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遗址的中轴建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隋唐洛阳城遗址的中轴建筑,第1张

隋唐洛阳城南北中轴线有上清宫,玄武门、天堂、天宫(明堂)、应天门、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天门(定鼎门)、天阙,以“天”命名寓意非凡:天阙说的是龙门“伊阙”,隋唐皇城与都城轴线上对应天上的“天阙”。

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是中国古代最华丽的中轴。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陆续在隋唐洛阳城内发现或发掘了定鼎门、天津桥、应天门、明堂、天堂、白居易故居等重要遗址。 上清宫位于洛阳市邙山之巅翠云峰,在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最北端。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为我国第一个以“上清宫”名字出现的道教名观。上清宫始建于公元666年,是当时的国家级建筑。唐玄宗追尊老子(李耳)为玄元皇帝,因而上清宫又叫玄元皇帝庙。后人追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所以也称老君庙。

唐朝时期上清宫规模宏大,殿堂巍峨。大画家吴道子所作壁画《五圣千官像》,十分辉煌壮观。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少著名诗篇。杜甫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是描述上清宫的名句。宋代文豪苏东坡也曾在上清宫题字留念。后至金元废毁。明清多有修缮,至雍正八年(1730年)知府张汉鼎等重修,庙宇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有戏楼、山门、一、二、三殿;1944年4月,遭日寇飞机猛烈轰炸,仅存山门和窑洞(翠云洞)。现保持为为青砖庙院,紧凑幽静。

洛阳市营造上清宫森林公园。这里郁郁葱葱,苍翠若云,“翠云峰”更加秀美,“上清宫”更见显赫。 隋唐洛阳宫城的正北门-----玄武门

宫城的正南门是应天门(隋朝时称则天门),从应天门一直向北走1270米,便到了玄武门。玄武门虽然是北门,但出玄武门向北,并非洛阳郊外,玄武门北还建有两个隔城,即曜仪城和圆璧城。这就是说,要从宫城上邙山,须先穿过玄武门,再通过曜仪城和圆璧城,才能抵达最北边的龙光门,龙光门之外,就是邙山了。当年,将士常在邙山山脚下习武操练,唐高宗和武则天则登上龙光门观看。

古代则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分别代表东、南、西、北。“青龙”指东方之神,代表东方位置。“朱雀”指南方之神,古都南门多以“朱雀”冠名,如金陵朱雀门、长安朱雀门等。“白虎”指西方之神,有凶煞之意,一般不做城门名,只用于禁地名称,如《水浒传》中的白虎厅、白虎堂等,都是禁地。“玄武”指北方之神,代表北方位置,古都北门多以“玄武”冠名。

外朝主要是皇帝打理朝政、举行宴会的宫殿和部分官署所在地,内廷是皇帝和后妃的寝宫和花园,也是帝后起居游憩的场所。从地理位置上看,外朝位处皇宫的南部,内廷则处于皇宫的北部,因此,皇宫北边的城墙对内廷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北城墙上的城门更是要害,作为宫城正北门的玄武门,可谓要害中的要害了。

宫城城墙的许多城门,都由宫廷卫士把守。玄武门外设有两廊,禁卫军司令部驻此,称为“北衙”,拥有坚固的工事和精锐部队——所以当政变发生时必须首先控制玄武门,控制了玄武门就可以控制内廷,控制了内廷也就可以控制皇帝与后妃,进而控制朝廷乃至整个国家 。

武则天于公元688年(垂拱四年)(在乾元殿基址上建立明堂。又称万象神宫,高294尺,方300尺。明堂共三层,上为圆盖,用九龙支撑,顶上置涂金的铁凤,高一丈。明堂中有十围巨木,上下贯通,作为总柱,各种结构以该巨木为根本。明堂下面做铁梁,像辟雍一样由水环绕。武则天又在明堂北建立天堂,高五级,以贮大佛像,到第三级就可俯视明堂。696年,又造新明堂,高294尺,方300尺,规模比原址略小,上饰金铁凤,高2丈,后为大风所摧,改做铜火珠,为群龙所捧,成为通天神宫

