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唐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马唐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马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马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马唐 1 拼音

mǎ táng

2 《辞典》:马唐

21 出处

《别录》

22 拼音名

Mǎ Tánɡ

23 马唐的别名

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

24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

25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下部节上生根。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17厘米,宽3~10毫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近 ,两面疏生软毛或秃净;叶鞘疏松裹茎,疏生有疣基的软毛或无毛。总状花序3~10枚,长5~18厘米,上部者互生或呈指状排列于茎顶,基部者近于轮生,穗轴宽约1毫米,中肋白色,约占其宽的1/3;小穗披针形,长3~35毫米,通常孪生,一具长柄,一柄极短;第1颖微小,钝三角形,长约O2毫米;第2颖长为小穗的1/2或3/4,边缘具纤毛;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明显的5~7脉,中部3脉明显谷粒几等长于小穗,色淡。花果期6~10月。

26 生境分布

生长于草地和荒野路旁。广布我国南北各地。

27 性味

《别录》:"味甘,寒。"

28 功能主治

①《别录》:"主调中,明耳目。"

②《本草拾遗》:"煎取汁,明目润肺。"

29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 嗍骨散

ddot;疡医》卷五:方名:嗍骨散组成:马蹄金、马蹄藤、白马骨、紫金皮、钩藤钩、铁马鞭、酒坛根、马

马鞭散

晚祥西、雪里开、马蹄金、铁马鞭、鬼腰带根。主治:马(疒皇)。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又用雪里开捣

散血消核汤

山苏木、溪枫根、山乌豆、鸡屎子、赤牛膝、马蹄金、马蹄藤、铁马鞭、白马骨、马蹄香、穿山蜈蚣。主治:马

二马散

ǎsǎn处方:马蹄金、铁马鞭、拨雪根。功能主治:马(疒其)。用法用量:水煎,入少酒和服。摘录:《准

九金六马散

ǔjīnliùmǎsǎn处方: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银花、山红

更多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

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 风湿关节炎片

ian标准编号:WS3B051791处方:马钱子(调制粉)160g麻黄160g当归32g苍术

跌打止痛片

制)150g红花100g当归100g土鳖虫50g马钱子(砂烫)10g合欢皮100g制法:以上六味,

伤科七味片

次。极量,一次4片,一日3次。注意:本品含有剧药马钱子,应严格按规定量服用。贮藏:密封。注:延胡索

复方氨茶堿暴马子胶囊

拼音:fùfāngānchájiǎnbàomǎzǐjiāonáng英文:复方氨茶堿暴马子胶囊说明书:

复方陇马陆胃药片

an标准编号:WS3B294398处方:陇马陆全粉200g三七40g其他药材适量制法:以上药

更多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马唐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莸

(《拾遗》)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马唐。释名马唐(《别录》)、马饭(《别录》)、羊麻(《别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四十二有名未用总一百九十四种]一百三十二种草木类

见日消黑此物有小毒○马颠味甘有毒疗浮肿不可多食○马唐味甘寒主调中明耳目一名羊麻一名羊粟生下湿地茎有节

《证类本草》:[卷第三十]马唐

节节有根,著土如结缕草,堪饲马。云马食如糖,故曰马唐。煎取汁,明目,润肺。《尔雅》云∶马唐,马饭也。

《普济方·针灸》:[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草木类

(有名未用)马唐一名羊麻。羊粟。尔雅云。马唐马饭也。马逢。牛舌实一名喙尸。牛耳菜。犀洛一名星洛。泥洛

《医说》:[卷二神医]太医集业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黑骨头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黑骨头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化学成份 28 性味 29 功能主治 210 黑骨头的用法用量 211 注意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黑骨头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黑骨头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黑骨头 1 拼音

hēi gǔ tóu

2 《辞典》:黑骨头

21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2 拼音名

Hēi Gǔ Tou

23 黑骨头的别名

铁散沙、铁骨头、牛尾蕨、山筋线(《广西药植名录》),山杨柳、青蛇胆、小青蛇、柳叶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黑龙骨、飞仙藤,达风藤(《云南中草药选》),小黑牛、青香藤、奶浆藤、青色丹、黑骨藤、青风藤(《云南中草药》)。

24 来源

为萝藦种植物西南杠柳的根或全株。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25 原形态

西南杠柳,又名:滇杠柳。

常绿攀援藤本,长达10米以上。全体无毛,具乳汁。根细长,弯曲,有香气,棕色。茎基部木质,纤维性强。叶对生;狭披针形,长23~6厘米,宽04~1厘米,先端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均光滑;叶柄短。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多为3朵;花小;花瓣5,卵圆形,端尖,暗绿**。蓇葖果双生,长圆锥形,斜展,长6~10厘米,上端渐狭尖;内含多数具白色长绢毛的种子。

