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古籍中,诗经被称为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4收藏

在先秦古籍中,诗经被称为什么,第1张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扩展资料:

《小雅》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为先秦时代中国诗歌,共有七十四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

《小雅》不仅描述了周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殊的文化形态,而且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

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可以说《诗经·小雅》是中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诗经

1 初三上下文言文

初三下册诗文篇目:17 公输18 《孟子》两章19 鱼我所欲也20 《庄子》故事两则21 曹刿论战22 邹忌讽齐王纳谏23 愚公移山24 《诗经》两首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现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编辑本段1、译文 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准备用它攻打宋国。墨子知道这件事后,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您有什么见教吗?” 墨子说:“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希望依靠您的力量杀了他。”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说:“请允许我奉送给你十金(作为杀人的报酬)。”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决不杀人。”

墨子站起身来,拜了两拜,说:“请允许我说明我的来意。我在北方听说您制造了云梯,要用它攻打宋国。

请问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人民,发动战争去杀害缺少的人民,却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算这是明智;宋国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这是仁爱;知道了这个道理却不向楚王谏诤,不能说这是尽忠;去谏诤了然而没有成功,不能说这是能力;你遵守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说这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理屈辞穷,心里不服。)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把造云梯的事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王引进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拜见楚王,说:“假如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抛掉自己锦绣衣裳 ,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放着自己的好饭好菜不吃,却想去偷吃邻居粗劣的食物。

大王认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

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犀兕(si四声)麋鹿到处都是,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yuan二声)鼍(yuo二声)多的天下无比,宋国就像人们所说的没有野鸡兔子鲋鱼的地方。

这就好像好饭好菜和粗劣的食物相比。楚国有高大的松树梓树楩树楠树樟树(名贵木材),宋国却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

这就好像华美的衣服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这种做法就和这个患偷盗病的人的情况一样。”

楚王说:“你说得对呀!虽然如此,不过公输盘给我制造云梯,我一定要攻下宋国。” 于是,召见公输盘。

先生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当器械。公输盘一连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先生墨子一次又一次的抵御他。

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先生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绰绰有余。 公输盘屈服了,但他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 楚王问他原因。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守不住了,于是就可以攻下。

可是我的弟子禽滑(gu三声)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守城的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的军队进攻。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楚王说:“好吧。我不攻打宋国了。”

《孟子》两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

2 六年级上下文言文

东施效颦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

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

是以闾里见之,弥加爱重。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嚬,倍增其丑。”

后因以“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

颦,同“矉”,蹙眉。 译 文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

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

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相貌一般,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

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

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

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寓 意 比喻不了解人家真正长处,而去生搬硬套,结果事与愿违。

也泛指机械的模仿者愚蠢可笑。▲例:偶尔的一次,A老板应B老板邀请来到B公司,无意中他发现B公司的门房间没有考勤机,便问:“你们没有考勤机?”B老板说:“公司不仅没有考勤机,就连考勤人员也没有。”

A问:“那如何记录考核员工的迟到呢?”B答:“现在离上班还有5分钟,你可以去各部门看一看,有没有人还没有到岗的。”A问:“这是为什么?”B答:“信任,就是最好的考勤机。

他们都是成年人,知道自己该怎么做。”A老板颇有感触。

回到单位后,叫人立即搬走考勤机,撤销考勤记录。可事与愿违,迟到现象愈演愈烈,就连从来不迟到的人,也出现了迟到现象。

补 充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

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施夷光世居诸暨苎萝山(亦名罗山)下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淅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设计策,“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

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和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指,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

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 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3 文言文中,“下”的意思,全部,谢谢

文言文的意思

xià

①<;名>;下面;位置较低的处所。《劝学》:“上食埃土,~饮黄泉。”

②<;形>;低。《采草药》:“此地势高~之不同也。”

③<;形>;下等;次序在后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之耳者,受~赏。”

④<;名>;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 ,吾羞,不忍为之~。”