现如今的明堂,是修建在唐代宫城正殿遗址之上,作为一座穿越历史再现的建筑,一座凌空遗址而兴的建筑,一座雄踞洛城至尊的建筑,集遗址保护和功能展示为一体,高3352米,外观为三层台基,层层收分,上为八角攒尖屋顶,内部两层,建筑总面积988892平方米。 在明堂的北面,武则天又命薛怀义造了一座天堂。天堂主要用来安放一尊大佛。史料记载,天堂共五层,它比明堂高得多,在第三层就可以俯视明堂全景。天堂、明堂,构成了洛阳城辉煌壮丽的景观,象征着无与伦比的财富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了唐朝建筑技术的杰出成就。

神都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登基的地方。她执政的15年,几乎都是在这座城市度过。武则天当政时期所建的明堂、天堂,是神都洛阳宫城内最高大的两个建筑,它们一改皇宫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使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显得更加辉煌壮丽 。

天堂是宫城内的一座重要宫殿,是武则天的礼佛堂。文献记载:“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薛怀义作夹纻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构天堂以贮之。堂始构,为风所摧,更构之,日役万人,采木江岭,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天堂有多高,《资治通鉴》中给出了相对具体的描述:即天堂高五层,且第三层已经高于明堂。现有文献认为明堂的高度在90米左右,以此计算,天堂的高度至少应该在150米以上。

天堂内佛像的高度和天堂内的佛像的造型,史料没作具体描述。但据“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我们可以想象这尊佛像的高度非同寻常,估计至少是龙门卢舍那大佛的好几倍。遗憾的是,公元695年,失宠的薛怀义放了一把火,将这座能与如今摩天大楼比肩的巍峨建筑付之一炬,从建成到烧毁,它的寿命仅有7年。

2013年4月14日,以武则天的礼佛堂为原型而建造的新“天堂”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人。新“天堂”建于原天堂遗址之上,并非历史上天堂的原样复原,而是一座保护展示性高塔建筑。天堂也是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通天浮屠的原型所在地。

经考古发掘,天堂中心柱础保存完好。现已经复原完成,外5层内9层展示着天堂成为武则天礼佛堂的创举。从内一层的遗址中心坑。武周时期天堂建筑遗址遗迹仅存天堂建筑的台基基础部分,其东面与宫城中心区的南北向西廊连接在一起,北面与宫城正殿北侧的东西向廊房相接,西面外侧为砖铺散水并有东西向长廊与其它建筑相连。通过室内玻璃地板,我们可以看到天堂及其周边散水、水渠、柱础、四周廊屋夯土基础等遗址的真实面貌。天堂遗址地下夯土基础部分的直径有近70米。台基略呈方形,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建筑基础,由内而外为青石砌壁圆形坑、两周柱础石、一周夯土基础、一周碎石基础。此外,台基外围还残存有包砖和散水。天堂遗址中心是一个巨大的柱础坑,直径148米,青石垒砌,里外两圈。所用青石厚度在1米左右,长1米~2米不等,宽07米左右。

应天门为宫城的正南门。唐宋年间相继沿用。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应天门遗址位于洛阳市都城博物馆和洛阳日报社之间,定鼎南路从门址中部穿过。由门楼、朵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连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规模恢弘,气势壮观。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 。

洛阳城应天门一侧三出阙,两侧共六阙。这是古代都城宫城正门最高礼制。天子三出阙是中国古代最高礼制的都城门。是古代皇帝享用的的最高礼制。仅洛阳一地发现有三出阙的城门。

