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鲜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却不是女人们的专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自古鲜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却不是女人们的专利,宋代男子也簪花,第1张

在魏晋和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头戴「 ”花鬘”的菩萨、飞天、伎乐、舞伎等人物形象。 「 ”花鬘”又称「 ”华蔓”,不仅可以戴在头上,也可以戴在身上。在《佛学大辞典》里对「 ”华蔓”的解释是: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因而以为庄严华前之具。 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 ”簪花”便流行了起来。「 ”簪花”,就是指把花插在头上做装饰,尤其是女人时常以簪花为美。到唐朝,已经开始有男子簪花的现象,而到了宋代,男女都喜欢簪花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01 宋代的御宴簪花 宋朝簪花的盛行是在宋真宗时期,自真宗以后,簪花的习俗变成了宫廷宴会的礼仪,也正式地成为了一种礼仪制度。这些大宴包括春秋大宴、闻喜宴、曲宴、饮福宴以及皇寿宴等。 对于「 ”御宴簪花”,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说:宋代遇喜庆大典、佳节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骑从卫士无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样和使用材料均有记载,区别明确。图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证。 在宴会中,皇帝赏赐给出席的官员花朵,官员将花簪戴于头上以示荣宠,所簪之花被称为「 ”御花”或「 ”宫花”。 到了宋徽宗时期,御宴簪花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推广,每次宋徽宗出去巡游之时,「 ”卫士皆戴花”。赐宴以后,回宫途中所有的亲从官都是「 ”顶球头大帽,簪花。” 宋代宫廷宴会中所簪的花分为「 ”鲜花”和「 ”人工花”两种。 四相簪花 百花之中,宋代时期的人们最喜欢的是牡丹花,其中又以「 ”千叶牡丹”最为珍贵,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簪戴。 由于鲜花在簪戴时容易受损,因此宫廷赐花又有了人工制作的假花,也称「 ”象生花”。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记载着宋徽宗时期的三种人工花:最华丽是「 ”滴粉缕金花”,以金丝镶嵌制作而成,极其珍贵。其次就是「 ”罗帛花”,通常用于春秋大宴。第三种就是「 ”绢帛花”,是材质最为普通的花,当时只是用在接待辽朝使者身上,目的是为了「 ”示之以礼俭”。 到了南宋,御宴簪花有了两个最明显的变化: 第一,皇帝在宴会中不再簪花,以突出皇权的特别性和显示朝廷的皇恩浩荡。 如嘉定四年(1211年),宋宁宗下旨:遇大朝会、圣节、大宴及恭谢回銮,主上不簪花。 第二,就是将簪花礼仪更制度化,增加了等级。 比如,绍兴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明确规定「 ”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赐之”。亲王和宰臣簪大花一十八朵、栾枝十朵,然后,以下的官员再依照品级逐渐递减,品级最低的只簪两朵。同时还规定,百官用罗花,禁卫、内待官只能用绢花。 正是由于宋代御宴簪花的盛行,并成为了朝廷中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使得宋朝的男女老少都爱上了簪花。只要一遇到节日喜庆,都是「 ”爱把闲花插满头”。 簪花,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宋代的民间簪花是如何流行的。 02 民间过节「 ”簪四季花”以应时序 民间过节,簪四季花「 ”以应时序”。「 ”上元夜戴闹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叶;重九簪菊。” 「 ”闹蛾”也称为「 ”夜蛾”、「 ”蛾儿”,是用丝绸或者乌金纸做成花或者草虫的样子,然后用颜色画上须子、翅纹,做成头饰,取「 ”蛾儿戏火”的意喻。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妇女们都会戴上,以应时节。 《武林旧事·元夕》中写道: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台、蝉貂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宋元时期也称「 ”幡胜”为「 ”闹蛾儿”、「 ”闹嚷嚷”等。「 ”胜”,自古以来就是指人们的一种头饰,分为人胜、华胜、幡胜等,立春时节,妇女们都喜欢戴上各种漂亮的「 ”彩胜”做装饰。宋代的民间男女都有戴春幡的习俗。 宋代的「 ”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有:《后汉书》曰:立春皆青幡帻,今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镂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 又有宋代的「 ”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至于「 ”端午戴茉莉,重九簪菊插茱萸”大家都知道这个习俗,无论男女都会「 ”簪菊配茱萸”。唐宋时期许多的诗人也写了很多的相关诗句,来描述了当时节日的场景。 