⑤<;动>;从高处到低处。《游黄山记》:“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又<;动使动>;使……下去。《李愬雪夜入蔡州》:“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之。”

⑥<;动>;降下;落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辕门。”

⑦<;动>;下坠。《垓下之战》:“项王泣数行~。”

⑧<;动>;到……去。多指从上游向下游、从北向南、从大城镇去乡村等。《谭嗣同》:“君乃自湖南溯江,~上海。”

⑨<;动>;下达;颁布。《<;指南录>;后序》:“维扬帅~逐客之令。”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事下四郡,四郡推公(袁可立)秉笔。”

⑩<;动>;攻下;攻占。《陈涉世家》:“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⑾<;动>;少于;低于。《师说》:“今之众人,其~圣人也亦矣。”

⑿<;动>;谦下;降低身份去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士。”

⒀<;量>;表示动作的次数。《口技》:“忽然抚尺一~,群响毕绝。”

⒁<;名>;方面;方。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相杀,则合于礼矣。”

下车地方官员风到任。

下处临时居住的地方;寓所;客店。

4 《上下其手》 文言文的翻译

上下其手 名称:上下其手

拼音:shàng xià qí shǒu

解释: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示例: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一番。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词性:贬义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二十六年,楚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 颉遇王子弱焉。 ”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营私舞弊、徇私舞弊

反义词: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典故: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夏天,楚国进攻郑国(国都在今新郑市)。楚军的前锋将领有两位,一位是平民出身的猛将穿封戍,另一位是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圉。穿封戍英勇善战,机智多谋,公子圉出身贵族,胆小怕事,所以每每征战,公子圉总是跟在穿封戍的后面。

战争刚一打响,穿封戍便一马当先,冲上前去,和郑军守将皇颉厮杀开来。几个回合下来,皇颉渐渐力不从心。仓皇之中,皇颉马失前蹄,滚下鞍来。穿封戍跃马飞奔过去,将皇颉活捉。

战争结束后,公子圉心里很不舒服,他觉得,这么好一个机会,平民出身的穿封戍竟然抢了风头,自己却颜面扫地。于是,他横下心来,耍赖说皇颉是自己俘虏的。穿封戍早对公子圉的仗势欺人怀有不满,这次自然不肯相让。二人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动起武来。

后来,他们请随军的太宰伯洲犁做公证人,判定是谁的功劳。伯洲犁命人把皇颉带来,向他说明原委,然后故意把手抬得很高,毕恭毕敬地指着公子圉说:“这位是公子圉,他是我国国君最宠爱的弟弟!”接着,伯洲犁又把手压得很低,不屑一顾地指着穿封戍说:“这个人叫穿封戍,是我国方城外的一名小县尹。你看清楚了,这二位中的哪一位生擒了你?”

很明显,伯洲犁有意偏袒公子圉。皇颉从伯洲犁的手势中明白了他的意图,于是指认说是公子圉俘获了自己,还拍马屁说:“公子圉身手过人,骁勇善战,在下服输。”于是伯洲犁便把生擒皇颉的功劳判给了公子圉。不久,公子圉加封,伯洲犁提升,穿封戍被贬,皇颉脱险。示枉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辨析: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下其手”了。

5 七上下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归纳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

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疑问句中 否定句中 出现结构助词 2定语后置:数量性定语后置 修饰性定语后置 “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3介词并语前置4介词宾语的位置, 5谓语前置(1) 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

其类有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

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

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 ”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

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

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

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

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① 宋何 罪之有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 也。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这种格式。

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

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

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

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2)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3)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

6 上下其手文言文注释

译文: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要争抢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们便请伯犁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7 下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举例:下,底也。——《说文》

在南山之下。——《诗·召南·殷其靁》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豳风·七月》

阴山下。——《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放之山下。——唐·柳宗元《三戒》

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2、地名。

举例: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山海经·西山经》

又如:下鬼(地下之鬼;指死者);下世(阴间);下土(大地;天下;指人间);下都(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3、臣下;百姓;群众。

