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天又不是石头做的,女娲补天,为什么要用石头补?
王玄 陵 《寻根华夏五千年系列》 第 8 篇
远古洪荒之时, 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淮南子·览冥训》
天崩地裂,鬼哭神嚎,盘古大神以生命创造的世界陷入崩塌,女娲奶奶辛苦创造化育的子民朝不保夕。
于是,女娲奶奶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 ,终于让世界又恢复了宁静。
宁静过后,我们不禁要想一想,天,到底是怎么补起来的。天又不是石头做的,拿石头怎么补天呢?
东汉时王充 就曾经提出过质疑:
“天非玉石之类,岂石所能补;且女娲虽长,岂能及天,不能及天,又安有阶级可上?”
女娲的补天行为中有两个关键动词,一个是“ 炼 ”,另一个是“补”。
“ 炼 ”与火有关,我们听说过炼铁、炼钢,却从来没有听说过“炼石头”。虽然任何物质都有它的融点,石头从理论上来说也能被火融化,但是用融化的石头来补天,似乎不具备逻辑上的可行性,很明显它是违背“万有引力定律”的。
既然石头不能直接用来补天,那么,女娲奶奶辛辛苦苦的炼石头还有什么用呢?
炼石的用途,我们能想到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炼金属矿石。由此我们猜想,女娲奶奶炼石的目的是不是为了炼金呢?
清赵翼《 陔 余丛考·炼石补天》 曰:
“五金有青黄赤白黑五色,而皆生于石中。草昧初开,莫能识别,女娲氏始识之,而以火锻炼而出”(卷十九)
我们以逻辑推之,女娲炼金似乎是一种最好的解释,所以,所谓的“五色石”应该就是“五色金”,也就是五种金属。
金同样是不能用来补天,不能修补,但是金可以做成针,而针则可以用来缝补。
女娲补天的“补”字,莫非是“缝补”之意?
可是,天又怎么能缝补呢?
天,似乎也未尝不能缝补。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 引扬雄《法言》曰:
“黄帝作衣裳,衣裳之制,取诸乾坤。”
黄帝依照天地制衣裳,如果天地不能缝补,黄帝是怎么参照它们作衣裳的呢?
巧的是,传说中的“天衣”,正是用“五色针”织起来的,唐代唐彦谦诗《七巧》说:“ 而予愿乞天孙巧 , 五色纫针补衮衣 ” 。
事实上,用针线补天的传说也并不是没有,它广泛的流传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中。
比如, 彝族史诗《梅葛》 说:格滋天神创造天地后,用打雷、地震做实验,结果天地开裂,天神便让他的五子四女缝补天地。( 用松毛做针,蜘蛛网做线,云彩做补丁,把天补起来 )
彝族支系阿细人史诗《阿细的先基》 中说:补天的时候,黑云做补天的布,黄云丝做补天的线,长尾巴星星做补天的针
阿昌族的创世史诗 说:天破了地母会补,她早已把三根地筋绕成了线团,三根地筋用来补天,缝合了天地的三个边缘。
可见,天是可以用针线来缝补的,这些传说也很可能就是女娲补天传说的余绪。
天到底能不能补呢?
老子 说:“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前我们看到这句话是,惯性的把它理解为老子打的一个比方,他把天比喻成一张大的“天网”。
他真的只是比喻而已吗?如果是比喻,他为什么不比喻成别的,而非要把天比作一张大网?
