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渊的介绍
鼻渊,中医病名。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亦有“脑漏”、“脑砂”、“脑崩”、“脑渊”之称。多因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侵袭,久而化热,邪热循经上蒸,犯及鼻窍;或胆经炎热,随经上犯,蒸灼鼻窍;或脾胃湿热,循胃经上扰等引起。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中药叫辛夷, 很多鼻炎的患者应该都知道它,在很多鼻炎的方子里也有它的身影。
别看辛夷小小一味,但作用却不小,独有“(治)鼻塞鼻渊之症”的作用, 也因此很得一些鼻塞、流涕、有鼻窦疾病的患者的青睐,在各类古籍中记载更是明确了它对鼻塞鼻渊的作用。
像 《本草纲目》里说它是“辛夷之辛温能治头面目鼻之病”。
《本草新编》里更是说辛夷“治鼻塞鼻渊之症,无他用”。
中医调治疾病有个词叫药专力宏,既然“无他用”,侧面也显出在治疗鼻窦疾病类有多“宏”了。
辛夷辛夷, 药性就不难猜出:辛,温,归肺经与胃经,有 散风寒,通鼻窍 之用。
在平常坐诊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都会提到,问到:“最近有没有过感冒?是不是吹风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就拿个最近的例子说说吧,之前坐诊时候有个鼻窦炎的患者来找我,西平县人,四五十岁的年纪,因为鼻窦炎反复,黄鼻涕始终止不住,还严重影响到睡眠质量来找我。(看似晚上睡不好影响不大,但白天肯定没精神,时间一长,难免影响工作生活)
这种情况在西医里的叫法是鼻窦炎,从中医辨证角度去看,这就是一种平常病,多发病,对症调理即可。
经过问诊才知道是因为经常应酬,酒肉不断,后一次酒后淋雨,感冒发烧后未及时调治,刚开始紧着头痛发烧治,没有管鼻子的事情,后来感冒发烧是治好了,鼻涕就稀稀拉拉,起初就擦擦,也没多在意。
这里要说一下 鼻炎的一个常见病因,大部分都是从一个小感冒开始的,感冒了不当回事儿,拖拉十来天,殊不知,拖着拖着就变成鼻炎了,接诊中的鼻炎患者,有相当一部分病因都是这。
再说回这个患者,因为工作原因,要不断应酬,一来二去,发现 鼻子渐渐不透气了,鼻涕也从清变浊了 ,天天也觉得自己头不舒服,慢慢的 经常性头痛头昏 ,最后发展到头痛欲裂,整个人已经偏离了常态,睡不好吃不下,有时候火大起来对孩子和媳妇也特没耐心。他这个情况就 属于一个典型的“鼻渊”。
再根据辨证及问诊,就想到了一个小方,也是平常我用的一个方,叫做 “二辛散”, 共3味药组成。
辛夷 细辛 川芎
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辨证加减,开出对应性的调理方。中药还可以塞鼻直接作用病灶,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小绝招了,这样一塞一吃,双管齐下。中医调理鼻炎它不只是单纯调病灶,而是调病灶的同时兼顾整体,这也是很多鼻炎患者中医调理后改善相对不错的原因。
当然这个方子,能起效的辛夷在里面可贡献不少,它不仅能治鼻渊鼻塞之症,还有祛风通窍的作用。像说到的这个患者,他本身就是外感风寒后出现的病情,是因拖延不治才加重,所以咱们抓住这个根本病因:
用 辛夷 的 散风寒,通鼻窍之效 ,现代科学实验也证明辛夷有收缩鼻粘膜血管之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重用辛夷。
细辛 药性和辛夷相似,同属辛、温,归心、肺、肾经,它止痛力极强,不适宜大用,但也得借点它的力,就 辅助辛夷提升药效,帮助在体内调解,挖掘脏腑里的寒。
患者从最初的清鼻涕到后面黄浊,就是因为邪气在内,久而化火导致,包括他睡眠不佳、急躁易怒的情况都和这拖延脱不开关系。
最后靠 川芎 的 走窜,帮助清理身体的风寒,防止再发作反复 ;再加上对症调理的中药(口服的里面也有辛夷),“里应外合”,不久就听说鼻涕流的少了,头痛的情况也缓解很多。
由此可见,辛夷对鼻渊鼻炎类患者的益处,但上面所有中药和方剂都应该在专业大夫指导下辨证用药,不能自己乱用。
还有一点:辛夷因为它的药性,阴虚火旺的人群要注意,不能使用。
黄仁、神水、瞳神、胞生痰核、漏睛、暴风客热、金疳、胬肉攀睛、椒疮、火疳、聚星障、凝脂翳、肝虚雀目、云雾移睛、视瞻昏渺、中血堂、耳郭痰包、耳郭流痰、旋耳疮、耳疖、耳疮、耵耳、风聋、脓耳、耳疳、鼻窒、鼻槁、鼻鼽、鼻渊、喉痹、乳蛾、喉痈、梅核气、急喉风、急喉喑、喉菌、牙痈、《诸病源候论》、劳瘵、传尸、《丹溪心法》、《景岳全书》、痰湿壅遏、痞满、纳差、《兰室密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濡泻、洞泻、消渴、溏糜、飧泻、鹜溏、《难经》、钠呆、《济生方》、《沈氏尊生书》
-----------------好多生僻字,不想打了,你看着给吧,500个,太多了!!!!-----------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详见百科词条:神庭 [ 最后修订于2018/5/5 17:39:04 共25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面正为经穴别名,即面王,是素髎的别名。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面王为经穴别名,即素髎。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面正;《外台秘要》称面玉;《杨敬斋针灸全书》称面士。“正”“玉”“士”皆为“王”之误。
素髎为经穴名(Sùliáo GV25,DU2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面王(《针灸甲乙经》),面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准(《奇效良方》),准头(《医宗金鉴》),面玉(《外台秘要》),面士(《杨敬斋针灸全书》)。属督脉。素治鼻茎,髎即骨隙,此穴在鼻茎下端的骨隙中,故名素髎。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痔、鼻息肉、酒渣鼻、鼻鼽、鼻疮等一切鼻疾,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流涕,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喘息,小儿惊风,窒息,心动过缓,鼻炎,虚脱等。
详见百科词条:面正 [ 最后修订于2017/2/16 23:08:51 共244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鼻渊的介绍
本文2023-10-12 00:09: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