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和时间是什么?
历史朝代顺序: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有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
中国朝代顺序时间完整表:
夏朝:
夏朝约前21世纪~前20世纪帝禹(姒姓)。
穷朝约前20世纪~前19世纪后羿。
夏朝约前19世纪~前16世纪帝少康。
商朝:
先商约前19世纪~前16世纪高祖亥(子姓)。
商朝约前16世纪~前1300太祖汤。
殷商约前1300~前1051世祖盘庚。
周朝:
西周约前1070~771文王昌(姬姓)前1070年称王,前1051年武王发灭商。
东周前770~前256平王宜臼前770年称王,前750年灭携王。
楚国前704~前223 武王熊通(芈姓)前704年称王。
晋国:
前632~前403文公重耳(姬姓)前632年开创宗室诸侯的霸业。
魏国:
前403~前225文侯魏斯(姬姓)前403年继承宗室诸侯的霸业。
齐国:
前341~前221威王田因齐(妫姓)前341年称王。
赵国:
前323~前222武灵王赵雍(赢姓)前323年称王。
秦朝:
秦国前325~前207惠文王驷(赢姓)前325年称王,前256年昭襄王稷吞东周,前230年秦王政开始灭六国,前221年称皇帝。
西楚前209~前202义帝熊心(芈姓)由项氏辅政,前206年项羽称西楚霸王代楚。
汉朝:
西汉前206~公元8年高帝刘邦前206年封王,前202年称帝,前195年消灭异姓王,前112年武帝刘彻灭南越。
新朝:
8~23王莽。
玄汉:
23~25更始帝刘玄。
东汉:
25~220光武帝刘秀。
三国:
曹魏:
213~265武帝曹操208年基本统一北方,213年封王,220年文帝曹不称帝代汉。
季汉219~263昭烈帝刘备219年封王,221年称帝。
东吴:
222~280大帝孙权222年称王,229年称帝。
晋朝:
西晋263~316文帝司马昭263年灭季汉、封王265年武帝司马炎称帝代魏,280年灭东吴。
汉赵304~329光文帝刘渊304年称王,308年称帝,316年昭武帝刘聪灭西晋。
成汉304~347武帝李雄304年称王,306年称帝。
东晋317~420元帝司马睿347年灭成汉。
后赵319~352明帝石勒319年称王329年灭汉赵、统一北方330年称帝。
前燕337~370文明王慕容337年称王,352年景昭帝慕容俊称帝。
前秦350~394三秦王苻洪350年称王352年景明帝苻健称帝,370年世祖苻坚灭前燕统一北方。
后燕384~407武成帝慕容垂384年称王,386年称帝。
其余政权皆为割据。
南北朝:
北魏386~534道武帝拓跋珪386年称王,398年称帝,431年太武帝拓北方。
刘宋418~479武帝刘裕418年封王420年称帝代晋。
南齐477~502高帝萧道成477年封王,479年称帝代宋。
南梁502~557武帝萧衍。
东魏534~550孝静帝元善见由高欢摄政。
西魏535~556文帝元宝炬由宇文泰摄政。
北齐550~577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孝闵帝宇文觉577年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北方。
南陈557~589武帝陈霸先。
隋朝581~618文帝杨坚589年灭南陈。
唐朝:
唐朝617~690高祖李渊617年封王,618年称帝代隋。
武周684~705则天帝武曌684年称制,690年称帝代唐。
唐朝705~907中宗李显705年复辟。
五代:
晋-唐891~936太祖李克用891年封晋王,923年庄宗李存勖称帝灭后梁、统一北方,925年灭前蜀。
后梁901~923太祖朱温901年封梁王,907年称帝代唐。
长和902~928桓帝郑买嗣902年称帝取代南诏。
南吴902~937太祖杨行密902年封王,919年高祖杨隆演改元建制,927年睿帝杨溥称帝。
前蜀903~925太祖王建903年封王,907年称帝。
后蜀933~966高祖孟知祥933年封王,934年称帝。
南唐935~975烈祖李升935年封齐王,937年称帝代吴。
后晋936~947高祖石敬瑭936年称帝灭后唐。
后汉947~951高祖刘知远。
后周951~960太祖郭威。
其余政权皆为割据。
宋辽金:
契丹-辽907~1125太祖耶律阿保机907年统一各部称汗,916年称帝,947年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改辽。
大理937~1253太祖段思平。
北宋960~1127太祖赵匡胤。
西夏990~1227太祖李继迁990年称干1038年景宗李元具称帝。
金朝1114~1234太祖阿骨打1114年统一各部称汗,1115年称帝,1125年太宗完颜吴乞买灭辽,1127年灭北宋。
南宋1127~1279高宗赵构。
西辽1124~1218德宗耶律大石1124年称王,1132年称帝。
元朝:
1206~1388太祖铁木真1206年统一各部称汗1218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太宗窝阔台灭金1253年宪宗蒙哥灭大理 1271年世祖忽必烈称帝改元,1279年灭南宋。
明朝:
1364~1662太祖朱元璋1364年称吴王,1368年称帝、驱逐元廷,1371年基本统一内地,1388年灭北元。
清朝:
1616~1912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统一各部称汗,1636年太宗皇太极称帝改清。
1644年顺治帝入关1662年灭南明1681年康配帝消灭导姓王:1757年乾降帝灭准噶尔。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如下: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扩展资料
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
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中国历史朝代
中国最大的小说集《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宋初官修的一部小说集,北宋李昉等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而成,因为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因此取名《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搜集了自汉至宋初的各种小说、笔记、野史等500多种,共500卷,另有目录10卷,全书按题材分92大类,150多小类,如“神仙”、“女仙”、“异僧”、“鬼”、“精怪”、“狐”等,保存了大量的古小说资料。
《太平广记》引用的书籍,据旧刻本书前开列的引用书目有343种之多,但实际引用的书目共475种。这些书籍大都已散佚、残缺或经窜改,后人只有通过《太平广记》才可以窥见本来面目。由于《太平广记》保存那么多的古代小说,又采用分类编纂的方法,这给后来研究小说史的人带来很大的方便。鲁迅辑录《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就充分利用了此书。宋代以后的许多作家也常常从《太平广记》中选取题材,创作传奇和戏曲。