举例:

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左传·昭公十八年》

4、特指湖泽。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书·舜典》

5、地表之下。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礼记》

6、里面。

众军心下大乱,不敢交战,各自奔走。——《三国演义》

7、指时间、处所、范围。

及郡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8、位在下的人。

不耻下问。——《论语》

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下齐同。——《资治通鉴》

9、下来的意思。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

下车引之。——《世说新语·方正》

10、落下;降下。

下,落也。——《尔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弯屈。

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之下。——《三国演义》

12、卸下。

宾主下尘榻。——沈约《和谢宣城》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陌上桑》

13、发表、宣告。

令初下。——《战国策·齐策》

诏既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14、去;到。

便下襄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顺江东下。——《资治通鉴》

15、常指从北到南、从上游到下游、从城市到乡下、从上层到基层。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16、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皆下之。——《史记·陈涉世家》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宋· 苏轼《前赤壁赋》

17、歇宿;收留。

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西厢记》

18、投降。

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国之可下?——《韩非子》

19、居人之下;谦让。

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三国志》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唐·韩愈《师说》

20、安扎。

各依本方下营。——诸葛亮《兵要》

21、拍。

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薄暮下管键。——清·方苞《狱中杂记》

22、身分、地位低。

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

23、次序或时间在后。

上下同欲。——《孙子·谋攻》

下道齐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

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 (chàng,一种香酒)二升。

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

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

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欧阳修《卖油翁》) 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第二,词序上有差异。

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 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

如: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

可分为三种: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 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 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

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 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林嗣环《口技》)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

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2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

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

(chà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

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第二,词序上有差异。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

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可分为三种: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

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

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

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林嗣环《口技》)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3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chà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第二,词序上有差异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可分为三种: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林嗣环《口技》)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4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三点特异之处。

第一是量词不发达。殷墟卜辞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 “鬯(chd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

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以后,才逐渐发 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

所以,以先 秦作品为规范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是很少使用动 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 最习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 词。

如: ①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一对螯。

) ② 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治邱》)(共向河中丢进了女巫 的三个徒弟。)

③ 盖以十舰为最著前Q (《赤壁之战》)(黄盖用十条战船 在最前面开路。) ④ 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公 输般多次设置攻城的灵巧法子,墨子也多次抵挡住了他。 ) ⑤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到茅棚中去 探望了我三次。) 例①至例③是数词直接修饰名词;例④、例⑤是数词直接修 饰动词。

译成现代汉语时,对于前者要补进适当的物量词;对于 后者,除了补进适当的动量词以外,还可能要调换词序(如:例 ⑤)。 第二是词序上的差异。

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 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不说“三顾”而说“探望了三次”,不 说“九设”而说“设置了九次”。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 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 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 ⑥ 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两个小官吏,绑了 一个人来见楚王。) ⑦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 涉起义》)(一面前进一面收集部队,等到到达陈县时,有了六七 百辆战车,一千多骑兵,几万名步兵。) ⑧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辞》)(十二卷军书, 每卷上都有爸爸的名字。) 这种位置灵活的现象,说明当时词序正处于变动之中(现在, 记账时还有名词后加数量词的情况),数量词和名词的结合关系还 比较松懈。

这种松懈性还表现在数量词与名词之间可加进结构助 词“之”。 第三是表数方法上的差异。

可分下列三个小点: (一)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邹忌身 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六百又五十又 九夫。”(《盂鼎》)(意即六百五十九人) (二) 分数的母数和子数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 或两者都省略掉。

如:“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起义》)(“十六七”即“十分之六或十分之七”) (三) 以定数代不定数(旧称虚数)的表示法。

古文中有些数词 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虚数。虚数所用的数词往往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

