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汉学综述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乾嘉汉学综述是什么?,第1张

有清一代,经学研究的风气极盛。特别是在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即乾隆、嘉庆两朝,达到了全盛阶段,产生了所谓“汉学”。这一时期,无论是经学、史学,还是金石考古、天文历算,乃至舆地诗文诸学,几乎整个知识界都为汉代经师所倡导的朴实考据之风所笼罩。高踞庙堂的程朱理学败象毕露;由空返实的乾嘉汉学蒸蒸日上。“家家许郑,人人贾马”,拔宋旗,立汉帜,在中国学术史上形成了堪与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相媲美的清代汉学。“汉学”是相对于“宋学乙—宋明理学而言,指研究经学回溯和尊崇汉代的经说。作为一种思潮和学术派别,汉学不同于以往其他思潮和学派,就其学术宗旨而言,称为“汉学”;就其学术风格和研究方法而言,称为“朴学”或“考据学”;就其时代而言,又称为“乾嘉汉学”。

乾嘉汉学的形成。

乾嘉汉学的勃兴并最终取代程朱理学成为百年间学术的主流,并非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汉宋学术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更迭,既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体的学术思想,内在逻辑发展演变的结果。

乾嘉之际,清朝的统治逐步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满汉间的民族矛盾亦趋缓和,加之清王朝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安抚拉拢与压制扼杀,清初思想界生动活泼的气象被顺、康两朝迭兴的文字狱彻底摧毁。在尊崇孔子,提倡儒学,编纂古籍的政策引导下,士大夫逐渐转向对古代典籍的整理和诠释之上。

中国学术发展到清代,随着理学的衰微及动荡的社会更替所引起的巨大冲击波,学术思想界酝酿着新的思潮。这一思潮以考证经史为方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形成了具有鲜明批判理学色彩的实学思潮。一方面,这一思潮提倡经世济世之学,打破了宋明理学在几个世纪中对思想界的束缚;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局限,没有创立出反映新的经济因素的新的理论,用以批判理学的思想武器,只能是较之理学更为古老的汉代经学。这种浓厚的法古色彩,导致了清代知识界在方法论上逐渐抛弃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辨,走向了朴实考经证史的途径。

乾嘉汉学的初兴。

继明末清初经世之学大师黄宗羲、顾炎武之后,胡渭、阎若璩、毛奇龄、万斯阿、姚际恒、顾祖禹等人,作为清代汉学的先驱,开启了强调通经,重视实证,却拘守烦琐、法古色彩浓厚的乾嘉汉学的先河。

汉学发轫之初,继承了清初思想家强调读书,反对空谈的学风,以“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自励,“经史皆能背诵如流水”,且淹贯群山,博学多能,长于考证。阎若璩、胡渭对《河图洛书》的辨伪,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毛奇龄的《四书改错》都反映出这一时期学者,开始由宋学向汉学转变的趋势。

乾嘉汉学兴起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胡渭和阎若璩。胡渭做《易图明辨》,消除了易经研究中的神秘色彩,证明了“组织宋学之主要根核,宋儒言理、言气、言数、言命、言心、言性”皆由此出。《河图洛书》是道士的修炼术,对“占领思想界五六百年,其权威几与经典相埒”的《河图洛书》给予无情的打击。“宋学已受致命之伤”。阎若璩做《古文尚书疏证》,从《尚书》的篇数、篇名、字句、书法、文例中提出详实的证据,并引用《孟子》、《史记》、《说文》等书作为旁证,证明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和《孔安国传》都是伪书,从而“祛千古之大疑”,“古今之伪乃大明”。胡、阎二人的著作,其价值不仅在考证方法和整理古文献方面为以后的汉学家提供了例证,更重要的是,他们这种敢于大胆怀疑权威的精神,打击了宋明理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胡、阎二人及其同时代的学者开启了一代汉学的风气,他们在治学上侧重于审音读字和具体的证据,既未打出“汉学”的旗罐,也没有完全摆脱宋明理学的影响,“虽皆为硕儒,然草创未精,时糅杂宋明之谰言”。

乾嘉汉学的鼎盛。

乾嘉汉学“成学著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吴始惠栋,其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戴震,综其名,任裁断”。“惠、戴两家,中分乾嘉学派”的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乾嘉汉学作为一代学术思潮已臻于鼎盛。

吴派代表惠栋(康熙三十六年——乾隆二十三年;1697—1758年),字定宇,江苏吴县人。惠氏世代传经,在家庭浓厚的学术风气的影响下,惠栋“自幼笃志向学,家有藏书,日夜讲诵。自经史诸子百家杂说及释道二藏,靡不穿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风。惠栋的学术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主张治经从研究古文字人手。他提倡由古书的文字音训以求义理,这一点成为以后汉学家共同信奉的原蒯。惠栋针对魏晋以来对经书牵强附会,随意曲解,甚至篡改经籍,使经书的意义晦而不彰的浮夸玄虚的学风,强调治经、学经必须从声音训诂、校勘考证的基本功夫入手,以消除长期以来随意主观附加在古书中的误解和歪曲。在惠栋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影响下,清代汉学家对古籍进行了广泛、深入地重新注释校订,更正了大量错误,使原来附属于经学研究的“小学”在清代得到极大的发展。二是尊信和固守汉儒的说经。惠栋高举“汉学”的旗帜,“凡古必真,凡汉皆好”,完全抛弃了魏晋以后的经说,回复到汉代经学中去。从反宋走向复汉,成为这一时期学术界的主流。惠栋一生专精《周易》,著有《周易述》、《易汉学》、《易例》、《九经古义》、《古文尚书考》等书,使绝者“千有五百余年”的汉学“至是而粲然复章矣”。惠栋在对汉学搜辑钩稽中,不免受汉代糟粕思想的影响,正如《四库提要》中对惠栋的评价,“其长在博,其短亦在于嗜博;其长在古,其短亦在于泥古”。在惠栋的影响下,他的朋友、学生沈彤、余肖客、江声以及王鸣盛、钱大昕及大所的弟侄钱大昭、钱塘、钱坫等都恪守其尊汉的学术路径,成为汉学中吴派的中坚力量。