中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中国古代小说以“志怪”、“志人”分类,志怪着重记述神怪异闻,志人则主要记叙人物的言行事迹。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世说新语》全书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类。全书共收一千多则故事,记述简练,一般只有数行文字,短的只是三言两语。它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年间一些士大夫的言行轶事,对统治阶级的政事和日常生活也有所涉及。通过这些描写,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况乃至精神世界。其中有不少批判黑暗现实、讽刺奢侈*佚、赞扬智慧和善良的记述。
《世说新语》语言质朴精炼,有的就是民间口语,言简意深,耐人寻味。记载人物往往是一些零碎的片断,但传神地表达了人物的个性。书中随处可见出色的比喻和形容、夸张和描绘。《世说新语》语言艺术上的成功,对后代笔记文学有很大影响。后世仿《世说》很多,有《续世说》、《今世说 》等。书中还有不少故事成为后世小说、戏剧的创作素材,如“祢衡击鼓骂曹”、“曹植七步成诗”等。
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搜神记》
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特别兴盛。这类小说大都记录怪异奇闻,有的记述鬼魅,有的描写佛法,有的记叙人迹稀少地区的山川特产,有的编录虚幻的神仙方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东晋干宝写作的《搜神记》,是这类作品中写作最早、成就最高的一部。
《搜神记》虽然写的多是神灵怪异的荒诞故事,但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韩凭夫妇》、《干将莫邪》《三王墓》等篇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歌颂反抗者的不屈精神。《李寄斩蛇》记述少女李寄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事迹。《搜神记》的内容庞杂,描写细致生动,对人物刻画也注意到鲜明的个性,初具小说的格局,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天下夺魁”的《西厢记》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1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概述主讲:韩 晓
2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六个阶段1、孕育期
2、雏形期
3、成熟期
4、变迁期
5、高峰期
6、衰微期
3 一、孕育期(酝酿期)
——先秦两汉 先秦两汉时期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出现,但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野史杂传以及诗歌作品中孕育着丰富的小说因素,为小说的产生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尤其是神话和史传,作为小说的重要源头,对小说的产生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 1、神话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思维相当发达,已经产生了众多的神灵和相应的传说故事。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的态度,致使上古神话在文献古籍中载录甚少,资料零散不全。在《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等晚出的著作中保存着一些上古神话,虽然经过后人的加工、修改、润色,但多数还是保存了原始神话的精华,不失为一份最早的优秀的文学遗产。
5 盘 古 开 天 辟 地(创世神话)
天 地 混 沌 如 鸡 子, 盘 古 生 其 中。万 八 千 岁, 天 地 开 辟, 阳 清 为 天, 阴浊 为 地。 盘 古 在 其 中, 一 日 九 变, 神 於天, 圣 於 地。 天 日 高 一 丈, 地 日 厚 一丈, 盘 古 日 长 一 丈。 如 此 万 八 千 岁,天 数极 高, 地 数 极 深, 盘 古 极 长。 后 乃 有 三 皇(1)。
——《艺文类聚》 卷一 引 《三五历纪》
(1) 三 皇: 天 皇、 地 皇、 人 皇。
6 女 娲 造 人(始祖神话)
俗 说 天 地 开 辟, 未 有 人 民,女 娲 抟 黄 土 作 人。 剧 务, 力 不 暇 供, 乃 引 绳 於 泥 中, 举 以 为 人。 故 富 贵 者, 黄 土 人; 贫 贱 凡 庸 者,縆(g eng)人 也。
——《太平御览‧ 风俗通》
7 女 娲 补 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 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於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 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 南 子 ‧ 览 冥 训》
8 精 卫 填 海 (洪水神话) 发 鸠 之 山, 其 上 多 柘(zhe) 木。 有 鸟 焉, 其 状 如 乌, 文 首, 白 喙, 赤 足, 名 曰 精 卫, 其 名 自 詨(xiao); 是 炎 帝 之 少 女 名 曰女 娃。 女 娃 游 於 东海, 溺 而 不 返, 故 为 精 卫, 常 街 西 山 之 木 石 以 堙(yan) 於 东 海。
——《山 海 经 ‧ 北 次 三 经》
(1) 堙: 填 塞。
9 龙 女 刑 天
10 神话传说对小说的影响神话情节的故事性、神话人物的神异性,那种补天射日的奇瑰想象,那种移山填海的浪漫精神,无疑皆是后世小说艺术思维之所必需,启迪着后世的小说创作。
神话对小说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题材和人物的传输以及想象、虚构、夸张等艺术手法的灌溉,更表现在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神话思维的特点就在于以一种混沌未开、主客一体的方式去认知和把握世界,这种“天人合一”式的思维特点直接导致了神话中“神人一体”、“神人感应”和“神人相亲”等现象的产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小说的虚构和想象提供了参照思路。
11 "神人合一"神人合一
——A人与异类的拼接:神仙鬼怪、日月山川、动物植物 皆具备人的思想情感、生活习俗和伦理意识。B人与异类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女娲——孙悟空、猪八戒
精卫——白蛇、狐仙、绛珠仙草(转世、谪世)
12 "神人感应"神人感应
——人与自然、神灵等通过神秘渠道彼此沟通相互作用。
神人相亲
