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的历史意义及作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钟鼓楼的历史意义及作用,第1张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钟、鼓文化

传说远在炎帝、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铸造和使用钟。

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许多关于钟、鼓的传说的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

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但是,考古发掘证明,远在距今6000至5000年,即公元前3900年至前3000年左右,就已有细泥红陶制成的、光素无纹的钟(或铃)。

该钟(或铃)高约9厘米,直径约5厘米,有柄,其肩部两旁各有一小孔与内腔相通。

其后,又相继在陕西长安县、湖北天门石家河等地,发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陶质钟。

之所以称其为钟,是因为它已具备了后世钟(或铃)的特征:中空、筒形,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由外力撞击而发声,或受外力作用,其舌撞击内壁而发声。

它们是人们目前所见的最为古老的钟(或铃)的形态,是中华大地上钟(或铃)的原始雏形。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青铜文化发展的时期,也是青铜乐钟的大发展时期。

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出现了大量的青铜礼乐器和兵器。

西周则是先秦礼乐制度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青铜钟铃的铸造技术也在此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到了两汉,铜器的铸造主要由官府控制,并设专门的机构来管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

南北朝至明清,则是佛钟、道钟、更钟、朝钟盛行的时期,同时也是铁钟大量出现的时期。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在位时,西域大月氏派伊存出使中原。

当时,他曾向博士弟子(官名)景卢口头传授佛教经典——《浮屠经》。

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会议1998年3月确定的,作为“佛教初传标志”。

其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郎中蔡信等18人赴西域学习佛法……佛教的传入导致了佛经在中国的出现,并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钟鼓文化的发展。

北京地区的佛教文化历史也颇为悠久。

大约在公元4世纪初,就已由中原传入。

辽在北京建陪都南京,金继而又建中都城,元新建大都城,明永乐帝又在其基础上改建、扩建北京城。

都城是政治、文化中心的所在,上述各代帝王又都崇尚佛教,致使佛教文化在北京地区得到迅速的发展。

明朝更是其大发展时期。

佛钟,也称“梵钟”。

由于它是佛教寺院中不可或缺的物器,与僧尼朝夕相伴,寺院的生活几乎都是由“钟”而定。

它既是佛乐的乐器,寺院的报时器,更是重要的法器。

在隋唐时期,佛钟在寺庙里已十分普及,尤其是汉传佛教,几乎是无寺不有钟,无钟不言寺。

钟的声音深沉、浑厚而且绵长,洪亮而且辽阔,佛教徒甚至将其视为与天国神灵沟通的圣器,成为广大佛教徒崇拜的圣物。

二、象征意义是钟、鼓文化的灵魂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

祭祀和战争是古代社会最大的两件事,因为它们是获得和维护统治权力最重要的途径。

而从考古出的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也主要是祭祀礼器和兵器。

张光直先生在《宗教祭祀与王权》一书中这样说:“在一个充满争夺的社会中,兵器的威力不言而喻。

但拥有礼器时权力的积聚和巩固,更会产生更大影响。

”于是,“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用以祭祀。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祭祀礼器的拥有,就意味着对权力的拥有。

先秦统治阶层之所以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铸造各种各样的铜钟,不仅是因为铜在古代是一种贵重的金属,更重要的是,在人们的心目中,钟和鼎一样,都是权力、地位的象征,甚至成了战争是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

而在钟、鼓文化所涉及的领域,诸如宗庙的祭祀、宴享娱乐等,钟、鼓之乐规模的大小、数量的多寡、制作的精良程度等,也都成了权力、地位的象征。

周武王伐纣灭商,并在商朝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更完备的政治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

这同时也是先秦礼乐制度的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大量的青铜礼器和乐器,自然也应运而生。

钟鼓之乐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而钟、鼓的权力象征意义在先秦时期被确立之后,在钟鼓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被承袭下来,并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秦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销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了六口象征专制统治的大朝钟。