这些数作虚数时 大者P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⑨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多年来供养你,却不 肯顾念我。) ⑩ 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即使多次死亡,也还不 后悔。) ⑪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同在一起 生活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郎。 ) ⑫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 公定下的多种计策,只有逃跑是上等的计策。) ⑬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将军经过多次 战斗,出死入生;勇士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生活,终于胜利 归来。) 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以上的数字都是一种夸张数,决不可拘泥于字面作牵强附会 的解释。如:木兰从军,到底是十年还是十二年呢?诗中有两个 数字,其实都只是形容时间长而已。

过去有的好事者将“十八般 武艺”、“三十六计”、“七十二行”等都一件件凑出来,不可用 来机械地理解古书。 清代著名学者汪中说得好:“凡一二之所不 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 其极多。

此语言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

推之 十、百、千、万,莫不皆然。”(《述学•释三九》) 当然,虚数问题也不可看绝。

既不可误虚作实,也不可将本 来是实数的数词当成虚数。 同时,“百”“千”等一般是表示多 数,但有时也相对地表示少数。

如:“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 曰滋之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全句的意思是:用少数的 将要耗尽的兵士,去抵抗众多的不断得到增援的敌军。

5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如题,要有例句

一、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陈涉者,阳城人也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故,是因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②A者,B○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③A,B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2用“乃” “则”“即”“因”“皆”“悉”“”必(副词)/ “是”“此”(代词) /“为”/“非” (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环滁/皆山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梁父即楚将项燕○此亡秦之续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后典籍皆为版本○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一)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被”表被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帝感其诚○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三、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②古之人不余欺也○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①豫州今欲何/至? (动词的宾语)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动词的宾语)○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孤臣唯命是听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四、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1(名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名词)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6 特殊句式类型有哪些

麻烦补充说明,是英语中的特殊句式类型还是文言文中的? 1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谓语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例如:民说之,使(之)王天下…… (4)省略介词("以","于") 例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5)省略介词宾语(即常说的"介宾") 例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2判断句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者也"句式表示判断,人是) 3倒装句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2)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如: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3)定语后置 1 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2 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4)介词结构(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1]"于(乎)+宾语”结构 1表示比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2表示处所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3表示对象 赵氏求救于齐(赵国向齐国求救)(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被动(参见被动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2]“以+宾语”结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4被动句 [1]、用“为……所”表被动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3]、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4]、用“见”表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5]、用“于”表被动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6]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固定句式 [1]与“所”以有关的固定格式 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之前,组成“所……”字词组,也叫作“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如:“所吃”即“吃的”在文言中经常用在“有”“无”之后,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没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意思例: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 与“以”字有关原固定格式 “有以……”译为“有什么可拿来的”“无以……”译为“没有什么可拿来的”如: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3]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 文言文中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比较多,表示特定的语气,有时表示疑问,有时表示反问,有时表示感叹 (1)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奈何,若何、如何”,译为“怎么样”、“怎样”“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秦国如果)取走了我们的璧,却不给我们城,怎么办? 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吕氏春秋》——商汤向伊尹询问:“想要取得天下,怎么办?”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借你的力量,否定还不能铲平魁父那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怎么样? “如之何”、“奈之何”用作状语时,应该当作一个整体来理解,用来反问原因“之”字成了一个纯粹的音节助词“如之何”、“奈之何”可译作“怎么”、“为什么”例如: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君臣之样的道理怎么能废弃他呢? 何如德之衰也!《庄子·人世间》——怎么德行这么衰微! (2)、表达反问的固定格式 反问语气就是一种明知故问的语气这一类的固定格式有:“何(奚)以……为”、“何……为”“何(恶)用……为”、“安以……为”、“曷……为”这是文言文中常常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种句式表面上是问句,其实是对事情的坚决否定其中“何(奚、恶)”是疑问代词,“以”、“用”都是动词,“为”是语气助词一般可译为“还要……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例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这是国家的臣子,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此外,还有:“何……之有”、“何有……”。

7 语文的语法知识如何理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一、采诗说

  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另外在《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

