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火星的资料
更新1:
以上最少8条
THX
火星 -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第四颗行星,介于地球与小行星群之间,距离太阳约152AU,体积大小仅为地球的1/6,而重量为地球的1/10 为类地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 火星的地形外观 由以往对于火星的观察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 可以直接由中型望远镜看到火星两极的白色极区,以及红色的表面,这意味着火星的大气并不浓厚,不像金星一样遮盖了整个表面 火星距离地球的距离,仅次于金星,因此成为不错的研究题材,利用哈伯望远镜做观测,即可拍到火星表面的影像 在探测船所拍摄的火星照片中,可以看到火星表面有如运河一般的痕迹 ,左边的照片,为火星中纬度的地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地表的刻痕因此在早期的研究中,一度以为火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干旱时期,因此智慧生物火星人在表面建构了网状的输水网 ,将极区的水运往低纬地区灌溉,不过这个说法已经被推翻了 经由更精确的照片资料显示,这些火星的"运河",可能根本就没有水的存在 至目前为止(2001年),也没有发现火星上的高等生命活动 火星表面地形极富变化,北半球有占总表面积30%的年轻低洼平原,南半球是遍布陨石坑的古老高地,因此是个北低南高的不对称结构 在火星的南北两极 ,有水冰及干冰堆积而成的巨大极冠 火星表面的极冠大部份为干冰所构成的,在夏季时,会发现极冠的干冰退缩,而冬季时极冠扩张 地表还有奥林帕斯山以及水手峡谷等大型的地形构造 奥林帕斯山为火星表面最巨大的火山 ,高达27公里,足足比地球上最高峰圣母峰高上三倍 山脉绵延600公里,约为台湾的15倍长 而大型峡谷水手峡谷长超过4000公里,占火星周长的五分之一 是非常显著的大型地形 火星的表面环境 由于科幻小说以及**情节的影响 ,使得人类一直深深的认为,火星是人类第二颗可以掌握的行星,而在火星上,可能有火星人的存在 在某些方面上 ,这可能是正确的,因为火星的表面环境是九大行星中最接近地球的 虽然火星的大小与地球不相称,但是火星在自转轴偏向(2519度,跟地球的2344度相近),自转速度(1026个地球日),以及表面温度,都与地球十分类似 因此火星上也有与地球类似的四季之分,一天的时间与地球相似,大家不需要改变生活作息习惯,而温度看起来也较金星与水星宜人的多 人们对于未来对火星的研究充满兴趣跟期待 基于这 些理由,NASA预定的火星观测计画中,每两年就会发射两艘探测船,作火星的探测工作 另外之所以会选择每隔两年就发射火星探测船,是因为火星每两年就会接近地球一次,这时候火星探测船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火星 星体结构 据推测 ,火星中心有个以铁为主要成份的核,并含有硫、镁等轻元素,火星的核所占比例,应较地球小 核的外层则厚厚地包覆著一层富含氧化镁的矽酸盐地函,表面为岩质的地壳 火星的密度为类地行星中最低的 大气结构 火星拥有稀薄的大气 ,约有95%是二氧化碳、3%是氮气,与金星一样,以二氧化碳为主,但厚度相差很多,因此表面仍然冰冷 而水蒸气仅占003%,非常干燥 火星表面的平均气温很低,即使赤道一带也才摄氏零下50度,极少的时间火星温度会在0度以上 美国的卫星在长期监测火星表面的结果中发现 ,在火星表面常常会有大规模的沙尘暴发生,所涵盖的范围甚至可达遍布全球的地步 卫星 火星有弗伯斯和迪摩斯这两颗扁圆形的小卫星 佛伯斯较大
迪摩斯较小
由于这两颗卫星体积较小
重力不够强大
其外型都不是圆形的 火星靠内侧的弗伯斯(Phobos)是27X21X19公里的橄榄球形 ,以大约8小时的周期公转 距离火星约九千公里 左边的为维京1号(Viking 1)探测船所传回的照片,可以看到左上方的大型坑洞斯地克尼,达10公里,大小约为其直径的1/2 火星靠外侧的卫星迪摩斯(Deimos)是15X12X11公里的椭圆体,以三十小时左右的周期公转 轨道距离火星约两万三千公里 两颗卫星的公转方向和火星的自转方向相同。左边的为维京1号(Viking 1)探测船所传回的照片 火星的观测资讯 火星的视直径变化亦很大 ,由合的 35秒到大冲的257秒,因此,一般小型的望远镜只能在每两年的冲附近才可观察到火星的极冠和灰暗区域 火星的星等最高可达-29等,呈现明亮的橘红色,在双筒望远镜中为一个小橘点 利用肉眼观察则可以看到一个偏红不易闪烁的亮星 火星的公转周期为687天 ,大约是两年左右,因此火星的冲(接近地球)的发生约每两年才会发生一次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NASA每隔两年才发射两艘探测船到火星 最近的一次火星大冲是发生在2003年8月27日
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仅5千6百万公里
是六千年来最接近的一次 这次火星大冲的当天火星的视直径达到251角秒 星等在大冲当天达到-29等
1特征 火星的直径相当于地球的半径,不过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的面积。由左图可见,相较于地球,火星显得小多了,但由于轨迹、亮度不停变换,加上近代至现代以来观察到的多变的表面特征、地形、大气与气候,身为一个亲近邻居的火星仍不减对人们的吸引力。 2温度 最小 平均 最大 −87 °C −46 °C −5 °C 4颜色 血红色 6卫星 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为火卫一(Phobos)与火卫二(Deimos),都和火星以潮汐力互相锁定,因此他们总是以一面对着火星。因为火卫一的公转绕轨道比火星自转更快,所以潮汐力会慢慢但稳定地减小它的轨道半径。未来,火卫一将因轨道低于洛希极限而被瓦解。另一方面火卫二因为离火星足够远,所以它的轨道反而正在慢慢地被推进。两颗卫星是在1877年被阿瑟夫•浩尔(Asaph Hall)发现的,被以希腊神话中的福波斯和德莫斯命名,在古希腊神话中皆为战神玛尔斯的儿子 7体积 1631 8×1011 km³ (0151 倍于地球) 8人类探索历史 自1964~1977年的13年间,美国共发射8个火星探测器,有的绕火星运转,有的在火星着陆。对火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绘制了火星地面图。 许多空间飞行器,包括许多人造卫星、登陆舱和漫游器,已经被苏联、美国、欧洲和日本发射向火星用以研究行星的表面、大气、和地理。大约三分之二去往火星的空间飞行器在计划未完成或是刚刚开始时便出现问题而因此导致任务失败。 因为火星的位置,和其他很多种原因,火星是人类宇宙探索中(除了地球外)最了解的行星。 9怎么诞生 I do not know
