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编写的《春秋》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10收藏

孔子编写的《春秋》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第1张

孔子编写的《春秋》叫春秋,不叫冬夏的原因:因为在我国上古时代,春天和秋天是诸侯朝聘皇室的时间,也是各诸侯王之间特使来往、会盟等活动的关键时间,许多关键的政治活动都是发生在春秋季节。经济方面:古时候,中国是一个农作我国,最主要的经济活动自然发生在春秋时节的农作了,春种秋收嘛。因此用最能代表当时政治经济活动的时节来代表全年,就有根有据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纪录,简要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名叫“春秋”。春秋这二次针对古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时节,由于春天开始栽种,秋季开始收获果实,因此相对于冬夏,古人更改,是春秋,因此也有“打春”一说,便是春分的俗称,这一天要格外重视,代表着对大地回春尊敬。

因此可见的,春季针对古人的重要性。而秋天是丰收的,假如说春天是尊敬,那么秋季总是激动和喜悦,这是对一年劳动所得的收益,因此,孟子以春秋为历史名字,也不奇怪。《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年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大事。

因为它所记历史故事的起始时代,大致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阶段非常,因此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做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字。为了叙述便捷,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770年(周平王年间)周平王东迁西周开始的一年,止乎公元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东汉前夜,一共295年。

我国儒家文化的创办人孟子以前编了一部记述当时鲁国历史的史籍《春秋》,而这部史籍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战国时期大体相当,因此后代就把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大部分是西周的上半期。

“《诗》《书》是孔子编撰的,就跟我们看到的文摘一样,做的是编辑工作,对其内容删改与对文章进行排序。 《礼》《乐》是孔子定下的,也就是开会时,拍板的作用。 为《周易》写了序,也就是《十翼》。”

《春秋》是流传下来的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人们谈论《春秋》时,往往提到孔子。但《春秋》到底是不是孔子所作?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春秋》就是孔子所作。它最早由孟子提出来。孟子认为,春秋时社会动荡,各种邪说暴行屡屡出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现代学者指出,孔子之所以作《春秋》,一是因内乱,一是因外患。

孔子作《春秋》以正名分,给诸侯、大夫以严正的褒贬,从心理上来钳制他们,以安定天下的秩序,恢复周王室的政治权力,同时达到“尊王攘夷”的目的。另有一种观点认为,《春秋》不是孔子所作,不过是由孔子整理而成。

有的学者指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教育家。他为了能更好地讲学,搜集鲁、周、宋、杞等故国文献,重加整理编次,形成《易》、《书》、《诗》、《礼》、《乐》和《春秋》六种教本。

孔子对它们的内容虽有删节,但态度是“信而好古”,也就是尽量保持原有的文字,包括原来的史事内容和表达风格,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此说法,孔子是根据鲁国和周王室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史官的记载略加修改,编写成一部简要的史书。《春秋》中的一些字句都是沿用以前史官的写法,并非孔子的创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根本没有著作或删订《春秋》。“五四”以后,钱玄同主张此说。他认为,“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并没有孔子改动的痕迹。《春秋》应是鲁史旧文,其中如“郭公”、“夏五”之类,都保存了原来的缺简,只不过在长期转写、流传中,难免会有改动。他们又举出《论语》作为例子,说《论语》载孔子生平言行甚详,其中论《诗经》的最多,但对于《春秋》却一字未提;孔子时代《春秋》还是鲁国秘藏的国史,孔子不可能也不必要对这本秘藏的国史进行改编。

有的学者则根据《春秋》记载孔子生年和卒年,认为孔子修《春秋》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他不会自称“孔子”,又不能写出自己的卒年。孔子只是曾经把《春秋》作为教材而已。经孔子一用,《春秋》便逐渐流传到了民间,然后再由孔门弟子一代一代地传述下去。《春秋》不是一时而成或出于一人,而是由鲁国史官们在两百多年时间里陆续编纂而成,从而出现了一些前后风格、笔调不太一致的地方。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道理,谁也不能彻底说服谁,遂成文史上的又一桩公案。但不论《春秋》是否为孔子所作,都不会削弱孔子作为文化伟人的地位和《春秋》作为古籍的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孔子整理了《诗》、《书》、《易》、《礼》、《乐》、《春秋》这六种古代典籍。