朝钟在皇帝受百官朝贺时鸣响,并由是开启了帝王专用的朝钟铸造史。

历代帝王所铸之钟,以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所主持铸造的永乐大钟最为有名。

大钟铸满了文字(汉、梵文共存的佛教经、咒计100多种,共23万多字)。

有明成祖御制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还有其它一些涉及明初社会现状的相关铭文。

此外,钟体上还铸有百喻经中的佛经故事等。

大钟所铸铭文字体工整、隽秀,相传为明初书法家沈度所书。

其铜质优良,工艺极佳。

钟体布满佛经,虽意在此钟声象征佛祖宣讲法音、传播四方,但却是永乐皇帝所拥有专制权力、至高无上的最好诠释,即以此向世人昭示他帝王权力的确立,并祈祷“大明一统”,长治久安。

修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钟、鼓二楼,均筑于高大的城台之上。

钟楼通高约48米,全为砖石结构,精致而坚固,灰筒瓦绿剪边歇山顶,四面开券门,楼内悬挂大铁钟一口(后改为悬铜钟);鼓楼高约47米,重檐、重楼黄瓦歇山顶,楼两层,面阔五间,楼内置鼓一面。

钟、鼓二楼虽为全城的报时中心,但更是明永乐帝一统江山、皇权永固的象征。

三、保护钟、鼓二楼及其周围地区的原生态文化

在上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的命运受着大自然的主宰。

他们慑服于自然界的威力而崇拜自然,将由于自然力降于人间的祸福看成是某种神力的作用。

而在这整个宇宙的“众神”之中,又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者,那就是“帝”、“上帝”,或者说是“天”、“天帝”。

因此,古人总是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

“帝天之义,莫大于承天”。

所以,《仪礼》说:“天,至尊也”;“君,至尊也。

”孔子更把所谓的圣明君主比喻成众星拱卫的“北极星”,并由此形成了“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尊,王南向”。

主体建筑面南、中轴对称,成为历代帝都宫殿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法则。

明清的宫殿建筑,便是严格遵循这一法则,在都城规划建设上本着“天子至尊”的思想,确立了宫、城一体,择中立宫,即以宫城南北中轴线为全城主轴线,构成中轴突出,两翼对称,呈“回”字形的总体布局。

而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并以南京宫城为蓝本改造、扩建而成的。

元大都城的总体结构,就是宫为主体,居于城南部中央,自郭城正南门——丽正门,皇城正南门棂星门,宫城正南门崇仁门,北经万宁桥直达万宁宫中心阁,都在一条中轴线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条中轴线之西129米处,还有一条与之相平行的南北轴线,其位置相当于今天的旧鼓楼大街。

这条南北轴线以钟、鼓楼为标志,正好把元大都城的北半城划分成东西面积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即城的中分线。

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下大都城。

为便于防守,而将北城墙南缩五里。

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即以此作为北城墙。

与此同时,又将原大都城南城墙南扩二里,以原大都城的规划建设中轴线为明北京城的规划建设中轴线,废除原位于今旧鼓楼大街南端的钟、鼓二楼,并把它们建在了北京规划建设中轴线的北端,从而形成了南自丽正门(后改称正阳门)、北至钟鼓楼这样一条统领全城规划建设的中轴线。

其间经大明门,过天安门、端门、午门,穿紫禁城,出玄武门,越景山,直达钟、鼓楼。

这是世界都市中一条最伟大的中轴线。

而把象征皇权至上、一统江山的钟、鼓楼也都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的中轴线上,并作为它的终结点,这是我国都城规划建设史上的一大创举。

现在的钟、鼓楼虽为清乾隆年间所建造,但是其高耸、沉稳、敦实,“飞檐杰阁,翼如焕如”的形制不变。

无论是站地仰望,抑或是前后并峙,互为相望,都能给人以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透视效果。

也因于此,其周围包括街道、胡同、四合院在内的一个范围甚广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汇成了钟、鼓楼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全息历史的环境之中,才能解读得出钟鼓楼象征文化。

一旦失去这样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钟、鼓二楼没有了胡同、四合院的支撑,没有了居住在那里的老北京人的文化气息,也就成了被现代高楼所遮挡的古董——孤零零地戳在那儿的古董。

