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味寒水石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 24 处方 25 制法 26 性状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二十五味寒水石散 1 拼音
èr shí wǔ wèi hán shuǐ shí sǎn
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Ershiwuwei Hanshuishi San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WS3BC015995
24 处方寒水石(制) 200g 天竺黄 20g 豆蔻 10g 诃子 30g 藏木香 20g 石榴子 10g 木瓜 20g 巴夏嘎 20g 绿绒蒿 20g 肉豆蔻 10g 红花 20g 木香 20g 余甘子 30g 芫荽果 10g 荜茇 10g 獐牙菜 20g 光明盐(制) 10g 丁香 10g 草果 10g 渣驯膏 20g 毛诃子 30g 沙棘果膏 20g 干姜 10g 肉桂 10g 木香马兜铃 20g
25 制法以上二十五味,除渣驯膏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渣 驯膏细粉,混匀,即得。
26 性状
本品为灰色粉末;气香,味微苦、涩。
27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8 功能与主治清胃热,健胃消食。用于灰色、**“培根”、“木布”病,胃 炎、胃溃疡。
29 用法与用量一次1 6g,一日3次。
210 规格每袋装 16g。
211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二十五味寒水石散 《幼幼新书》:[卷第十二]惊痫第二及身体反张,目睛上视,色青,大叫声不转者。宜服寒水石散方寒水石紫石英石膏贝齿(各半两)龙齿(一两)上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惊末,入研令匀,炼蜜和捣二三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不拘时,粥饮送下。《证治准绳·类方》明王肯堂
《医学纲目》:[卷之十三·肝胆部]惊悸怔忡汤剂和散剂(指的是应当煎服的散剂)煎法不同,汤剂需要2煎、3煎,有的药需要先煎、久煎,有的需要后下、泡服、研粉冲服、开水化服等等,这都是汤剂煎服法必备的知识,而散剂是把汤剂的所有药物都进行粗加工粉碎成粗末,然后分成多少份,一次煎服一份,就很难区分先煎后下了,如果是把汤剂粉碎成细粉直接冲服,那就更不一样了,一些药物的剂量需要大幅调整,甚至不能再用。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元和纪用经》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术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术散 术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ù sǎn
2 国家基本药物与术散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395 33 参苓白术散 散剂 6g 袋 06 中成药部分 396 33 参苓白术散 散剂 15g 袋 017 中成药部分 397 33 参苓白术散 散剂 3g 袋 032 中成药部分 398 33 参苓白术散 散剂 9g 袋 087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元和纪用经》 31 组成术8两,桂4两,干地黄,泽泻3两,白茯苓3两。
32 功效益肾补虚。
33 主治五劳百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大病后不复常,行动喘惙,吸吸少气,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悸,咽干,饮食无味,虚乏瘦削。
34 术散的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饮,随性调下,日3次。
35 制备方法上为末。
古籍中的术散 《小儿痘疹方论》:论痘疹治法之虚实。若属虚热者。虽欲水拒之而不饮。当用人参白术散。热渴自止。属实热者自甚。索水且喜而饮之。当以犀
《幼科发挥》:[卷之三脾所生病]泄泻渴。小便短少。宜先清热后补脾。清热薷苓汤。补脾白术夏至后得之泻者。有寒有热。渴欲饮水者。热泻也。先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中]论中风证候金沸草散、来苏散、人参轻骨散、葱白散、和解散、神术散之类可服也。初得病一、二日,头痛发热,身体痛,恶
《杂病广要》:[脏腑类]泄泻止。用温脾汤尤佳,若难取效,可佐以干姜丸,后服白术散。(《本事》)(白术散,出温中方四柱散下。)泻已
《慈幼便览》:泄泻汤剂(decoction)为药物剂型之一。又称"煎剂"、汤液。是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一般作内服用,亦可外用作洗浴、熏蒸及含漱。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强的优点,故临床上应用最广。还可根据临床具体病症灵活处方,汤剂是中医过去和现在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备急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圣济经》:“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最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
汤剂的不足之处是量大,不便服用;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贮藏携带困难等。
详见百科词条:汤剂 [ 最后修订于2016/8/17 12:29:39 共156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魏氏家藏方》卷二:茶调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茶调散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魏氏家藏方》卷一:茶调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圣济总录》卷十五:茶调散 61 茶调散的别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功能主治 65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66 摘录 7 《活人方》卷三:茶调散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异授眼科》:茶调散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急救仙方》卷三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儒门事亲》卷十二 101 方名 102 茶调散的别名 103 组成 104 功效 105 主治 106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107 制备方法 11 《朱氏集验方》卷九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普济方》卷四十五引《余居士选奇方》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 125 加减 126 制备方法 13 《医学集成》卷三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茶调散 茶调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chá tiáo sǎn
