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张道陵正一派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什么是张道陵正一派,第1张

张道陵(34—156),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留候张良九世孙,生于吴之天目山。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 令。后弃官隐居北邙山(今洛阳北)。汉章帝、汉和帝征沼皆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经 鄱阳(今波阳),溯流至云锦山(今贵溪龙虎山)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闻巴蜀诊气为害,遂与弟子赴四川鹤鸣山(一作鸽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传道。

永和六年(141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汉安帝元年(142年)张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陵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授民取盐之法,后人称“陵井”(用咸井水熬盐)。百姓得其益,奉之为天师,弟子户达数万。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并立条制,使诸弟子随事轮流出米绢器物樵薪等;不施刑罚,以善道治人。使有疾病者书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不得复犯罪,以生死为约。

张陵奉《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并著《老子想尔注》,宣扬人君按“道意”治国,则太平;循“道意”治民。民即寿考。

陵死,传子衡,称嗣师。衡死,传子鲁,称系师。

张鲁字公棋(一216),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刘焉任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后鲁又杀修并其众,割据汉中,推行五斗米道,执行政教合一。“张鲁少膺祖训”,在辖区内设义舍,为路人免费提供食宿,对犯法者宽有三次,而后再犯才处以刑罚。以靖舍为民思过之处,增饰“三官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作书三通:其一上之天著于山;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并依月令执行春夏禁杀;又禁酒,史称“民夷便乐之”。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汉中,张鲁避走巴中,后封存库藏以降。曹操嘉奖张鲁的善 意,“遣使致慰”,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迁还中原。张鲁诸子皆封为侯,其中第兰子 张盛“克志精修”封为都亭侯不就。张鲁便命其嗣教,将经策印剑传给张盛,嘱托说:“龙虎 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住宣吾化”。由是龙虎山道教绵延干百年。

早期道教的主要教派。俗称“五斗米道”,也称“天师道”。后以“正一道”或“正一天师道”称世。延续至今,与全真道并称道教两大道派。由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张道陵(即张陵)于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左右在蜀中创立。张陵将其道传给儿子张衡,张衡又传其子张鲁。三人被后世道教称为“三张”。后世世一子绍位,称“张天师” 。

“五斗米道”名称的由来,缘于早期加入的信徒应出米五斗。“天师道”名称的由来,缘于崇奉“天师”(基本上是张天师)。“正一”意为“从正以修道”,据《云笈七签》等,“正一”是从正以修道,伐诛邪伪,统承三天,佐国育民;“正一盟威”意为与神盟威,《正一修真略仪》:“由心而正,心正则神精不亏,与我为一,然后全明之明,合五灵之本,故能死生无变于己,何邪异之所能干?由是焕张群阴,威伏六贼,是谓正一盟威。”

正一道是在道家思想学说影响下,改造(或吸收)了一部分原始宗教巫鬼信仰,并结合古代燕齐神仙方士文化等内容而产生的。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正一盟威妙经》、《太平洞极之经》及祖天师张陵所撰的《老子想尔注》(此书一说为张鲁托名所著),阐发教旨:“重生道、教人道、行真道。”重斋醮、符箓,属符箓派;在以后发展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道派的符法新说,科醮礼仪,内丹炼养等,颇有融道教精华于一炉之意,并对佛教禅宗、儒家的心学理学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最初的道教也是流传至今的道教派别。“正一”两字,有时甚至是道教代称。

正一道道士可居家务道,也可出家修道,并未有特别的限定。

1、张陵创道的事迹历史记载很少,据《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刘焉传》等史书记载:张陵于顺帝时入蜀,学道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中,造作符书,向百姓传教。受其道的出五斗米,当时被官方称为“米贼”。张衡仅是提及,事迹较详的是张修和张鲁。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鱼豢《典略》说:“光和(公元178-184)中,汉中有张修,修为五斗米道……修法略与角同(注:即教病人扣头思过,饮符水)加施静室,使病人在室中思过。又让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人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于天著山上、其一埋于地、其一沉于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又号称五斗米师。”

张修为五斗米道在汉中的一个首领,“黄巾起义”时,曾率领道徒响应,后来第三代天师张鲁袭杀张修,自领汉中,因百姓信行张修之道,便在其基础上加以增饰。教入道者“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供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错过者当治道(即修路)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

张鲁自号师君,初来修学道者叫鬼卒,学道较久而虔诚者叫祭酒,各领道众,多的叫治头大祭酒。张鲁在汉中实行政教合一制度,雄据巴汉近三十年,民夷便乐,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投降曹操,五斗米道也随之传往北方中原地区。

2、五斗米道北迁后,汉末,张鲁之子张盛(第四代天师)不受曹魏爵,《元史 释老志》载“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州龙虎山”。还居江西龙虎山,开“正一宗坛”,尊张道陵为“正一天师”;天师后裔子孙世居山中,遂为天师道传播中心,渐以“天师道”名世。以后随着晋的统一,它又向东南沿海传播,从而遍及全国。

西晋武帝(265-290在位)年间巴蜀出现了陈瑞领导的一支民间道团,据《华阳国志 大同志》,咸宁三年(277),陈瑞因“鬼道惑民”,而上至太守下至平民又多信奉之,故被益州太史诛杀。陈瑞教团与与天师道大同小异,属天师道的极端支派,被称为“鬼道”。