安陵邑故城。安陵邑又称左关、丘关,战国齐邑。《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云:“安陵邑,战国齐地,在今山东胶南东北。”《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其位置在今灵山卫附近。齐国三量之一的陈纯釜铭文中称“处兹安陵亭”。郭沫若先生指出:此安陵即灵山卫故城。据考察,灵山卫北有一山,名曰安陵山,山附近曾发现古代建筑遗址。又,灵山卫以北有地名曰辛安,是否与安陵故城有关,尚待考证。

灵山卫古城。明清时期,灵山卫为我国北方海域的海防要隘。据《灵山卫志》载:“灵山卫,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设立以防海也。”这里山陡水深,形势险要。西北群山环抱,东与大海旋绕,灵山岛屏列于前,齐长城带围于后,左有二崂,右有大珠,山路盘曲,有一夫守关、万夫莫开之势。时灵山卫辖有前、后、左三所。前所即夏河寨备御千户所,建有城池,故址在今胶南市琅琊镇驻地夏河城;后所即胶州守御千户所,附于胶州城;左所在卫城内。同时还于沿海设烽火墩台30座,临海城堡12处,军屯30个。军户驻于屯中,烽烟告警则为战,海上平静则事农。军屯耕种收入为军费,并上缴都督府一部分钱粮,为国家军饷开支。

历史上,灵山卫城曾历经三次营造。第一次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派遣指挥佥事朱兴来此建造土城,以防倭寇。建成后,城周为三里,围墙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东西南北各有城门,护城河深为二丈五尺,宽二丈。第二次于永乐二年(1404年)指挥佥事郭崇又大兴土木,城池周长扩建为五里,外包以青砖,四门加城门楼,增铺所十余所。第三次于弘治元年(1488年),分巡副使赵鹤令檄指挥使张某再次重修,四方设门,东曰朝阳,西曰阅武,南曰镇海,北曰承恩。

经三次营建,灵山卫城城池整齐,规模宏大。《卫志建置志》载:“四门洞达,街为十字,均齐方正,形若棋盘,巷口有石若棋子,中有界河自北水门入,由南水门出,汇于城南,渐次归海。”城中分东、西、南、北四街,建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等。城东有演武场,建有将台、厅堂。城外还有社稷坛、风坛、云坛、雷坛、雨坛、先农坛、城隍庙、关帝庙、玄武庙、三官庙、三司庙、马神庙、观音阁、福寿寺、朝阳寺等宗教教建筑;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建筑;有通济桥、长平桥、迎鹤桥、小石桥等桥梁建筑。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灵山卫裁并后,古城日渐荒废。卫城于道光年间开始倒塌,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只留下四门和部分城墙,1960年代初期还保留西门和部分残墙,现已全部拆除,只有城南还留有烽火台遗迹。

咸丰七年(1857年),灵山卫古城旁出土了“齐国三量”。由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潍县陈介祺收藏。为左关征收税赋的量器,均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之后所铸(古文田通陈)。一为子禾子釜,又称丘关釜,铭文9行108字;一为陈纯釜,又称左关釜,铭文6行4字;一为左关,又称左关,铭4字曰“左关之 ”。“齐国三量”和灵山卫附近出土的大量青铜剑、戈、矛、镟等,说明当时该地所处的军事战略地位。

宋金陈家岛海战遗址。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大规模南侵,其海军以工部尚书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益都尹完颜郑家奴为副统制,用降人作向导,在胶西赶造战船,伺机南下袭击宋都临安。是月,金军战船由胶西海口出发,泊于唐岛湾。宋将李宝与其子公佐、海州魏胜等率水师至石臼山准备迎战。时金军中有数百名汉族水手降宋,李宝从中得知金军虽众,但不谙海道。某日夜深,南风骤起,宋军战船迅速起锚北上,士兵握刃待战。驾驶金船者多为汉人,见李宝水师,遂将金兵骗入船中,金兵对宋师突然来到一无所知。宋战船乘风疾驶过石臼山,至陈家岛逼近敌船,鼓声振荡,金兵大惊,忙逆风升帆开船,船弥亘数里,被风浪卷集到一处,阵营大乱。宋兵火箭齐发,因金船帆皆以油涂,中箭后大火蔓延,烧毁数百艘。李宝令壮士跳上敌船,短兵相接,杀敌无数。金军副统制完颜郑家奴及雄州刺史阿瓦等毙命,3000余名金兵逃至陈家岛后投降。都统制苏保衡见大势已去,乘船逃窜。是役,宋兵缴获诏书、印记、征南行程历、器甲粮斛等数以万计,重不能举者毁之以炬,大火燃烧4昼夜不熄。陈家岛海战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海战。

