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谁说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谁说的?,第1张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宋皇帝 ——宋真宗赵恒说的。

出处:

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劝学文》。

原文:

赵恒《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释义:

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 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作者简介:

北宋第三代皇帝。997~1022年在位。年号先後为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宋太宗赵炅之子。真宗统治时期﹐宋代政治制度如职官﹑科举等日趋完备﹐社会经济也有发展。景德元年(1004)﹐辽兵大举攻宋﹐真宗在宰相寇准推动下﹐勉犟北上﹐至前缐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大批银绢﹐结为兄弟之国。为掩盖澶渊之盟的“屈辱”﹐真宗与宰相王钦若合谋﹐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伪造“天书”下降﹐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建玉清昭应宫等﹐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翻译: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背诵。倍:通“背”。

8、乃:于是,就,才。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中夜:半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其中“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这句话出自宋代赵恒的《劝学诗》,全文如下:

《劝学诗》

作者: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扩展资料: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者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赵恒在书法中也颇有建树,赵恒的楷书清新、俊逸、自然。运笔平正,点画厚重,遒劲而不失清秀。用笔劲挺无狂野态,很富书卷气,形意兼得,儒风雅韵,尽脱凡俗。

他的楷书结构紧凑,端庄谨严,有一派雍容的皇家气象。“岳麓书院”的匾据说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历史上评价赵恒:

赵恒在即位之初,广开言路,勤政治国,政治清明,经济日趋繁荣,史称“咸平之治”。

但是与久经沙场的太祖、太宗不同,从小生活在深宫中的赵恒性格较为懦弱,缺乏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在他看来,坚持太宗晚年推崇的黄老思想,继续守成的局面是最好的选择。

澶渊之盟签订后,赵恒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反而致力于封祀之事,粉饰太平,广建宫观,劳民伤财,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日趋严重。

赵恒的陵寝遗址——永定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蔡庄东北岭上,赵恒于乾兴元年(1022年)葬于此地。

永定陵葬有三位皇后,即刘皇后、杨淑妃、李宸妃。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谁说的?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宋皇帝 ——宋真宗赵恒说的。出处: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劝学文》。原文:赵恒《励学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