二、献诗说

  《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三、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但是众学者认为此说法不可信,其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参加了诗经的编订。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取其整数,成为诗三百)。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诗经中的诗歌,可以确定具体写作年代的不多。大致地说,《颂》和《雅》产生年代较早,基本上都在西周时期;《国风》除《豳风》及“二南”的一部分外,都产生于春秋前期和中期。 就诗歌的性质来说,《雅》、《颂》基本上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写作、在特定场合中使用的乐歌,《国风》大多是民歌。只是《小雅》的一部分,与《国风》类似。但必须指出:我们在这里说的“民歌”,只是一种泛指;其特点恰与上述《雅》、《颂》的特点相反,是由无名作者创作、在社会中流传的普通抒情歌曲。大多数民歌作者的身份不易探究清楚。假如以诗中自述者的身份作为作者的身份,则既包括劳动者、士兵,也包括相当一部分属于“士”和“君子”阶层的人物。“士”在当时属于贵族最低的一级,“君子”则是对贵族的泛称。此外仍有许多无法确定身份的人物。所以只能大致地说,这种民歌是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

由于诗歌的性质不同,其描述的内容也相应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分别选择若干重要的类型加以介绍。

《颂》诗主要是《周颂》,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如《丰年》中唱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在丰收的日子里,人们兴高采烈而又隆盛地祭祀先人,希望他们赐给更多的福分。而《噫嘻》则描绘了大规模耕作的情形: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在广阔的田野上,数万名农夫同时劳动,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同时我们也会想到:在这种强大有力的集体活动中,个人的存在价值是很容易被忽视、被抹杀的。这是在那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经济条件下必须付出的代价。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是一组周民族的史诗,记述了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到周王朝的创立者武王灭商的历史。其产生的年代大致也在西周初期。《生民》叙述后稷的母亲姜嫄祷神求子,后来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不敢养育,把他丢弃,后稷却历难而不死:“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这段描写,表现了后稷的神话色彩。后稷长大以后,发明了农业,所种的庄稼都非常茂盛。后来他在有邰(今陕西武功西南)成家立业,建立了周民族的基础,而他自己就成了周民族的始祖和农业之神。这首带有神话和传说色彩的诗歌,反映了周民族的发生观念和历史观念,以及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

这些史诗作为叙事之作,其长处在于简明而有条理。但由于其写作目的主要在于记述史实(包括被当作史实的传说)和颂扬祖先,故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不甚重视。而且在《诗经>》里面,叙事诗并不多,主要就是以上这些。可见从《诗经》起,就显示出中国诗歌不太重视叙事诗的倾向。

西周后期至平王东迁之际,由于戎族的侵扰,诸侯的兼并,统治秩序的破坏,形成社会的剧烈动荡。《大雅》、《小雅》中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诗,有很多批评政治的作品,均出于士大夫之手。这大概就是古籍中所说的“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国语·周语》)。

在这一类诗中,有些作者对统治阶层内部秩序的混乱和不公正现象提出了指责。如《瞻昂》中说:“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悦之。”《北山》中说:“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牺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从这里我们看到当时社会关系正在发生激烈变化,有人升浮,有人沉降;有人为“王事”辛苦劳碌而无所得,有人无所事事却安享尊荣。而诗人则是站在旧有的“公正”立场上,希望纠正这一种不可避免的混乱。

更多的政治批评诗,表达了作者对艰危时事的极端忧虑,对他们自身所属的统治集团,包括最高统治者强烈不满。如《十月之交》,据《毛诗序》,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诗人从天时不正这一当时人认为十分严重的灾异出发,对统治者提出严重警告。其中写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峷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这是一幅大动荡、大祸难即将发生的景象。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诗人们尽量要避免同他们所属的集团的直接冲突,或者说,他们总是感受到集团力量的威迫。看起来,诗人们强烈地表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众生活的关心,而批评其他人缺乏这种关心,这是一种矛盾;但另一方面,这种关心,本质上也就是关心统治秩序的安定,是整个统治集团公认(不管能否做到)的正确立场

在先秦古籍中,诗经被称为什么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