26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疏林中。分布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27 化学成份

滇杠柳新鲜茎皮中提出的滇杠柳甙(粗甙)具有强心作用,其特点类似毒毛旋花子甙G。滇杠柳甙之鸽平均致死量为59±10毫克/公斤,较毒毛旋花子甙G低。

28 性味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凉,有小毒。"

29 功能主治

通经络,祛风湿,活血,消炎。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口腔炎,乳腺炎。

①《广西药植名录》:"清凉止血。治跌打损伤,伤寒,痨伤,疟疾,肚痛。"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消炎解毒。治风湿跌打疼痛,热性疮毒,乳腺炎,咽喉炎,口腔炎。"

③《云南中草药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胃痛,消化不良,闭经,月经不调。"

④《贵州药植目录》:"治劳咳。"

210 黑骨头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211 注意

《云南中草药》:"肝炎,消化道溃疡患者忌服。一日量不宜超过三钱,服过量出现抽搐,甚至死亡。"

2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黑骨头的方剂 雪上一枝蒿速效止痛搽剂

98处方: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草乌红花乳香金叶子黑骨头川芎金铁锁重楼附子见血飞冰片制法:以上十三味,

三七伤科片

g三七54g九股牛(去皮)44g对节蓝7g黑骨头(去皮)88g浙贝母183g金丝矮陀陀(酒

三七伤科散

g三七54g九股牛(去皮)44g对节蓝7g黑骨头(去皮)88g浙贝母183g金丝矮陀陀(酒

黄鸡煎丸

,自巳时炊,至申时住火,俟温取鸡,去腹中药,及筋骨头翅,以净肉研和得所,更少入酒面糊为丸。如小绿豆大

二十五味阿魏散

主治:祛风镇静。用于五脏六腑的龙病,肌肤,筋腱,骨头的隆病,维命隆等内外一切隆病。用法与用量:一次1

更多用到中药黑骨头的方剂

用到中药黑骨头的中成药 雪上一枝蒿速效止痛搽剂

98处方: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草乌红花乳香金叶子黑骨头川芎金铁锁重楼附子见血飞冰片制法:以上十三味,

三七伤科散

g三七54g九股牛(去皮)44g对节蓝7g黑骨头(去皮)88g浙贝母183g金丝矮陀陀(酒

三七伤科片

g三七54g九股牛(去皮)44g对节蓝7g黑骨头(去皮)88g浙贝母183g金丝矮陀陀(酒

二十五味阿魏散

主治:祛风镇静。用于五脏六腑的龙病,肌肤,筋腱,骨头的隆病,维命隆等内外一切隆病。用法与用量:一次1

再造丸

二次。《温热经解》方之再造丸:组成:真蕲蛇(去皮骨头尾各3寸,酒浸,炙,取净末)4两,两头尖(系草药

更多用到中药黑骨头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黑骨头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跌打损伤经验各良方]接骨良方

先将骨头接好,或竹箸、或用杉木皮、或竹片扎好,再用药末糊上,干则换糊,月余即愈。磕头虫、荞面、黑小羊

《外科选要》:[卷上]痈疽诸症疮名十律

有黄头并白泡,发无定处速如飞。左为坐马右下马,尾骨头尖颧口疑。此物杀人能致命,火急攻医切莫迟。妇人之

《痰火点雪》:[卷二痰火潮热]附∶诸方

(童便蒸,四分)白马骨头(用酥油三分,炙至一钱)黑玄参(四分)丹参(一钱)姜(一片)茅根(一撮)水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口牙部

在纸上。剪成碎条。卧时贴在患处。次早起时取出。有黑色可验。专治牙痛。哭来笑去方潮脑川椒(去目。各五

《普济方·针灸》:[卷十四针灸门]咳嗽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麻根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麻根的别名 24 来源 25 功能主治 26 麻根的用法用量 27 附方 28 各家论述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麻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麻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麻根 1 拼音

má gēn

2 《辞典》:麻根

21 出处

《本草经集注》

22 拼音名

Má Gēn

23 麻根的别名

麻青根(《药性论》)

24 来源

为桑科植物大麻的根。

25 功能主治

去瘀,止血。治淋病,血崩,带下,难产,胞衣不下,跌打损伤。

①陶弘景:"麻根汁煮饮之,主瘀血、石淋。"

②《唐本草》:"主产难,胞衣不出,破血壅胀。带下崩中不止者,以水煮服之。"

26 麻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

27 附方

①治淋下血:麻根十枚,水五升,煮取二升,一服,血止。(《肘后方》)

②令易产:大麻根三茎,水产升,煎取半升,顿服,衣不下,服之亦下。(《新续十全方》)