皖派的代表戴震(雍正元年——乾隆四十二年,1724—1777年),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戴震学问渊博,识断精审,集清代考据学之大成,不仅是清中叶乾嘉学派中最突出的学者,而且多次著文,抨击程朱理学,阐发唯物主义思想,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戴震的学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一,重视小学和考据,在音韵、训诂、名物制度、古文献的校勘、考证上做了突出的研究。由于戴震精通小学,从音韵、训诂的基本功夫入手,在治经上取得了很大成绩。用他自己的话说,“仆之学,不外以字考经,以经考字”。“一字之义,当贯群经,本六书,然后为定”。二,戴震作学问,强调“志存闻道”。不只是停留在对古籍字句的校勘证订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强调“君子务在闻道”。对大多数汉学家墨守古经传注,绝口不谈义理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不仅是一部对《孟子》进行考证注疏的著作,更是一部“正人心”的哲学著作。戴震在“志存闻道”思想的影响下,继承了清初思想家的唯物主义传统,对唯心主义理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通过理、气这一世界本原之辨,批判宋儒“理先气后”之说,阐发“理在事中”的唯物观,并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人性论和理欲说。

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多治《周易》、《尚书》;以戴震为首的皖派擅长三礼,尤精小学、天算。吴派完全遵循汉代经师所倡导的朴实考据学风,提倡“古训不可改,经师不可废”,主张复古,“治经求其古”,唯汉是好,唯古是信;皖派吸取了吴派的长处,融惠学为己有,将惠学与典章制度的考究与义理之学的讲求相结合,主张“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导义理”,强调求实,“治经求其是”,识断精审。两派以训诂入手治经,在学术渊源上,一脉相承,但在治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当然,吴、皖两派并不能概括整个乾嘉学派。同样治经学,顾栋高、秦蕙田各以《春秋》、《周礼》名家,非惠、戴所能比拟;同样治史学,全祖望、那晋涵、章学诚、钱大昕皆独辟蹊径,非惠、戴所能拘囿;此外,乾嘉儒臣,朱筠、周永年、纪昀、陆锡熊,阮元等博学多识,其学亦不在惠、戴范围之中。当然,“各派共同之点甚多”,这一根本点,是乾嘉汉学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学派的重要原因。

乾嘉汉学的余脉及成就。

乾嘉汉学在戴震时达到顶峰后,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戴震的后继者分成两派:一派以段玉裁、二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为代表,继承了音训考据之学,方法更加严密,成绩更加突出,但对戴震所注重的“义理”避而不谈;另一派以汪中、凌廷堪、焦循、阮元为代表,兼治音训考据及义理之学,在发挥戴震的哲学思想中,议论渐渐平和,走上汉宋合流的道路。

乾嘉汉学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学。乾嘉汉学之于经学,潜心整理,尤称专精。无论是本经的疏解,还是群经的通释,都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二、文字、音韵学。由于汉学家治经、说经必由文字的音韵训诂入手,奉“读书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字始”为圭臬,音韵文字之学因之而昌盛。三、校勘辑佚。乾嘉学者视校勘辑佚为专门学问,竭毕生心力于其中,在古籍整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学方面对两汉经师、经说的表彰;史学方面对两晋六朝及宋元散佚著作的辑录;文学方面对先秦诸子特别是《苟子》、《墨子》、《管子》三书及有关古籍所取得的成就为历代学者所不及。四、史学。乾嘉学派治史犹如治经,注重总结整理。特别专注于古代史籍的整理。或校勘其讹误,或订正其史实,或补辑其遗阙,或整理其故事。在整理古籍中,崇尚求实考核而不主张议论、褒贬。

清代的汉学家们以极深厚的功力和极扎实的态度,对古代文献进行了细致的荜路蓝缕的工作,剔除了两千年来对古籍的歪曲和误解,但是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复古主义和烦琐主义,成为一个狭隘、偏枯的学派。十九世纪上半叶,在历史转折再次到来之际,乾嘉汉学走过了它的全盛时期,趋于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面向现实、提倡经世的今文经学的兴起。道光以后,汉学的末流已失去了早期汉学博大精深、方法严密的优点,只有少数学者,如俞樾、孙诏让继承了乾嘉大师的遗续,保持朴实的学风,在专业领域中作出了贡献。俞樾的《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今疑义举例》;孙诏让的《周礼正义》、《墨子闲诂》等等,作为乾嘉汉学的余脉,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终究无法与已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今文学派相抗衡,汉学已走完了全部的历史路程,走向了终点。

http://mobile9omcom/helphtml这个网址有你想要的

号令天下” 预测软件工具

号令天下预测软件v10 始创于1994年,PC-Dos 时代,参阅中华民间古籍《八十一数吉凶佩带琥珀守护神八卦吉祥笔画划表》,结合现代电脑及互联网网络运算技术设计制作而成。

十多年来,“号令天下” 作为一种手机幸运号码预测工具(Cell Phone Lucky Number Analysis Tools) ,因其算法前瞻、测算准确、预测灵验、口碑相传,风靡全球。包括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区拥有众多忠实用户,实为民间大众居家旅行、茶余饭后、无聊闲暇之娱乐占卜消闲测算游戏。

