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症状 6 诊断要点 7 扭伤的病因病机 8 扭伤的辨证分型 9 扭伤的治疗 91 方药 92 刺灸法 921 治则 922 处方 923 方义 924 随证配穴 925 操作 93 拨罐法 931 选穴 932 方法 94 耳针法 941 选穴 942 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扭伤的穴位 2 治疗扭伤的方剂 3 治疗扭伤的中成药 4 扭伤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扭伤 扭伤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niǔ shāng
2 英文参考spra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ra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扭伤(sprain[1])为病名[2][3]。是指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关节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时,引起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等组织产生撕裂、断裂或移位等,以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色紫青为主要表现的损伤性疾病[1]。属祖国医学“伤筋”范畴[3]。
4 病因病机扭伤常见于人体诸大关节部位,如肩、腕、膝、踝,以及髋、肘等关节部位。多因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扑以及过度扭曲等原因所致[3]。
5 症状
关节受外力作用超过正常活动范围,引起关节囊、韧带和肌腱过度伸张,甚至破裂,出现局部血肿、疼痛和功能障碍[3]。
6 诊断要点扭伤多发生于颈、肩、肘、腕、腰、髋、膝、踝等部位,临床上表现不尽相同,但它们共同的诊断要点是:
①多有外伤史[3]。
②局部软组织疼痛,活动时加重,少数患者局部肿胀,或有明显血肿[3]。
③检查时局部压痛,肌肉紧张[3]。
④X线摄片排除骨折[3]。
7 扭伤的病因病机扭伤多由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或不慎跌仆、外伤、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软组织痉挛、撕裂、瘀血肿胀,以致气血壅滞局部而成。
8 扭伤的辨证分型扭伤部位因瘀阻而肿胀疼痛,伤处肌肤青紫,患肢关节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常伴局部热痛。
新伤:局部微肿,肌肉压痛,肌肤发红则伤势较轻;如肿胀高起,皮色紫红,关节屈伸不利,疼痛剧烈,示伤势较重,或有瘀血留滞。
陈伤:一般肿胀不明显,以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常因风寒侵袭或劳作而反复发作。
9 扭伤的治疗 91 方药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2]。内服壮筋养血汤或复元活血汤;外敷栀乳散及海桐皮汤熏洗,亦可配合针灸、 治疗[2]。
92 刺灸法颈部扭伤多取风池、天柱、大杼、后溪等穴;肩部扭伤多取肩髃、肩贞等穴;肘部扭伤取曲池、小海、天井等穴;腕部扭伤取阳池、阳溪、阳谷等穴;腰部扭伤多取肾俞、志室、委中、腰阳关、大肠俞等穴;髋部扭伤多取环跳、秩边、居髎、承扶等穴;膝部扭伤多取膝眼、梁丘、阳陵泉、委中等穴;踝部扭伤多取解溪、昆仑、丘墟等穴[3]。针用强 泻法,并可针后施灸,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等[3]。
921 治则活血止痛、祛瘀消肿
922 处方肩部——肩髃 肩髎 肩贞,肘部——曲池 小海 天井,腕部——阳池 阳溪 阳谷,腰部——肾俞 腰阳关 委中,髋部——环跳 秩边 居髎,膝部——膝阳关 梁丘 血海 膝眼,踝部——解溪 昆仑 丘墟
923 方义扭伤主要由气血壅滞而致局部肿胀疼痛,治疗当取近部腧穴以行气血、通经络。伤势较重者,可循经近刺和远刺相结合。
924 随证配穴疼痛较重—合谷、太冲,瘀血肿胀甚—血海、三阴交。
925 操作新伤毫针刺,泻法,或用粗针点刺放血;陈伤毫针刺,温通手法,或留针加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93 拨罐法 931 选穴阿是穴
932 方法皮肤针重叩肿胀明显部位至微出血,或用粗针点刺出血,加拔火罐,每次留罐10~15min。适用于新伤局部血肿明显,陈伤瘀血久留等症。
94 耳针法 941 选穴相应扭伤部位 皮质下 神门 肾上腺
942 方法毫针刺,中强 ,每次留针10~30min,每日1次。
10目录 1 拼音 2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换肌消毒散 21 换肌消毒散的别名 22 处方 23 功能主治 24 换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金鉴》卷五十一:换肌消毒散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换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诚书》卷十五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换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换肌消毒散 1 拼音