2 国家基本药物与茶调散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829 65 川芎茶调散 散剂 3g 袋 093 中成药部分 830 65 川芎茶调散 散剂 6g 袋 18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魏氏家藏方》卷二:茶调散31 处方
川芎36克 甘草(炙)香白芷 香附子 防风(去芦)细辛 砂仁各30克 薄荷叶(去毛)60克
32 制法上为细末。
33 功能主治主头风、头痛。
3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6克,食后茶调下。
35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4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茶调散41 处方
石膏(碎,研)2两,羌活(去芦头,生用)1两,苍术(去皮)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芎藭1两,茵陈蒿1两,荆芥穗1两,桂(去粗皮)半两。
42 制法上为散。
43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不止。
4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腊茶末1钱匕,同葱白煎汤,点热服。
45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5 《魏氏家藏方》卷一:茶调散51 处方
川芎1两2钱,甘草(炙)1两,香白芷1两,香附子1两,防风(去芦)1两,细辛1两,砂仁1两,薄荷叶2两。
52 制法上为细末。
53 功能主治清神。主头风头痛。
5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2钱,食后茶调下。
55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6 《圣济总录》卷十五:茶调散61 茶调散的别名
茶酒调散
62 处方菊花、细辛(去苗叶)、石膏(研)、莎草根(炒去毛)各等分。
63 制法上为细散。
64 功能主治定偏正头痛。清爽神志,通和关窍,消恶汗。主首风。诸风,痰壅目涩,昏眩头疼,心愦烦热,皮肤痛痒,风毒壅滞。
65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茶酒调散(《医统》卷五十三引《医林》)。《医统》本方用法:为细末,茶、酒任调服。
66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7 《活人方》卷三:茶调散71 处方
滑石2两,石膏2两,黄芩2两,桔梗2两,甘草2两,薄荷1两,荆芥1两,防风1两,川芎1两,当归1两,麻黄1两,连翘1两,白芍1两,大黄1两,朴消1两,白术5钱,黑山栀5钱。
72 制法上为细末。
73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消痰。主冒风初起,鼻塞喷嚏,头痛声重,外寒内热,痰嗽咽干,二便结涩,内火有余。
7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午后、临睡用浓茶或白汤调下。
75 摘录《活人方》卷三
8 《异授眼科》:茶调散81 处方
防风、羌活、柴胡、甘草、当归、黄芩、生地、川芎、天花粉各等分。
82 制法上为末。
83 功能主治胬肉攀睛,红障壅上者。
8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砂糖水、茶调下。
85 摘录《异授眼科》
9 《急救仙方》卷三 91 方名
茶调散
92 组成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甘草半两,木贼1两,石膏(炒)1两,石决明(煅)1两,荆芥1两,薄荷叶1两,甘菊花1两。
93 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肿痒痛,翳,烂弦,风气眼泪。
9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清茶调下。
9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0 《儒门事亲》卷十二 101 方名茶调散
102 茶调散的别名二仙散
103 组成瓜蒂不拘多少,好茶中停。
104 功效催吐,发汗。
105 主治伏梁起于脐,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已,令人病烦心,先以本方吐之兼汗,以禹功导水等夺之;一切沉积水气,两胁刺痛,中满不能食,头目眩者。
106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齑汁调下,空腹用之。
107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1 《朱氏集验方》卷九 111 方名茶调散
112 组成藿香半两,香附子半两,甘草2钱半。
113 主治男女头风攻注,头目昏暗,睛疼。
11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食后葱茶调下。
11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2 《普济方》卷四十五引《余居士选奇方》 121 方名茶调散
122 组成香白芷2两半(炒),川芎1两(锉,炒),甘草1两(锉,炒),川乌头半两(炮,锉)。
123 主治偏正头风,诸药不愈者。
124 茶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好茶少许,薄荷3叶,沸汤调下。
125 加减暴伤风头疼,加葱白2寸(细切),和茶调下。
126 制备方法上为末。
13 《医学集成》卷三 131 方名茶调散
132 组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
133 主治内热头痛。
134 加减便闭,加大黄。
古籍中的茶调散 《杂病广要》:[身体类]头痛人丧目。以三阳受病,皆胸膈有宿痰之致然也,先以茶调散吐之,后以香薷散、白虎汤投之则愈。然头痛不止,
《张氏医通》:[卷五诸痛门]头痛正气散。有疮毒入腹。头与腹俱痛者。黄连解毒汤加腊茶。有头痛止则腹痛。腹痛止则头痛。此属脾阴血虚。胃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强寒拘痛,外因风,脉浮、有汗、项强,热者,川芎茶调散,或参苏饮加南星、黄芩;热甚者,川芎石膏散;虚
《类证治裁》:[卷之六头痛论治]附方肉桂茴香故纸肉豆蔻金铃子木香葫芦巴〔偏痛〕菊花茶调散即川芎茶调散,加菊花僵蚕〔偏痛〕芎犀丸川芎犀角
《银海精微》:[卷下]金针眼科经验方药诗括二十五味寒水石散简介
本文2023-10-11 16:22: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