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被称为“华夏民族”的由来?
“华夏”是中华民族的称号。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统称为“华夏民族”。 中国人都以“华夏民族”、“华夏子孙”为荣。 究竟这个习以为常的名称,如何得来?作为一谜,古往今来,却有种种说法。 古人的说法见诸于《左传》、《孟子》、《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 现代人的观点有两二种: 第一种认为,“华夏”是民族的名称。 这种观点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夏”这个名词则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说:“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认为,华夏实际上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来这个民族不断向四处迁徒,逐渐形成“东夏”、“西夏”、“大夏”三部分,后来大夏变为夏族的总称,也是夏族的美称。 第二种观点认为“华夏”是地域文化概念。这种观点分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民族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反之,“中国”以外的四方的文化低的地区和民族,就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华夏不断壮大,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各个民族,大都纳入了传统华夏族的范畴,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后来,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又统一了其它各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华夏集团也因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已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代表。 总之,“华夏”名称之解并未结束。
“华夏”最早见于《尚书·武成》篇,又在《左传》中多见,在这些古籍中“华夏”已经代表“中国”之意了。
《尚书·武成》篇载:“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伪造孔安国的《尚书传》解释说:“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到了唐代,孔颖达对此注疏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但是《武成》篇被认为是后人伪造的作品,其所说的“华夏蛮貊”是否是周初的说法尚不确定。
在成书于春秋末期的《左传》中多次记载了“华夏”一词,《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语;《定公十年》又载:“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和对《武成》的解释一样。
在先秦的典籍中,华、夏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中国”,是和蛮貊、戎狄相对立的意思。“夏”本为夏后氏、夏部族之称,后来的学者从词源的角度解释“华夏”,认为“夏”即“雅”,为“正”的意思,指称中原居民;“华”即古“花”字,亦即“荣”,引申开来用以指称“冕服采章”、“服章之美”,也就是指中原王朝即夏王朝的衣冠服饰、礼仪制度、典章文物。当“华夏”一词流行之后,“夏”字的涵义也就不仅仅局限于夏夏后氏的部族观念,成为中原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代称,而不再是仅指旧时的夏部族。
由于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所以历久相沿,称中原为“夏”。周人入主中原后,仍使用这一称呼,以与四方的“蛮夷”相区别。所以“华夏”渐渐地就泛指华夏统一国家或“王朝”及其疆域。
作为华夏部族及王朝的后裔、中原文化的继承者,后人自然便以华夏子孙自居了。
一、华夏二字来源:
1、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2、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取得祭天之权一决胜负,后人称为阪泉之战,黄帝胜,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3、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汉"的自称。因此,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汉。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了汉文化的代称,是中国的以前的名称。
二、华夏概念:
1、华夏是中国的古代称呼。华夏不是指民族。
2、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夏"在羌语和藏语中都是"伟大、强大"的意思。华夏一词最早作为文化概念,出现在周朝,尊周礼,守礼义的族人即称为华夏。最初作为汉族的文化,如今华夏一词涵盖整个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中华民族被称为“华夏民族”的由来?
本文2023-10-11 21:56: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