灵山岛位于灵山卫古城正南,距大陆约10公里,岛形狭长,南北约5公里,东西约15公里,面积约72平方公里,灵山岛最高峰歪头山海拔513米,是我国北方第一高岛,在全国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有“中国第三高岛”之称。因古籍中有“未雨而云,先日而曙,若有灵焉”的记载,故名灵山岛。灵山岛现有居民3000余人,分12个自然村。灵山岛山高海阔,气象万千;峰峦起伏,植被茂密,郁郁葱葱。

灵山岛为典型的火山岛,火山喷发降落之角砾岩,历经风化剥蚀,形成锯齿状山脊,发育成大小山头56座之多,其中高峰七八座,如灵山、歪头山等。而灵山岛东南受到海水侵蚀,形成造型奇特的海蚀地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老虎嘴、象鼻山、石秀才等。

灵山岛上渔家村落风情别致,或居于崖边,或位于海畔,或半藏于山涧。梯田、绿树、碧海、红瓦、蓝天交相辉映,从海上望去,宛若翡翠浮在海面,故有“灵岛浮翠”之美誉,为古“胶州八景”之一。坐落在城口子村的浮翠亭,为灵山岛之标志性建筑;附近的望海楼,相传为金完颜兀术之妹出家为尼时所居,如今又在遗址上重建。

灵山岛上有“拔母”古树数株。相传是明代初年从四川迁来的王姓人家在祖坟上栽种的。如今奇树形若翠伞,杆若鹤胫,皮若鲸鳞,枝同龙爪,曾引起林学专家的关注。现灵山岛的林地覆盖率已达到70%,成为我国北方水域难得的“海上绿洲”。

唐岛位于灵山卫东南海中,海拔195米,面积约075平方公里,距大陆岸线最近点04公里。据清乾隆《胶州志古迹》载:“唐太宗征高丽曾驻师于此”,故名唐岛。岛上有饮马池,常年有水。有古炮台1座,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与西部之大珠山古镇口炮台东西分列,呈拱卫之势,同属灵山卫管辖。

小珠山位于灵山卫街道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大顶海拔724米,是胶南境内最高点。小珠山高峻雄伟,气象万千。小珠、大珠互为映衬,被誉为“双珠嵌云”。山上奇石和名胜古迹很多,主峰大顶与白石顶南北对峙,上有天门、天桥。大顶之后有垂背石、船石、直楼,其前面有万人井、四角石、瀑布石、穿心石、纱帽石、尖顶石、仙人迹、朝阳寺,又有龙泉、龙祠。现在寺、祠仅存遗迹。大顶之东有卧单石、黄牙石、五顶山,并有两处天然洞穴。大顶西侧的钟楼,古朴别致。横额雕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今保存完好。小珠山还有太平庵、白云寺、陈氏双烈祠等遗迹,北麓有蜿蜒的齐长城遗迹。

朝阳寺又叫天齐庙,坐落在小珠山东南侧半山中,黄石圈村北,石岭子村西。山下五里,即明清海防重镇灵山卫。朝阳寺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重修于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寺庙结构宏伟。1960年代,惨遭拆除,今仅剩断壁残垣。

原朝阳寺占地5亩。院内有各类祠庙10座,建筑多用青砖青瓦,廊台画栋,飞檐斗拱。主庙朝阳寺前有一座隆起的山脊,呈东西走向,该山突兀陡峭,似一长龙卧踞小珠山前。山顶嵯峨处,依次建有王灵宫殿、观音老母庙和尼姑庵塔,这两庙一塔独立于山顶或山边,与一涧相隔的北侧七座祠庙遥相对应。涧内巨石峥嵘,树木参天,山泉叮咚,两山之间有一座石板桥,立于涧上,是连接前山与后庙的惟一通道。