其门址位于如今的周公庙附近,门址中部被定鼎南路所覆压。考古人员1990年对应天门东阙遗址进行了发掘,夯土台基保存完好。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郭城的正门。据史料记载,它正式启用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隋炀帝是第一个通过这座城门的帝王。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隋炀帝营建东都,次年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定鼎门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是中国古代延用时间最长的城门

发掘显示,它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三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定鼎门与皇城正门端门之间为定鼎门大街,这是隋唐洛阳城中最为重要的街道,其宽度116米,比现今北京的长安街还宽,仅次于隋唐京师长安城的朱雀大街。该遗址如今位于洛龙区关林镇曹屯村和安乐镇赵村之间。 隋唐洛阳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形成里坊。今天,考古人员在洛河南岸的履道里发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故居。该故居位于今洛龙区安乐镇狮子桥村东北约150米处。发掘显示,故居院里的中厅平面大致呈方形,东西长55米,南北宽58米,东西两端通过回廊往北与东西厢房相连。中厅南侧还发现了白氏宅院的门房遗址,东西总长59米,南北宽145米。门房与中厅南北对峙,基本处于同一中轴线上。根据发掘分析,白居易故居应是南有门房,中有厅堂,东西有厢房、回廊,北有上房,有前后庭院的两进式院落。

洛阳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1个王朝在此建都或陪都近9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1948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56年升为地级市(省辖市)。

洛阳建都年表 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夏 斟鄩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师尸乡沟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西汉 雒阳 汉魏故城 高祖 前202年—前199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东都、东京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唐 洛阳宫 东都

神都-武则天

东京

隋唐故城 高宗、武后、中宗、玄宗、昭宗、哀宗 六帝 657年—908年(其间都洛40余年)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民国 洛阳 今洛阳市 1932年 夏朝现仅有史料记载尚未有考古验证。更详细研究请参考夏商周断代工程。 表格内容参考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简介

1、洛阳属于隋唐时期的都城。

2、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仍作都城或陪都,相继沿用530余年。隋唐洛阳城遗址占地47平方公里,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以及东城、含嘉仓城、圆璧城和曜仪城等小城构成。城西还有西苑。洛阳全城共有109个坊里和三个市场。

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的夏朝,洛阳被称为斟鄩,是夏太康、仲康及帝桀的国都。今天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村,1956年考古发现的“夏都斟鄩城遗址”就是证明洛阳建都最早的遗址。

这座由是由堂、庑、庭、门等组成的规模宏大的斟鄩遗址中心殿堂,是中国最早的帝王宫殿,他决定了后来历代帝王的宫殿朝堂格局。

商朝时期,称洛阳为西亳。

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洛阳又被称为西亳(xi bo),是商朝的都城。现位于洛阳偃师尸乡沟村的“商都西亳遗址”,再现了商灭夏后建立的这座影响后代的城市建筑群模式。

遗址城内纵横的道路,交错的街道,各大小城区的层层相套,足以看出三千六百多年前古人对城市建设的非凡规划。

西周东周时朝,称洛阳为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这时的洛邑就是洛阳城的又一称呼。现今包含洛阳涧河瀍河两岸的王城公园、天子驾六、战国时期的粮仓、战国至西汉时期陶窑和加工作坊、青铜器作坊等古遗址等组成了“东周王城遗址”。

洛邑是史书明确记载的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是第一个选择以居中央控四方建都筑城统治理念的奠基者。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时期,洛阳称为雒阳。

西汉刘邦在洛阳称帝,伊始曾定都洛邑,后迁西安。直到东汉刘秀定都洛邑后,改称洛邑为雒阳,后期的曹魏、西晋、北魏朝代一直定都雒阳。经过几个朝代约三百多年的经营,尤其是北魏时期的洛阳城,已是集聚不少民族与西域商人的拥有六十多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

现在位于洛阳市东约十五公里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公园恢弘,可以窥出当年洛阳繁华的盛景。

