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丘”与这个“邱”有什么区别?丘氏起源哪个朝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这个“丘”与这个“邱”有什么区别?丘氏起源哪个朝代?,第1张

邱姓本为丘。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避孔丘讳,颁诏丘加邑部(“阝”)改为邱。金明昌三年(1192年)修曲阜孔庙,命臣庶回避孔丘之名,其域内丘姓改邱姓。但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泛的一次丘改邱姓是清雍正三年(1725年)因尊孔避讳孔丘之名,雍正帝诏令丘加邑(“阝”)为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后,参议院议员丘逢甲等于1912年提议恢复祖先肇姓之丘。认为丘姓得自姜太公封地营丘,早于孔丘,无先人避讳后人之理,并在广州登报呼吁族人恢复丘姓。因此,闽粤台部分族人闻之响应。但全国大部分省区族人,因不知情,或因涉及法律户籍等诸多问题,仍然使用邱姓。故今丘、邱通用。

丘(邱)姓源很多,主要有四大源头:

一、出自姜姓: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歧山县西),因以为姜姓。炎帝裔孙伯夷,号太岳,辅大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子孙从其封姓。其裔吕尚,又称姜子牙、太公望,辅佐周灭商,因殊功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其支庶居于营丘者,以丘为氏。《广韵》引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丘氏,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世居扶风,汉末丘俊持节江淮,属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也。”唐《元和姓纂》载:“丘,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姓,世居扶风。”

最早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有三:一是《孔子家语》中长事齐君、(前521年卒)后为孝子代称的丘吾子。二是《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有邾大夫丘弱。三是史称左丘明的《左传》、《国语》作者鲁左史丘明。

《汉书·古今人表》列左丘明为“上中仁人”,名齐孟子。丘姓一族亦以左丘明为荣,尊其为始祖。宋丘氏名人丘雍参与所编的《广韵·十八·尤·丘》条注引《风俗通义》载:“丘,鲁左丘明之后。”雁门邵思纂《姓解》云:“丘,鲁左丘明之后有丘氏。一云齐太公封于营丘,其后氏焉。齐有丘灵鞠。梁有丘迟、丘巨源,又丘仲孚治为天下第一”者。《著姓》云:“左丘明盖姓丘而官为左史”。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丘迟姓,唐封演记……昔湖州有人发古冢得碑,乃南朝丘迟,其言迟乃左史丘明后……。”宋章渊《说郛·卷四十四·稿简赘笔·五卷》载:“吴兴丘墓一村之人皆姓邱,有大碑列其族党,称太史丘明之后。”《山东通史·先秦卷》称:“左丘明姓丘,名明。左为其官职的简称”。《中华姓氏大词典》邱[源]条注:“①系自姜姓,西周时齐太公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②春秋时鲁左丘明后”。据山东曲阜孔府档案馆珍藏明代民间版本《左传精舍志》载:“左子先世系出姜姓,太公封于营邱,嫡子丁公伋立为诸侯,支子印遂以邱为姓。”《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姜太公志·生平》载:“太公三子为丘穆公。太公封齐,都营丘,命其三子镇守营丘,以封地为氏,而为丘氏,卒谥穆公,故丘穆公为丘(邱)氏之祖。”今追尊穆公为丘氏开姓始祖。

二、源自曹姓。据《中国姓氏》载: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颛顼后裔祝融氏吴回,吴回之子陆终第五子安,曹姓。西周初,周武王封曹姓后裔曹挟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建立邾国,初为鲁国附庸……春秋时邾大夫丘弱之后有丘氏。《中华姓氏大词典》邱[源]条注:“④春秋时邾国大夫丘弱之后有丘氏。”

三、出自古代少数民族改姓。黄帝少子昌意居鲜卑山,以山族焉。南北朝时,鲜卑族人拓跋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政权,魏献帝七分国人,以弟豆真折为丘敦氏,封临淮王。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丘敦氏为丘氏,融入汉族,随后发展成河南丘氏望族的一支,以丘和、丘行恭父子最为知名。当时随同入洛的丘林氏(匈奴族)改为丘、林、乔三姓。此外东汉时的乌桓族、十六国时的西秦羌族中都有丘氏。汉魏时毋丘俭之子宗等四人也改为丘姓。