晋惠帝元康八年(296年),随张鲁北迁的五斗米道徒、?族(西南少数民族,字为“上宗下贝”)首领李特一家,率领流民队伍回蜀,受到新任益州刺史、同是五斗米道徒的赵?(字“病字壳里边钦字”)的厚遇。两者一拍即合,永康元年(300)赵?据蜀叛乱,因互相疑忌,赵?被李特赶出成都,遭部下杀害。后李特也被西晋官兵逼出成都。

李特于太安元年(302)再次举事,次年(303)二月李特兵败被杀,其弟李流及其子李雄继续作战,得五斗米道徒、蜀中大地主范贤(即范长生)家族之助,李流于九月病故后,李雄继为首领,十二月攻入成都,晋永兴元年(304)十月,李雄称成都王,国号“大成”,后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306年称帝,尊范贤为国师。308年拜范贤之子范贲为相。至东晋永和三年(347),成汉始亡。后范贲继续作战,直至晋永和五年(349)才被平定。

东晋最有名的五斗米道组织是五斗米世家钱塘杜氏家族所创,后学“冥纸灰”今从任继愈先生主编之《中国道教史》说,名之为“杜子恭道团”,创始人为杜子恭。道团的法术、制度等,与五斗米道大略一致,当时“东土豪家及都下望族,并事之为弟子”,杜子恭大约死于东晋武帝(373-396在位)末年,接代他的是孙泰家族。

晋末孙泰、孙恩(世奉五斗米道),于隆安二年(398年)率领道徒起事,事败孙泰被杀,信徒认为是蝉蜕登仙,次年(399)孙恩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自号“征东将军”,称其道徒为“长生人”,浙东八郡应者云集,后于元兴元年(402)兵败,孙恩投海,信徒企望成为“水仙”,随他投海者达五百多人。

天师道在此汉末魏晋的活跃,还直接促成或间接影响了其他早期道派的产生,如如三国时在吴国广泛传播李家道,其道法祝水神符为人治病,与天师道极为类似;如稍后的清水道,其法即称为张天师家奴所创,可说是天师道的支派;还有许多鲜见史传的道团教派,相信都与天师道有关,这些,后来或者消失或者亦并入天师道。

3、进入南北朝时期,一些早期道派“太平道”“于君道”等,因受统治者打击而显衰落,而新兴教派“灵宝派”“上清派”等,又正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虽有一些象张忠、王嘉这样的神仙道士,但只是以师徒相受形式成的松散道教集团,而以道教箴纬的名义,各地不同人等托名“李弘”又都转瞬覆没;此时天师道仍不失为道教的一面旗帜,基本上也是道教的代称。

但是,由于政治动乱,天下势力分割,加上信徒总多,又缺乏有威望的张天师传人,僻处江西龙虎山的天师道总部对下属各“治”的祭酒、道官显得鞭长莫及,天师道内部组织陷入严重混乱、《老君音诵诫经》有:“道官祭酒愚暗相传各祭酒”,这使一些素质低下者得以当上祭酒、首领,任意鱼肉信徒;更严重的是有的还“自署治箓符契、攻错经法、浊乱清真”,导致“奸怨非法、诈惑万端”;还有曲解天师道的理论如“房中术”等者,以致“*风大行,损辱道教”;并且下层道民屡屡利用道教组织,托名李弘(老君化名)、刘举名义发动起义,历代不绝,使道教受各分割统治势力、王朝的严密注意。

有鉴于此,不少高道先贤立志改革、整理道教,北朝时期的寇谦之与南朝的陆修静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对道教的贡献,实际上毫不逊色于之前的张道陵以及之后的王重阳:

寇谦之(365—448在世)利用太上老君降授的《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又名《老君音诵诫经》,〈老〉是〈云〉的摘抄本)、老子玄孙李谱文降授的《录图真经》对天师道进行坚决的改革,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持戒修行。 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既得到下层信徒的支持,也适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一时阴霾尽除,朝野随者无数,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陆修静(406—477在世)历游名山,迹遍天下,他将长期收集的道教典籍整理校刊,编定为道教最早的道经总目《三洞经书目录》。并彻底地整理天师道:即改造道教组织、收集整理道教经典、建立完善斋醮仪式。由于他祈祷有验、救世有功,得到了普遍的欢迎,更因为他丰富并整理了道学的许多典籍理论,使随之而来的道教新教派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故“上清派”“灵宝派”皆奉其为宗师之一。经陆修静清整后的天师道世称“南天师道”。

这段时期,“五斗米道”的称呼基本上被“天师道”所取代。受寇谦之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在陆修静丰富并整理有关典籍理论后,灵宝派、上清派开始兴起,并迅速传播全国,这样,以后正一道派的符箓三宗初步形成。

4、隋唐时期,是道教全面走向鼎盛的时期,这充分体现在道观的兴建、斋醮仪式的健全、民间朝廷的信奉等方面上。道教的宗教势力得到大面积的扩展。道教派别日趋繁荣,相对于楼观、灵宝、上清和丹鼎道派以及富有哲理的玄学派的异常兴旺,天师道却少见有影响人物。历任裔张天师者,也未有多少理论发挥及思想著作。