火星是个较细小的岩质行星,体积只有地球的一半多些。它跟地球有 很多相似的地方:一天24小时,季节形态类似,自转轴倾斜度接近……虽 此,火星仍有地方跟地球不相同:火星气温多在0℃以下,大气稀薄,几 乎没有氧气,大多是二氧化碳,地表被沙漠覆盖,而火星地表含有铁, 所以火星的颜色为啡或红色。两极地区有冰帽,称为极冠。 地形 火星像月球一样,地表有很多坑洞,但火星的坑洞已受火星的强风 (每小时500公里)的作用而风化。火星最令人注目的地形是水手峡谷(见上 图),阔70公里,深 6公里,长4000公里,是火星赤道周长的五分之一, 亦即由美国东岸至西岸距离。 火星最高的山是奥林帕斯山,高24公里,是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 峰的三倍。 火星的北半球分布著很多古老火山和坑穴,而南半球大多是平原, 只有少量年青火山。而火星上经常刮强风,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从北 极一直横扫整个火星表面,因而在有风吹过时都会掀起一个高50公里由 尘埃组成的「墙」。有些人说发现火星上有金字塔,说是火星人做的, 其实这说法是错的,这些「金字塔」是由于一些山被火星上的强风所造 成的「墙」不断侵蚀,所以才被塑造成这个形状。 火星地表 火星上也有类似河流的地形,相信是由液态水流动所造成,但现在 火星的水去了哪里呢?有些可能在冻土下面,但大部分的水都在极冠 里,以固态存在,有理论认为,火星现时可能是冰河时期,原因可能和 地球某些的冰河时期的成因一样︰自转轴倾斜角度产生变化。 卫星 火星有两个卫星,它们的形状很不规则,相信是由于火星的引力而 被俘虏的小行星。火卫一有两个特别之处︰火卫一上有一个巨型坑洞, 根据其比例,撞到火卫一上的星体应该可以把火卫一撞碎,但事实却不 然;火卫一的公转周期比火星的自转周期还要快,因此在火星上看火卫 一是西升东落的,而且每日重复三次。 火卫一 火卫二 观测 火星在冲时用肉眼就能看到,但由于火星轨道偏心率大,因此在每次 冲时与地球的距离不是每次一样,最接近地球的冲称为大冲(或称为火星 大接近),平均每15至17年一次。 直径(地球=1) 053 质量(地球=1) 011 体积(地球=1) 015 密度(水=1) 393 重力(地球=1) 038 卫星数目 2 平均温度 -63℃ 最大星等 -28 自转轴倾斜(度) 252 自转周期(地球日) 1日37分 公转周期(地球日) 687日 geocities/astronomyfri/01-5
火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火星是距太阳的第四个行星,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居第七位,是类地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位于地球和小行星带之间,它外观呈现出火红色,因而非常引人注目。由于其在天空中的移动角速度较快,位置不定,亮度时有变化,中国古代称之为“荧惑”,在五行之中是火的代表,故称之为火星。在西方,因为它的颜色发红,古希腊和古罗马都用战神的名字命名它。火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都有壳、幔和核,但由于数据不完全,火星核的组成和大小仍然未能确定。有人认为火星核应为固态铁核。火星有两颗小型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
火星的表面
火星的表面沙砾遍地,十分荒凉沉寂,遍布遭陨星袭击后因撞击形成的坑坑洼洼。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点是干涸的河床。它们多达数千条,长度从数百千米到10000千米以上,宽度也可达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蜿蜒曲折,纵横交错。它们主要集中在火星的赤道区域附近。这使科学家认为,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水。像水手谷和奥林匹斯火山这样的特大地貌,在整个太阳系里都是十分罕见的。火星两极有白色极冠。
火星大气
火星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了96%,有少量的水气和氧。表面的气压相当于地球30~40千米高空的气压。温差很大,火星赤道中午时可达20摄氏度,两极处在漫长的极夜里,最低-140摄氏度。火星上有云,分为干冰云、水冰云、尘埃云。大尘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几乎在每个火星年里都要发生一次,火星中因大气的存在也有四季变化。
火星的卫星
火星的两个卫星,分别称为火卫一和火卫二。火卫一于火星中心的距离为9450千米,绕火星转一周为7小时39分。从火星表面上看火卫一,它就在火星的赤道上空的运行,从西边升起,东边下落,而且移动速度很快,每天要西升东落两次。火卫二离火星中心大约有23500千米,公转周期是303小时。
火星上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它与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处。但除此之外,火星与地球相差就很大了。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占了95%。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了金星上的高温,但在火星上情况却正好相反。火星大气十分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因而根本无法保存热量。这导致火星表面温度极低,很少超过0℃,在夜晚,最低温度则可达到-123℃。