四、另据文献记载,以地名为氏的丘姓还有很多。如梁丘、陶丘、宛丘、闾丘、葵丘、籍丘、余丘、渠丘、壶丘、曹丘、楚丘、曼丘、咸丘、浮丘、麦丘等。

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1月10日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姓氏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深圳市鼎昌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对中国人(含台港澳)姓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排序,丘(邱)姓在当今中国100个大姓中列为第65位。据统计:全世界丘(邱)姓人口约500万左右。分布于各省市区及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从现今已知的文献典籍来看,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姓钱名铿,系颛顼帝三玄孙、轩辕皇帝的第八代传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陈世松告诉记者,刘向的《列仙传》中就记载称,彭祖自尧时举用,一直到殷末,足足活了800岁。在夏代,他曾受封于大彭(今江苏徐州),因称彭祖。《神仙传》形容彭祖“善引导行气,尧时封于大彭,至殷末已,年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

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连先贤孔子、庄子都羡慕其长寿。苏轼曾在诗中赞誉彭祖:“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清代学者周洪更进一步说:“乘云人已去,此地葬衣冠。墓古松明碧,山空鹤梦寒。大夫原不作,真宰岂须棺。三代曾谁在,聊同法物看。"种种迹象表明,彭祖的确是长寿的,并且因厌世而去,留下空坟一座供人们祭奠。

关于彭祖的岁数,目前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认为,只有用“小花甲设岁法"才符合现代人的生命观,由于“小花甲设岁法"以60天为一年,这样推测彭祖的800岁只相当于现代人的130多岁。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彭祖长寿800岁,从科学上分析是不现实的,但把彭祖作为彭国历代彭伯代代相袭的封号或祖宗崇拜,则合乎情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根据流传下来的古籍文献资料和历史记载,彭祖的确生活了两个朝代,活了800余岁,理由是:《山海经》、《史记》、《华阳国志》等文献中都记载了彭祖确有其人,经历了夏商周三代,足足有800多年。并且历史纪年法不支持“小花甲设岁"的说法,“小花甲设岁"可能是某些个别地方表述时间的方法,并没有用于记录中国的历史年代。而“小花甲设岁"是否以60天为一年,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而沿用至今的60花甲(农历)与公历对照,花甲设岁的每一年仍为365天。而且,夏商周的历史人物和朝代纪年也是用公历纪年法来表示的。

陈世松教授表示:“我们现在研究彭祖,不一定非要搞清楚彭祖的真实年龄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既然历代的人们都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那么我们就要吸收彭祖养生文化中的精髓,把长寿文化发扬光大,而不要仅仅局限于彭祖的年龄上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彭祖养生秘诀

彭祖之所以长寿,源于他的养生术,是通过自我修炼以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来达到长寿的目的。据传,古有《彭祖经》,为彭祖养生学的专著,但后来遗失了。目前学术界较一致的看法,主要归结为膳食术、气功(吐纳)术、医术。

首先,彭祖喜欢多做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思想上淡薄名利。据说周穆王曾请其做大夫,但他不愿做官,800岁后不知去向。他不慕虚荣、不受功利思想束缚,殷王赏赐的数万金都悉数捐给了贫苦人民,可见其心地善良、精神高尚、心胸宽阔,以救济他人而心悦,这样在精神上就奠定了长寿的基础。

其次,彭祖是一位美食家,屈原在《天问》中说:“彭铿斟雉帝何飨,”其意就是他烹调的野鸡汤连皇帝都喜欢。战国时期,齐国的易牙向往彭祖的食补术,曾亲往武阳(彭山古称武阳)学习烹调技术。他还精通医术和炼丹术,对我国的传统医学有很大的贡献,被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尊为祖师。