这一时期各道派都重视经戒、法箓传授,经戒、法箓传授的风气,是沿袭原五斗米道的传统。基本上这些传授的最初阶段,都得先由天师道的正一经戒、法箓授起,也即是说,贩依道教之途,一般都得经过天师道,而后,逐级修炼,才能最终升上灵宝、上清的高层法师。从这里可看出,天师道仍然是道教的基础。5、进入宋金元时代。道教势力发展迅速,并达到鼎盛,新兴道教与传统派别交相辉映。当时北方的金朝形成了三大新兴教派:“大道教”、“太一教”、“全真道”,其中“全真道”是流传至今的道教两大派之一;南方的宋朝国土上也出现了“金丹道”、“净明道”等新教派。入元前后,天师道与传统的灵宝派、上清派,以及新兴的大道教、太一教、全真道、金丹道、净明道、清微派、神宵派、东华派、天心派、武当派等各道派互相影响,借鉴吸收,为天师道教义,教制,修炼方法带来很大变革与发展机会,并确立了道教之首的领导地位。

裔张天师传人在此时期颇得上层青睐: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诏第二十六代天师张正随“真静先生”,并说他“跻世仁寿”;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入京设醮,祷有灵验;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1239),更敕命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即天师道本山龙虎山、上清本山茅山、灵宝本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正一天师道从此遂为统领上清、灵宝等江南诸符箓道派的地位。元世祖又命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领江南道教事”,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张宗演弟子张留孙赐号“玄教宗师”,并创立玄教。

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统领三山符箓。”江南诸道派遂统称“正一”道,以龙虎山正一天师为代表。

此时期天师道吸收融合了其他道派的符箓及修炼法,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是其中最为突出者,也是历代天师的佼佼者。他精于神宵雷法与内丹修炼,提出“心”为万法之宗,论述心神,无恶与符法的关系,认为人身有“精气、元气、元神”三宝,称只要把握自身的元神即可通天,摈弃他法,是谓“破妄”。他的思想著述不少,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大大的丰富了天师道的修炼内容及符箓法术。董处谦、吴闲闲等学林灵真的灵宝东华法,董处谦又传东华法于三十九代天师张裔成,张修文兼修全真内丹,净明道四祖赵宜真也先学正一道,等。

总之,天师道已融会吸收了各道派的精华,又确立了统领江南道教诸派的地位,与北方新兴起的全真道并称道教两大派至今。在此时期后,后人也习惯将“天师道”为代表的各符箓派总称呼为“正一”道。

6、经元末明初的整合,明清两代道教正式定型,主要归为两大道派:以符箓法术为主的正一道,以修炼内丹为主的全真道。但是,这也是一个道教逐步走向衰落的时代。

明初,太祖朱元璋即把道教分为正一、全真,他认为全真道独为自己,而正一道可以益人伦、厚风俗,故明代从明太祖洪武初期即命正一天师掌管天下道教事,而正一道诸派中,始终是天师派为首为主。后在整个明王朝,历任帝王基本上皆尊正一道为道教正统,正一道特别受上层的恩宠。直至清初仍沿用明旧例,清代乾隆后,整个道教在形式上渐呈衰落至今——正一道更是如此。

在此时期,正一也有高道论述,如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曾以符水之术名世;如有道门硕儒之称的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明洪武十年(公元1385) 祈雨于神乐观,即刻应验。他是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也是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后唯一有才华的正一天师,曾受命编辑《道藏》,并有不少著述留世。张宇初的道教学说大略可归纳为:1、申明道统源流,上攀先秦道家;2、内炼为本、性命双修;3、三教同源、佛道融合的性命说;4、内炼为本的斋醮道法;5、继承借鉴全真教风,清整戒律清规。明世宗(公元1522—1620在位)时,正一道士邵元节以符箓祈禳显贵,但无甚著述理论;清代,正一天师道道士娄近垣也曾闻名于一时,可惜对本派的符箓道法无所阐扬,又为了迎合雍正的禅宗思想,把道教炼气养真称为“皆妖妄之人借以谋生之术”。

张宇初虽有重振道教的决心,可惜更多的裔张天师碌碌无为,甚至“坐不法”,如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因“素凶顽”,夺良家子女、取人财物、杀人行凶而被充军;如第四十八代天师贿赂官员。崇桢十四年(公元1641),诏第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入朝祈禳,张天师上表请加三官神封号,因不许,未成行。这些都受到朝臣的不满及打击了信徒的宗教热情,也严重影响了正一天师道、甚至是整个道教的形象,使道教在人们心目中日渐贬值。

此时期的正一道未有更多的理论内容,内部上自身腐化,外部其他民间宗教的争夺地盘以及儒释两教的攻讦等原因,正一道、甚至整个道教走向没落,乾隆时已成为“诗、画”之资,他有御诗:“颓波日下岂能回,二氏于今自可哀,何必辟邪犹泥古,留资画景与诗材”。

7、至现代,正一道仍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习惯上,天师道也称为正一道。宗坛江西龙虎山。符箓三山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