本程序测算原理公开透明,使用完全免费,无须安装,只要输入号码提交即可查看结果。

现实生活中,人在倒霉时特别脆弱,总想在算命中得到安慰。从心理学上来说,占卜是一种心理暗示与心理安慰,希望对求知的事有所了解及面对,让自己心情平和地接受未来。本测算程序纯属免费游戏娱乐,现今科学称之无任何根据,因此结果无论吉凶,测试者不必当真,否则请勿使用。成功需靠努力,若因持有幸运号码一味守株待兔,终日梦想不劳而获,往往会让您错失许多发展良机。

“号令天下” 程序公开的运算原理

以手机号码后四码,除以80,再减去整数,剩下小数点再乘上80,得到吉祥如意数字,查手机号码吉凶预测表《八十一数吉凶佩带琥珀守护神八卦吉祥笔画划表》对之。

具体操作:

1、先将手机号码最后四位抽出,作为测字基数。

2、除以80,减去所有整数位(若结果为0,则吉凶数字为80,省略下一步)

3、再将所得出的小数位乘以80,就得出一个吉凶数字。

4、查询手机号码吉凶预测表《八十一数吉凶佩带琥珀守护神八卦吉祥笔画划表》对照结果。

举例说明:

你的手机号最后4位是1234

那么 1234/80=15425

舍去整数位 15425=0425

然后 042580=34

结果就是这个,34号 (三十四划) ,然后查对照表:

《八十一数吉凶佩带琥珀守护神八卦吉祥笔画划表》- 手机号码吉凶预测表

一划:大展鸿图,信用得固,名利双收,可获成功。(吉)

二划:根基不固,摇摇欲坠,一盛一衰,劳而无获。(凶)

三划:根深蒂固,蒸蒸日上,如意吉祥,百事顺遂。(吉)

四划:前途坎坷,苦难折磨,非有毅力,难望成功。(凶)

五划:阴阳和合,生意兴隆,名利双收,后福重重。(吉)

六划:万宝集门,天降幸运,立志奋发,得成大功。(吉)

七划:独营生意,和气吉祥,排除万难,必获成功。(吉)

八划:努力发达,贯彻志望,不忘进退,可望成功。(吉)

九划:虽抱奇才,有才无命,独营无力,财力难望。(凶)

十划:乌云遮月,暗淡无光,空费心力,徒劳无功。(凶)

十一划:草木逢春,枝叶沾露,稳健着实,必得人望。(吉)

十二划:薄弱无力,孤立无援,外祥内苦,谋事难成。(凶)

十三划:天赋吉运,能得人望,善用智慧,必获成功。(吉)

十四划:忍得若难,必有后福,是成是败,惟靠紧毅。(凶)

十五划:谦恭做事,外得人和,大事成就,一门兴隆。(吉)

十六划:能获众望,成就大业,名利双收,盟主四方。(吉)

十七划:排除万难,有贵人助,把握时机,可得成功。(吉)

十八划:经商做事,顺利昌隆,如能慎始,百事亨通。(吉)

十九划:成功虽早,慎防亏空,内外不合,障碍重重。(凶)

二十划:智商志大,历尽艰难,焦心忧劳,进得两难。(凶)

二十一划:先历困苦,后得幸福,霜雪梅花,春来怒放。(吉)

二十二划:秋草逢霜,怀才不遇,忧愁怨苦,事不如意。(凶)

二十三划:旭日升天,名显四方,渐次进展,终成大业。(吉)

二十四划:绵绣前程,须靠自力,多用智谋,能奏大功。(吉)

二十五划:天时地利,只欠人和,讲信修睦,即可成功。(吉)

二十六划:波澜起伏,千变万化,凌架万难,必可成功。(凶带吉)

二十七划:一成一败,一盛一衰,惟靠谨慎,可守成功。(吉带凶)

二十八划:鱼临旱地,难逃恶运,此数大凶,不如更名。(凶)

二十九划:如龙得云,青云直上,智谋奋进,才略奏功。(吉)

三十划:吉凶参半,得失相伴,投机取巧,吉凶无常。(吉带凶)

三十一划:此数大吉,名利双收,渐进向上,大业成就。(吉)

三十二划:池中之龙,风云际会,一跃上天,成功可望。(吉)

三十三划:意气用事,人和必失,如能慎始,必可昌隆。(吉)

三十四划:灾难不绝,难望成功,此数大凶,不如更名。(凶)

三十五划:中吉之数,进退保守,生意安稳,成就普通。(吉)

三十六划:波澜得叠,常陷穷困,动不如静,有才无命。(凶)

三十七划:逢凶化吉,吉人天相,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吉)

三十八划:名虽可得,利则难获,艺界发展,可望成功。(凶带吉)

三十九划:云开见月,虽有劳碌,光明坦途,指日可望。(吉)

四十划:一成一衰,沉浮不定,知难而退,自获天佑。(吉带凶)

四十一划:天赋吉运,德望兼备,继续努力,前途无限。(吉)

四十二划:事业不专,十九不成,专心进取,可望成功。(吉带凶)

四十三划:雨夜之花,外祥内苦,忍耐自重,转凶为吉。(吉带凶)

四十四划:虽用心计,事难遂愿,贪功冒进,必招失败。(凶)

四十五划:杨柳遇春,绿叶发枝,冲破难关,一举成名。(吉)

四十六划:坎坷不平,艰难重重,若无耐心,难望有成。(凶)

四十七划:有贵人助,可成大业,虽遇不幸,浮沉不定。(吉)

四十八划:美化丰实,鹤立鸡群,名利俱全,繁荣富贵。(吉)

四十九划:遇吉则吉,遇凶则凶,惟靠谨慎,逢凶化吉。(凶)

