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素书的作者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黄石公素书的作者简介,第1张

黄石公本为秦汉时人,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 和《黄石公三略》二书,盖为后人托名所作。

《素书》一本不可不读的神秘智典----------郑居蕾

《素书》不仅包含治国安邦大谋略,更有修身处世、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读来如醍醐灌顶、豁然顿悟,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值得我们每个人读上一读。

这是一本奇书,来历很不一般,内容也非同寻常。

《素书》是一本流传了很久的神秘智典,其伴随着迷人的神妙故事:汉朝之后的某一个时期,当盗墓者盗窃古墓时,从幽深古墓的玉枕中发现了一本古书。古书的秘戒既苛刻又吓人,警告此书不能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否则会遭殃;但如遇合适的人不传授,也会遭殃。

据《史记》记载:秦朝末年,韩国有位少年张良,为了报灭国之仇,散尽了家财,以访求刺客,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不料误中副车,刺客被擒,触柱而死。秦王大怒,下令通缉刺客的主使。张良在生死的紧急关头,更姓易名,遂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省邳县南瞧宁北),执意结识各方豪杰,以待复仇机会。后来,张良行游于沂水大桥(今江苏省邳县南)时,偶然遇到一位身着粗布褐色衣服的古怪老人。当张良走近时,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丢落到桥下,并傲慢地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对老人的傲慢举动很恼火,本想痛斥他,但想到老人年事已高,就不予计较,他下桥将鞋捡上来。老人又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帮他把鞋拾上来了,就给老人穿上也无不可。于是,他跪下来将鞋给老人穿上。老人看到张良不但能忍辱下桥拾鞋,还能谦恭地跪下为他穿鞋,暗中称赞他胸襟广阔,含笑离去。张良见了暗自惊奇,望着老人远去。过了一会儿,老人又返回来说:“孺子可教也!”“五日后清晨到此与我相会。”张良感觉这位老人举止不凡,便恭敬地跪拜说:“是。”五天后的清早,天刚发亮,张良急忙赶到桥上,谁知那老人已站立桥上多时了。老人气呼呼地对张良说:“与老人相约,为何迟到?!”说完就很不高兴地走了。临走时又嘱咐说:“五天后在此再相会。”五天后,张良鸡鸣时就赶到桥上,可是又来迟了,老人已在桥上。老人又不高兴地说:“过五日清晨再来。”过了五天,张良不敢怠慢,在半夜时分就赶到桥上,张良等了好一会老人才到,老人高兴地说:“哈哈,本该如此。”老人从袖中掏出一部书传授给张良,叮咛说:“你认真阅读此书,就可以做帝王之师了!再过十年,将会兴兵起事。再过十三年之后,你与我在济北重逢,谷城山下有块黄石,那就是我。”说完,飘然而去,遁然无踪。天亮后,张良看老人所授之书,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张良认真研读此书,后来果真成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军师,辅刘邦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在老人交待后的十三年,张良随刘邦经过济北,果真在谷城山下遇见一黄石,张良将它搬请回府,视同珍贵的宝物供奉起来。张良逝世后,与黄石合葬一处。后人尊称这位授书老人为黄石公。

根据宋朝的宰相张商英考证,老人传授给张良的那本珍贵的书,是误传为《太公兵法》,其实就是《黄石公素书》。

《素书》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玑,句句名言,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融会贯通,虽行文简朴,却语言锤炼,句句金玉,精妙绝伦。书中蕴涵着极大的智慧,是人生哲理、处世之道、生活策略的集大成,是一种罕见的谋略学和智慧库。对复杂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观察得细致入微。

有人说“《素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参看《素书·张商英序》)

素 书

汉·黄石公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求人之志章第三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独行之术。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神没神于至诚,明没明于体物,吉没吉于知足,苦没苦于多愿,悲没悲于精散,病没病于无常,短没短于苟得,幽没幽于贪鄙,孤没孤于自恃,危没危于任疑,败没败于多私。

道义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念旧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安礼章第六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理身、理国、理家,可也!

原始章第一 道不可以无始

"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

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2017年9月11日23时23分40秒

这篇是为发表而发表,以前的读书笔记,没有任何自己的思考。纯粹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补上自己的思考。

《上阳赋》是由侯咏、程源海执导,章子怡领衔主演,周一围、于和伟、左小青、杨祐宁、隋源等联合主演的历史情感剧,于2021年1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剧根据作家王晓明的小说《帝王业》改编,讲述了王儇与萧綦因为一场权利的交易,先婚后爱,走上人生巅峰,最后成为大成皇后的故事。

                                   

帝星如炬,北斗傍午,南山峨峨,柏路漫漫。 四海之内,咸称陛下圣明。 上阳地灵人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上阳之人,感恩戴德,陛下之德,有如日月。 昔日幸得《黄石公素书》,今朝得悟《文王拘而演周易》。 《素书》之言,皆称上上之计。 上阳之人,当思陛下之德。 昔日太公钓于渭水,文王夜梦飞熊兆,得此千古之计。 今朝上阳之下,草长莺飞,有如当年渭水之境。 陛下之德,感天动地,上上之计,皆应于此时。 臣子王机,少时读诗书,略有所悟。 今朝得睹陛下之圣明,实为万幸。 愿借《黄石公素书》一观,以表臣子之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