——神话作品中时时流露出神人亲和的意识、呈现出融洽、和谐的叙事情调,神话中神人合一的形象能力超凡,且多与人为善,到了后世小说中,神人的亲密无间也多表现为人与神怪的直接交流与对话。
13 2、史传文学与野史杂传 先秦两汉时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历史著作,如《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历史著作本是史官本着“实录”精神,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但是其间不可缺少必要的剪裁与加工,且遣词造句也会受到主观意志的介入。优秀历史著作中那些人物传记和叙事篇章,有比较完整的情节结构、有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个性化的语言,读来已颇有小说味道,也为小说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土壤。
《廉颇蔺相如列传》、《张仪列传》、《项羽本纪》
14 "汉代以来还出现了一些介乎"汉代以来还出现了一些介乎正史和小说之间的野史杂记,如《吴越春秋》、《越绝书》、《燕丹子》等等。这些杂传之作,既录史实,又收异闻,虚构成分增多,传说色彩更浓,更接近小说的文体特征。
例如:《燕丹子》 燕丹养士 荆柯刺秦
A 黄金投蛙
B 杀马进肝
C 玉盘盛手
15 二、雏形期——魏晋南北朝先秦两汉,小说因素都在酝酿积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批记录鬼神怪异故事的志怪小说和一批记录人物轶闻趣事的志人小说产生出来。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具备了小说的基本特征:具有情节、人物和大致完整的艺术结构,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
与此同时,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篇幅短小、艺术程度不高,更不具备明确的虚构意识——其创作是在缺乏明确的小说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这些作品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一般将之视为小说的雏形。
16 志 怪 小 说《收神记》
《收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由晋朝人干宝辑撰,原书三十卷,今传本二十卷,由明代胡应麟所辑。干宝自称《搜神记》的内容不外是“古今怪异非常”之事,声明该书“是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三王墓》《李寄斩蛇》《董永》
17 董 永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日:“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日:“以钱与矣。”永日:“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日:“妇人何能?”永日:“能织。”主日:“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日:“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
千乘:汉代设置于乘郡,故城在今山东省高青县。 肆力;尽力。田亩:农事。 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这句是说鹿车载了父亲;自己跟随在车后面。 遣之:发送他回家。 俱(ju居):在一起,指同居。 必尔者:必定要象你所说的那样。 缣(jian兼):细绢。 缘:因为。至:最。
18 《天仙配》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这期间,不知有多少人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影片,不知有多少人为戏中的情节所吸引,不知有多少人为严凤英、王少舫的卓越表演而倾倒……可以说,《天仙配》的上演,在中国掀起了“黄梅戏热”,“严凤英热”。二十几岁的严凤英,一下子成了亿万人民爱戴的表演艺术家。
19 志 人 小 说《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职。《宋书·宗室传》说他“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世说新语》的体例是以类相从,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完全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是杂采众书而成。
20 王子猷居山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②,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⑥。经宿方至⑦,造门不前而返⑧。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本篇通过王徽之访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言行,表现了当时名士率性任情的风度。原属《任诞》第四十七则。王子猷(yóu由),王徽之,字子猷,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子。山阴,旧县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②眠觉:睡醒。 ③左思《招隐诗》:描写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宿州市)人。博学多艺,隐居不仕 ⑤剡(shàn善):今浙江嵊州市。⑥即便:立即。 ⑦经宿方至:经过一夜才到。 ⑧“造门”句:到门前不进去见面就返回。造,到。前,进见。
21 三、成熟期——唐在志怪与志人小说相结合的基础上,唐代兴起了一种小说样式“传奇”。唐传奇的兴起,标志着古代短篇文言小说创作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魏晋小说是将逸事奇闻当成事实来写,作者并非有意进行小说创作,而唐人写传奇则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始意为小说”。②现实性加强,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有些还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矛盾。③艺术性有了很大提高:篇幅增加、情节曲折、文辞华艳、叙事委曲、描写细腻。
22 唐传奇发展的三个阶段发轫期(过渡期)——初、盛唐
《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
兴盛期——中唐
白行简《李娃传》 李朝威《柳毅传》
元 稹《莺莺传》 沈既济《任氏传》
衰微期——晚唐
专集:袁郊《甘泽谣》 裴铏《传奇》
单篇: 杜光庭《虬髯客传》