主要参考文献:

《正一修真略仪》

《云笈七签》

《三国志‧张鲁传》、

《后汉书‧刘焉传》、

《明史》

《道门十戒》

《老君音诵诫经》

《道教大辞典》

《辞海》1999

《华阳国志》

《晋书》

《资治通鉴》

《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主编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

道教正一派和全真派在道巾、道袍颜色、道冠上都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从道巾上来区分,全真派道士多用混元巾、庄子巾和一字巾,正一派道士多用纯阳巾和网巾。

2、从服饰上来区分,两派的着装大同小异,皆大体沿袭古制。但全真派以“青”为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正一派以“蓝”为主。

3、从道冠上来区分,全真派以皇冠为主,且全真弟子为了纪念丘处机,会在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正一派则按其不同用途,可以佩戴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不同道冠。见下图,图1为正一派,图2为全真派。

扩展资料

正一派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习惯上,天师道也称为正一道。宗坛江西龙虎山。符箓三山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

全真道在阐发内丹学方面最是成绩斐然。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只有全真龙门派一度“中兴”,其他道教派别,例如正一派,则大都衰落不振。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定了根基。明清两代在全国各地,乃至东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广泛传播。

全真道士一般以修行为主,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斋醮,祈福禳灾、超度亡灵为主要宗教活动的道派。

参考资料:

-道教服饰

参考资料:

-正一派

参考资料:

-全真教

历代天师简介

第一代天师:

张陵,字辅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约生于东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卒于永寿二年(公元156年),七岁即学道。因创立“正一盟威之道”,道教徒称其为“张道陵”,尊奉为“张天师”。

张陵博通“五经”, 24岁时以直言极谏科被录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26岁即任巴郡江州令(今重庆)。但他向来喜好黄老清静养生之道,立志修炼形轻举,隐于北邙山、龙虎山等处。后来听说蜀人比较纯厚,容易教化,并且名山较多,于是在东汉顺帝时(126~144)入蜀,居鹤鸣山(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修道。一天半夜,太上老君降诏张道陵:“近来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啊!于是授以“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由此他造作道书二十四篇,在巴蜀及汉中等地建立二十四治,正式创立正一盟威道。

历代皇室对张陵天师宠爱有加。唐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玄宗皇帝诏后汉天师张道陵册赠太师;唐中和四年(公元八八四年),懿宗皇帝封天师张道陵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绍宁时加号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徽宗进封真君,玉册文维;

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一二三九年)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

第二代天师:

嗣师张衡 字灵真,生年不详、卒于179年。年少即博学,隐居多年,不愿为官,精修道法,很少与外界往来,名声显重于朝野,天子想召他任黄门侍郎,他不应召,继承张陵遗志,后于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一七九年)正月二十三日,传印剑给子鲁,而后得道升仙而去。

第三代天师:

系师张鲁 字公祺,生年不详、卒于二一六年。他的事迹在正史《三国志》《后汉书》等书中都有记载。先被益州(今成都)牧刘焉拜为督义司马,后与别部司马张修共取汉中,得汉中后,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策略三十余年。后迫于曹操的威逼,为使汉中百姓免于涂炭,而投降曹操。曹操对他赏赐有加,让他率家眷、信徒迁往中原,拜他为镇南将军,并封为阆中侯。道门中人称他为“系师”。

第四代天师:

张盛字元宗,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汉末至西晋。曹魏皇帝曾封他为都亭侯,张盛没有接受,后来带着祖传的经书、印、剑、符箓等自汉中来到龙虎山建茅屋而隐。从此龙虎山成为正一盟威道的祖庭之地。于元顺帝至正元年(公元一三四一年)赐号为清微显教弘德真君。

第五代天师:

张昭成字道融,生卒年不详。年少就学道不懈,精通道教出神之术,端坐于家中,能察知数百里之外的事情。活至一百一十九岁升天而化,羽化时面色如生。而他墓前生出灵芝百木,有时能看见白鹤往来,很是神奇。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清微广教弘道真君。

第六代天师:

张椒字德馨,生卒年不详。博通儒书,擅长治鬼降魔之术,以符箓传度世人。皇帝数次征召他,都未接受,常游鄱阳湖。居在龙虎山时多有神异之迹,活到一百余岁而羽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清微弘教玄妙真君。

第七代天师:

张回字仲昌,生卒年不详。年幼时曾问“道是何物?”他见旁人不能答,便慨然失笑而叹。五岁时,他父亲想让他读儒书,他回答道:祖上的书不读,读其他书有什么用?张回善辟谷导引之术,能日行数百里,后隐入青城山,不知所终。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玉清辅教弘济真君。

第八代天师:

张迥 字彦起,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南朝齐高帝年间。极富天赋,年幼时即得道。他丰姿俊美,德量天成,严格尊奉六时香火,一生不怠。善于治病驱邪,都能应验,世人对他十分敬仰。年九十岁而解化升天,当日满屋飘异香,经月不散。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玉清应化冲静真君。

第九代天师:

张符字德信,生卒年不详。熟读经史子集,能过目不忘。擅长道门符箓法术,显贵于当时各界、四方人士都敬仰他。于九十二岁而羽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玉清赞化崇妙真君。