他还善于气功(即吐纳术)。由于远古时期洪水泛滥、阴多滞伏、民杂食而不劳,故多痿厥寒热之病,于是,他发明了引导术,到春秋战国时已经流行为保健养生的好方法。他把吐纳行气和形体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寿引导行气术。庄子在《刻意》中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荀子称:“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可见,他们都把彭祖当成了气功术的开山鼻祖。

关于房中术,彭祖指出:“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有强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他强调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要适可而止,和谐的夫妻生活才能增强人的精神活力和养生长寿。彭祖大胆地提出气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性补的观点,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男女性爱的系统理论和经验总结,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原汁原味的男女性爱经验与理论的集大成者。

为何彭山人普遍长寿

彭祖山,据传是彭祖仙逝之处,是彭祖养生长寿文化的发祥地,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有彭祖祠、彭祖墓、炼丹洞、玉女洞、彭祖井等历史遗迹。彭祖山地形为天然太极图,是一处格局好、气场佳、“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其独特的地形让无数风水学家流连忘返。而彭祖墓就处在太极地的阳鱼鱼眼上,据说是练气功的理想场所,养生殿更是集中展示了彭祖养生长寿的秘诀。彭山人普遍长寿,是与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

一份来自彭山县旅游局的资料显示,彭山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6岁。全县总人口323995人,到今年底满百岁的老人就达32人,占总人口的00988%,比同期全国百岁老人的比例高出近20倍。

为什么彭山人普遍长寿呢?据陈世松教授介绍:这首先是受环境的影响。彭山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拔差异小、气候变化不大,大多数长寿老人居住在农村,空气清新、污染少、自然环境优美。其次,人们从小就有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彭山的长寿老人大多出身贫寒,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从早忙到晚为生活而忙碌奔波。他们的生活又很有规律,喜欢早睡早起,饮食以五谷和新鲜蔬菜为主。还有,彭山人有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西晋尚书郎、汉中太守、《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就是彭山县保胜乡人,为尽孝道,他视高官厚禄为草芥,美名传天下。此外,家庭和睦、国泰民安,也是老人们长寿的一个必要条件。

有专家在调查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长寿者中以女性为主,彭山县的32位百岁长寿者中,男性仅仅只有5位。其原因有人归结为,在家庭中,大量的家务事都由女性干,她们养成了勤劳善良的本能;再有就是女性喜欢唠叨,能够很好地调节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据中国老年协会有关人员介绍,现在全国已有7个地区都自称“长寿之乡"。为了评定国家级“长寿之乡",中国老年协会将联合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评选标准。究竟彭山能否凭借其独特的彭祖养生文化和长寿发源地——彭祖山而摘夺国家级“长寿之乡"的桂冠,我们将拭目以待。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以小便浑浊色白为主要症状的疾患·白浊 5 指溺孔常流白色浊物而小便自清的疾患·白浊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白浊的穴位 2 治疗白浊的方剂 3 治疗白浊的中成药 4 白浊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白浊 1 拼音

bái zhuó

2 英文参考

gonorrhe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hite turbidit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whitish and turbid uri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hite cas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loudy uri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白浊为病证名[1]。

4 以小便浑浊色白为主要症状的疾患·白浊

白浊(white turbidity)是指尿液浑浊不清,色白如泔浆,或初尿不浑,留置稍长,沉淀呈积粉样的表现[2]。以小便浑浊色白为主要症状[1]。《诸病源候论·虚劳小便白浊候》:“胞冷肾损,故小便白而浊也。”亦称便浊、溺浊、尿浊[1]。有虚实之辨。实证多因痰湿或湿热下注膀胱所致;虚证有中气下陷、阴虚火动、下元虚弱等不同[3]。湿痰流注者,小便白浊,胸脘满闷,苔腻。治宜燥湿化痰[3]。用苍白二陈汤、固元丹、小分清饮等方[3]。若属湿热下注者,更见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3]。治宜清热利湿,用萆薢分清饮、徙薪饮等方[3]。脾虚气弱,中气下陷者,症见便浊日久不愈,面色㿠白,神疲乏力,舌淡,脉虚软[3]。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3]。