23 《李娃传》作者白行简(776~826),白居易之弟,字知退,元和二年(807)进士及第,后历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
《李娃传》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写官宦子弟郑生与名妓李娃的恋爱故事。 小说情节曲折:院遇—计逐—鞭弃—护读,最后以大团圆的喜剧结束。
24 郑生初见李娃 ……自毗陵发,月余抵长安,居于布政里。尝游东市还,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生忽见之,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乃诈坠鞭于地,候其従者,敕取之,累眄于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竟不敢措辞而去。……
25 四、变迁期——宋 元 宋元话本艺术,把白话小说推上了发展之路,并使白话小说从此成为主流,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
26 话 本 “话本”原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古人称讲故事为“说话”,这里所指的“说话”主要指民间艺人讲说故事,作为一种技艺,则起于唐,盛于宋。说话的形式类似今之说书。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称为“话本”或“话本小说”。
27 说话宋元时期有很多职业说话艺人,这些说话艺人为了切磋技艺,还成立了专门的行会,如“雄辩社”之类。为他们编写话本的文人也组织了专门的团体,称为“书会”,书会中人则称为“书会才人”、“书会先生”等。说话艺人多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
宋代的“说话”已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瓦子(瓦肆、瓦舍)”、“勾栏”,表演则成为“作场”、“敷衍”。此外,酒楼茶馆、街头巷尾、宫廷寺庙等也都可见说话表演。
28 勾栏歌舞表演图
29 山东民间说书
评书名家单田芳
30 说话的分类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说话”而来。又因城市经济的繁荣、瓦舍勾栏的设立、说话艺人的增多、市井听众的捧场,民间说话呈现出职业化与商业化的特点。当时的“说话”,有“四家”之说,名有门庭,自成路数。“四家”的名目,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是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后一种以演出者的敏捷见长,如“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与以叙事取胜的前三类显然有别。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即演说佛书;讲史,则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可见,所谓说话的家数,是以故事题材作划分标准的。
31 小说话本的体制 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说风景,道名胜,往往与故事的发生地点相联系,或与故事的主人公相关联;有时先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某些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是 “权做个‘得胜头回’”,实则这个小故事与将要细述的故事有着某种类比关系。显然,入话的设置,乃是说话人为安稳入座听众、等候迟到者的一种特意安排,也含有引导听众领会“话意”的动机。正话,则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散场”之类套话作结。
32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西湖三塔记
入话:
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乃苏子瞻所作,单题两湖好处。言不尽意,又作一词,词名《眼儿媚》:……今日说一个后生,只因清明,都来西湖上闲玩,惹出一场事来。直到如今,西湖上古迹遗踪,传诵不绝。……
33 话本à拟话本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模拟宋元话本的体制而编写的供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拟话本”。这一演变过程同时也是小说从民间艺人口头讲说发展到文人学士案头编创的过程。
冯梦龙 “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蒙初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34 代表作品《错斩崔宁》
刘贵 王氏 陈二姐 崔宁 静山大王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周胜仙 范二郎
《碾玉观音》(又题《崔待诏生死冤家》)
璩秀秀 崔宁 咸安郡王
35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宋本作《错斩崔宁》)
聪明伶俐自天生,懵懂痴呆未必真。嫉妒每因眉睫浅,戈矛时起笑谈深。
九曲黄河心较险,十重铁甲面堪憎。时因酒色亡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
这首诗,单表为人难处。只因世路窄狭,人心叵测。大道既远,人情万端。熙熙攘攘,都为利来;蚩蚩蠢蠢,皆纳祸去。持身保家,万千反覆。所以古人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颦笑之间,最宜谨慎。这回书,单说一个官人,只因酒后一时戏笑之言,遂至杀身破家,陷了几条性命。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回。
36 宋元话本与明清长篇小说(一)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标名“平话”,如《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等。“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于歌唱。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三国志平话》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提供了情节参考,《武王伐纣平话》则已粗具《封神演义》的结构间架。
37 宋元话本与明清长篇小说(二)宋代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分前后二集,记述北宋衰亡、金人入侵和南宋建都临安的经过。其中含有梁山泊故事,像杨志卖刀、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三十六人聚义梁山、宋江受招安征方腊等,略具后来《水浒传》的雏形,其叙事简略,类似纲要。