比如,宋人杨巽斋有《茉莉》吟诵: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 再有晋朝的「 ”周处”《风土记》里有: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酒,谓之登高会,又去茱萸会。 「 ”立秋戴楸叶”,早在唐代就已经很流行。楸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嫩的时候是红色,叶子老了以后就只有叶柄是红色的。戴楸叶,其实是为了「 ”应叶落而寓报秋意”。 据唐代「 ”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记载,唐朝时,立秋之日,长安城里就有卖楸叶的,供妇女儿童剪花插戴。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在立秋之日,都城内外,到处都是卖楸叶的,用来给妇女和儿童剪成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 直到现在,东北和山东的一些地区还在盛行立秋之日男女戴楸叶的习俗。 03 宋人的时尚生活:爱花、赏花、戴花 唐代的时候,那些达官贵人就有「 ”斗花”的习惯。「 ”斗花”也称「 ”鬬(音同「 ”斗”)花”。在《开元天宝遗事》中就说:长安「 ”王士安”,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苑中,以备春时之斗也。 到了宋代,又开始流行一种「 ”一年景”。所谓「 ”一年景”,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有一段详细的描述:北宋靖康初年(1126年),京师妇女喜爱用四季景致为纹样,从丝绸绢锦到首饰、鞋袜,「 ”皆备四时”;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更多的四季花朵图案,并为一景,京城人就把这种展示一年四季景物的穿戴,称之为「 ”一年景”。 这正是宋人的聪明,为了把应季的鲜花留到冬天来戴,他们学会了把鲜花夹在书册的中间,让它自然干化,宋人也称之为「 ”花腊”。又因为干花容易碎,颜色又不够鲜亮,所以,他们又有了「 ”象生花”即「 ”假花”。 就这样,时尚造就了宋代「 ”一年景”最美的花冠,也给宋人带了启示:一年都是好景致! 在泉州有一个叫「 ”蟳埔村”的地方,那里的女人就有「 ”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习俗”。蟳埔村”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港口。大部分的商船都是从蟳埔起航的。 直到现在,那里的女人们还仍然传承着祖辈们的生活方式,她们喜欢戴着鲜花,做漂亮的簪花围,据说这一习俗就是从宋朝时期传到这的。 因宋人的爱花,尤爱牡丹。每年的四月份,牡丹绽放,洛阳便万人空巷,人们争相赏花。北宋「 ”周师厚”说:「 ”姚黄……洛阳人贵之,号为花王。城中每岁不过开三数朵,都人士女,必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 宋代洛阳留守「 ”钱惟演”,极爱牡丹。他下令新建一座驿馆——「 ”临阛馆”,又名「 ”临阛驿”。临阛馆建成以后,钱惟演便在这里举办了一场首个「 ”万花会”。在举办会展的地方,以花为屏,目到之处全都是花。从此,「 ”万花会”便成为了士大夫们聚会赏花的正式名称了。 钱惟演万花会图 当时的士大夫们,纷纷举行各自的牡丹会,以花会友,赛花吟诗。像邵雍、司马光等宋代的西京名流,他们在洛阳都有「 ”安乐窝”、「 ”独乐园”等园林。 北宋的韩琦在任扬州太守时,恰好官府的后花园开了四朵「 ”金缠腰”的芍药。这种花,因开放后中间有一圈黄蕊,形似腰系金色腰带的官员,所以被称为「 ”金缠腰”,传说此花一开为升官吉兆。 韩琦便邀请了好友王珪、王安石、陈升之一起来赏花。在饮酒赏花中,韩琦剪下了四朵花,每人头上插了一朵,没想到这四个人后来都成为了宰相,这就有了后人「 ”四相簪花”的典故。 04 三教九流的簪花奇事 在宋代,簪花并不只是女人和达官贵人们的权利,而是在全国上下,男女老少,三教九流都十分流行的,是全民流行的一种时尚。 自不说新科状元簪花走马游街,就连死囚都有「 ”髻上华”的受斩妆束,所簪之花为「 ”石榴花”。 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公园内有一座六角塔,名叫「 ”石榴花塔”,里面铭记着一则传奇故事: 南宋时期,汉阳有一寡妇,丈夫虽去世多年,但对婆婆一直尽心照顾,是有名的孝妇。有一天,这名孝妇见婆婆身体虚弱,便杀了家里的只老母鸡给婆婆补身体。没想到婆婆喝了鸡汤以后却暴病身亡。孝妇有口难辨,最后被判死罪。 临刑前,孝妇身穿孝服,头戴白色的石榴花。行刑前她把头上戴的石榴花取下来,插入了石缝当中。行刑者问缘由,孝妇向天祷告:「 ”若是我毒死婆婆,石榴花即枯死,若是我被冤枉,石榴花复生验我冤。” 孝妇死后,这朵石榴花却奇迹般地复活了,长成了一棵石榴树,花朵竟然鲜红似血。时人认为这是天彰其冤,于是在这株石榴树旁立一座石塔,称为「 ”石榴花塔”。 除了平常的男女结婚嫁娶要「 ”簪花挂红”之外,还有一种「 ”缁素簪花”,就是为僧人制作的新婚簪花帽。 蟳埔女簪花围 宋朝时期,岭南地区的僧人都因为做生意而十分富裕,于是便有许多僧人娶妻。雍熙二年(985年),宋太宗要求岭南地区的地方官员严格推行「 ”僧置妻孥”之禁,规定:诸僧道辄娶妻,并嫁之者,各以奸论,加一等,僧道送五百里编管。 但是,这条法令难以严格执行,僧人娶妻的情况还是很多。在《鸡肋编》里记载: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以致妇女多嫁于僧……。 这些僧人结婚之时,「 ”制僧帽,止一圈而无屋”,这就形成了当地所特有的僧帽制作工艺,帽不封顶,以备僧人新婚「 ”簪花”之需。 宋代的簪花从宫廷的礼制到民间的娱玩,是宋代所特有的一种社会风尚。当时无论男女,不论身份的高低贵贱,都崇尚在头上簪一朵真花或者假花。这也体现了宋代全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观念都得到了一致的认同。 宋代的「 ”簪花”,不仅带有休闲的文化现象,同时也体现了当时身份等级荣宠的高低。直到明清以后,簪花的习俗便渐渐没那么流行了,尤其是男子簪花,更是少之又少了。