第十代天师:

张子祥字麟伯,生卒年不详,活动于隋朝年间。年少时曾读儒书,官至洛阳都尉。后弃官回到龙虎山潜心向道,常行服食炼养之术,能吐丹于手掌之中。后从学者数百人,他分派弟子到四方,广传道法。岁一百二十而羽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上清玄妙太虚真君。

第十一代天师:

张通玄字仲达,生卒年不详。天性静默,常独坐一室,四时不出。有一年发生瘟疫流行病,只见他把木标放置水中,过往的人饮水后即可治好病疫。人们用钱财帛物感谢他,都坚决不接受。岁九十七而羽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上清玄应冲和真君。

第十二代天师:

张恒字德润,生卒年不详。对经史能过目不忘。唐高宗召他到京城,问其治国安民之道。他回答:能无为则天下可治,高宗大喜。他擅长变幻之术,岁九十八而羽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第十三代天师:

张光字德昭,生卒年不详。一生立志于修道,曾于次子(名梧字君明)居山中石室长达三十余年。后还家传授经箓,擅长辟谷术。岁一百0四而羽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太玄至德广妙真君。

第十四代天师:

张慈正字子明,生卒年不详。天资聪颖,擅长易道,一生乐善好施,接济贫穷。曾隐于山中修道多年。承袭天师位后,只有每年的三元日才出山传授经箓,朝廷屡次想召他为官,都被推掉。活于世间一百余岁而羽化,化时人们听见来自天界迎接他的仙乐之声。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太玄上德紫虚真君。

第十五代天师:

张高字士龙,生卒年不详。气宇轩昂,生性豁达,好饮酒并且能饮一升而不醉。后唐玄宗召见他,命他在京师设坛传箓,一日酒后把天师印遗忘在长安酒家,有一个少年尽全力想拿走此印,但都不能动弹,第二天天师返回,笑而取走天师之印。玄宗赐他金帛,免租税,册封汉祖天师号。唐肃宗时曾赐香币建醮、赐张天师像于山中。唐德宗时降赐供养,供养金镀银香、炉香,及黄金器物。活到九十三岁而羽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太玄崇德玄占真君。

第十六代天师:

张应韶字治凤,生卒年不详。一生博学经典,精通道术,后隐居于龙虎山龙须井上,擅长辟谷之术,能百日不进食。善吹铁笛,与妻儿耕作自娱。后坐化于龙须井上,年约九十余岁。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洞虚演道冲素真君。

第十七代天师:

张颐 字仲孚,生卒年不详。先任贵水尉,后弃官携妻儿归隐山中。为人至孝,强调先行忠孝之道,而后成就仙道。后无疾而化,年八十七岁。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洞虚阐教孚佑真君。

第十八代天师:

张士元 字仲良,生卒年不详。少时博习群书。居在上清乡应天山四十余年,当时山中多老虎,人们不敢拜见他。他只是三元日时才下山传箓,每当大风大两时,人们就看见他乘坐黑虎往来于众山峰之间。应天山至今还保留他的众多遗迹,今山南有丹合,山北有绪经石,黑龙井、碧莲池等。年九十二岁而化于家中。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洞虚明道赞运真君。

第十九代天师:

张修 字德其,生卒年不详。生性淳朴、节俭,曾携妻儿耕作于野外,很少与人交往。擅长符法治病,无不应验。弟子赠送他的礼物,都散布给贫穷之家。后端坐家中而化,享年八十五岁。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冲玄朗化昭庆真君。

第二十代天师:

张谌(chen) 字子坚,生卒年不详。少时即博学,为当时大儒,善于草隶书,精通道法,擅长辟谷之术。唐武宗与唐懿宗时曾赐其封号。后还龙虎山中,一天大醉而化,岁一百余。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冲玄洞其守德真君。

第二十一代天师:

张秉一 字温甫,生卒年不详。其母于梦中见一神人脚履金色巨龟下降,后来感到有妊,十五月后才产下他。据说他目光如电,能于夜间看见东西,常背剑行走于山中,斩妖除魔。曾积累千金,每遇旱涝之年,就用千金买谷,救济百姓。岁九十二而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冲玄紫极昭占真君。

第二十二代天师:

张善 字元长,生卒年不详。少时就不沾荤,年纪稍长即学道,游遍名山大川,三十余年后才回到龙虎山,后就足不出户,岁八十七而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清虚崇应孚惠真君

第二十三代天师:

张季文 字仲哇,生卒年不详。擅长符箓,五代时,受其经箓的人甚多,人们用铁环券把他所受的符箓包起来,以免他受到破坏。年八十七岁而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清虚妙道辅国真君。

第二十四代天师:

张正随字宝神,生卒年不详。生性淡薄高雅,为人爽直淳朴。家中并不富裕,但却乐善好施。后真宗皇帝召见他,并专门为他建授箓院,并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赐号真静先生。年八十七岁而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清虚度教妙济真君。

第二十五代天师:

张乾曜 字元光,生卒年不详。生性静默寡言,立志内修。后仁宗听说他有道,于天圣八年(公元一0三0年)五月召见他并问其养生治民之事。答道:朴行以简易,则天下和谐。宋仁宗厚奖他,赐号澄素先生,岁八十五而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崇玄普济湛寂真君。

第二十六代天师:

张嗣宗 字荣祖,生卒年不详。一出生左手就有印文,袭教后,以神异而著称,后仁宗召见他,请求为国祛灾避祸,祈祷有应。曾奉敕迁上清观于山的南面,擅长吐纳之法,岁七十八时面貌仍如童颜,赐号虚白先生。岁八十一而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崇真普化妙梧真君。

第二十七代天师:

张象中 字拱震,生卒年不详。出生后三个月能走路,五个月后就能说话,少时聪颖非常,博通经史,尤精道术。十三岁时受宋仁宗召见,并赐坐应答,宋仁宗对其非常满意,特赏赐其紫衣。后归隐圣井山,得道而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第二十八代天师:

张敦复 字延之,生卒年不详。学识甚佳,声如洪钟,当时名流多敬景仰他。后奉圣命为宋神宗设蘸于内殿,并被赐号葆光先生。岁五十三而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大极无为演道真君。

第二十九代天师:

张景端 字子仁,生卒年不详。性情恬淡,绝各种嗜欲,笃志于玄学。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一一0八年)赠葆真先生,岁五十二而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太极清虚慈妙真君。

第三十代天师:

张继先 字嘉闻,号条然子,赐号虚靖先生。公元一0九二年十月二十日生於蒙谷广。五岁之前尚不能说话,五岁时,某日听到鸡鸣声,忽然笑而赋诗: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九岁便嗣教。后徽宗皇帝四次召其入宫问其道法异同和外丹黄白之事,他劝皇上不要沉湎于外丹黄白之术,应以修德治国为重。继先天师一生著述颇丰,如《心说》、《大道歌》、《虚空歌》备受后人称颂。继先天师是当时的大儒,曾被赐封为虚靖先生。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虚靖弘梧妙道真君。

第三十一代天师:

张时修 字朝英,生卒年不详。平素学习儒术,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于是恬然隐退,一心向道。而六十一岁而化于龙虎山故居。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正一弘化明悟真君。

第三十二代天师:

张守真字遵一,生卒年不详。其母曾于梦中食仙人所赠之果,并告其母说生子当主阳平治都功印。一生纯素守静,恬淡寡欲。宋高宗召他进京设蘸,神灵有异应。后对弟子说:我与神人有青城之约,说完而化。在位三十六年,宋孝宗时赐授正应先生。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崇虚光妙正应真君。

第三十三代天师:

张景渊 字德莹,生卒年不详。宋乾道年间随父入朝面见皇上,宋孝宗对他非常优待,以御笔更改其名改名为景渊。天师生得仪冠轩伟,眉宇间透出仙风道骨之相,颇有正一道派之风格。袭教后,受其 符箓者较多,并多有灵验。皇子魏王镇守浙江,生得重病,召其为魏王治病,景渊以咒水治之而使其病全愈,众人更加景仰他了。一天召弟子说:我的仙期到了,于是无疾而羽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崇真太素冲道其君。

第三十四代天师:

张庆先 字绍祖,生年不详,卒于一二0九年。庆先天姿闲雅,生性静默,神异焕发,道俗宗响,人们均认为他是真正的正一先生之后裔。于宋宁宗嘉泰元年(公元一二0一年)承袭三十四代天师之位。袭教后常以真纯自守,以俭素持家,慈仁待人,一衣食赠贫寒之士。至宋嘉定二年(公元一二0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有道人来拜见他,结束后便告众弟子说:我与此道人有约,于七日后羽化。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崇虚真妙光化真君。

第三十五代天师:

张可大 字子贤,生于一二一七年,卒于一二六二年。可大十三时,承教三十五代之位,他丰神秀异,性识不凡,四方前来请求参受他的法箓的人数达到万人,数次被皇帝征召入京师。后数次设蘸求退海潮、祈天降雨、禳退蝗虫、保卫边疆等事。后人尊称为观妙先生。于宋景定四年(公元一二六三年)以印、剑付次子宗演,到四月初十日羽化,年四十六岁,在位三十三年。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通玄应化观妙真君。

第三十六代天师:

张宗演 字世传号简齐,生于一二四四年,卒于一二九二年。十九岁时袭天师之位。性格恬静,少时聪颖。元世祖忽必烈平定江南后即召见他,对他礼待有加,特赐他玉芙蓉冠,织金无缝服,命令他主领江南三山符箓道教,先后为皇室设蘸祈福。元世祖曾命他取其祖天师所传玉印、宝剑观之,并对众大臣说:朝代更换了不知多少代,可是祖天师的剑印一脉相传,从未间断,可见天师之家具有神明相佑护啊!宗演天师岁四十八而羽化,在位二十九年。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君。

第三十七代天师:

张与棣 字国华号希征子,生年不详,卒于一二九四年。少时渊默寡言,洞明三教,擅长诗文,对儒释道都有体悟。袭天师之位后,即受皇帝召见。元成宗登基后,召他在醮于圆殿和长春宫,命令他主领江南三山符箓道教。不久坐化京师崇真宫。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体玄弘道广教真人。