1、《诗》:后称《诗经》,包括“颂”、“雅”、“风”,编集了距今两千五百年至三千年之间的歌诗共305篇。这是中国由口头文学转化为书写文学的第一部诗集,被称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与希腊史诗、莎士比亚戏剧并称世界古代三大文学名著。

2、《书》:即《尚书》,又称《书经》,是夏、商、周三代历史档案文献。《尚书》就是上古的书,上起尧舜,止至东周,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录了距今四千年到两千六百年间的若干政事活动,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宗教、法律、地理、历法等诸多领域,是研究古史不可缺少的历史文献资料。

3、《易》:原本是卜筮用书,但它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也有许多社会史料和文学资料。孔子五十岁时钻研《易》,发现了它的哲学价值。孔子是第一位把《易》作为哲学来读、来讲的学者,从而确定了这部文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4、《礼》:又称《礼经》,实际指《仪礼》17篇。这17篇,全是周代礼仪的详细记录,记录婚、冠、丧、祭等礼节仪式的过程及其具体安排,其中保留了我们民族原始礼仪的若干成分。

5、《乐》:又称《乐经》。孔子特别爱好音乐,也精通音律。他认为音乐的功用是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情感。如何运用音乐,既关系人的意志,也影响社会风气和国运兴衰,所以他推重一些乐曲,也坚决反对一些乐曲。《乐经》是他推崇的乐曲的曲谱,也有一部分理论说明文字。

6、《春秋》:《春秋》本来是鲁国历代史官逐年逐月大事记的名称,孔子依据鲁国的史记,参考其他国的史册,以鲁国纪年及十二公年次为序,进行整理修纂。因为孔子编著的这本书,中国历史分期便把这个时期称为春秋时期。孔子将其作为教学用书,就是当时的近代史教材。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所以他的很多个人特征都与鲁国人有一定相似性。当时鲁国的史官会把各国的重大事件记载下来,按照年季月的顺序进行排列,一年之中又要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过大多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写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最终才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事件,也就是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共计242年间发生的大事。因为这部书籍所记载的历史时期与东周历史时间分段非常相似,所以我们会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时期,这段历史并不是孔子命名的,同样这部书籍也不是孔子主要创作的。

为什么在鲁国史官记载的内容中多以春秋两季为主呢?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发达的农耕国家,所有的历史大事几乎都与农业发展相关,而春种秋收是农业发展中两个最重要的时间点,所以很多事情也会你这两个时间点为中心。

在东周时期,农业并不发达,农作物产量较低,这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土地耕种。春天的时候,正是农忙的时节,各国都无法抽调出大量的兵力进行对外征伐,必须要优先保证土地的开垦和播种,这个时候就是对于君主执政能力的考验,他需要协调国内的资源,处理好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所以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政令都会在这个时间进行发布,一些重大的社会变革也会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春季万物生发,也是一个国家蓬勃发展的重要时间点。

到了秋季,收获的粮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证本国民众的需求,而且各国的仓廪都会很充实,农民们也都闲了下来,这个时候就具备了征调农民入伍组织对外战争的条件了。

春秋时期的各个国家,一般不会在春天发动对外战争,这是因为对外作战会消耗本国大量的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而敌对国家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本身也没有太多的粮食储备,即便取得战争的胜利,也无法掠夺更多的资源,所以春天会是一个相对和平的季节。

至于在秋天发动战争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本国的粮食产量不足以让所有人熬过整个冬天,所以必须要对外掠夺,可以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资源,也可以通过战争消耗本国过剩的人口。而那些粮产丰富的国家也需要在这一时期做好防备,你不去攻打别人,别人就会来攻打你,所以这个时候的战争不会讲什么道理,非常类似于近代提出的黑森林理论,对外作战就像是一种常规安排。

春主生发,秋主杀伐,在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过渡的这一段时间内,人类就像野兽一样为了食物而挣扎,但是在这样的时期内又诞生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各种思潮的萌发,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基础。

《春秋》这部书籍对于我国历史影响非常巨大,从某年春某年秋的笔触之中,我们可以窥视数千年前祖先正在经历的事情,那是最坏的时代,同样也是最好的时代,即便到了现代,我们也可以通过那段历史时期的记载,获得很多实用的经验。

孔子编写的《春秋》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孔子编写的《春秋》叫春秋,不叫冬夏的原因:因为在我国上古时代,春天和秋天是诸侯朝聘皇室的时间,也是各诸侯王之间特使来往、会盟等活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