5 指溺孔常流白色浊物而小便自清的疾患·白浊

白浊指溺孔常流白色浊物而小便自清的疾患[1]。《证治准绳·赤白浊》:“今患浊者,虽便时茎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唯窍端时有秽物如疮脓目眵,淋沥不断,初与便溺不相混滥。”后世称精浊[1]。

精浊指尿色清而窍端时流糊状浊物者[4]。见《景岳全书·淋浊》。《证治要诀·白浊》:“如白浊甚,下淀如泥,或稠黏如胶,频逆而涩痛异常,此非是热淋,此是精浊窒塞窍道而结。”多因酒色无度,败精瘀阻;或肾精亏损,相火妄动,败精夹火而出;或湿热流注精室而成[4]。症见 口常流米泔样或糊状浊物,茎中或痒或痛,甚则如刀割火灼,而尿色自清。浊物色白者称白浊,挟血者称赤浊[4]。若浊物淋沥,尿出灼痛甚者,多属火盛,宜抽薪饮、治浊固本丸、大分清饮等方。若兼见小便频数者,多属湿热流注精室,宜五苓散合益元散[4]。若日久不愈,涩痛全无,多属心肾不足,宜九龙丹、固阴煎、秘元煎、菟丝子丸等方[4]。如见肾气虚寒,则宜右归丸、附桂八味丸、益智汤等方[4]。多见于淋病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患[4]。

6

(1)《周易》

(2)《尚书》

(3)《孙子》

(4)《黄帝内经》

(5)《难经》

(5)《山海 经》

(6)《史记》

(7)《老子》

(8)《诗经》

(9)《离骚》

(10)《尔雅》

(11)《说文解字》

书者,述也,以文字记述事物者也,书之含义甚多,今人称述书为书籍,为别于书法言也。书籍之肇始甚早,文字发明之后,即有书籍。不过,各代所用书写之质料,及其装订之形式,多有不同耳。从古至清,所有之书籍,以其形式可分为三期。由古至周末,为简牍时期;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由宋至清,为线装时期,兹分别述之如下:

简牍时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载文者,竹木而已。载于竹者,曰简;载于木者,曰牍;连编简牍,则谓之策。古者,大事书之于策,小事则书之于简牍而已。初以刀刻,继以漆书,周宣王时,始有墨书。三代以上社会之文化,完全赖此以推进,国家之文明,亦完全赖此以保存,与后世之书籍功用正同。是简牍者,实即当时之书也,创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以韦编,其为简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时之所谓书籍者,仍为简牍也。由古至周,所有书籍完全为简为牍,故谓之为简牍时期。 卷轴时期:嗣以简牍之书写烦难,而所载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简易之时,尚足应用。及秦灭六国,事务增繁,官私文书,日益增多,以前书写之方式,在事实上已感运用不能圆滑,不适于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为狱隶。因狱隶之文字,时间有限,不能任意积压,遂由狱隶之片倡而自动发生改革。篆书之耗时也,而改篆为隶;竹木之难治也,而代以缣素。以帛作书,从此肇始。但缣素价昂,一般平民无力购用。故缣素虽兴,只于官方通行,社会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遗传之典籍文书,仍以简策保存者为多;钞录于缣素者,尚少也。迨至汉时,发明造纸,从此书写上又发生一极大之转变。盖纸为书写之惟一合适质材,有缣素之长而无竹木之短,价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后遂以纸张为书写之独用品,缣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无人使用矣。惟无论缣素或纸张,其文字均系手写,所谓书籍者亦不过手写之纸卷,并非如今日之书也。及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从此始有刻板印刷之书籍。以常理言之,刻印与抄写,其难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发明,社会景从,各种书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经典外,其余文书仍均手抄,且以抄本为贵。此固由于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于刻印之不佳使然。盖刻印初创前无取法,办理者既非有经验之人,而从事者又系毫无训练之辈。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错误,其不受社会欢迎,固其宜也。且当时之士子,尚有一种特殊之成见,以为手抄一次,足抵目读数次。故多数上层社会家庭,仍多为其子弟聘请名师,专为指示抄写一切经史,印刷之书,概不购读。故刊印之木虽发明于隋,然终隋之世,未有特殊之进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畅行,社会心理仍贵抄录,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写矣。雕刻刷印,至此方为成功。然一般每易误会,以为一代所刻之经书,即与现之经书同。其实则相去悬殊,极为不同。盖自以缣素作为以来,直至五代所有之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抄或刻印,均系成卷成轴,所谓邺候架插三万轴者是也。并非如今装辑成本、成册、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书。《史书》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本者,盖系统记实。非如今以卷为虚以设之符号,有名无实地。其后,以卷本之舒卷为不便,检阅烦难,乃变而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断,乃分为薄帙。及至有唐中叶,又创用叶子,即将长卷折叠成为若干叶,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折,或前清朝考之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写或刻印,其形式完全为卷轴,故谓之为卷轴时期。 线装时期:至宋,因长卷之种种不便,遂依据叶子之格式,而改进为今日之线装式。即将一叶分割,使不连续,以一叶为一板,一叶为变易,但在检阅上、诵读上以及收藏,其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计也。故吾人所读之线装书,其实际肇始于宋,为时仅千年。宋以前,绝未有线装书也。文字多为刻印,抄写者甚少。至宋仁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为活板,用胶泥刻字,从此又有活字印板之发明。元王桢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较经济,但在书籍上,固与刻印无殊也。总之,自宋至清,其书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为线装,故此时期谓之为线装时期。清末则渐有洋装,民国后且有取线装而代之之势,其形式与装订,尽人所悉,毋庸赘述矣。 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写刻情形:

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祖本、写本、影写本、底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祖本,版本学中的专业术语。中国古籍中无论是刻本或是写本,最接近著作人或成书年代的本子最为真实完整,错误也最少,称为祖本或母本。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点古籍时也要选用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衲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衲本。清初人宋荦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佑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佑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中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刊刻时代:

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公元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现能见到的多是刻经,有敦煌发现的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刚经》,吴越所刻《宝箧印经》等。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平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平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刻书地域:

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平阳本,又称平水本,金元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中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中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刻书性质:

根据刻书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连《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传情况:

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

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它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

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一般说来,残本较足本的价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目录 1 拼音 2 《百一选方》卷十五:秘精丸 21 秘精丸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26 注意 27 摘录 3 《重订严氏济生方》:秘精丸 31 秘精丸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36 摘录 4 《医学心语》卷三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主治 4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46 加减 47 制备方法 5 《活人心统》卷下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济生》卷四 61 方名 62 秘精丸的别名 63 组成 64 主治 6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67 附注 7 《洪氏集验方》卷四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效 74 主治 7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7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秘精丸 1 拼音

mì jīng wán

2 《百一选方》卷十五:秘精丸

21 秘精丸的别名

秘元丹(《御院药方》卷六)。

22 处方

灵砂(水飞)龙骨(火煅,飞)各30克 缩砂仁 诃子(最小者,热灰略炮,取出,捶取肉)各15克

23 制法

上为细末,用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24 功能主治

助阳消阴,正气温中。治冷气攻心,胁肋胀满,脐腹刺痛,呕逆泄泻,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衰微,手足厥冷者。

2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30丸,早晨温酒下,临卧熟水下。

26 注意

方中灵砂有毒,内服宜慎。

27 摘录

《百一选方》卷十五

3 《重订严氏济生方》:秘精丸

31 秘精丸的别名

固精丸(《校注妇人良方》卷一)。

32 处方

牡蛎(煅)菟丝子(酒漫,蒸,焙,别研)龙骨(生用)五味子 韭子(炒)桑螵蛸(酒炙)白茯苓(去皮)白石脂(煅)各等分

33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34 功能主治

补肾固精。治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若凝脂,腰重少力。

3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酒;盐汤任下。

36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4 《医学心语》卷三 41 方名

秘精丸

42 组成

白术2两,山药2两,茯苓2两,茯神2两,莲子肉(去心,蒸)2两,芡实4两,莲花须1两5钱,牡蛎1两5钱,黄柏5钱,车前子3两。

43 功效

理脾导湿。固精。

44 主治

相火湿热,梦遗精滑,尿浊。

4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开水送下。

46 加减

气虚,加人参1两。

47 制备方法

上为末,金樱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5 《活人心统》卷下 51 方名

秘精丸

52 组成

五花龙骨1两,远志(去心)1两。

53 主治

用心过度而致梦泄。

54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0丸,早晨以莲子汤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3钱为衣。