参考资料:

作者:谢雨《「 ”男子簪花”话宋朝》 作者;杨旭红《宋代男子簪花礼俗研究》 作者:郑贞富《万花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 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6日,其隶属于文化部,是一家以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法人机构。

一、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宝庆(现在为邵阳市)隆回滩头镇汉族民间工艺品之一。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滩头年画的种类在最盛期达六十多种。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存二十余种。滩头年画多以祝福新年的喜庆丰登,免除灾祸的古老民间习俗为题材,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

二、江永女书

江永女书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承及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风俗。女书记录的语言是女书流行与众不同的永明土话。

三、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

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四、西安古乐

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长安古乐、长安鼓乐等,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庄重、肃穆、高雅。乐谱至今依然沿用古老的俗字谱(工尺谱系列)。

五、南音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参考资料:

中国网-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滩头年画

-江永女书

-南京云锦

-西安古乐

-南音

中国古代绘画起源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

先秦绘画己在古籍中有记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

秦汉多是神话人物,气势恢宏。魏晋南北朝,出现文人画。隋唐发展快,产生名家。宋朝发展到高峰,元明清相继发展。

中国古代绘画起源很早,五六千年前的先民们就用矿物颜色在岩石上涂画拙朴的动植物纹样和人形图案,在陶器上描绘各种美丽的图案纹饰,之后又在青铜器上刻铸纷繁神秘的花纹及其他图形。这些作品由于年代的久远,所保存下来的实属凤毛磷角,却使我们得以一窥早期绘画的面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绘制于纸绢上的独幅绘画作品,是出土于墓葬的随葬品,距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早期的中国绘画以作品的题材划分为若干画科,如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公元17世纪前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为了与本土传统绘画相区别,舶来之欧洲绘画作品冠名为"西洋画",本土绘画自然就称为"中国画"。因此,中国画最初的称谓,是相对于西洋绘画(泛指欧洲绘画)而言的。

中国画是东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无论在艺术内容、形式,还是表现手法上,中国画与西方绘画都有极大的差别。

工笔重彩画与水墨写意画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传统的中国画似乎就是水墨写意画,其实这是一个误会。中国画按照其技法及风格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工笔重彩画和水墨写意画。工笔画又称"细笔画"。其绘画风格工整细致,以规整并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并注重于细部的刻划,然后再敷以厚重、鲜亮的颜色。工笔画所用颜料大多以矿物质制成,历经多年,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色彩;整个画面漂亮明丽,有着很强的装饰效果。正因为这部分绘画作品具有富丽堂皇的外观,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宫廷画家部采用此种画法,以表现皇家气派。

相对于工笔画的就是写意画,又称 "粗笔画"。其画风简略,通过尽量简练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神韵相意态,而并不十分在意所画对象的逼真与形似。画家在画中多采用概括、夸张的手法,运用丰富的联想,最大限度地抒发自己的情绪,张扬不同的个性。因此,写意画作品带有一定的即兴性、随意性和偶然出现的意外效果,较难临仿和描摹。它们几乎部是用水墨完成的,有着素淡、清雅的外观。这类作品在后期中国画坛上占有很大的比例。

