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OCR软件可以识别繁体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5收藏

什么OCR软件可以识别繁体字,第1张

可以确定的是,不是所有的ocr软件都支持繁体字,下面分享一个识别繁体字的ocr软件;

第一步:通过软件管家或者是百度上下一个ocr软件;

第二步:在电脑上运行ocr软件,点击功能栏中的极速识别功能;

第三步:通过上面的添加文件按钮,将繁体字添加进去;

第四步:点击右下角的一键识别按钮,开始进行繁体字识别。

希望上面的方法可以帮助到您,祝您成功哦!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据彝文典籍记载,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6个儿子就是彝族尊称的“六祖”。“六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的祖先。根据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传的父子连名谱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历传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约为战国初期人。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

  学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分装28册,另索引2册、《星源吉庆》1册。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徐丽华主编-(2002年),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影印本—100册,

第42-63卷收录了爱新觉罗宗谱。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全一百册),第11-32册也有收录。

  档册名。为《爱新觉罗宗谱》嘉庆二十二年(1817)以后记载皇室本支世系的汉文本谱牒。清制,每年例修十六房皇室宗支满文男女横格谱牒一份,送大内收存。嘉庆二十二年奉旨著玉牒馆按照每年宗人府所进十六房满文男女横格谱牒式样,增修清仁宗本支及十六房皇帝宗支汉文男女横格谱牒各一份。玉牒馆当即遵旨修毕呈进大内,并奏明今后每年于封印时从内领出旧本,将应加添改之处,于另缮之新本内添改毕,再于明年开印后,仍行送入大内收存。而以前每年例修之满文横格谱牒,则不再另行缮写。嘉庆二十二年封印时,玉牒馆从大内领出了新修汉字横格谱牒,准备添改另缮,发现在其卷帙签上有仁宗御笔“星源吉庆” 四字,以后遂以此四字作为新修文宗以后历朝皇帝本支及十六房汉字男女玉牒的名称。此档为折叠式,有黄云绫封皮,内为朱丝栏格,男女分册书写。每册横格上均有黄签,上书某某皇帝位下字样。男册记载子孙房次、封号、姓名、生卒年月日时、母妻姓氏及其生平事迹。女册记载父名、房次及本身封号、生卒年月日时、母族姓氏,出嫁者并写明其夫之姓名。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位于玉龙雪山下的云南丽江大研古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当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里,都会被神奇的纳西族文化所吸引,尤其是在游览丽江古城时,随处都能看到用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文书写的指路牌、宣传标语等以及用东巴文制作的文创产品。

东巴文古老而常人难懂,然而有这样一个专业机构数十年如一日,在默默地进行专门的整理研究。

穿过丽江黑龙潭公园,走进依山傍水、绿树掩映的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纳西族院长李德静早早就迎在门口。

“东巴”,是丽江纳西族山村和民间集巫、医、艺、匠为一身的“智者”。 他们不仅能写、能画,也能唱、会跳,渗透到纳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倡导者,又是传播者和 社会 文化人。

作为纳西族东巴文化载体的东巴象形文字,是纳西族古代先民创制并沿用至今的一种用来记录纳西语言的文字符号,通过象形、会意、假借等手法形成了原始图画文字。 纳西话称东巴文字为“思究鲁究”,大意为“木痕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研究表明,以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写成的古籍(东巴经典)达1500种,计有3万多册,其中尤以创世诗史《崇搬土》、爱情诗史《鲁般鲁饶》、战争诗史《东埃术埃》著称,而相关的研究现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一门学科——东巴文化学。

任继愈说:“东巴文化记载的东巴古代典籍是纳西族古代 社会 的百科全书,记录了原始宗教中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东巴教所特有的宗教仪轨和其它 社会 文化生活活动,这对研究宗教、文字等原始文化方面,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季羡林先生则认为:“东巴文献是用图画、象形文字记载人类起源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重大主题的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扶持。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丽江县委就拨出专款组织专业人员,聘请一批纳西学者和东巴先生在县文化馆成立东巴经翻译组,对东巴文化古籍进行搜集、整理、译注等工作。

1981年,为及时抢救整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经云南省委批准,成立了东巴文化研究室,1991年改为云南省 社会 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2004年改为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同时加挂云南省 社会 科学院丽江分院的牌子。主要职责是对纳西族东巴文化进行抢救整理和科学研究。

李德静说, 这些年来,研究院克服人手紧缺、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主要做了东巴经典的整理和研究、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东巴文学艺术研究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突出的成果是在纳西东巴文化抢救方面,研究院整理翻译出版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1-6卷),《纳西阮可东巴古籍译注》(1-3卷)。2003年东巴古籍文献成功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2009年4部东巴古籍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完成《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卷》,是第一个完成该项目任务的少数民族。

从2002年开始,研究院先后与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合作办学,与西南师范大学文献所共建“中国少数民族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使东巴文化登上大学殿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 探索 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与此同时,研究院在着力培养东巴传人和传承东巴文化上狠下功夫。多年来 探索 出一条老东巴传授和研究人员辅导相结合,在研究院学习和民间实践学习相结合的“两结合”路子。 其中有些新培养的东巴已成为东巴传承人中的佼佼者,能够为民众举行各种东巴仪式、到各个传承点教授传统文化知识,并作为文化使者,先后前往美国、德国、比利时、泰国和国内各地进行文化交流宣传。

2011年,研究院开始实施“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田野保护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在一些东巴文化保存较好或正在恢复东巴文化生态的村落挂牌,其目的是增强当地民众保护文化的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给予指导,将基地作为研究对象,挖掘、保护民族文化。现已在玉龙、宁蒗以及川、藏纳西族聚居区域, 设立了东巴文化田野保护研究基地,对东巴文化传承点及文化传人予以业务指导和支持,在资金、学习材料、服饰、学习工具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了帮助大众形象直观感受东巴文化,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博物馆在研究院旁边落成。古老的东巴文化凭借现代技术形式再次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介绍,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荣获了第七届中国图书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云南省第八次哲学 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被丽江市委、市政府授予宣传文化工作“突出贡献奖”,2010年被国家民委表彰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集体”。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