五十划:吉凶互见,一成一败,凶中有吉,吉中有凶。(吉带凶)

五十一划:一盛一衰,浮沉不常,自重自处,可保平安。(吉带凶)

五十二划:草木逢春,雨过天晴,渡过难关,即获得成功。(吉)

五十三划:盛衰参半,外祥内苦,先吉后凶,先凶后吉。(吉带凶)

五十四划:虽倾全力,难望成功,此数大凶,最好改名。(凶)

五十五划:外观昌隆,内隐祸患,克服难关,开出泰运。(吉带凶)

五十六划:事与愿违,终难成功,欲速不达,有始无终。(凶)

五十七划:虽有困难,时来运转,旷野枯草,春来花开。(凶带吉)

五十八划:半凶半吉,浮沉多端,始凶终吉,能保成功。(凶带吉)

五十九划:遇事猜疑,难望成事,大刀阔斧,始可有成。(凶)

六十划:黑暗无光,心迷意乱,出尔反尔,难定方针。(凶)

六十一划:运遮半月,内隐风波,应有谨慎,始保平安。(吉带凶)

六十二划:烦闷懊恼,事业难展,自防灾祸,始免困境。(凶)

六十三划:万物化育,繁荣之象,专心一意,必能成功。(吉)

六十四划:见异思迁,十九不成,徒劳无功,不如更名。(凶)

六十五划:吉运自来,能享盛名,把握时机,必获成功。(吉)

六十六划:黑夜温长,进退维谷,内外不和,信用缺乏。(凶)

六十七划:独营事业,事事如意,功成名就,富贵自来。(吉)

六十八划:思虎虑周祥,计书力行,不失先机,可望成功。(吉)

六十九划:动摇不安,常陷逆境,不得时运,难得利润。(凶)

七十划:惨淡经营,难免贫困,此数不吉,最好改名。(凶)

七十一划:吉凶参半,惟赖勇气,贯彻力行,始可成功。(吉带凶)

七十二划:利害混集,凶多吉少,得而复失,难以安顺。(凶)

七十三划:安乐自来,自然吉祥,力行不懈,终必成功。(吉)

七十四划:利不及费,坐食山空,如无章法,难望成功。(凶)

七十五划:吉中带凶,欲速不达,进不如守,可保安祥。(吉带凶)

七十六划:此数大凶,破产之象,宜速改名,以避厄运。(凶)

七十七划:先苦后甘,先甜后苦,如能守成,不致失败。(吉带凶)

七十八划:有得有失,华而不实,须防劫财,始保安顺。(吉带凶)

七十九划:如走夜路,前途无光,希望不大,劳而无功。(凶)

八十划:得而复失,枉费心机,守成无贪,可保安稳。(吉带凶)

八十一划:最极之数,还本归元,能得繁荣,发达成功。(吉)

数之始为一,再而三,三而九,至九已尽。象成于二,二而四,四而八,故八卦之象备矣。

鼓动其生成化育之基本者,即基本数:自一至九之数之离合集散;现代科学之根底,亦不外于一切数之分合离集也。

九数相乘之九九共八十一数,是数理吉凶之数,非数目之数,所以其各数,含蓄有宇宙大自然之力量,其力量有吉凶者,亦类如天地有阴阳,物有刚柔表里,其理即同也。是故,组成号码的数字,各有字画之数理,各有各别之灵导力,是以发生吉凶,因而支配人之命运也。而号码秉有八十一灵动数之吉凶力者,乃五格之名数,互相接触,或抱合或反拨,而发生变化,非单一格,或两格之数理,就可以判断。须要考查各格之数,及综合全部之数理。考察其三才配置。细互较量以计算之,即能判断其吉凶也。

凡是多于八十一数之数理,必须扣除八十而使其还本归元,便知该数之吉凶。

如:八十一数也即相等于一数之吉凶;八十二数也即相等于二数之吉凶;八十三数也即相等于三数之吉凶;八十四数之吉凶与四数之看法同,余类推。

号码价值评估系统

号令天下的手机号码价值评估功能,是综合分析手机号码的五行数理,结合大众的靓号共识(Common Sense for Good Numbers) 的特性,如流畅、易记、谐音、造型、气势,通过八十一条运算公式对号码进行数千次的运算自动产生之结果,客观公正,极具参考价值。

号码与主人性格分析

现今,不论是男女老幼,“手机”已经是每个人生活必备的随身物品之一。 手机号码作为一种随身数字符号,数理的灵动对用者来说,均有其内在的诱导及暗示力。

手机号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号码持有人的个人性格和处世方式,反之,个人的一些性格特征也会潜移默化被号码本身蕴藏的灵动力有所改变。通过本站的手机号码与主人性格分析结果,您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启迪。

号码与主人性格分析测算原理:

1、先将所属手机号码(如 83123456)分拆,然后逐个数目单一加起来。

例:8+3+1+2+3+4+5+6=32

2、得出结果32后(一般为两位数),再一次拆开计算。

例:3+2=5

如果加起来的总合仍然是两位数字,继续拆开加起来,直至成为单位数字为止。

3、最后计出的个位数「5」,就是手机所属的命运数,详细情况参阅以下对照表:

数字为1:要面包不要爱情----

责任心重,尤其对工作充满热诚,是个彻头彻尾工作狂。但往往因为过分专注职务,而忽略身边的家人及朋友,是个宁要面包不需要爱情的理性主义者。

数字为2:不善表达/疑心重----

在乎身边各人对自己的评价及观感,不善表达个人情感,是个先考虑别人感受,再作出相应配合的内敛一族。对于爱侣,经常存有怀疑之心。

数字为3:大胆行事冲动派----

爱好追寻刺激,有不理后果大胆行事的倾向。崇尚自由奔放的恋爱,会拼尽全力爱一场,是就算明知无结果都在所不惜的冲动派。

数字为4:高度戒备难交心----

经常处于戒备状态,对任何事都没法放松处理,孤僻性情难以交朋结友。对于爱情,就更加会慎重处理。任何人必须经过长期观察及通过连番考验,方会减除戒备与你交往。

数字为5:好奇心旺求知欲强---

好奇心极度旺盛,求知欲又强,有打烂沙盘问到笃的锲而不舍精神。此外,你天生有语言天分,学习外文比一般人更易掌握。

数字为6:做事喜好凭直觉----

有特强的第六灵感,性格率直无机心,深得朋辈爱戴。感情路上多采多姿。做事喜好凭个人直觉及预感做决定。

数字为7:独断独行/吸引人----

为人独断独行,事事自行作主解决,鲜有求助他人。而这份独立个性,正正就是吸引异性的特质。但其实心底里,却是渴望有人可让他/她依赖。

数字为8:热情/善变梦想家----

对人热情无遮掩,时常梦想可以谈一场戏剧性恋爱,亲身体会个中悲欢离合的动人经历,是个大梦想家。但对于感情却易变卦。

数字为9:自我牺牲/性格被动----

习惯于无条件付出,从不祈求有回报,有为了成全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情操。但讲到本身的爱情观,却流于被动,往往因为内敛而错过大好姻缘。

更换新号说明

如号码测算结果不佳,加之姓名三才配置配备不良,或本命流年运势波折,建议易号,使祥和愉悦之气随呼叫而来,可逢凶化吉。

更改良号须经多少时间,型定方显奇效,符号之最大灵效,乃系在于使用 (呼唤) 而生,所以凶号只要不再呼唤而使用之,则凶亦退去而不来临。更改为良号,开始呼唤以使用之算起,号令天下,则吉祥数理随其呼叫而来,于常呼叫之间,而其灵动力就开始作用了,自然会招来幸福 (包括财源、安全、健康、感情、寿命在内,皆受良号之美好影响) 。而良号须使用三年,而又至少有三百人认识您这个新号,而后新号之善力至此才确告定型,并发挥战胜了旧号之凶力,至此时始得欣庆良好,新号已完全取代了旧号之位了。

若号码更换后,感觉不错,欢迎向朋友推荐。

结尾

号是自己选的,路还得自己走。选自己的路,让别人无号可选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 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 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开放分类:

人物、烈士、文学家、诗人、五四运动

参考资料:

1静夜

2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3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4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5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6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

7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8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9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10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11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12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13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14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15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16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17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18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19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20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21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22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23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24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25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26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27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28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29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30发现

31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32“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33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34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35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36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37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38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39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40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41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42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电视剧《芈月传》孟嬴:秦国大公主,燕昭王的母亲,在史书上被称为燕易后。剧中的她是芈月的又一面镜子,一样的远嫁他国,一样的在丈夫死后受到打击被流放,一样的扶持儿子登位,一样的为儿子的江山呕心沥血,其与芈月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她一生更愿意成为男人背后的影子,而芈月却更愿意站到前台和世界搏杀。作为秦惠文王嬴驷的长女,她早熟懂事、聪明干练,为了家国可以远嫁外邦。她重情隐忍,并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以自己的隐忍和牺牲成就了父亲和儿子,却也终因自己与苏秦的爱情被江山社稷给牺牲掉而郁郁早亡。

孟嬴是秦国的公主,一向以美貌著称,相对于其美貌,她内在所具备的髙尚美德和修养则更为后世之人津津乐道,孟嬴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难得的烈女。周景贵十八年(前527年),楚国楚平王在位期间,太子建当时已经15岁了,却还没有娶妻子。因此,楚平王便向秦国求亲,准备娶秦国公主嬴为妻,并派费无忌去秦国迎亲。没想到,费无忌到达秦国见到孟赢之后,被她的倾世美貌所折服。

楚平王向来好女色,于是费无忌计由心生,在孟廒到达郢都之后,他竟然劝楚平王娶孟嬴,而素来贪恋女色的楚平王便不顾伦理道德,将这位本应成为自己儿媳的女子纳作自己的妃子,而将太子的夫人换成另外的女子。就这样,美丽的孟蠃公主竟然被本应成为自己公公的楚平王簕道地占有。

后来,孟廒还为楚平王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楚昭王轸。之后,楚平王对于亲信费无忌更是宠信有加,而与他的儿子之间的隔阂则越来越大。4年后,太子在费无忌的挑拨逼迫之下,被迫逃离楚国国都,躲到城父(今河南宝丰东)去,但太子建的灾难并未因他的离开而终止。第二年,楚平王再次从自己的亲信费无忌那里听到了关于太子企图结党叛乱的谣言,虽然这只是费无忌的一家之言,但楚平王却深信不疑,于是立即下令追杀太子并将其处死。为了保命,太子建慌忙逃亡宋国(今河南商丘地区)。

太子的老师伍奢一向为人耿直,对主子忠心耿耿,但楚平王完全听不进伍奢的多次谏言,反而将其闪禁并杀害。伍奢的大儿子伍尚也被楚平王杀害,其次子伍子胥则逃到吴国为其效力,并始终不忘报复楚国,为父兄报仇。公元前506年冬天,楚吴两国在柏举大战,吴国大败楚国,一举攻人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轸出逃。此后,旲军更是势如破竹,并开始在都城内大肆打杀掠夺,甚至还侵人到后宫,戏弄后宫妃嫔。