从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来看,早期的(公元12世纪以前)画幅均为工笔重彩画。晚期的作品则多是水墨写意画;再从作者的情形来看,工笔重彩画的作者大都是职业画家或工匠画家,水墨写意画的作者则大多兼有文人的身份。

当然,在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还有一片开阔地带,供画家们在两端取舍,从而形成折中的即半工笔半写意的画法。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传统的中国画离不开诗词。题款。篆刻,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表述。

早期中国的许多文字,是根据对象的形状或意义,用简练的 线条描绘出来的象形艾宇。这与使用线条画画相似。中国文字的这一特点,加上书写文字的形式本身带有很强的艺术创造性,因而与绘画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人谓之"书画同源"。中国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在作画的过程往往十分自然地将写字的笔法运用到绘画中去;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很多时候以诗句的形式——直接题在画面上;并按中国文人的习惯,在画的落款处盖上刻有自己名号的朱砂红印章。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强调绘画笔墨的书法情趣,是品评中国画作品格调高下的重要标准。

中国绘画非常讲究画家综合的艺术修养,画家在下笔之先,一般已经将题诗的内容、宇体及印章在画面中的位置作了通盘的考虑。画中的诗何与图像相辅相成,对画面意境和构图起到了某种补充和平衡的作用;印章的红颜色义与黑白的(水墨)图画形成色彩的差异。将诗、书、画、印四个分割的因素融为一体,组成一幅统一的画面,是中国画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从画面布局上看,中国传统绘画与欧洲绘画有一个明显不同,就是中国画很注重在画面留有空白。空白处并不是空无一物,它可以是山中的云蔼,可以是江面的晨雾,也可以是日月的光华,甚至可以什么都不是。有人认为,"布白"是中国画中最为人关注的要点。画家强调画面诗意的传达,那些空白处也许正是诗意的不确定性、模糊檬拢的象征,留给观赏者想象的余地。公元11世纪时的中国大画家、大文学家苏拭(1036-1101)曾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主张,这也是后来历代画家追求的境界。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足鼎立

在中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是三个最大的科目,也是最常见的题材。它们大致可以和欧洲绘画中的人物、风景、静物相对应。

以人物形象为赛主体的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各科目中出"现最早的,美术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原始社会的先民"们用白茎、红矾土、霸炭黑在岩壁上画的人寨形和动物图案,可以"说首开人物画的先霸河。至大约1500年前的魏昔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艺术发展逐渐成熟。这一时代的霞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顾档之(348-409)提出了人物画应"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主张,认为画家不仅应当正确地描绘人物的外形,而且要注意刻划人物的精神、气质,即内在的东西。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几乎无一例外地依循这一认识,从事创作和品评。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发展的前期有极其辉煌的历史。

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称为山水画,是中国画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科目。它的兴起比人物画要晚得多,大约在唐代(618-907)趋于成熟,此后名家辈曲 名作不断,盛极一时。山水画的兴盛,有其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深层的原因。中国古代哲人崇尚"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相通的,人的善性天赋能感知自相通的,人的善性天赋能感知自然。即便人在官场市井,心也向往着山水林木;亲近自然、融人自然,成为中国文人 (包括画家)最大的愿望。画家们在描绘自然景色中寄托内心的感情和追求,同时给予观赏者以许多联想与启示。纵观中国古代的绘画史,山水画画家在所有画家电 所占比例是最大的。

中国画的另一门类,以描写花卉、竹石、鸟兽,虫鱼为主体,其中最常见的是将花、鸟组合在一起,故称之为花鸟画。花鸟画给人一种特殊的观赏情趣,其兴起较山水画为早,起先用于工艺品的纹样上,到唐代开始成为中国画中的一个独立门类。中国古代文人喜好梅、兰、竹、菊,认为它们清雅高贵,表现了文人清高脱俗的气质。因此,梅兰竹菊是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

最先用结绳制成网的是:伏羲。

伏羲是我国传说中三皇之首,《三字经》说:“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据说在远古,江、河、湖泊中,到处是鱼,但人们不会捕捞。伏羲诞生后,他把野麻晒干,结绳成网,发明了捕鱼技术。

扩展: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自古鲜花配美人,但在宋代却不是女人们的专利,宋代男子也簪花

在魏晋和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头戴「 ”花鬘”的菩萨、飞天、伎乐、舞伎等人物形象。 「 ”花鬘”又称「 ”华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