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极怕“祯”字,即使偏旁不同也得避忌改为“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雍正极怕“祯”字,即使偏旁不同也得避忌改为“正”?,第1张

清朝入关之前,包括清太祖、清太宗在内,满族人大多都是以动物、植物或生活用品的名称来命名的。

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满文原义为“野猪皮”,舒尔哈齐为“小野猪皮”,雅尔哈齐为“豹皮”,多尔衮为“獾”。清太宗的“皇太极”译音最初为黑还勃烈,为“苍狼”的意思。

这种命名方式不但粗俗、缺少文化底蕴,而且重名率非常高。

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特别欣赏明太祖朱元璋给子孙命名的办法,在给诸子起名时,第一字均用“胤”字,第二字都采用“示”偏旁,而且所选的字,含有“吉祥、如意、受福”之意。

比如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等。

注意,上面各个皇子的排行,并不是康熙帝全部儿子的排行。

比如说,八阿哥胤禩其实是康熙帝的第十六子。

究其原因,康熙帝共有三十五子,但有些皇子早殇夭折,甚至连正式的名字还没有起。经过玉牒“命名和序齿”的,其实只有二十四位。

上面排行没提四阿哥的名字,是因为这位四阿哥就是以后的雍正帝,雍正帝登帝位后的名字叫胤禛,但登位前的名字是什么,是个历史悬谜。

在有明一代,皇子登帝位后,从来没有为避讳而要兄弟改字辈的事发生,比如说,天启帝朱由校在位,他的弟弟就一直都叫朱由检。但雍正帝即位后,迫不及待地把所有兄弟中的“胤”字为“允”字,如大阿哥改为允禔、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五阿哥允祺等等。

其中,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十四阿哥被改为了允禵。

之所以奇怪,是十四阿哥和其他阿哥不同,其他阿哥被改动的只是字辈,即第二个字,他却第二、第三个字都被改动了。

也就是说,十四阿哥虽然被改成允禵,但他原来的名字并不是叫胤禵!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绝大部分史料,包括皇室《玉牒》《大清列朝实录》《爱新觉罗宗谱》《清史稿》《上谕内阁》《十朝圣训》《大义觉迷录》《东华录》等等,凡是提到这位十四阿哥,一律写成“允禵”或“胤禵”,这,都是由雍正造成的。

把十四阿哥改名为允胤后,雍正严格把关、处心积虑,把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从各种文献资料里抹去了。

不过,百密一疏,一份康熙帝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十二日年封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的原敕命稿躲过了雍正的毒手,藏在清代内阁大库的旧档案堆里。近代史学家在整理《明清史料》丁编时,发现了它,上面赫然有“皇帝敕谕王胤祯……特命尔为抚远大将军”字样。

皇帝发布的敕文,那是最正式的、最官方、最权威的文字,非同小可,不容一字有错。

由此可知,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就叫胤祯!

《给抚远大将军、王、胤祯敕书稿》并非是“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叫胤祯”的孤证。

《明清史料》丁编上,还发表有一篇《大将军、王、胤祯题稿》残件,该件起头就写“臣胤祯谨题,为奏闻事”。

其实,《给抚远大将军、王、胤祯敕书稿》未并发现之前,象张尔田、吴昌绶等史学家也注意到胤禩之子弘旺所著的《皇清通志纲要》内有允禵原名为胤祯的记载。但鉴于弘旺是胤禩的儿子,惨遭雍正的迫害,此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朝鲜使节也记录过允禵原名胤祯一事,但他们记录的内容有些颠倒错乱,也没有被采信。

《给抚远大将军、王、胤祯敕书稿》重见天日,“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叫胤祯”的事实就确凿无疑了。

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既叫胤祯,则雍正本来的名字就不应该叫胤禛。

原因很简单:雍正和胤祯同是一个母亲所生,如果他的名字叫胤禛,不但胤禛和胤祯的名字字型高度接近,读音更是一模一样。而根据《国朝宫史》记,康熙对诸皇子的命名是很严格的,先是由内阁来拟几个备选的名字,然后亲自御览圈定,再把该名字送到宗人府进行登记,正式写入玉牒。试想想,先不说禛字和祯字字形相似,它们读间完全相同,两人又是一母所生,在称呼他们时,岂不常常弄混?