在后宫,吴王闾见到了倾世王妃孟赢,并为其美貌所折服,企图对其施暴。而忠贞的孟嬴对其恶行大加呵责,使阖闾羞愧不已。面对咄咄相逼的阗闾,孟廉誓死抵抗,只求保持自己的忠贞。面对孟蠃的拼死抵抗,阖闾无可奈何,只好退到宫外。后来,在秦国援兵的援助下,楚军对吴国发起反攻,再加上吴国适逢内乱,阖闾大军被击退,楚昭王也得以回到宫中。

写在前言:

本文节选录入,稻盛和夫先生2001年7月17日演讲内容,关于“人为什么活着(第一部分:何为人生?)”。

本月初,一次偶然机缘,在音频平台中听到此文稿中稻盛先生对人生的清晰定义和分析, 命运的纵轴和因果报应法则的横轴,两相作用,主导着我们的人生。

更进一步劝告世人,人生在世时,要多种植善因种子的重要性。

由于听闻仅仅两三遍,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实修方法需要在往后生活中践行。

文中佛语禅意浓浓,生活、工作、人生,乃至经营的智慧贯穿全文,多读多受益。

遗憾的是,种种因缘, 社会 业力洪流随转,虽然是宝贵的至理良言,在这个全民追名逐利的浪潮之下,很多人对这些最真实最宝贵的真正理念视而不见、闻而不解。

蒙佛母慈愿,遂发心以一晚粗略整理稻盛先生讲演语录于此,供更多人参阅揭开人生这道难题的真实面目,过上更好的人生。

正文节选:

当下,经济形势萧条。话虽如此,如果注意询问,贵公司状况如何?有人会回答本社还凑合。也有人坦言,确实不行。

而冰激凌或清凉饮料的生产商却说,今年酷暑,业绩比以往好的多。真可谓千差万别。

虽说大环境每况愈下,各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却不尽相同。

由此,不禁联想到我们的人生。每当追问,人这一辈子究竟何去何从? 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有其与生俱来的命运

具体说来,命运及一生怎样度过?每个人是先天注定的。而且命运不仅主宰着个体的人生,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命数。

地球的命运,日本国的命运,大到日本国小到名古屋这样的城市,都有各自的命运。 于是个体的命运必定裹挟在命运的洪流之中

起落沉浮,纵观日本,政坛无所作为,经济后劲儿不足,但不能由此认定各行各业都了无希望。

即便江河日下,万般不景气,也不乏某些领域正方兴未艾。

地球那般广袤的命运激流之中,日本一国的命运,各地区的命运,乃至每一个个体的命运都随波起伏。

那么,多重命运几经叠加,最终反映在每个个体上,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

所以在同样不景气的环境下,个人的命运却好坏不一。

原以为彼此近况相差无几,实则不然,因为各自的经历迥异。

命运的洪流之中,个人的命运如一叶扁舟,风雨飘摇,自然有涨有落。几重洪流,此消彼长,此起彼伏,这就是所谓的命运。

接受近现代教育的人,通常不相信命运之说,认为万事不出于偶然。例如,感染疾病,遭遇交通事故,公司破产,经营顺利等,这一切都是皆源于偶然。一次又一次的偶然,构成了人生。

命由天定,似乎是无稽之谈,常有人一笑置之,视其为招摇撞骗的伎俩,不可信以为真。

把现代科学上无法证明的东西,一概说成迷信。然而命运却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正如我刚才向诸位强调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一生中的种种境遇从何而来,的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自古以来,一旦承认命运,人们便会平添苦恼,我的未来将会如何?从而孜孜不倦地 探索 答案。为此,中国诞生了《易经》,这是一门正经的学问。

摇晃挂桶中的卜签来算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称为易学。欧洲也有星象学或叫占星术,也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

有史以来,人类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找寻预知未来之术,设法推测命运。

人生之路上,我们为何会感染疾病,遭遇不顺,为何要与员工一起辛苦打拼,人类自古就为解答这些疑问伤透了脑筋。

人们总想自己境遇如此,也许就是命运作祟,所以每个人自然而然的都希望能够推测命运,预知未来。

所以易学占卜和欧洲的占星术,才会如此兴盛,一代又一代,全力以赴地钻研这些学问。

命运之说虽然并不合乎科学,也不能为现代学术与科学佐证,但我却认为,命运的存在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的,应当予以认同,否定其存在,全然无意。

在我看来,相信命运,反而会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生,从而明晰生存之道。

我是理工科大学出身,尤其喜好数理化,不合逻辑知识一概不认。我的所有工作都通过化学分析展开,进行技术研发。

说起来,我也是一个道理与科学至上的人。

活到现在,每当谈及人生,我总会认为,否定命运,徒劳无益;岂止无益,甚至可能有害。依我之见,很有必要承认命运的存在。

希望诸位在思考人生的时候,首先认同并理解,人各有命。宏大的命运之中,存在着个体的命运这一观点。

命运贯穿人生的纵轴,人的一生沿着命运这条纵轴顺流而下。同时,人生还有一条横轴,宛如经纱和纬纱交织穿梭,这条横轴即为因果报应法则。

所谓因果报应法则,即好因好事会产生好的结果,坏因坏事会导致坏的结果。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

因果报应法则是人生的横轴 。因是指人生在世,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我称之为念。

由念生业。我们常以为,想想无碍,然而这无关痛痒的小事儿,实质上一思一念都会造成因,更何况怨恨、委屈如此种种。

闪念之间,因已形成,因必生果。

释迦摩尼佛祖曰:因缘果报,因不会一成不变,有因必有果,念生业,业即为因缘,有因缘必会生结果。

一言以蔽之,存善念,行善事,得善果;动恶念,行恶事,得恶报, 这就是因果报应法则

1

因果报应法则中,与因相应的果并不一定立即出现,因此我们往往很难认同这一法则。

某人做了无数好事,为何还在受苦;又有某人人品一流,常年行善,却为何不幸备受病痛折磨?

