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是哪篇文章里面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论语里仁是哪篇文章里面的,第1张

《论语·里仁篇》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又名《论》。基本信息

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

详解

解析一

41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②处:居住。

③知(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里仁篇第十八至二十一章

孔子崇“仁”,却经常提及“孝”。《论语》的编者们,又在《里仁》篇中加入了四章(第十八至二十一章)孔子谈“孝”的内容。那么,“孝”与“仁”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在《论语·学而》篇早已有了答案。“ 孝”是“仁”之本,是“仁”的出发点 。(参看拙文:《论语·学而》篇的逻辑理解)

《里仁》篇再次提“孝”,是要告诉我们 习“仁”要从身边做起,从自己的亲人做起 。对我们有生养之恩的父母,更应该好好对待他们,这是 人而为“仁”的出发点,是最基本的 。具体讲了如下几点:

跟父母在一块儿,如果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一定要委婉地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父母听从,依然能恭敬地对待他们,不冒犯他们;(父母年纪大了,在某些方面有些固执),需要我们为他们劳心、忧愁,但这种情况久了,我们不要感到不耐烦而怨恨他们。

我不由得反思起了自己的行为,感觉自己做得也很不到位。很多时候,我把自己不好的态度给了父母,对外人却彬彬有礼、和和气气。或许只是因为跟父母发脾气成本太低吧,他们总是能包容我们。

从此以后,好好对待父母!

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的确要出远门,一定要有一定的方向或去处。

把诸事安排妥当,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行踪,知道自己去了哪里,是不是安全。要让父母安心,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

时时处处尊重父母,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理解、体谅、尊重他们的习惯和想法。

父母的优良品质和传统,要懂得学习,注意继承;并长期坚持下去,这就做到“孝”了。

父母的年纪要记在心里。人上了年纪,身体健康问题也会多一些,要多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方面,要为他们的长寿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要因他们的年纪大,多考虑、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总的来讲,“孝”是“仁”的起点,习“仁”由“孝”做起。

让我们一起,好好对待父母!尽孝,习“仁”!

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评析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评析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里仁篇》第十一章,先恭诵原文——讲师    刘政耀老师    日期2021730    星期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根据《说文解字》说:“怀,念思也。”意思是心心念念在想,不能释怀,始终放在心上。怀的内容,就是心里一直想的东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高低,区分出他是君子还是小人。上一章论君子当“义之与比”,本章通过“怀”的内容对比出君子之义。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德”就是志于道的君子,心里所思所念的是德行。这里的“土”在先秦时期,是“封土、封地”的意思,是财产、地位的象征。“小人怀土”,小人心里所思所想的是财富利益,他对德行并不是那么在乎。君子重在道德,违反道德的事坚决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不重修行,向外求名逐利,只要有钱就干,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人都追求快乐,希望远离痛苦。但是怀德、怀土的结果是什么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德”,结果是内心坦荡愉悦,甚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以在物质条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依然保持快乐;“小人怀土”,小人心里被物质欲望所束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立不安的样子。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者被动地在物质追求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积郁在心头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久而久之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根据2021年权威数据显示,抑郁症的全球患者超过35亿,中国就有高达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到我国总人口数的42%,相当于1000个人里面就有4个抑郁症患者。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君子怀刑”,君子有敬畏之心,内心有道德法律约束,怕做犯法的事情。“小人怀惠”,小人想的是什么?是自己能不能够得到利益。《中庸》讲“小人行险以徼幸。”他不思虑后果,只图眼前小恩小惠,甚至置法律于脑后。法律和门锁一样,防君子不防小人,小偷真正要偷,锁是没有办法的。很多犯人非常聪明,可惜用错了地方,有些甚至是社会精英,他们精通法律,然而只是怀思福惠——处处讲利害,只要有好处就干了,甚至于钻法律空子,甚至破坏法律而不顾。马克思曾经引用过英国工会活动家、政论家托马斯·约瑟夫·登宁一段话,后传为一句名言:“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关于“刑”呢,还有另一种解释是通假字,通模型的“型”,取典范,模范之意。一个君子不仅自己修德,处处做好榜样,对于有没有利益,对自己有没有恩惠这都不考虑,而且希望带动老百姓一起以礼待人,促使天下和谐、百姓安居乐业。《孝经》天子章里就有“德教加以百姓,刑于四海”。这里的“刑”,就是君子以身作则,给老百姓做德行的榜样。小人就反之,他只想自己能不能得到好处,他不想到能不能给社会做个好样子,特别今天的社会,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个人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出现在公众面前。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有些网红,根本不考虑社会影响,更不懂得“怀刑”,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赚取更多金钱,就不择手段,毫无底线,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付出什么 得到什么《大学》上说的很清楚,“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一个人好的财富、名声、地位,那都是枝叶花果,根本在哪儿呢?根本在一个人内在的德行,古人说“厚德载物”,没有深厚的德行,给了你再高的位子、再多的财富,必然给你招来灾祸,因为你承载不动。《大学》还告诉我们:“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有了德行就有了民众,有了民众就有了国土,有了国土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有了国用。你自己有德行,感召来的人也是和你一样有德行的人。这些人志同道合,同心协力,就会有土。土,在农业社会就是资源的意思,是增长财富的资源。追求德行修养,会带来财富,不顾道德只追求财富,只会失去财富,真可谓“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所以君子不会忧虑财富,每天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专注在德行的修养上。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摘自《论语·述而》篇)。孔子念思最多、不能释怀、最担心的四件事,是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了缺点不能改正。其中第一件事就是要号召大家提升品德修养。

立志于心 慎独而行 如何做到“怀德、怀刑”,避免“土和惠”的诱惑呢?从古人的经验来看,一个君子要做好立志和慎独二件事。立志就是树立高尚的理想,志向是生命的灯塔、志向是精神的支柱,志向是力量的源泉。阳明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所制订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规矩中,首推立志,他认为最大的立志为成圣贤,成圣贤即是心地“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就是要“怀德”去除私欲,直接在心上下功夫,久久为功。君子和小人就在起心动念的志向来判别,一件事来了,你第一个念头利他还是利己,最终是你自己的目标决定的。儒家思想志存高远,以天下人幸福平安为目标,今天的我们,除了景仰,是否内心也应该立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志呢?慎独就是坚守修行的品德,慎独是一种良心的反省,慎独是一种自强之道,慎独是一种守身之本。

《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就是,一个人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更应该谨慎小心、洁身自好,自觉遵循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做坏事。我们学习《论语》,知道了很多君子、小人的区别,不是去看别人,看看哪个是君子,哪个是小人,这对你没什么好处。关键是对照自己,反躬内省,断恶修善。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这样写道:“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目标就象我们在飞机上的导航,而慎独则可以反省自己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虽然飞行过程中方向大部分时间会发生偏差,但是因为有目标在,就可以随时反省修正前进的方向,最终到达目的地。君子常怀德性的增进,小人常怀产业的获得,其实就是君子、小人心目中的导航不同,我们可以常常拿君子标准来对照自己,明白自己的心念及言行哪个对、哪个不对;不对的,尽量把它渐渐净除,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这样坚持下去,必然“圣与贤,可驯致”。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什么是“怀”?你平时内心怀的是什么?怀德有什么好处?那为什么现代人很少怀德,都去追求财富呢?

2、什么样的人会坚持“怀德”呢?你准备怎么做呢?

论语里仁是哪篇文章里面的

《论语·里仁篇》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又名《论》。基本信息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