或许,在很早以前的原始世界观中,流传过一种“天网”的传说,或者是叫做“天维”的世界观。即天地四方、上下四维是用一张张大网围起来的,天有天网,地有地网,所以“疏而不漏”。
《汉书·叙传》 记载:“ 天网大覆人上,非不信也 ”,关于“天网”的记载,在古籍中还可以找出很多来,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因此,所谓的“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则很有可能就是“天维”中的天网和地网都遭到了破坏的结果。而女娲则是从石头中熔炼出“五色针”,然后将天补好。
相传,伏羲氏发明了网罟,而传说中伏羲和女娲的关系,既是兄妹又是夫妻,那么女娲织补天网的技术,很可能就是从伏羲氏的网罟启发而来。
既然补天的“补”是“缝补”之意,有了针,自然应该有线才是。根据历史的记载, 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女,曰嫘祖,嫘祖始养蚕 。而根据 何新 的考证,黄帝就是伏羲,而嫘祖就是女娲,所以女娲其实又是蚕神,或者是纺织神。
这样一来,女娲补天的线也就有了,补天的技术也就有了。
这是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的一种“天维说”解释,“天维说”究竟存不存在呢?我们不能轻易的就说它存在,同样也不能轻易的否认它的存在。
而对于女娲“以石补天”的解释,常见的其实还有很多种。
比如,有的人认为,女娲之所以用石头补天,是因为古代有对石头的崇拜。早期古籍的记载中,有尧母庆都因石而生,禹生于石,启生于石等说法。所以,古人认为石头是有灵性的,石头凝聚着生命的力量,是生殖的隐喻和象征,用石头补天可以还原本初的天地。
再比如,还有人说,女娲炼石本来是为了“炼金”,而后来用来补天的工具,大都是用练出来的金做的,所以称为“炼石补天”。
谁真谁假,现在已经很难说了。
参考资料:
1、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十九》炼石补天
2、闫德亮《古代神话与早起民族》上编,女娲救世与人类再生
3、李道和《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及其宇宙论意义》
最开始是利用陨石中的天然铁。
最早的陨铁器是在尼罗河流域的格泽(Gerzeh)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乌尔(Ur)出土于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铁珠和匕首。
中国最早的陨铁文物是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公元前13世纪中期)遗址中发现的铁刃青铜钺。这件古兵器,经全面的科学考查,确定刃部是陨铁加热锻造成的。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铁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000年前,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开始使用赤铁矿粉作为赭红色颜料,涂于装饰品上或者随葬撒在尸体周围。这是人类利用天然矿物颜料的开始。到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4000年),兴起了制陶业,并发明绘制各种风格的彩陶。
绘制赭红色彩陶的原料就是赭石(赤铁矿)。
扩展资料:
古代开采的大部为地表风化残积、堆积矿和江河岸边的铁矿,以及露出地表的浅部铁矿体。采掘方法主要有:
(1)露天垦土法翻耕有铁矿的土地,矿石随之露出地面。《天工开物》记载:土锭铁(即褐铁矿结核)“浅浮土面,不生深穴”,“若起冶煎炼,浮者拾之。又乘雨湿之后,牛耕起土,拾其数寸土内者”。这是古代记载的一种特殊采矿方法。
(2)露天掘取法用于采掘地表露头铁矿体。1974年在鞍山东北的太平沟发掘的汉代古采坑,坑形上宽10m,下窄2m,深10m,呈漏斗状。显然是古代露采遗址。
清代开采的庙儿沟(南芬)铁矿,是人们在地表露头处先用棒撬开石缝,再用火烧(火爆法),经过冷缩热胀,使其破碎,采取矿石。
(3)地下凿坑法即沿着矿体往地下凿坑采掘矿石。在河南、江苏、黑龙江等地一些古铁矿遗址,都发现有竖井、斜井和巷道直接采掘矿石的古洞。
矿物学的发展跨越了几个世纪。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历史相对来说并不算长,但在应用方面却与人类文明历史一样悠久。例如,在石器时代,人们就认识到当某些矿物被制成工具或武器时,能为人类提供食物和保护。早期被人类用于洞穴绘画的天然颜料,即由赤铁矿(红色)和磁铁矿(黑色)组成。在青铜时代,人类已开始找寻能够提取金属的矿物,并熔炼矿石制作用具。
矿物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是以德国物理学家阿格里柯拉(Georgius Africolar)于1556年著写的De Re Metallica(中文译为《矿冶全书》或《论金属》)一书作为标志。该书堪称欧洲采矿冶金技术的经典。因此,在欧洲各国有很大的影响。这本书共分12卷,全面总结了欧洲至16时期的找矿、采矿、选矿及矿石熔炼操作等技术经验;详细论述了从矿石中冶炼金属,分离和鉴别各种金属的方法;并首次提出了“矿物”这一名词。在此之前,人类也有一些关于矿物的记载,如我国的《山海经》(公元前约475年)是世界上最早记述矿物原料的书籍。之后,我国的《本草纲目》(1596年)一书详细考证了药用矿物,包括矿物的特征、鉴别方法、产地、产状及医药效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矿物学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许多科学家为矿物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表1-1)。1857年,偏光显微镜问世,并成功应用于矿物的鉴定和研究。1895年伦琴(Rontgen)发现X射线,1912年劳埃(Max Von Laue)对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的成功,使得测定矿物晶体内部结构成为现实,从而获得矿物的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之间的统一关系。20世纪30年代以来,矿物学研究引入了相平衡理论和物理化学理论,用于探讨矿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矿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和分布规律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系列现代测试技术和手段,包括电子光学和激光测试技术、各种波谱学手段、高温和超高压实验核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等,以及物理、化学方面的现代理论被用于矿物学研究,使矿物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以微区、高分辨、精细结构为特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新阶段。而以往较侧重的描述矿物学,现已被研究矿物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所替代。有关矿物成因、矿物结构的缺陷和不均匀性,以及生物对矿物的影响是现代矿物学研究的侧重点。