而另一些人,一肚子坏水的作恶多端,外人看来,他却事事称心如意,家庭和睦。这类情形也屡见不鲜。

因此,虽然僧人总在讲因果报应法则,我等俗人却常不以为然。

究其原因,符合因果报应法则的结果,并不总是即时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何如此不得而知,总之会有滞后。

依我的经验,因果报应的果的确有可能立现,但大多很难如此。

然而,倘若将时间跨度拉长,纵观20年、30年的人生,则必无例外。

因此,或许三年五载都不见结果,但纵观自己的一生,从20年、30年这样的时间跨度上去看,存善念,行善事,得善果;动恶念,行恶事,得恶报,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却是如此,扩展至30年的时间跨度,恶人不会一直兴旺,而好人也不会总是坎坷,好人终将幸福。

纵观30年,一切顺理成章,然而即便如此,仍然不乏例外。我原本不解其故,深为苦恼,而在那时, 我得知了下面这件事

据说二十世纪初,英国伦敦的一位执业医生,周末常会邀请十几位朋友来自己家,开由他主持的通灵会。

通灵会上,一位自称希尔芙帕奇的印第安鬼魂常会显灵,后来有家出版社将这位鬼魂的所述言论汇集成册,出版了希尔芙帕奇的灵言集一书。

书中有一节提到了因果报应法则,因果报应循环。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常常说不通,因此有人将信将疑,甚至嗤之以鼻。

而由我所处之力来洞察人事却是分毫不差。恶必有恶报,存善念行善事中得善果该法则,必能应验,毫厘不爽。

希尔芙帕奇的灵言集中,虽然只有这么一小节,但读到的那一瞬间,我便拍案叫绝。

此前我参悟不透,倘若宇宙有造物主,天地间有神灵引领世人,那么为何不让一切都完全顺应法则呢。

人世间历经三十年,才能最终实现因果报应,甚至仍有例外。老天会不会也有偏袒呢,然而读罢希尔芙帕奇的灵言集,我才茅塞顿开。

虽说善有善报,然而人各有命。地球的命运洪流卷裹着国家的命运、地区的命运,而个体的命运也夹在其中,随波漂流。

若将一个人的 命运 作为其一生的纵轴,那么 因果报应法则 则是横轴,这两大法则主宰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其中因果报应法则的力量略强于命运。因此虽说,命由天定,却不会一成不变。

因果报应法则的力量足以改变命运 一个人并不会原封不动地依照既定的轨迹过一辈子

向善、行善,必得善果,因此有人虽厄运连连,却正因为向善行善多幸免于一败涂地。

反之,原本命运颇佳,蒸蒸日上,却动恶念,作恶事,则无异于作茧自缚。

命运法则与因果报应法则两相呼应,从而改写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所以行善未必立即得善报,道理不是1+1=2这般简单。

原由再次具体说来,尽管命运不济,但却因行善才不至于让自己一落千丈,或者说让自己有惊无险。

如此一来,尽管因果报应法则的结果已经显现,却会让人产生明明做了好事,却并不见起色的误解。

2

中国的古籍《阴鸷录》中记载了袁了凡这样一个人物的故事, 该书印证了因果报应法则的力量足可以改变命运

袁了凡幼时遇见一位仙风道骨的白发老者,老者见到少年了凡,对他的母亲说,“这位母亲希望孩子学医”?

母亲答道,“的确如此,丈夫早逝,他原是医生,我们家世代行医,先祖也是医生,所以希望孩子也能继承衣钵。我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孩子学医是一家的夙愿”。

然而,老者观了少年了凡面相后,说道,“此言差矣,这孩子成不了医生,他命中注定是官场中人,考科举得功名,某岁通过县考,然后通过府试,最终赴京赶考,金榜题名,受赏官职,年纪轻便封县令。婚后膝下无子,五十三岁寿终正寝”。

少年了凡与母亲听了白发老者一番话,觉得不可思议,但之后少年了凡的成长历程,果然不出老者卜算。某年考中第几名,某年有何遭遇,了凡的人生无一不被老人言中。

不久,了凡出任县令,前往该地乡间的一所禅寺拜访高僧。了凡与高僧相对坐禅,他虽少年得志,打坐入定时,却心思澄明,毫无妄念。

高僧大为惊叹,可是询问缘由,为何你年纪不大,禅定功力却如此深厚,曾在哪里修行啊?我从未正式修行。

为何坐禅三日不见起一个妄想?是我无所妄想。

这又是为何?我幼时曾邂逅云游的老者,蒙他卜算命运,直至今日命运不出老者所言,我一生已被算定,何妄之有。

功名利禄已到尽头,结婚也不会生育子嗣,53岁寿终正寝,我心中无惶无恐,无烦无恼,淡然无所求,听天由命罢了。

高僧听罢,怒道,我当你是豪杰,谁知你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于是高僧便向了凡讲解了因果报应法则。

你刚刚一派无言,人虽有命运,绝非一生已成定局。命运不等同于宿命,未尝不可扭转。

既有因果报应,命运便可以改变。从今往后,你若求取更好的人生,此时此刻起,积累德行,力行善事。如此,你的命运必将不同。

了凡年少为官,却生性秉直,将高僧一席话铭记于心。

回家后向妻子转述,其妻也是温凉之辈,说道,“真是了得,只不过一个人积德行善恐怕不容易成事,不如两人相持,一同行善。

当动了恶念,想作恶事,俩人互相警示,记录功过格,善则画圈,恶则画叉,互相监督。”

