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名词解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1收藏

学记名词解释,第1张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1《礼记》中的文学常识

《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49篇。为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汉族哲学思想。

《礼记》全书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如:

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礼记》中的文学常识

《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49篇。

为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汉族哲学思想。 《礼记》全书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

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如: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3《学纪》和《礼记》文学常识

《学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毂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二经;宋明又增加入孟子,于是定型为十三经”,为士者必读之书。

4文言文《礼记·学记》里的文学常识,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简单说一下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点。

1、“教学为先”前省略介词“以”。“以。。为。。”通常翻译作“把。。当作。。”;

2、“其此之谓乎!”是固定句式“此。。之谓也”的运用形式,通常翻译为:“说的就是。。啊。”“其”表推测,译为“大概”。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中“反”为通假字,通假“返”。

4、“又从而庸之”中的“庸”为形容词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平庸”。

5、“叩之以小者则小鸣”中“叩之以小”为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序为“以小叩之”,翻译为“用小的力气去敲击(钟)”。

以上是我的简单理解,如有不足之处,请其他网友不吝赐教。

5《学纪》和《礼记》文学常识

《学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

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毂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二经;宋明又增加入孟子,于是定型为十三经”,为士者必读之书。

6《礼记》有哪些内容

今《礼记》凡四十九篇。

〈正义〉引〈六艺论> 曰:"戴德传〈记》 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记》四十九篇,此〈礼记〉是 也。”《经典释文。

叙录〉引刘向〈别录> :"〈古文记》二百四篇。” 又引陈邵《周礼论•序> :"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 《大戴》 卢植,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即今 〈礼记〉是也。

”《隋志〉则谓:"戴圣删〈大戴》为四十六,马融足 《月令>、(明堂位〉、〈乐记〉为四十九。”今按〈汉志>:礼家, 〈记》百三十一篇。

班氏自注:"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按其中实有 旧记,此书未尽合)见前。

此为今学。又 、二十二篇,凡 二百七。

如《隋志〉说,《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为马 融、卢植后加,则正二百四也。(此外礼家之书:《曲台后仓》,乃汉师 所撰。

《中庸说》、《明堂阴阳说》皆说,《周官经》、《周官传》,别 为一书,与礼无涉。《军礼司马法》,为班氏所入。

《封禅议对》、《汉 封禅群祀》、《议奏》,皆汉时物。故唯《古封禅群祀》,可以相加也。

然此二百四篇中,百三十一篇,实为今学,不得概云古文记)然〈乐记正 义〉又引刘向《别录>,谓〈礼记> 四十九篇。 〈后汉书•桥玄传> : ‘‘七世祖仁,著〈礼记章句 > 四十九篇。”

仁即班氏〈儒林传》所谓小戴 授梁人桥仁季卿者。《曹褒传> :"父充,治(庆氏礼〉。

褒又传《礼 记〉四十九篇。庆氏学遂行于世。

"则 中,《曲礼》、《檀弓>、《杂记〉,皆分上下,实四十六篇。四十六加八十五,正 百三十_。

然则此百三十一篇者,固博士相传之今学,无所谓删《古记> 二百四篇而为之也。或谓今之{大戴记>、《哀公问》、《投壶》,皆全 同〈小戴>;苟去此二篇,篇数即不足八十五,安得谓小戴删取大戴乎? 不知今之《大戴记>,无传授可考,前人即不之信。

(《义疏》中即屡言 之)虽为古书,必非大戴之书。然语其篇数,则出自旧传,固不容疑也。

7《礼记》的介绍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据传,《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

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采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

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

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

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

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

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8谁知道有关

《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

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

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礼记》的史学价值 詹子庆 《礼记》是一部儒家经典,它在经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但我们今天来研读《礼记》,务必要摆脱经学传统的束缚,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去解析其成书过程和各篇章折射出的时代背景,并确定它基本上属于先秦史料,从而探讨这部著作的史学价值。 《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

它包涵了从孔子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论著,其中皆为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内容相当庞杂。经过学者们长期研究,较普遍地认为这些篇章大多数写就于春秋战国时代,文中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其中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真谛的发挥,即使有个别篇章是秦汉儒生所撰,但其基本内容也都是对先秦古制的追记。

《礼记》在儒家学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众所周知,孔子之后,学派林立,“儒分为八”。

但在长期流传中,除孟子、荀子留下较完整的著作外,其它各派论著多所散失。《汉志·诸子略·儒家》所列书目,大多失传,但有些篇章幸存于《礼记》中,如《子思二十三篇》,是书今已不存,但研究者认为今收入《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和《缁衣》四篇都是子思的作品。

前不久公布的江陵郭店楚简有《缁衣》篇,与《礼记》内容基本相符。此简下葬大致在战国中期偏晚,可见《礼记·缁衣》的写成年代还要早于此时。

历代学者研究《礼记》着眼于分析各篇的作者及所属流派,虽意见纷纭,但如把《礼记》中有关篇章联系起来考察,大致可勾勒出孔孟荀之间乃至秦汉之际儒家各派思想体系传承关系的轮廓。 《礼记》为研究先秦儒学史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尤其是蕴含的礼学思想最为丰富。