现代的矿物学已发展成为与行星科学、生物学、材料及环境科学等许多学科高度交叉渗透的综合性的矿物科学。矿物学的主要方向以及一些跨学科的方向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其研究内容广泛,并且高深。例如,①模拟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人造新矿物,如后钙钛矿;②凭借应用极高的压力或电子束辐射矿物探查从结晶质到非晶质态的转变,目的是为了寻找适合于存储核废物能力的矿物;③研究微生物造成的矿物沉淀或溶解,并控制元素在地表及地表以下的不同环境中的分布;④矿物表面所涉及的动力化学反应的研究;等等。以上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所具有的复杂、异样的组成,并可获取矿物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的信息。
表1-1 部分著名科学家对矿物学科的伟大贡献
从事固体物质的研究及其应用,需要矿物学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有志者需奠定扎实的矿物学基础,方能胜任。
是因为这个古籍记载的东西颠覆了如今考古界或者说整个史学界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这36万册古籍全是秦简,记载的是秦朝的历史。专家们是在湖南的一个小镇中发现的这些古籍,这个湖南小镇叫做里耶,所以这个里耶小镇又被称为秦朝秦简的故乡。
发现这些古籍的经历也蛮好玩的,当时有一群专家来到里耶考古,在这里发现了6000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紧接着,他们又发现了一口古井。这口古井的历史就没有那么长了,但是也有着上千年的岁月。在这个古老的井中,专家们发掘出了大量的古籍,有36万册之巨,而且在附近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
经过鉴定,发现这些东西是秦朝的,古籍就是秦简。但是当专家解读了秦简上的东西后却大吃一惊。因为这个秦简记载的似乎不同于人们所了解的历史,从出土的秦简和兵器来看,这里曾经是秦楚大战的战场之一。而楚怀王是一名宠信奸臣的昏庸皇帝,所以楚国的战斗力其实比不上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即使如此,秦楚之战也是整整打了一年才结束。
这一批秦简解开了很多历史的谜题,给我国研究秦朝历史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中记载着在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是怎样生存、发展并进行文化交流的。还有就是,在秦楚战争结束后,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等等一系列重大史实。因为这些秦简记载的东西,让专家们发现了秦朝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专家们都觉得相当不可思议,这也侧面反映出,读史书也要辩证地读。
矿石中没有铜单质,主要是铜的化合物,比如硫酸铜,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水法炼铜的原理是:
CuSO4+Fe=Cu+FeSO4
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南北朝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其他可溶性铜盐也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即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用醋溶解后也可与铁起置换反应。显然认识的范围扩大了。到唐末五代间,水法炼铜的原理应用到生产中去,至宋代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
水法炼铜也称胆铜法,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浸铜,就是把铁放在胆矾(CuSO4·5H2O)溶液(俗称胆水)中,使胆矾中的铜离子被金属置换成单质铜沉积下来;二是收集,即将置换出的铜粉收集起来,再加以熔炼、铸造。各地所用的方法虽有不同,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胆水产地就近随地形高低挖掘沟槽,用茅席铺底,把生铁击碎,排放在沟槽里,将胆水引入沟槽浸泡,利用铜盐溶液和铁盐溶液颜色差异,浸泡至颜色改变后,再把浸泡过的水放去,茅席取出,沉积在茅席上的铜就可以收集起来,再引入新的胆水。只要铁未被反应完,可周而复始地进行生产。第二种方法是在胆水产地设胆水槽,把铁锻打成薄片排置槽中,用胆水浸没铁片,至铁片表面有一层红色铜粉覆盖,把铁片取出,刮取铁片上的铜粉。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麻烦是将铁片锻打成薄片。但铁锻打成薄片,同样质量的铁表面积增大,增加铁和胆水的接触机会,能缩短置换时间,提高铜的产率。第三种方法是煎熬法,把胆水引入用铁所做的容器里煎熬。这里盛胆水的工具既是容器又是反应物之一。煎熬一定时间,能在铁容器中得到铜。此法长处在于加热和煎熬过程中,胆水由稀变浓,可加速铁和铜离子的置换反应,但需要燃料和专人操作,工多而利少。所以宋代胆铜生产多采用前两种方法。宋代对胆铜法中浸铜时间的控制,也有比较明确的了解,知道胆水越浓,浸铜时间可越短;胆水稀,浸铜的时间要长一些。可以说在宋代已经发展从浸铜方式、取铜方法、到浸铜时间的控制等一套比较完善的工艺。
水法炼铜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不必使用鼓风、熔炼设备,在常温下就可提取铜,节省燃料,只要有胆水的地方,都可应用这种方法生产铜。
在欧洲,湿法炼铜出现比较晚。15世纪50年代,人们把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偶尔看出铜出现在铁表面,还感到十分惊讶,更谈不上应用这个原理来炼铜了。
008.天又不是石头做的,女娲补天,为什么要用石头补?
本文2023-10-11 23:15: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