厌恶前人做过的劣迹或劣行,就应当尽力避开,以免重蹈覆辙。

(最好的办法,不是又要那样做,又想不犯前人的过失,这是不可能的;而应该根本就不起心动念,根本就不去做,躲开它,避开它。)

见已生者慎将生:

知道已经发生了的不幸事故,发现类似情况有重演的可能,就应当小心地防止它再次发生,在这句话里前一个“生”当“发生了的事”讲。

不料误中副车,刺客被擒,触柱而死。秦王大怒,下令通缉刺客之主使。良在生死紧急关头,更姓易名,遂逃匿下邳(今江苏省邳县南瞧宁北),有意结识各方豪杰,以待复仇之机。后来张良行游沂水大桥(今江苏省邳县南),偶遇一位身着粗布褐色衣服的古怪老人。待良至前,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坠落桥下,并傲慢地对张良说:“孺子(即小孩子)下去将鞋给我拾上来!”张良对老人的这样举动很气愤,并欲痛斥。但又想到此位老人年迈,不必如此,于是勉强下桥将鞋捡上来。老人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已给他把鞋拾上来,给老人穿上有何不可(注:难得之举!)。于是又跪下将鞋给老人穿上。老人看张良不但能忍辱下桥拾鞋,还能谦恭地跪下为其穿鞋,便赞其胸志。老人含笑而去。张良自感惊奇,望着老人远去。一会儿老人又返回来道:“孺子可教也!”“五日后清晨到此与我相会。”良觉得此老人举止不凡,便跪拜曰:“是。”在五天后的清早,天刚发亮,良急忙赶到桥上,谁知那老人已站立桥上多时。对良气愤地说:“与老年人相会,为什么迟到?”于是不悦而去(注:师道尊严!)。临走时又嘱咐说“五天后在此复会。”五天后,良鸡鸣时即赶到桥上,可是又来迟落在老人的后边。老人又不悦地嘱咐说:“后五日清晨再会。”过了五天,良在半夜之前就赶到桥上。待了一会那老人方到,高兴地说:“应当如此。”接着从袖中掏出一部书授给张良,说道:“你读了此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再过十年,将会兴兵起事,过十三年之后,你与我在济北重遇,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就是我。”说完飘然而去,遁然无踪。天亮后,良看其所授之书,原是一部《太公兵法》(注:宋张商英考证为《黄石公素书》)。张良认真研读此书,后来果真做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军师,辅刘邦灭了楚项,统一了天下。恰在老人交待的后十三年,张良随刘邦经济北,果在谷城山下见一黄石,随之搬请回府,如同珍宝似地供奉起来。良逝后,与黄石合葬一处。后人尊称这位授书老人为黄石公。

出自:明代佚名《增广贤文·上集》

意思:用苛求和责备别人的心来要求、反省自己;用宽恕、体谅自己的心去宽容体谅别人。批评别人时应想想自己做得是否够好,宽恕自己的时候也应想想对别人不能太苛刻。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德,教导我们对他人要有爱心、要宽厚,但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争强好胜之心。所以我们要多看到自己的缺点,多严格要求自己,避免自己走上令人讨厌的争强好胜、好为人师之路。把责备他人的心思多用在责备自己上,把宽恕自己的心思多用在宽恕别人上。

扩展资料: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历史实例

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叫颜回。一次,他在集市上看见一个买布的和卖布的在争吵,卖布的说三八二十四,而买布的非说三八二十三。颜回上前对买布的说:“三八的确是二十四,是你算错了。”买布的人看了看颜回,说:“你是什么人,我凭什么听你的?”

颜回说:“你如果不信的话,咱们可以一起去找孔夫子评理。”买布的人问:“要是你错了怎么办?”颜回回答说:“我把帽子输给你。如果你错了呢?”买布的人说:“我把脑袋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评理。孔子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微笑着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是你错了,把帽子给人家吧!”虽然颜回很不情愿,但他还是把帽子给了买布的人,买布的人拿了帽子就高兴地走了。

颜回很不服气,于是问孔子:“老师,三八明明是二十四,您为什么要说是二十三呢?”孔子语重心长地说:“说你错了,你只是输掉一顶帽子;说他错了,他可要赔掉一条人命啊!你说孰轻孰重啊!”

颜回恍然大悟,恭敬地跪在孔子面前忏悔道:“老师,您重大义而轻小是非,我感到非常惭愧!”孔子微笑地说:“做人如果能做到责己从严,责人从宽,不争强好胜,就会少招怨恨。”

孔子明明知道买布的人是错误的,却还认输而不去争辩,即使让自己吃点小亏,也不让别人下不来台。告诉我们要用苛求和责备别人的心来要求、反省自己;用宽恕、体谅自己的心去宽容体谅别人。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黄石公素书的作者简介

黄石公本为秦汉时人,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