huàn jī xiāo dú sǎn
2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换肌消毒散21 换肌消毒散的别名
萆薢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22 处方土茯苓15克 当归(酒洗)白芷 皂角刺 薏苡仁各45克 白鲜皮 木瓜(不犯铁器)金银花 木通各3克 甘草15克
23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治杨梅不拘初起溃烂,或发舌间、喉间。
24 换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5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3 《金鉴》卷五十一:换肌消毒散31 处方
当归、生地黄、赤芍药、川芎、皂刺、土茯苓、金银花、连翘(去心)、甘草(生),白芷、苦参、白鲜皮、防风。
32 功能主治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致生下婴儿上半身赤烂,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者。
33 换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外用清凉膏或鹅黄散敷之。
34 摘录《金鉴》卷五十一
4 《诚书》卷十五 41 方名
换肌消毒散
42 组成土茯苓(即萆薢)、当归、白芷、甘草、皂角刺、薏苡仁、白鲜皮、木瓜(忌铁)、金银花、木通、连翘、防风、黄耆、川芎、生地、芍药各等分(一方用至木瓜止)。
43 主治一切恶毒疔肿,杨梅疮。
44 换肌消毒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古籍中的换肌消毒散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杨梅疮沉数,邪在脏腑也,先用内疏黄连汤通导之,后用换肌消毒散为主,愈后再无筋骨疼痛之患。若疮凸赤作痛,热
《保婴撮要》:[卷十二]杨梅疮,先用龙胆泻肝汤。大便秘者,用大连翘饮,后用换肌消毒散。若蚀伤眼目,兼用九味芦荟丸、六味地黄丸。肢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杨梅疮,疮形小而且干,此不过在皮毛肌肉之间,每日用换肌消毒散去木瓜加荆芥、防风、蝉衣汗之,或更以龙胆泻肝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杨梅疮多者先用龙胆泻肝汤。大便秘者用大连翘饮,后用换肌消毒散。若蚀伤眼目,兼用九味芦荟丸、六味地黄丸。肢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外科钤(下)]杨梅疮(六十二)以毒攻毒,首先弄一个炼药用的鼎,把断肠草50克,鸩的羽毛10克,毒箭木3斤,鹤顶红40克,天然砒霜2斤,雷公腾2碗,奎宁620克,番木鳖1千克,煮烂后,捏住鼻子,分早中晚三顿喝了,古籍上看到的,整死概不负责!
目录 1 拼音 2 《外伤科学》 21 组成 22 功效 23 主治 24 外伤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外伤散 外伤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ài shāng sǎn
2 《外伤科学》 21 组成大黄1斤,扁柏1斤,栀子4两,桃仁4两,泽兰4两,防风5两,薄荷5两,黄芩5两,骨碎补3斤,当归尾3斤,制草乌1两,制川乌1两,天南星1两,制半夏1两,毛麝香1斤,千打捶1斤,血见愁1斤,透骨消1斤,田基黄1斤,入地金牛1斤。
22 功效祛瘀,消肿,止痛。
23 主治骨折、伤筋初期肿痛者。
24 外伤散的用法用量水、酒、蜂蜜或凡士林调敷。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外伤散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杂证部]竹木刺入肉方歌诸刺入肉系外伤,蝼蛄捣涂最为良,如刺已出仍作痛,再涂蝼蛄即无妨。注诸刺入肉,外伤之证也。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五杂证部]竹木刺入肉诸刺入肉系外伤,蝼蛄捣涂最为良,如刺已出仍作痛,再涂蝼蛄即无妨。注诸刺入肉,外伤之证也。软浅者,
《丹台玉案》:[卷之三]内外伤辨。恶风。不耐一切风寒。内伤。恶风。偏恶梦小贼风。外伤。恶热。无有休歇。日晡转剧。直待汗下方退。内伤内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门]病机汉张仲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观其少阳证,小柴胡汤用人参,则防
《内外伤辨》:[卷上]辨气少气盛扭伤简介
本文2023-10-11 14:44: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