儒家的礼学思想博大精深,从孔子首创礼学思想,经孟荀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体系大备。其间《礼记》对礼学的阐述最为精彩完备。

如书中探讨礼之源,从人情、人欲、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从天地神等抽象信念中,提出种种猜测,反映当时学者对知识的孜孜以求。 《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

从史学角度研读《礼记》,更需要注意书中包涵的古代礼制和当时社会生活情景的内容。 冠、昏、乡、射、朝、聘、丧、祭诸礼在许多篇章中都有反映,此外《仪礼》中缺失的逸礼,如奔丧、投壶等礼也有专篇阐释。

在诸礼中,《礼记》尤为重视丧、祭,因为丧、祭二礼,集中反映当时的社会结构、各项制度和观念形态。如记录丧制、丧事、丧服的有《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等。

论述祭祀的有《祭法》、《祭义》、《祭统》等。这些篇章既注意阐释礼之数(即礼之仪),对《仪礼》部分内容加以补充说明;更为注意诠释“礼之义”,对诸礼的精神实质和用礼之目的加以阐述,为我们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提供了更多依据。

另外,上自治国方略,下至家庭准则,在《礼记》中都有专门篇章论述。 如《王制》记载古代封国、爵禄、职官、巡守、刑罚、养老、学校等制度,几乎涉及古代统治者治国的方方面面,该篇虽写成较晚,但内中多后人对古制的追记,仍不失它的史料价值。

而《内则》则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家训,反映了古代贵族家庭成员彼此相处的尊卑关系,也是研究上古家庭史的基本史料。 要言之,《礼记》中的许多篇章处处体现出宗法制的原则和精神。

其中《丧服小记》和《大传》有两段精辟论述,许多学者据此解释不一,但文中对如何区别大宗和小宗及其相互关系,对在宗庙祭祀等活动中如何运用宗法制原则以及实行宗法制对维系周代社会秩序的作用都有深刻论述,因此视上述两篇文章为研究周代宗法制的基础并不为过。 其它与宗法制相连的昭穆制、丧服制等也在《礼记》的相关篇章都有论述,故欲研究先秦制度史亦不可不读《礼记》。

《光明日报》2001年4月10日 《礼记》简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光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

9《礼记》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是什么

主要内容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主要思想

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人的完善八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

教学三方法:讲解、问答、练习

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教师所必备:博喻

孝道思想

《礼记》之孝道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既论述了孝之起源、地位与作用,孝与忠、礼、政、教的关系等宏观理论问题,又有关于孝道本身的总体与个别义项和孝行的微观具体论述。

政治理想

大同世界。

原文如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翻译如下:

玉石不经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把教育当作首要任务。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回来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勉励自己不倦地钻研。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大学教育的方法是:问题还没有发生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候施教,叫作适时;不超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而施教,叫作顺应;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而受益,叫作切磋。这四点,是教育成功的原因。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禁止,就会遇到抵触而不易克服;时机错过了才学习,则勤苦却难有成就;杂乱地施教而不合乎顺序,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而不好收拾;单独学习而不与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孤陋寡闻;交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轻慢邪僻的言行会荒废学业。这六点,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学习的人有四种缺点,老师一定知道它。人学习的时候,有的缺点在于学得过多,有的缺点在于学得过少,有的缺点在于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了。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习的人心理的不同。知道了他们的想法,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补救他们的过失。当教师的,就是要发展他们的优点而补救他们的过失。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见到的《礼记》。

《学记》的内容涉及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其中有不少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述,仍值得我们借鉴。这篇课文选取的三则短文都是谈教学原则的,每一则有一个要点。

《先秦散文·礼记·学记(节选)》原文鉴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①。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②,教学为先③。

虽有嘉肴④,弗食,不知其旨也⑤;虽有至道⑥,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所困⑦。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⑧;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⑨。故曰:教学相长也⑩。

大学之法(11),禁于未发之谓豫(12),当其可之谓时(13),不陵节而施之谓孙(14),相观而善之谓摩(15)。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16)。发然后禁,则扞挤而不胜(17);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18),则坏乱而不修(1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燕朋逆其师(20);燕辟废其学(21)。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22)。君子即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23),道而弗牵(24),强而弗抑(25),开而弗达(26)。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矣。