朝阳寺的庙宇祠堂,分别建在两座山梁上,其建筑或依次相接,或随山势凸立于旁侧;或顺地势凹坐于周边;或倚立于陡崖峭壁处,其装飞逸雄峻、肃穆而庄重。多佛众神,神态各异,喜怒哀乐,栩栩如生。与朝阳寺并连向东依次排列为龙王殿、雹叱殿、牛王殿。龙王殿前有一龙王泉,前面七八米是踞于涧旁的观音阁,阁上有碑铭:“明崇祯四年建”。今院内尚存三株云楸,三棵银杏,皆为千年古树。大者树干需几个人合抱,浓荫遮天蔽日。当地民谣:“唐王重修,不记云楸。”

龙王泉为一泓天然水泉。水深米许,宽不足米,泉外有两片水湾,皆为泉水溢之。龙王泉水冬暖夏凉,四季常温。泉中有一族长冠子的鳝鱼,形如蛇状,身体呈白色略有黑斑,遇到下雨阴天,就三三两两从泉中顺沟露脊游向水湾。当地民谚:“白龙(白鳝)出泉,天将下雨。”

求雨是当地较隆重的祭祀仪式。每遇大旱,周边十里八乡的百姓,云集而来,在龙王殿前设祭坛,供三牲,燃烛香。在和尚导引下,一身著蓝偏衫的农夫进入龙王殿,先叩大礼念祷词,然后

从庙中抱出一尊镶有龙纹的花瓷瓶,小心翼翼地步入泉边。三叩首后,由和尚提水装瓶,装满水后将一束柳枝插入瓶颈中。农夫抱瓶送回家中,等降雨后再将水送回泉内。送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以谢龙恩。

朝阳寺每年有两次大型庙会,名扬方圆几百里。一是春天的四月初八,樱桃裂嘴笑的时候;另一是秋天的十月十五,庄稼上场入囤之后。为赶庙会,远方人们要早一天起身赶路,落脚住宿,第二天占个好位置。时进出朝阳寺仅一条道。来寺进香求愿的、赶会听戏的,游览观光的,山路上行人如织,车辆驴子日夜穿行。天长日久,小路被轧成一道浅沟,浅沟被山洪一冲,沟状愈深。后独木轮车过不去了,只能牵着驴攀爬。驴子多了排泄物也多,从此这沟就叫“驴屎沟”。当年去朝阳寺,必经驴屎沟,沟由寺而成名。如今寺庙已毁,驴屎沟仍在。

灵山卫历史悠久,历史上人才辈出。明初,因所居皆军户,以武将著名。阳武侯薛禄,在“靖难之变”中英勇善战,首夺九门,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赐名,后转战北方,屡立战功。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赐诰券三代侯爵。明仁宗即位后,又加封太子太保。灵山卫显姓望族中,明清时期先后出过进士、举人、贡生300余人。其中苏丛,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巡按江南,剪除豪强,推荐贤能,辩明冤狱,兴利革弊。焦复亨,名重一时,领袖胶州文坛60年。宋之钊,有“莱郡一人”之称。苏濬,著有《群玉斋诗集》。苏潜修,编撰《灵山卫志》八卷,为后世留下了研究灵山卫古城的翔实资料。

进士府坐落在灵山卫镇北门里村委会北侧。今村委会大门即为原进士府正门,院落即为王进士府

第。进士府是清康熙丙辰科(1676年)进士王请试的府第,如今大部分房屋已拆除,仅存西北角二进偏院落。偏院大门朝西,3间抱厦,是原府邸的西北角门。迎大门立砖砌影壁,绕过影壁是坐北朝南正房。房为硬山,青瓦覆顶,层砖叠涩出檐,青砖砌墙,石灰勾缝,一排6间,界墙分为两个院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