有人认为,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叫胤祯,而雍正本来的名字就叫胤禛。

就因为他们的名字同音,所以雍正登位后,为了避音讳,就让十四阿哥把本来的“祯”字改成“禵”字。

这是不对的。

“祯”是不用避“禛”的。

别号渔洋山人的清初大诗人王士禛死后,家人因避雍正的胤禛讳,改名王士正。乾隆专门赐名士祯,谥文简。可见“祯”是不用避“禛”的。

话说回来,兄既已叫胤禛,弟又叫胤祯,而满文是表音文字,为字母拼音而成,如果用满文书写胤禛和胤祯这两个名字,就会完全没有区别了,造成的后果会比较严重。

清代满文研究专家、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李学智先生断言:“从满文的书写和读音看,清世宗不可能取名‘胤禛’,因为满文的书写,‘禛’与‘祯’,完全一样之故也。”

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在收藏有康熙驾崩后,清廷颁布的长195公分、宽78公分鹅**印制的满文遗诏,上面写“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中“禛”字的写法与遗诏中提到“……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中的“祯”字,就是一模一样的同一个字!

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叫胤祯,雍正帝本来的名字并不叫胤禛。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雍正在继位后的第十四天就火急火燎地降旨,“命内外文武大臣官员,从前领奉大行皇帝朱批谕旨,悉封固缴进。无得匿留、焚弃”一事的原因了。

清代在雍正朝之前并不存在缴还上谕朱批这一制度,雍正这么一弄,成为了定制。

雍正追缴康熙上谕朱批的态度极严极酷,曾在雍正三年追问过一次,雍正五年又下旨切责了被怀疑藏匿有朱批上谕的雅尔江阿、保泰、满都护、阿布兰等人。

雍正要收回康熙的朱批谕旨干什么?

显然就是要销毁或篡改一切关于自己原名和十四阿哥原名的记载。

雍正三年五月,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已经圆寂的僧人弘素的几个弟子,要刊刻一部据说是雍正皇帝早年做皇子的时候钦赐给他们师父弘素和尚的《金刚经》,表面原因说是要弘扬佛法,真实原因是这部经的前面有雍正亲笔写的序,一旦刊刻流行,不但给本门邀名,也为佛门添许多光彩。雍正知道了此事,赶紧派遣在自己做皇子时就是心腹门人的安徽布政使博尔前往多收缴那部《金刚经》。雍正说“朕细思,向来并无此事”,矢口否认有送金刚经的往事,还说“文与字俱非朕笔,且将朕名皆书写错误,甚不可解”,咬定序文不是自己写的,并以嘲笑的口气说落款的名字也写错了。也就是说,落款人一项写的不是“胤禛”。为了不把事情搞大,雍正说弘素既已经死了,不必深究此事,只是要博尔多彻底清查他们手里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经文,就此拉倒。

在雍正三年,天下人都已经知道雍正正在使用的名字叫胤禛,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包括作文、考试、取名、写字,都不敢直书这两个字。那几个和尚就是看到《金刚经》序文后面雍亲王的落款不是“胤禛”,这才大大方方地刊刻。雍正却一句“且将朕名皆书写错误”推开,事实上,要真是错了,他才不会这么紧张,恰恰是因为是正确的,才忙不迭地收缴,销毁清除。

在清除本名这事上,雍正做得天衣无缝,至少,现在还没有人查得出雍正本来的名字叫什么。

不过,说雍正为了夺嫡改诏而突然启用了胤禛这个名字,是有一些说服力的。

试想想,传位诏书上不可能只录齿序,第几皇子,必录有名讳,而禛字刚好是可以在祯字上添几笔就可以完成的,而遗诏满蒙版本根本还无须改动。

往这儿一想,什么都解释得通了。

无怪乎,康熙驾崩前后住节于北京的朝鲜使臣全城君李混会在给朝鲜国王的报告中提到十四子胤祯吵着闹着在宗人府要求拿出玉牒来和雍正皇帝对质之事。

分明就是两个人的名字出现了问题,否则,拿玉牒出来做什么呢?