学者有四失(27),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28),或失则寡(29),或失则易(30),或失则止(31)。此四者,心之莫同也(32)。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33)。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34)。师严然后道尊(35),道遵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36):当其为尸(37),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38),无北面(39),所以遵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而从而庸之(40);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41),又从而怨之。善向者,如攻坚木(42),先其易者,后其节目(43),及其久也,相说以解(44);不善向者,反此。善待向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45);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 ①道:指封建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②君民:统治人民。 ③教学为先:以立教立学为先务。 ④嘉肴:鱼肉等美味荤菜。 ⑤旨:美味。 ⑥至道:深远的道理。指封建时代最高的道德规范和精神境界。 ⑦知困:知道自己有迷惑不解之处。 ⑧自反:反过来求之于自己。 ⑨自强:自己努力向上。 ⑩教学相长:教与学互相促进。 (11)大学:即太学,古时的最高学府。 (12)未发:指邪恶念头未发生之前。豫:同“预”,预防。 (13)可:恰可受教育的时候。时:合乎时宜。 (14)陵:同“凌”,超越。节:学习由浅而深的次第。施:施行教育。孙:顺。 (15)相观:互相观察学习。善:长处。摩:观摩,互相切磋。 (16)兴:犹言成功。 (17)扞(han音旱)挤:抵触抗拒。胜:克服。扦挤不胜:谓教育已发生不了作用。 (18)杂施:杂乱地施行教育。不孙:不合乎顺序。 (19)修:修治。 (20)燕:通“宴”,安逸。燕朋:安于朋比为奸。 (21)燕辟:安于邪恶的行为。废:荒废。 (22)废:失败。 (23)喻:晓喻,诱发启导。 (24)道:引导。牵:强迫。 (25)强:激勉。抑:阴止。 (26)开:开端。达:和盘托出。 (27)失:过失:偏向。 (28)多:贪多而不求甚解。 (29)寡:知识面狭窄。 (30)易:把学习看得很容易而缺乏刻苦钻研精神。 (31)止:畏难而止步。 (32)心之莫同:心理各有不同。 (33)长善:发扬优点。 (34)严:遵敬。 (35)道遵:真理受到敬重。 (36)不臣于其臣:不用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下。 (37)尸:祭主,扮作死者受祭的活人。 (38)诏于天子:对天子讲授。 (39)北面:面向北。无北面:不必面北行君臣之礼。 (40)庸:归功。 (41)勤:勤苦。 (42)攻:砍伐。 (43)节目:坚硬树木的关节处。(44)说:通“脱”,脱落。 (45)尽其声:余韵悠扬而自尽。

今译 玉的质地虽然美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器皿;人虽为万物之灵,若不学习,也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王者建设国家,治理人民,以教育为首要的任务。

虽有好菜摆在那里,如不品尝,则不知它的美味;虽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它的美好。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省;知道不通,然后能自我勉力。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太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念头未发生前,用礼来加以约束禁止,就叫预防;恰好可以教导时才加以教导,就叫合乎时宜;根据学生的能力,不超出所能接受的程度来教授,就叫顺序;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彼此受益,就叫切磋。这四种方法,便是使教育兴盛的方法。已经发生了邪恶的念头,然后再加禁止,则坚不可入,教育也就不起作用了。错过适当的学习时期,虽努力也难见成效。东扯西扯不循序而进的学习,只会使学生头脑混乱而不会明达。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便落得孤单浅陋而所见不广。结交不正当的朋友,会违背师长的教训;不良的习惯,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君子知教育兴衰之所在,然后才可以做人家的教师。所以君子的教育是晓喻别人,只加引异而不强迫别人服从;待学生刚严,但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加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异而不强迫,使学生容易感到亲近。教师刚严而不抑制,使学生能自由发展。只加启发而不必全说出,使学生能思考。使人亲近而以能主动思考,这才算是善于晓喻了。

学习的人会犯四种错误,教育别人的人一定要明白。人在学习时,或有贪多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浅尝辄止所知甚少的毛病;或有见异思迁学不专一的毛病;或有自作限制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错误,心理各不同。一定要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改正这些毛病。教育的目的是要弘扬长处而挽救过失。

学习时最难做到的,就是尊敬老师。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受到敬重;真理受到敬重,然后人民的学习态度才会严肃。所以君主不以对待臣下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在祭祀中,臣子做“尸”的时候;二是做君主老师的时候。太学里的礼法,即使对天子讲课时,臣下也不必对君主居臣位,这就是为了表示遵敬老师。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学生都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辛苦,而效果只事倍功半,学生怨恨老师过于严格。善于寻找学习方法的人,象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较软的部位开始,而后及较坚硬的部位,时间久了,木头自然脱落分解;不善于寻找学习方法的人,刚好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有如撞钟,轻轻敲打,钟声较小,重重敲打,钟声较大,打钟的人一定要从容不迫,钟声才会余韵悠扬;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恰好相反。这都是增进学识的方法。

总寨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体系相当严谨的教育文献之一,涉及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作用和任务,教育和教学制度,内容原则和方法,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学记》论述的问题,往往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琢磨璞玉,使之成为贵重的玉器,比喻为人必须经过一番教育,才能懂得政治和伦理的大道理。作者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复杂的问题,具体形象,浅显易懂。

夹叙夹议,是《学记》写作上的又一特点。当作教育的一种传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尊师的深远意义。所以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作者先从道理上谈了首先要尊师,然后才能重道,因为道是由老师传授的。接着讲要尊师首先应从国君做起,“当其为师,则弗臣也。”“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这些事实都说明尊师的重要性,有理有据,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学记名词解释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