其中,位于遗址南郊的东汉灵台遗址,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

隋唐、后梁、后唐、后晋时期,洛阳又称为洛京、京洛、东都、神都、洛城等。

这个时期是洛阳的鼎盛时期,自隋朝定都洛阳后,后续的唐、后梁、后晋、北宋都已洛阳为京都,这时的洛阳是无以撼动的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富弼、欧阳修、李白、杜甫、白居易、理学家朱熹、二程、邵雍、李贺等无数当时的名人墨客皆以在洛阳著书讲学为荣,以至于有“洛阳纸贵”的成语脍炙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就是在洛阳完成的。

隋唐时的洛阳城,曾达到居住百万人的世界最大都市之列。

隋朝的国家粮仓——回洛仓、唐朝的国家粮仓——含嘉仓,这些至今已列为洛阳隋唐大运河遗址的景点,见证了当时洛阳城经济的繁华。

张九龄诗曰“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便可看出当时洛阳在隋唐时举足轻重的位置。

至此,由洛阳历代的不同称呼,看得出,作为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有长达一千五百余年的建都史,它是世界古都史最长的城市。

于是我们整理出洛阳按年代先后的建都史,找出对应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个古遗址上窥出一斑。

夏朝——洛阳夏都二里头斟鄩城遗址。

商朝——洛阳商都西亳城遗址。

周朝——洛阳东周王城遗址。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朝——洛阳汉魏城遗址公园。

隋唐、后梁、后唐、后晋朝——洛阳隋唐城遗址公园。

看得出,古遗址各地常有,集十三朝古都遗址的却不常有。

而洛阳,就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是隋、唐两代东都都城遗址(公元605年——公元907年)。整体格局主要由城郭遗址、苑囿遗址、漕运遗址和墓葬遗址四部分组成。

城郭遗址总面积约47

平方公里,平面大致呈南宽北窄的梯形。城郭遗址按照空间分布格局可分为洛河以南里坊区(以下简称

洛南里坊区)、洛河以北里坊区及洛河以北宫城皇城区。洛南里坊犀遗址,是隋唐洛阳城里坊遗址的主要分布区。遗址面积约22

平方公里,占城郭遗址规模的三分之二。

1、洛阳的名胜古迹:龙门、白马寺、天子驾六博物馆、古墓博物馆、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玄奘故里、二程故里、范园(范仲淹陵)、邵雍故居、汉魏洛阳遗址、隋唐遗址公园/永宁寺塔址、二里头遗址、千唐志斋。

2、洛阳,古称斟_、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3、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4、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公园内现有3条健康步道,分别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西门、北门和南门为起点,分别在牡丹园健康步道(2150米)、百草园健康步道(1830米)、环湖健康步道(1680米)活动功能区内,每个功能区包含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运动距离提示等信息,每隔100米设置健康常识宣传标牌,同时还将设健康情况测试转盘。

洛阳市的三项世界遗产指龙门石窟、大运河、丝绸之路,六处是龙门石窟、洛阳含嘉仓遗址、回洛仓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植物园的西门当然朝西了,是植物园的正门,在王城大道上。见隋唐植物园导游图

夏都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

偃师商城遗址:为商代西亳城的遗址,夏商文化界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偃师商城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都邑级遗址,为商汤灭夏后所都,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

成周城遗址:成周城是东周王城之一,周敬王至慎靓王共11城皆居成周城。传说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白马寺之东,汉魏雒(洛)阳城故址一带。

东周王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遗址上多为现代建筑。

汉魏洛阳城遗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的东侧,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的东起点。汉魏洛阳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西周初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在洛水之北,称洛阳。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位于洛阳市区及近郊。隋唐洛阳城是宇文恺设计建造的,宇文恺将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的和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了一起,真正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隋唐洛阳城遗址的中轴建筑

隋唐洛阳城南北中轴线有上清宫,玄武门、天堂、天宫(明堂)、应天门、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天门(定鼎门)、天阙,以“天”命名寓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