及避难,拉美西斯也曾借机发难,进行过数次较为低调的北上攻略。但结局大都与先前的溃败类似,根本不能支撑自己的庞大野心。

这也反过来证明,埃及军队根本没有在卡迭石战役中获胜,法老的军事才能,就只能永远停留在本国工匠塑造的一堆堆石头上。

今天,卡迭石战役的完整过程已被古战军事学家们所逐步复原,双方所使用武器的优劣,也由技术专家完成了大部分分析,但举全国之力吹牛的拉美西斯二世,依然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法老,这不得不说是古埃及舆论信息战略的伟大成就!

公元前1285年卡迭石之战,埃军北上远征时曾留在阿穆路南部的一支部队赶到卡迭石。这支援军呈三线配置:一线以战车为主,轻步兵掩护;二线为步兵;三线步兵和战车各半。他们突然出现于赫梯军队侧后,对赫梯军猛攻,把拉美西斯二世从危局中解救了出来。

公元前1285年卡迭石之战,埃军连续发动6次冲锋,将大量赫军战车赶入河中。赫梯王也增派战车投入战场,猛冲埃及中军,并令8000名要塞守军短促出击,予以配合,战斗十分激烈。黄昏时分,埃及普塔赫军团先头部队赶到,加入战斗。入夜,赫梯军退守要塞,战斗结束,双方势均力敌,胜负未分。

这个,其实三个故事是有关联的又是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具体来说,就是每一部都是一个新的时间段,新的故事。第一部,拉美西斯疯狂的爱着艾薇,因为艾薇出现在真正的奈菲尔塔利出现在拉美西斯面前之前,所以从一定角度上来说,艾薇顶替了历史上真正的奈菲尔塔利,但是,历史就是注定的历史,这段历史因为艾薇的乱入,所以故事的结局出现了偏差,本应该活到90多岁的拉美西斯23岁就死了,尽管卡迭石之战得到了全胜注意,历史上的真正的卡迭石之战双方是打成平局的,但是为了保护艾薇,被人暗算死在了暗箭下,恰好应了亚曼拉的诅咒。艾薇为了修正这段历史,用黄金镯回到了现代,艾薇从历史上消失,历史回归正常轨道,拉美西斯在历史上又活到了90多岁。

而第二部,艾薇这回返回那段历史,只是灵魂,思想,身体却附在了拉美西斯最讨厌的妹妹艾薇祭司身上。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次艾薇出现在真正的奈菲尔塔利出现在拉美西斯面前之后。就是说,艾薇这回回去拉美西斯已经和真正的奈菲尔塔利在一起了,正在朝着正常的历史轨道走,这一次的历史从新走,所以拉美西斯根本就不记得艾薇了,他只是觉得他的这个妹妹变了。这次历史上真正的走向是,艾薇被送去了亚述和亲,但是艾薇爱着拉美西斯所以不愿,后来拉美西斯也爱上了银发的艾薇公主,不愿送她去和亲。艾薇为了不走上一世的老路,害了他的姓名,就改变主意要去和亲,但是拉拉这次不干了,于是就有了和亚述国的战争。但是这一世他们又改变了历史,所以以艾薇为保护拉美西斯而死这一世,告终。

第三部,因为执念吧,艾薇和冬再次回去,艾薇是用自己的身体回去的。这一世,艾薇出现在真正的奈菲尔塔利出现在拉美西斯面前之后,然后艾薇公主刚刚死去的那天。而因为有了上两世的纠缠,所以这一世的拉拉从小就总是做梦,梦见一个金发少女,和他们前两世所经历的一切,所以他就疯狂的全国寻找这样的金发少女,这时,他发现了艾薇,就说她是艾薇的转世,强行留在身边。而艾薇想要荷鲁斯之眼寻找冬,然后不改变任何事情的回现代。但是拉拉不愿。后来动行刺法老,拉拉终于在重伤之际回忆起了他们两个前两世所经历的一切,并且找回了流落在外的艾薇。并且做了很多事去试图在部改变历史的情况下,保护好艾薇。但是拉拉想起的同时,雅丽也想起了前两世的事情,艾薇的欺骗,自己的落败,所以有了这一世的卡迭石之战,这一次是雅丽完全掌握优势,艾薇之前和拉拉商量过,如果想要隐藏她的存在,就是她在这个历史里死去也就是假死,她在最后关头拉着雅丽跳海,雅里看见了艾薇慢慢的消失,以为什么神。然后拉拉跳海救艾薇,却救上来了雅里。双方都元气大伤,所以这场战争终于走向了正常轨道打成了平局,后来就是艾薇几年后在冬的保护下回来,拉拉和艾薇已经向历史低头,因为历史就是历史,不会一个人的挣扎就改变。所以拉拉这次把她小心的藏好,给了她一个真正历史上的名字,然后一起走过了10年,艾薇因为心脏病病逝····

终于打完了···希望可以帮到你,理清时间关系····

关于战争的事情

卡迭石之战 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埃及与赫梯 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 叙利亚卡迭石要塞 争夺地区权力 埃及军队2万人,战车2000辆;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