③治踠折骨痛不可忍:大麻根及叶捣取汁一升饮之。非时即煮干麻汁服亦同。亦主挝打瘀血,心腹满,气短。(《独行方》)

28 各家论述

《本经逢原》:"麻根捣汁,治产难胞衣不下,煮服治崩中不止,生走熟守也。并治淋下血不止。"

29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麻根的方剂 麻根汁酒

拼音:mágēnzhījiǔ处方:大麻根及叶(生者,去土)3斤。制法:上锉细,捣绞取汁。功能主治:打

麻根散

拼音:mágēnsǎn《普济方》卷三五五:麻根散:处方:苎麻根(或麻笋)。功能主治:产妇诸证。用法用

杨花散

拼音:yánghuāsǎn《伤科补要》卷四:组成:南星2钱,草乌1钱(姜汁炒),闹杨花3钱,半夏2钱

药酒奇方

编》卷下:方名:药酒奇方组成:十大功劳3两,八棱麻根5钱,*羊藿3钱,千年健3钱,红花3钱,当归3钱

轻乳散

,乳香5分,黄丹5分,没药3分,冰片1分。主治:麻根疮。用法用量:先用苎麻根4两,苦参3钱,煎汤洗净

更多用到中药麻根的方剂

用到中药麻根的中成药 生发酊

皮肤病学简编》方之生发酊:组成:侧柏叶15g,芝麻根31g,杨柳梗31g,墨旱莲15g。主治:《中医

七厘散

拼音:qīlísàn英文:AnisoduscarniolicoidesCYWuetCChen;

紫雪

APH诱导的RBC溶血。升麻具有抗炎消肿作用,升麻根含有体内抗氧化的物质。木香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

更多用到中药麻根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麻根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四]麻(音坟)

事。其子中仁,合丸药并酿酒,大善,然而其性滑利。麻根汁及煮饮之,亦,即麻实,非花也。《尔雅》云∶,实

《普济方》:[卷六十六牙齿门]牙齿疼痛

草豆蔻皮(一钱二分)木律(二分)益智皮(半钱)升麻根(一钱半)骨灰(半钱)熟地黄木律。一方蝎梢散(出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五]打扑损伤

服二钱匕。乳香温酒调下,不拘时服。治打扑损疼痛。麻根汁酒方大麻根及叶(生者去土三斤)上一味细锉,捣绞

《普济方》:[卷二百十五小便淋秘门]卒淋

车前子(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麻根汤(出圣惠方)治卒淋小便不通。疼痛烦闷。坐卧不得

《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八]治卒淋涩痛诸方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5、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参考资料:

-脉经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剪刀草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剪刀草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性味 29 功能主治 210 剪刀草的用法用量 211 附方 212 剪刀草的临床应用 2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剪刀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剪刀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剪刀草 1 拼音

jiǎn dāo cǎo

2 《辞典》:剪刀草

21 出处

《饮片新参》

22 拼音名

Jiǎn Dāo Cǎo

23 剪刀草的别名

塔花(《植物学大辞典》),玉如意(《苏州本产药材》),山薄荷、土薄荷(《泉州青草药》),野薄荷(《泉州本草》),野仙人草、小叶仙人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节节花、野香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4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光风轮或瘦风轮的全草。6~8月采收,晒干。

25 原形态

①光风轮

多年生草本,高7~25厘米。茎方形,光滑或有微柔毛。叶对生;叶片菱形至卵形,长08~2厘米,宽6~1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光滑,有柄。花10余朵排成轮伞花序,对生于叶腋或顶生于枝端;花萼管状,紫色,外面无毛,5齿裂,下唇齿缘有羽状缘毛;花冠紫红色,2唇形,上唇很短,下唇3裂,稍长;能育雄蕊2,退化雄蕊2。小坚果倒卵形,淡**,光滑。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路边、山脚下、荒地。分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②瘦风轮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形态与上种近似,惟茎细而柔软,单一,稀分枝,无显著的四棱。萼外面脉上有短毛。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于荒地、路边及山坡等处。分布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26 生境分布

产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27 性状

干燥全草,茎枝柔细,直径不过1毫米;表面紫棕色,有纵棱;折断面黄棕色。叶皱缩卷曲,黄棕色或淡绿色;质脆易落。上部花穗仅留黄绿色的花萼,花冠多已脱落,有时残存黄白色的小坚果。气微,味微苦。以干燥、黄棕色至青棕色、无泥土者为佳。

28 性味

苦辛,凉。

①《饮片新参》:"苦,平。"

②《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苦辛,凉。"

29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散瘀消肿。治感冒头痛,菌痢,肠炎,乳痈,疔疮,跌打损伤,血崩,荨麻疹。

①《饮片新参》:"消疮肿丹毒,虫咬伤。"