火星被称为红色的行星,这是因为它表面布满了氧化物,因而呈现出铁锈红色。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含有大量的红色氧化物的大沙漠,还有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火星上常常有猛烈的大风,大风扬起沙尘能形成可以覆盖火星全球的特大型沙尘暴。每次沙尘暴可持续数个星期。
火星两极的冰冠和火星大气中含有水份。从火星表面获得的探测数据证明,在远古时期,火星曾经有过液态的水,而且水量特别大。这些水在火星表面汇集成一个个大型湖泊,甚至是海洋。现在我们在火星表面可以看到的众多纵横交错的河床,可能就是当时经水流冲刷而成的。此外火星表面的许多水滴型“岛屿”也在向我们暗示这一点。
火星表面有一条巨大的“水手谷”。这是一个长约4000公里的巨大峡谷,它是在远古时期的洪水和火山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火星上的巨大火山——奥林匹斯山高约2万7千米,是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三倍。它是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火星有两个微小的卫星,直径都不到80公里,看起来更象是被俘获的小行星。
一直以来火星都以它与地球的相似而被认为有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近期的科学研究表明目前还不能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相反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火星更象是一个荒芜死寂的世界。尽管如此,某些证据仍然向我们指出火星上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例如对在南极洲找到的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的分析表明,这块石头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细菌化石的管状结构。所有这些都继续使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是否存在保持极大的兴趣。
质量
6421e+23
kg
赤道半径
3,3972
km
平均密度
394
gm/cm^3
平均日距
227,940,000
km
自转周期
246229
小时
公转周期
68698
天
赤道地表重力
372
m/sec^2
赤道逃逸速度
502
km/sec
最低地表温度
-140°C
平均地表温度
-63°C
最高地表温度
20°C
大气压力
0007
bars
大气组成
二氧化碳
9532%
氮
27%
氩
15%
氧
013%
一氧化碳
007%
水
003%
其他
0000291%
古代火星的别名:荧惑星,战神玛尔斯星。
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相近公转一周则花两倍时间。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星,中国则称为荧惑星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英文里前缀areo-即为火星,火星曾经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
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而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组成的极冠,而且上面覆盖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
扩展资料
火星与太阳平均距离为152AU(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188地球年(以下称年),或6686火星日。平均火星日为24小时39分35244秒,或1027491251地球日。
火星自转轴倾角为2519度,和地球的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季节长度约为两倍。由于火星轨道离心率大约为0093(地球只有0017),使各季节长度不一致,又因远日点接近北半球夏至,北半球春夏比秋冬各长约40天。2009年10月26日为北半球春分,2010年5月13日为夏至,北半球处春季。
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见,亮度可达-29,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阳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
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由于重力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与地球相比亦有不同的地方。
南北半球的地形有着强烈的对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充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地,而两者之间以明显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众多峡谷亦分布各地,南北极则有以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和水冰组成的极冠,风成沙丘亦广布整个星球。
-火星
