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中的核心价值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中医古籍中的核心价值,第1张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素问·脉要精微论》:与天地如一。

《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医原》: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

二、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着眼点始终在人,古代医家每在危急重症时候并不是一味着眼在疾病,多是采取「留人治病」的思路,这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千金要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本草备要》:言之可贵而足以垂后者,必性命之文也,其次则经济之文也。

《医学真传》:医实代天生人,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

三、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中包括两层含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古代中医经典指出预防思想高于疾病治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前一条阐释的是未病先防,后一条则属于既病防变。

四、致中和

中医的「致中和」来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强调「勿太过与不及」,《内经》中也多次提到治病和养生都要「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外经微言·补泻阴阳篇》:无不足,无有余,则阴阳平矣。

《素问经注节解》:饮食之味,贵于和平,然其性实有寒热之殊,偏于寒则凝滞闭涩,偏于热则炎烈焦枯。

五、医乃仁术

医乃仁术是对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医者有仁爱之心,也就是说医生应当对病人有关怀、爱护、同情之心。

《本草纲目》: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

《言医》: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

《医灯续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六、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写《大医精诚》以启迪后人。「精」指中医的医道精微,要勤求古训,追求高层次的医术;「诚」是医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要求心怀至诚,虚怀若谷,在治学、诊疗、处世等方面要摒除妄言和弄虚作假。

《千金要方》: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医学集成》: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医学源流论》: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况果能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学日进则治必愈。

《医学心悟》: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

中医是我国汉族人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探索的药物。它也被称为汉中医。人民和人民的整体观点,以及辩证Tunicigo的原则。它在中国和世界医学界深处达成了深远。高价值和状态。如果我们想知道中医,你可能希望阅读一些中医古代书籍。在我看来,中医是神秘的,令人着迷的,但很难理解,所以我想学习中医是非常困难的,但“书籍读过过去”,如果你有强烈的兴趣医学,你可以通过阅读进入中医世界,然后你知道中医需要什么?

《药性赋》一般认为这本书是林宇的过程,陈静,金王朝的工作。这本古老的书将分类常用的中药,包括四种冷,热,热和平,并总结了这些药材的作用,并用节奏的语言准备它,读郎郎的嘴,很容易诵读,是中国人的启蒙书。《黄帝内经》据说这本书是黄迪,所以所以所以命名,创作是第一个到汉族,包括《灵枢》和《素问》的两部分,这是最早的中药经典,称为“祖先的祖先药物。”如果你想看看中医古书,这个基本的医疗课程必须是必不可少的。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张忠井,东汉代的末端,创意提出了伤寒发烧的辩证实践,即“六分类”,对临床医学具有高参考价值。如今,这本古老的书是我国中国高校的主要基本课程之一。《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清代医学的赵旭门,是在1765年。该书已在李世珍的《本草纲目》完成了不满意和叙事的错误,修订,并在国内外研究《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价值它引起了很多反响。

上述是我看来,但古老的书是由文本的文本写的。当第一次阅读时,一定很难理解,所以当我们读古书时,你可以找到一个注释,并阅读,如果它不明白,你也可以问相关的专业教师或老年人说去,“功夫没有一个人”,只要它愿意学习,它就会了解中医的谜团。

中医·水肿水肿(edema)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西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水肿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水肿是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中医药学名词》(2010):水肿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古人论述水肿在《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至其发病原因,《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指出:“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在《黄帝内经素问》时代,对水肿病已有了明确的认识。《金匮要略方论》对水肿称为“水气”。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

详见百科词条:水肿病 [ 最后修订于2018/9/4 12:01:26 共1606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医古籍中的核心价值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