38 宋元话本与明清长篇小说(三)宋元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分上、中、下三卷,每卷分若干段,数量不等,凡17段。每段均有标题;其末尾必有诗一首或二、三首,总括该段故事内容,揭示佛法无边、信佛则逢凶化吉的宗旨。
《取经诗话》叙述唐僧一行六人,往西天求请大乘佛法。上路不久,遇见一 “白衣秀才”,自称:“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于是,取经队伍由六人增至七人,但除唐僧、猴行者外,其馀诸人并无名姓称谓。猴行者神通广大,已成为故事的主角。从内容上看,它是《西游记》故事最早的雏形。
39 五、高峰期——明 清从语体角度可分为
- 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
从篇幅长度可分为
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从题材、内容和创作方法又可分为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等类型
总之,这一时期小说名作迭出、式样纷繁,铸就了中国小说的颠峰时刻。
40
41 明清小说发展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产生的《三》、《水》、《西》等长篇小说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和文人独立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尤其是这三部小说都是在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在故事的跌宕起伏、语言的粗犷豪放和人物的传奇色彩等方面还带有十分明显的话本小说的痕迹,但在规模、思想和艺术上都大大超过了话本,是话本小说之后中国古代小说的一大飞跃。
42 明清小说发展的两大阶段第二阶段除了产生《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大量的文人独立创作的以日常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而外,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等其他类型的作品。此外,《聊斋志异》的出现还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登上了艺术高峰。这一阶段的小说现实性更强,作品风格更加为一致,生活细节的描写更加细腻。
43 六、衰微期——晚清(近代)特点:
①小说与政治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②小说取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③在艺术手法上除了继承古典小说传统而外,也接受了西方小说技法的影响,表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④小说数量激增,还出现了大量专门的小说刊物,但是小说的质量却普遍不高,与前代相比衰落之势甚为明显。
一、顺序列表: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二、朝代资料
1、夏朝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
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分封建藩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分作冀、兖、青、徐、豫、扬、荆、梁、雍九州,铸造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因此九州成为中国国家的代名词。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2、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殷商”并称。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
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3、周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
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
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後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後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4、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
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华人多自称为唐人。
5、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中国历史朝代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如下所示:
一、奴隶社会
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 轩辕黄帝(炎黄齐名)
2、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 (今山西临汾) 唐帝尧
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 (今山西永济) 虞帝舜
4、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 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斟鄩阳城(今河南洛阳) (今河南登封)夏王禹 夏王启 夏王少康
5、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鉏(今河南滑县) 有穷王夷羿
6、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寒水(今山东潍坊)寒王寒浞
7、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商) 约前1300年-约前1046年(商(殷))亳 殷(今河南商丘)(今河南安阳)商王汤 商(殷)王盘庚
8、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
(1)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 西周武王姬发
(2)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平王姬宜臼