大小:火星直径为6779千米。命名:古罗马人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古巴比伦人称其为“红色星球”,在古中国,火星被称为荧惑。位置:火星离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温度: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火星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160℃。
1、大小:火星直径为6779千米。
2、命名:古罗马人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古巴比伦人称其为“红色星球”,在古中国,火星被称为荧惑。
3、位置:火星离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
4、温度: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火星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160℃。
5、大气: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非常干燥,主要由遗留下的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微量的氧气和水汽组成。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于北京时间8月12日19时43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喷气推进实验室说,这艘飞船将探测火星上的水资源和生命线索,并为未来的火星登陆寻找合适的地点。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通过对“火星快车”探测器搜集的数据分析发现,干燥的火星表面可能会发现其历史上曾有足以支持生命的环境。科学家们分析,以大块浮冰形式存在的冰冻海洋可能正好就在火星地表下面。
2月1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两位科学家向美国太空官员透露,他们已经掌握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火星上有生命存在,而且这些生命体很可能都躲藏在火星地表以下的山洞当中。
火星 地球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142万英里 93万英里
环绕太阳运行的平均速度 145英里/每秒 185英里/每秒
直径 4,220英里 7,926英里
轴的倾斜度 25度 235度
一年的长度 687个地球日 36525天
一天的长度 24小时37分钟 23小时56分钟
引力 地球的0375 火星的266倍
温度 平均零下81华氏度 平均57华氏度
大气 大部分是二氧化碳 氮、氧气、氩及其他
有一部分水蒸汽
卫星数 2 1
火星气候通过两极干冰帽的季节性变化、气流导致的大规模沙尘运动以及地面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交换调控。火星上最活跃的天气系统是通常出现在南半球的春季和夏季的沙尘暴。这些沙尘暴可以将整个行星包裹在其中,探究这些沙尘暴的演进和成长过程是未来火星气象研究的目标之一。
今天的火星奇冷无比,夜间温度可下降到摄氏零下105度(华氏负157度),而且它的大气层也薄得使它地面水终年冻结。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一份研究报告,称火星陨石的化学成分表明这颗行星经历了四十亿年的寒冬,火星的温度极少能够达到零度以上。科学家们通过测量陨石经历的温度极值得出了上述结论。
由于火星陨石内记录着过去四十亿年中火星地表的温度极值,因此没有证据表明火星曾经有过“温暖如春”的时期。火星表面被水侵蚀的特征一定是在极短的时期内形成的。
火星陨石的“受热历程”
现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平均温度也只有零下55摄氏度左右,但是科学家们却相信这颗红色星球曾经有过一段温暖如春、生机勃勃的时期。适宜的温度使火星表面存在液态水,并且为可能存在的生命演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火星上由水冲刷而成的高峡,干涸的河床,以及无数河水留下的沉积物都极好地证实了火星表面曾经有液态水的流动。但是最近,两位研究火星陨石的美国科学家却为人们绘制了另外一幅不尽相同的画面。
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上已发现的七块火星“透辉橄无球粒陨石”中的两颗,还有闻名于世的ALH84001号火星陨石。1996年,NASA曾经宣布这块陨石中可能含有原始微生物在火星上存在过的证据。
利用地质化学分析,研究者们重现了每块陨石的“受热史”,并估算出陨石的长期最高平均温度。在历时两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对这三块火星陨石的受热史进行了逐一分析。数据表明,在过去1500万年的时间里,ALH84001号火星陨石经受过的最高温度绝不会超过350摄氏度。两颗透辉橄无球粒陨石,从1100万年前陨落至今,也没有经历过高于水沸点的温度。
“泄密”的氩气
这项研究的另一重点是对陨石在火星上的受热史进行测算。科学家们以测算陨石中残留的氩气总量来实现这一目标。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化学性质极为稳定。人们可以根据它的衰减率、残留量来估算岩石的生成年代。氩气的另一特性为其衰减率随着温度而变化。岩石温度越低,氩气的残留量就越多。
科学家们发现,经过千万年的漫长岁月,陨石中最初含有的氩气只有极微少的一部分释放了出去。这就意味着在过去近四十亿年的时间里,火星表面一直处于低温冷藏的状态下。
科学家们称,反复测算的结果证实,这些陨石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寒冬。事实上,在其35亿年的漫长历史中,ALH84001号火星陨石的温度高于零度的时间不会超过一百万年。
无处不在的水?