6 《济生》卷四 61 方名

秘精丸

62 秘精丸的别名

固精丸、固本丸、固髓丹

63 组成

牡蛎(煅)、菟丝子(酒浸,蒸,焙,别研)、龙骨(生用)、五味子、韭子(炒)、桑螵蛸(酒炙)、白茯苓(去皮)、白石脂(煅)各等分。

64 主治

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若凝脂,腰重少力。小便无度。

6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以盐酒、盐汤任下。

6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67 附注

固精丸(《得效》卷七)、固本丸(《嵩崖尊生》卷十四)、固髓丹(《一见和医》卷四)。

7 《洪氏集验方》卷四 71 方名

秘精丸

72 组成

大附子(炮裂,去皮脐)、龙骨(煅通赤)、牛膝(酒浸1宿,焙)、肉苁蓉(酒浸1宿,焙)、巴戟(去心)、菟丝子(酒浸3宿)各等分。

73 功效

补益。

74 主治

漏精,小便如米泔。元气不固。

75 秘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以温酒或盐汤送下;甚者日再服。

7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秘精丸 《普济方》:[卷二百十七诸虚门]补虚固精

黄人黄捣汁取蒸地皂荚刺萸(酒浸良丹皮(合。服之秘精丸(出仁存方)治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

《普济方》:[卷三十三肾脏门]肾虚漏浊遗精(附论)

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灯心二十根。红秘精丸(一名固精丸)治下虚胞寒。白浊或如米泔。或如凝

《医学心悟》:[卷四遗精]十补丸

炼蜜为丸。每早开水下四钱。凡使煎剂,仿佛丸方。秘精丸(见虚证。《医学心悟》清程国彭公元16441

《类证治裁》:[卷之七遗泄论治]附方

蛸白石脂茯苓〔补肾〕六味丸见一卷中风。〔导湿〕秘精丸白术山药茯苓茯神莲子(各二两)芡实(四两)莲须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遗精

初清后浊:偶而发生的尿液在排出时澄清,尿盆内放置25小时可见到一层沉渣,呈灰白色或稍带污**。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属于生理现象,是尿中盐分析出的结果。但每天的尿液都有大量盐类沉淀,应该查找原因。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平时极少喝水,致使尿液高度浓缩;或者尿路中已有结石生成,或者患上了痛风病。此时,就要到医院详细检查一下了。全程混浊:从排尿开始至结束,全程尿液都是混浊的,这种情况几乎都是病理所致。或为血尿(红色),或为脓尿(白色),常见于尿路感染或肾结核;如果尿中含有大量脂肪滴,颜色如乳白色的牛奶,则称为乳糜尿,是淋巴管阻塞的表现,多见于血丝虫病、结核或肿瘤。也有生理因素所造成的全程混浊尿,例如房事或遗精后,精液混进尿中而致尿呈稀薄乳白色而略带混浊,但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一次性的尿混浊,第二次排尿便会明显减轻或变为澄清。半截混浊:排尿过程中有一小段尿是混浊的,或为病理,或为生理,需要到医院检查才能确定。同时,要多饮水,促进废物排泄,保护肾及膀胱功能。在饮食方面,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及含胆固醇、嘌呤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类,啤酒等);用玉米须50克,薏苡仁50克,水煎代茶饮服;戒酒戒烟,多食水果蔬菜。严重而持久的尿浊症,伴有腰腿酸软、头晕眼花者,可试服下方:炒菟丝子、鹿角胶(烊服)、党参各15克,桑螵蛸,萆解、当归各12克,龟板20克,黄芪30克,茯苓20克,陈皮6克。血尿加旱莲草15克,水煎服,日1剂,10天1个疗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