①——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②——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
9、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始皇嬴政
10、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今江苏徐州) 西楚霸王项羽
11、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
12、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高祖刘邦
13、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今陕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14、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今陕西西安)玄汉更始帝刘玄
15、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
16、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1)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2)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蜀汉昭烈帝刘备
(3)孙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17、晋朝:265年-420年
(1)西晋:265年-31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武帝司马炎
(2)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司马睿
18、十六国:304年-420年
19、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20、南北朝:386年-589年
(1)南朝:420年-589年
①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武帝刘裕
②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齐高帝萧道成
③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④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2)北朝:386年-589年
①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平城 洛阳(今河南洛阳)(今山西大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孝文帝元宏
②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③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④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 北齐文宣帝高洋
⑤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21、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22、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唐中宗李显
23、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武周武后武则天
24、五代:907年-960年
(1)后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梁太祖朱温
(2)后唐:923年-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
(3)后晋: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晋高祖石敬瑭
(4)后汉: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汉高祖刘知远(暠)
(5)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25、十国:907年-979年
26、辽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27、宋朝:960年-1279年
(1)北宋:960年-1127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太祖赵匡胤
(2)南宋:1127年-1279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高宗赵构
(3)西夏:1038-1227年兴庆(中兴)(今宁夏银川)西夏景宗李元昊
(4)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5)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曲雕阿兰(今蒙古国肯特省)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28、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元(蒙古)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29、明朝:1368年-1644年应天(今江苏南京) 京师(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1)后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 后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大顺:1644年-1644年京师 (今北京市) 闯王李自成
30、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师(今辽宁沈阳)(今北京市)清(后金)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史共有3910年。具体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的起点是夏朝即公元前2070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总共有2070+1840=3910年。
皇朝更替顺序背诵: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和时间是什么?
本文2023-10-11 23:00: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