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对于火星曾经存在流动水的的论点,无疑提出了一个反证。
科学家们说,他们的研究意味着在过去四十亿年的时间里,火星上水的存在形式可能是小型、孤立的地热温泉,而不是大流域、自由流动的水。液态水曾在火星存在并流动过的证据应该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形成的。事实上,有证据显示在过去四十亿年中,火星从未提供过能使液态水长期在其表面流动的足够温度。这就意味着,火星或许从来就不是一个适合生命栖息的环境。除非生命开始于火星最初形成的前50万年里,那时火星或许是一片温暖之地。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一份研究报告,称火星陨石的化学成分表明这颗行星经历了四十亿年的寒冬,火星的温度极少能够达到零度以上。科学家们通过测量陨石经历的温度极值得出了上述结论。
由于火星陨石内记录着过去四十亿年中火星地表的温度极值,因此没有证据表明火星曾经有过“温暖如春”的时期。火星表面被水侵蚀的特征一定是在极短的时期内形成的。
火星陨石的“受热历程”
现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平均温度也只有零下55摄氏度左右,但是科学家们却相信这颗红色星球曾经有过一段温暖如春、生机勃勃的时期。适宜的温度使火星表面存在液态水,并且为可能存在的生命演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火星上由水冲刷而成的高峡,干涸的河床,以及无数河水留下的沉积物都极好地证实了火星表面曾经有液态水的流动。但是最近,两位研究火星陨石的美国科学家却为人们绘制了另外一幅不尽相同的画面。
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上已发现的七块火星“透辉橄无球粒陨石”中的两颗,还有闻名于世的ALH84001号火星陨石。1996年,NASA曾经宣布这块陨石中可能含有原始微生物在火星上存在过的证据。
利用地质化学分析,研究者们重现了每块陨石的“受热史”,并估算出陨石的长期最高平均温度。在历时两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对这三块火星陨石的受热史进行了逐一分析。数据表明,在过去1500万年的时间里,ALH84001号火星陨石经受过的最高温度绝不会超过350摄氏度。两颗透辉橄无球粒陨石,从1100万年前陨落至今,也没有经历过高于水沸点的温度。
“泄密”的氩气
这项研究的另一重点是对陨石在火星上的受热史进行测算。科学家们以测算陨石中残留的氩气总量来实现这一目标。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化学性质极为稳定。人们可以根据它的衰减率、残留量来估算岩石的生成年代。氩气的另一特性为其衰减率随着温度而变化。岩石温度越低,氩气的残留量就越多。
科学家们发现,经过千万年的漫长岁月,陨石中最初含有的氩气只有极微少的一部分释放了出去。这就意味着在过去近四十亿年的时间里,火星表面一直处于低温冷藏的状态下。
科学家们称,反复测算的结果证实,这些陨石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寒冬。事实上,在其35亿年的漫长历史中,ALH84001号火星陨石的温度高于零度的时间不会超过一百万年。
无处不在的水?
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对于火星曾经存在流动水的的论点,无疑提出了一个反证。
科学家们说,他们的研究意味着在过去四十亿年的时间里,火星上水的存在形式可能是小型、孤立的地热温泉,而不是大流域、自由流动的水。液态水曾在火星存在并流动过的证据应该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形成的。事实上,有证据显示在过去四十亿年中,火星从未提供过能使液态水长期在其表面流动的足够温度。这就意味着,火星或许从来就不是一个适合生命栖息的环境。除非生命开始于火星最初形成的前50万年里,那时火星或许是一片温暖之地。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
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扩展资料
意大利航天局领衔的一个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发现火星南极冰盖表面下约15千米处存在一个液态水湖。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有望为未来火星探索添加新内容,并引发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新探讨。
报告称,由来自意大利航天局、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意大利国家科研委员会以及3所意大利大学的3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分析了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上的雷达设备在2012年5月到2015年12月间的观测数据。
发现火星南极冰盖地区的雷达信号出现明显异常,形态与地球南极冰川下的液态水湖相似,这说明火星上可能有稳定的液态水存在。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员杰弗里·普劳特表示,虽然这一发现令人振奋,但是就像所有在火星上寻找水的项目一样,它还需要更多的证据给予支持。
人民网-发现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湖
-火星
有关火星的资料
本文2023-10-11 14:59: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