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历史典籍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1收藏

中国第一部历史典籍是?,第1张

尚书。是中国第一本历史书籍。记录了从尧到春秋时期的很多历史档案原文。但尚书毁于秦火,现在的尚书是汉朝时候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儒生靠记忆力口述的。称为“今本尚书”。后来汉朝时期孔子后代在家里装修的时候,破坏了墙壁,偶然发现了暗藏的书籍,其中包括尚书。称为“古本尚书”,当时两种版本的出入不大,但古本的比今本的全一点。可见,那个老学者的记忆力是可信的。

晋朝,古本尚书失传,出现了伪古本尚书。这个伪古本尚书虽然大部分内容根今本尚书一样,但在某些个别地方有破绽。一直被历代学者怀疑。现在的人认为。虽然现存的古本尚书是晋朝伪造的,但当时的学者没有指出其伪,说明还有大量内容是可信的。

目前研究,一般根据今本尚书。

中国古代史书,一般有三种题材:纪传体,由史记开创;编年体,由春秋开创;纪事本末体,由《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但有人认为尚书是最早的纪事本末体。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古籍定义,"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知识信息;著作方式;文字;物质载体;文字制作技术;装订形式。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中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一本书,应该是周文王所写的《周易》,《周易》是由周文王姬昌在牢里冥思苦想所写,被春秋的孔子认为是儒门的圣典。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现在发现的《甲骨文》有6000个,只有2000个甲骨文被破译,为何那样难破译?原因是甲骨文是卜辞,用来占卜和祭祀,掌握甲骨文是祭司而不是王和诸侯,卜辞主要是鬼神的名字,与现代人的思路格格不入,所以难破译。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诸子百家丛书:《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阴符经》、《关尹子》、《亢仓子》、《鬻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子华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传》、《十洲记》、《列仙传》、《抱朴子》、《握奇经》、《尉缭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盐铁论》、《说苑》十、《独断》、《傅子》、《神异经》、《博物志》、《神仙传》文、《六韬》、《司马法》、《吴子》、《邓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语》、《孔丛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太玄经》、《新语》、《新序》、《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论衡》、《潜夫论》、《申鉴》、《中论》、《人物志》等。

最早的历史书:《尚书》(简称:书) ,

最早的道德行为规范书:《礼记》(简称:礼),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三传》(简称:传) ,

最早的诗集:《诗经》(简称:诗) ,

最早的字典:《尔雅》,

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我国地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 《尚书》,

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编年体通史是 《资治通鉴》,为北宋 司马光 所撰,

我过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四库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是 清乾隆 年间篆修的。

端午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文献中很早就记录了端午的出处及由来。那你知道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哪个古籍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一书。“端”字即“开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农历的正月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中称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古人夏至也吃粽子,非端午专利。据专家考古考证及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所以纪念历史人物的说法,无论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陈临、屈原等说,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后世杜撰附会之辞。

中国端午节起源与习俗源自中国大陆南方江浙一带,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悬艾叶菖蒲等。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纪念屈原的意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

是《吕氏春秋》和《列子汤问》。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传说又叫高山流水或高山流水觅知音。最早见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列子汤问》为故事雏形,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在《列子汤问》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改编丰富,并增加了结局。此为高山流水故事的基础版本。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东汉的《风俗通义》、《琴操》、《乐府解题》等等众多古籍纷纷援引。

明代冯梦龙把这个故事写到了自己创作的《警世通言》小说中,名字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这篇小说中伯牙成了乐官俞伯牙,钟子期却成了汉阳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来字的典故此时完全变成了人物、地点、情节样样俱全的话本小说。

中国第一部历史典籍是?

尚书。是中国第一本历史书籍。记录了从尧到春秋时期的很多历史档案原文。但尚书毁于秦火,现在的尚书是汉朝时候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儒生靠记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