有夫人相助,了凡坚持行善,命运从而可以更改,53岁竟然无恙,并且生有一子,直至七十多岁卒,一生功成名就。

由于讲述因果报应、改写命运的书籍并不多见,相信诸位读罢便会醒悟。

因果报应法则,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足以改变命运。

因此, 积德行善,善果并非立现,会有滞后,原因在于我们的人生是由个人原本的命运和因果报应两条法则相互交织而成的

故而,因果报应法则,并不一定能出现显而易见的结果。

依我的人生经验,尽管人各有命,而因果报应法则会对命运施加影响,从而改写生命轨迹。

然而也有人疑惑,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时却也不尽然。

究其原因,一是因果报应的结果会延迟显现;二是与命运交织重叠,结果学不会显而易见。

当着诸位的面,我断然肯定命运的存在,但其实我自己从未占卜问卦。

年轻时,我也曾在神社求过几回签,但并无好感,尽是些上上签,中上签,我一概不喜欢。

所以说我笃信命运,究其原因,我虽然认为人各有命,却并不希望提前获悉,宁愿一无所知。

人生尽力而为,足矣。 无用之事,多知不但无益,甚至会背离常理,偏离正轨,搅乱人生。不如一无所知,尽力而为。

年轻时,我的一位朋友对占卜问话深信不疑,非常虔诚。

从生活到事业,乃至 健康 诸事都卜问算命先生。搬家的时候要打探方向和方位,以作参考。还常根据中国的风水,来更换住宅。

此人常向一位算命先生咨询,不仅他自己的事情,每回最后必定将我的名字也写给对方,替我打听,哈哈,问对方此人如何?

然后给我打电话告知咨询结果,有一次,算命先生将我的生辰八字问了个仔细,算出正是天中杀及命运罪恶的事情。

哎呀,真是异乎寻常。那位可是京瓷的稻盛先生吧,现在时运亨通,年少有为,当了社长,此人现在正是命运最差的时候,说不通啊。大概什么时候帮了什么人,行了什么善,你去问问看。

倘若不是那样,按此人的生辰八字来算,今年运道特别差,尤其 健康 方面,甚至有可能丧命,按理不可能活得这么好,应该是发生了什么。据说这是算命先生原话。

当时我尚未领悟,现在告知诸位的这些道理,吃了一惊,心想竟有这种事。

这也说明, 哪怕命运已经沦落到谷底,依然能够通过积德行善,平息态势、维持现状。

如此说来,命运与因果法则两相加成,则效果助长;两相对冲,则效果的抵消;反之作恶,会让命运一蹶不振。

所以因果报应法则,有时不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总而言之, 命运与因果报应法则,两相作用,结果好坏并无定论。也正由此,形成现在我们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由命运和因果报应,这两大法则支配。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3

两大法则,造就了芸芸众生。那么, 我们如何依据两大法则,来应对人生中的种种现象呢?

例如,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之下,有人顺顺当当,有人节节败退,有人病病殃殃,有人如坐针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应当如何应对,处理方式一变,人生会截然不同。 下面谈一谈应对之法

一个人天生注定的命运,一生中的所思所想,一举一动所带来的结果,因果报应法则,这两者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日复一日,我们与人生相逢,有时戚风苦雨,有时春风得意,真可谓一生苦乐参半。

修习佛法时,最初的开始,即释迦摩尼佛祖所言,观芸芸的众生,苦乐相随,毫不留情,诸行无常。

万事万物,不会恒长永久。今天活蹦乱跳,明天说不定就会病倒。今天经营状况良好,明天就可能开始走下坡路。

世间诸相,眼前发生的种种现象不会恒长永久,一成不变的。即所谓诸行无常。

诸行,指一切现象。无常,无法保持固定常态。人生波澜壮阔,起伏不定。

佛祖曰,众生接苦,人生即苦行,人的一生苦不堪言。

释迦牟尼佛祖为解救芸芸众生,脱离苦海而修行,不求自身的救赎,身边的人无不在受苦。

诸行无常,众生皆苦,为解救苦难的众生,释迦牟尼选择了出家之道。

我们眼前发生的一切表象,都不是长久不变,而都是跌宕起伏的。

常常以为一帆风顺,怎料情形急转急下。不论身体 健康 状况,经营形势,朋友关系,从无恒定。

某件事之所以发生,如前所述,必源于两大法则。

某现象发生之时,每日如何应对,则至关重要,而答案不言而喻。

既无论境遇好坏,无论命运如何,都以一颗感恩之心相待 。但这谈何容易。

例如,感谢苦难,说来头头是道,实际遭受灾祸的人,若要心怀感恩,实在很难。倘若修为不够深厚,不可能做得到。

然而,无论是否修习佛法,都希望诸位能够理智的存有感恩的意识。倘若放任自流,那将万难达到,抱憾终生。

无论如何,遭遇苦难之时,我们必须秉持感恩之心,面对一切。

健康 状况也好,其他方面也罢。一旦发生苦难或灾祸,不由得会冒出,凭什么偏偏我这么倒霉的念头,然而我们必须理智,抑制杂念,心怀感恩,坦然相待。

今日此地,希望诸位将感恩之心,理智的存入意识之中,这是先决条件。

有人会认为,遇到好事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产生感恩之心。其实,则未必。

天遂人愿时会习以为常,甚至犹不知足,更遑论灾祸临头,又如何能够心怀感恩之心。

无论祸福,心怀感恩,真诚道谢,这是先决条件 。而多灾多难或者命运多舛时,不哀叹,不消沉,不怨恨,不诉苦,锐意进取,勇往直前,这是先决条件。

感恩之心是最积极进取的思想,其前提是必须做到不消沉,不诉苦,不怨恨,不嫉妒,能吃苦。

得志之时应当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