②《苏州本产药材》:"止血。治乳痈,疔疮。"

③《泉州青草药》:"祛风,止血,消痈,止痢。"

④《泉州本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消痈止痢。治妇人血崩,乳痈,赤白痢。外敷痈疽肿毒。"

⑤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散热。治肠炎,白喉,咽喉肿痛,痈疽疮疖,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⑥《江西草药》:"散瘀解毒。治跌打损伤,感冒头痛,中暑腹痛。"

⑦《湖南药物志》:"行气,散血,消积。"

210 剪刀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211 附方

①治感冒头痛:光风轮三钱,生姜二片,葱白二个。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②治中暑腹痛:光风轮五钱,青木香根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痢疾:鲜瘦风轮菜一两,水煎内服,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

④治乳痈:鲜瘦风轮菜一两,红糖一两,酌加开水炖服。另用鲜叶一握,加红糖捣烂外敷。

⑤治跌打损伤,积瘀疼痛:一鲜瘦风轮菜绞汁泡酒服。(③方以下出《泉州青草药》);二鲜瘦风轱菜,用甜酒酿糟捣烂,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⑥治妇人血崩(属血热者):瘦风轮菜一两,生地黄、侧柏叶各五钱,入冰糖少许。水煎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⑦治小儿食积:瘦风轮、公母草各二钱,隔山消一钱半,槟榔、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每日服三次。(《湖南药物志》)

⑧治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光风轮菜适量,煎汁洗。(《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12 剪刀草的临床应用

治疗菌痢、肠炎:取瘦风轮18斤和仙鹤草7斤,粉碎,过120目筛,得8斤细粉,将所剩之粗粉再与瘦风轮22斤混合水煎2次,合并2次滤液浓缩到一定程度后拌入8斤细粉,烘干研粉,过120目筛后装入0号胶囊中,每粒胶囊相当于瘦风轮生药2克,仙鹤草035克。每次内服4~5粒,每天4次。治疗214例急、慢性菌痢及肠炎,疗效标准如下:一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镜检阴性,阶月内无复发;二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病程较长,追踪观察有复发;三好转:症状缓解,便次减少,大便镜检有好转;四无效:服药后无明显变化而采用其他药物治疗者。结果急性菌痢54例,痊愈51例,显效3例;慢性菌痢14例,痊愈6例,显效2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急性肠炎128例,痊愈121例,显效6例,好转1例;慢性肠炎18例,痊愈12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2例。平均治愈天数为6~7天。初步观察,疗效似高于黄连素、痢特灵等常用药物;特别是对急性菌痢和肠炎,疗效更为明显。若用煎剂,则控制症状似比胶囊更快。治程中除少数病例用量过大时出现便秘外,无其它不良反应。

213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剪刀草的方剂 八宝膏

三一五处方杜牛膝1把,马鞭草1把,血见愁1把,剪刀草1把,稀莶草1把,灯笼草1把,醋浆草1把,螺面

万灵膏

两,白胶香1两,没药1两,乳香1两,黄丹1两,剪刀草末1两。主治:痈疽疮疖。用法用量:先以葱盐汤洗

剪刀股丸

治:小儿急惊,涎盛,搐搦。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剪刀股研破,浓煎薄荷水化下;如口噤,即斡开灌之。摘录

吊药

:《伤科方书》《喉科秘诀》卷上:组成:鹅腿草(即剪刀铰根)、山大黄(即水推沙根)、野南星(即石蒜头)

金粟黄芽丹

沉香水浴。一载后,丹成如谷芽样,或如花果样。用银剪刀剪下,入大萝卜内蒸一伏时,以萝卜深黑为度。取出用

更多用到中药剪刀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剪刀草的中成药 腹膜透析

脱落。3、在进行外露导管及连接管道维护时不可接触剪刀等锐利物品。4、连接短管使用超过6个月必须更换,

更多用到中药剪刀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剪刀草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三卷果之六]慈菇

校正原混乌芋下,今分出。仍并入《图经》外类剪刀草。释名借姑(《别录》)、水萍(《别录》)、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九痈疽门]治发背贴淋拓法

(方见麦门冬汤)治发背及疽。一切毒肿内消方。用剪刀草不限多少。净洗切捣。绞取汁一小盏。温暖频服之。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第十五门]治痱子

高司法方。用剪刀草汁调蛤粉敷之(剪刀草即慈菇叶也)。《是斋百一选方》宋王璆原公元9601279年

《普济方》:[卷三百十三膏药门]总论

香(一两)没药(一两)黄丹(一两)乳香(一两)剪刀草末(一两野慈菇也)上用净铛下清油、乱发。炭火熬

《普济方》:[卷二百七十五诸疮肿门]一切恶疮

马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马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马唐的别名 24 来源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