第三十八代天师:

张与材 字国梁号广微子。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三一六年。生性仁厚,善于赋诗作文作画,尤其擅长大字草书,至今在陕西户县的重阳宫尚留有他书写的“天下祖庭”碑。后于至元三十一年加授正一教主,领三山符箓道教。元武宗即位,召见他,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锡金印。后归于龙虎山,在位十二年。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赐号为大素凝神广道明德大真人。

第三十九代天师:

张嗣成 字次望号太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三四四年。于元延枯四年(公元一三一七年)袭天师之位。元仁宗时授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元至治年初元英宗再次召见他,见皇上于明仁殿,当时京城干旱,诏祷雨崇其宫大应,秋苦雨祷而下,冬天的雪即下,皇上大悦

第四十代天师:

张嗣德 号太乙,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三五二年。生性宽厚爱人,善于诗文书画。元至正四年(公元一三四四年)嗣教,后九年后天下发生兵乱,嗣德天师命弟子招募兵丁保护乡人,邻村的乱之兵秋毫不敢犯乱乡民。曾授封为太乙明教广玄体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在位九年,后微疾而化。

四十一代天师:

张正言 字东华,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三五九年。相貌神清,沉静寡言。袭天师之位,当时正是红巾军起义、多事之秋、时势维艰之时,与中央的联系极为不便。后元顺帝通过浙江行身间接派使节封赐其为“明诚凝道弘文广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在位八年,后微疾而化。

第四十二代天师:

张正常字仲纪号冲虚子,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三七八年。少时聪颖宽厚,雅好老庄,有志于仙道秘法。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一三七七年),授予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总领江南道派事务,赐以银印,视正二品,免龙虎山各种租赋徭役,特设玄幕之职。明太祖洪武二年朝廷拨款修葺龙虎山天师府第。正常天师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羽化,明太祖亲自拟制祭文,并派使臣前往龙虎山致哀。

第四十三代天师:

张宇初字子旋别号耆山,生于公元一三四0年,卒于公元一四一0年。幼时聪颖,少年老成,学识渊博。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嗣教,授以“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的称号,总领道教诸派事务,后多次受到朝廷召见。宇初天师博学诸子,遗世著作主要有:《岘泉集》十二卷、《道门十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文》四卷等诗书文论多篇,为世人所尊重。明永乐八年,宇初天师羽化。

第四十四代天师:

张宇清 字彦玑 别号西壁。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四二七年。少时极富天赋,七岁即能作诗,后广泛猎于秘要、儒经、子史诸学,有《西壁文集》流传于世。于明永乐八年嗣教,当年即受皇上征召入朝,并于朝天宫设立斋蘸,皇上赐他以冠服圭佩等物,被册封为“正一嗣教清虚冲素光祖演道崇谦守静洞玄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在位十六年,于明宣宗宣德八年羽化。

第四十五代天师:

张懋丞 字文开号九阳。生于公元一三八七年,卒于公元一四四四年。为人恬淡雅静,不为名物束缚。四岁时即学禹步,天上渐有隐隐雷声响应。后多次被朝廷召见,掌天下道教事。在位四十八年,岁五十七而羽化。

第四十六代天师:

张元吉 字孟阳号太和。生于公元一四三五年,卒年不详。自幼明敏绝人,尤喜好诗词。年方十一岁就受到皇帝召见入宫。明成化三年加封为正一嗣教体玄崇默悟法通其问道弘化辅德佑圣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皇上在大善殿召见他,赐给正一嗣教大真人府金印,又赐玉印各一颗,御书大真人府四字,在位六年后端坐而化,享年三十七岁。

第四十七代天师:

张元庆 字天锡 别号贞一又号七一丈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五0九年。生时有异征,博学能文,擅长诗书。赐封正一嗣教保和养素继祖守道大真人,主领道教事务。明弘治十一年冬,皇上命其祈雪于朝天官,明日下大雪。众人敬仰他。在位二十六年,无疾而化,于江西金鸡县长生观。

第四十八代天师:

张彦硕 字士瞻号湛然,生于公元一四九0年,卒于公元一五五0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赐封为正一嗣教怀玄抱其养素守默葆光履和致虚冲静承先弘化大真人。明嘉靖二十九年岁六十一而化。

第四十九代天师:

张永绪 字允承号三阳,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五六五年。明嘉靖二十八年赐授正一嗣教守玄养素遵范崇道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务,明嘉靖四十八年设保国安民大蘸于朝天宫,赐以蟒衣玉带等物。在位十六年,无疾而化。

第五十代天师:

张国祥 字文征号心湛,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六一一年。生时即有异容,气质不凡。明万历三十九年被赐封正一嗣教凝诚志道门元宏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务并赐“元坛印”,赠太子少保,命其编撰《万历续道藏》,为保存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做了重大贡献。在位三十四年,无疾而化,葬于江西金鸡县明阳桥。

第五十一代天师:

张显祖 字九功。生卒年不详。赋性仁慈,好礼仪,习谦和,喜读书,擅长精进不懈。明熹宗天傲六年,承教天师之位。明思宗崇祯九年当时饥荒,散粟济灾,受施不少。当时年八十一岁,朝廷赐封正一嗣教光阳祖范冲和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务,加封太子少保,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诰赠其为光禄大夫。岁八十一无疾而化。

第五十二代天师:

张应京 字韶震。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六五一年。明思宗崇祯九年承教天师之位。当时皇子有病,命应京祈祷,没几日皇子病就好了。清顺治帝命应京天师续理道教事务,仍赐以一品官秩。后于扬州琼花观羽化。清康熙四十二年赐封他“光禄大夫”之号。

第五十三代天师:

张洪任 字漠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六六七年。少时即好学精通秘岌。清顺治八年承教天师之位,后被召请入宫。清康熙六年朝廷赐以光禄大夫,在位十六年。岁四十三微疾而化。

五十四代天师:

张继宗 字善迷。生于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公元一七一五年。十四岁承教天师之位,后入朝面见皇上,清康熙赠以“大上清宫”的匾额。在位三十五年,岁四十八羽化于扬州琼花观。

第五十五代天师:

张锡麟 字仁祉,号龙虎主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七二七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承教天师之位,召见畅春园,赐庭宴,并赐香扇锻足,清雍正皇帝授光禄大夫,在位十二年后羽化。

第五十六代天师:

张遇隆 字辅天 号灵谷,生卒年不详。生得英俊挺拔。穷究道门秘法和儒家经典,勤恳不懈。后改为正五品,悠然于山林,不知何时羽化。

第五十七代天师:

张存义,字方言,号宜亭。生于公元一七一二年,卒于公元一七七九年。资质聪敏,十五岁承教天师之位,赐秩正三品,在位十三年,岁二十八而化。

第五十八代天师:

张起隆 字绍武 号锦崖又号体山。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七九八年。相貌魁岸,性格沉着多智,能文善诗词,与四方名士交游。一生多受皇帝赏赐。在位十九年而化。

第五十九代天师:

张钰字佩相,号琢亭,,生卒年不详。风度端凝,善言辞,性格直率无伪,敦厚待人。每遇旱捞时,就为民祈祷。清德宗光绪三十年诰赠光禄大夫。后无疾而化。

第六十代天师:

张培源 字育成,号养泉。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八五九年。清道光九年承教天师之位。善用铁符治病。光绪三十年诰赠光禄大夫。在位三十年,无疾而化。

第六十一代天师:

张仁晸,字炳祥,号清岩。生卒年不详。生性冲和,研精秘典,以孝闻名。清同治年间承教天师之位,光绪三十年,诰赠光禄大夫。岁六十三无疾而化。

第六十二代天师:

张元旭字晓初。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九二四年。精通道法、擅长文章。光绪三十年嗣位,曾补述五十代至六十一代天师传,在位二十一年,无疾而化。

第六十三代天师:

张恩溥,字鹤琴、号瑞龄。生于公元一九0四年,卒于公元一九六九年

正一道仍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习惯上,天师道也称为正一道,因此茅山派是正一派的一个分支。 正一道

道教教派。或称正一教、正一派。原为五斗米道。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符箓派之总称,与全真道同为道教之两大派。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不重修持;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降神驱鬼,祈福禳灾。相传张陵创教时,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教以正一新出道法”,又“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伐诛邪伪,与天下万神分付为盟,悉承正一之道”。张陵之子张衡于东汉“永寿二年袭教居阳平山,岁以经箓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传说陵四代孙张盛徙居江西龙虎山后,为道教之龙虎宗,尊张陵为“正一天师”。唐宋崇道,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宋理宗敕三十五代天师张大可,提举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龙虎山正一天师遂为各道派之首;元世祖命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正一道以张天师为道首。 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宫观里活动,也有一部分没有宫观,为散居道士。没有宫观的散居道士,一般情况是平时穿俗装,住在家中。正一道士多为男性,不蓄长发和胡须,发式同俗人相同。他们不穿道装时,看不出是道士。

全真道

道教教派。始创于中国金代初年 。创始人王喆( 1112 ~1170),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 。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该教教义受时代思潮影响,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金元之际邱处机嗣教时,全真道得到大发展。邱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行宫朝见成吉思汗,大得赏识。赐给金虎牌、玺书,命他主持天下道教。邱回燕京后驻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 ),开坛说戒,弟子四出建立宫观,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极盛 。其后虽因与佛教辩论失败而受打击,但在整个元代全真道一直保持发展势头。

当金元时期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创始人 ,其特点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元朝统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 , 共尊东华帝君 、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封建社会后期道教主要宗派之一。全真道内部又分化出一些小派别,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势力最强。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势力相对削弱 。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整顿教门,曾一度复兴全真龙门派,但终难挽救全真道在清代日渐衰落的总趋势

全真派和正一派在教法和科仪上有许多不同。比如全真派修炼内丹,正一派道士经忏中用符咒。在科仪、所做法事的侧重点和所敬祖师上更差异。比如一个明显差异是,正一派弟子须经过授箓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则需授戒。授箓、授戒均有严格规定,仪式非常隆重。

什么是张道陵正一派

张道陵(34—156),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留候张良九世孙,生于吴之天目山。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直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