对联文体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尽量避免或严格禁止的现象。《联律通则》列举了对联中应该避忌的三个问题:

1、合掌。合掌,是指上下联对仗中意义相似或相同的现象。这是撰写楹联的一大忌。对偶修辞的本意是通过上下联句对举,而拓展语言的表现力及内涵容量,但,合掌的联句却字多意寡,上下联对应位置中语意重复,既非相互对立,又非互为补充,造成了词语的浪费,且徒增累赘,故应避忌之。尤其是“基本规则”中要求词性对品,一些楹联爱好者错把“合掌”当工对,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如“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之类的联句,几乎都用同义、近义词相对,合掌。记得,唐郎士元《送别钱起》诗中有“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之句,“不可听”与“岂堪闻”,乃是犯了“合掌”毛病的败笔。需要指出的是,一副楹联是不是“合掌”,主要看上下联意思是不是重复、雷同,而不能只看一词一语是不是同义或近义。例如,悼烈士联“烈士丰功垂万代;英雄伟绩著千秋。”联中“万代”与“千秋”是两个近义词相对,均是泛指时间久远,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因而“合掌”。但是,在题三苏祠联“诸葛相祠垂万代;三苏文苑溯千秋”中,同样的词语就不算“合掌”。为什么?上联“万代”,泛指长久、永久,颂扬武侯祠的盛名伴随着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而下联的“千秋”,则是实指,词义与“万代”有实质区别,指北宋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的生平、著述让我们追溯到一千年前的宋代。联文中一“垂”一“溯”,为反向推演,“万代”与“千秋”一虚一实,不仅不“合掌”,反而贴切中肯,对仗工稳。所以,在楹联创作、赏析、评审中一定要把握好判断“合掌”的尺度。

●2、不规则重字。不规则重字,是指一副对联中出现两个或多个相同的不规则字。在联文中运用重字修辞技巧时,必须做到上下联中与重字相对应的必须是另外一个重字,即规则重字。规则重字不仅确保了上下联之间完美的对称性,而且增加了联语的难度和趣味性。但是,不规则重字却破坏了上下联之间的对称法则,属于对联文体中严重的形式缺陷。作为一般的应酬之作,由于作者一时疏忽而造成了不规则重字,也不必进行深究,古人传世名联中也偶有不规则重字出现;但在征联参赛或为正式场合撰写楹联时,务必细致检查,避免不规则重字的出现。

例如,2009年7月,两位学术巨擘季羡林与任继愈先生同日驾鹤西归。此可谓文化哀事集于一时,巨星陨落,世所痛惜。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两位大师的深切怀念之情。在两位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上,北京大学挽季羡林先生联:

文望起齐鲁,通华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

德誉贻天地,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大名无名,性存淡泊归未名。

首都图书馆挽任继愈先生联:

中哲西典,解佛喻老,覃思妙理,一代宗师风范;

金匮石渠,理策修书,继往存绝,百世馆员楷模。

但是,当上述两副挽联见诸于媒体时,立即引发了众多联界人士对其不规则重字等违律现象提出质疑。在挽季羡林先生联中,“大”、“名”为不规则重字。在挽任继愈先生联中,“理”为不规则重字。当然,还有平仄不谐的问题,于是,人们不禁发出“怎忍病联挽大师”的感叹!●3、律诗句式中,仄收句尾三仄;平收句尾三平。

尾三仄,是指七言律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第五字应平而仄;五言律句“平平平仄仄”中,第三字应平而仄,造成收尾三字均为仄声的情况。三仄尾在古人律诗中偶有所见,应该尽量避免出现,但在确实无法避开的情况下,也可入联。需要注意的是,“尾三仄”只是指五七言律诗句式而言,非五七言句,或一四句式的五言、三四句式的七言,则不必拘求。

尾三平,是指七言律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五字应仄而平;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应仄而平,造成收尾三字均为平声的情况。三平尾在古人律诗中极为罕见,应该是律诗创作的大忌,五七言律句式对联基本上沿用诗律,故也以三平尾为大忌。

浴室、厕所一般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小的方寸之地,最是要注意风水,否则就会影响到其它相邻区域的运势。

雅鼎卫浴 莱芬卫浴

(一)厕所不宜开在西南或东北方厕所浴室重在来水和去水,水气甚重,倘若开在西南或东北两个气当旺的方位,会有“土克水”的毛病发生,因此不吉利,尤其是家人健康会受损(二)厕所不宜开在房屋的中心这种说法有两点原因解释:

根据“洛书”的记载,中央属“土”,倘若厕所浴室在房屋的中央,则发生了“土克水”的毛病,故不吉。

房屋的中心正如人的心脏一样,至为重要,厕所开在那里便显得不伦不类,非胆有碍观瞻,而且有违风水之道。

(三)厕所不宜开在面方因南方“火”气重,与“水气”重的厕所形成水火不相容,故此不吉利。

(四)厕所宜压在凶方,忌压在吉方(五)厕地点宜隐蔽因为浴厕被认为是较为不洁及隐私的地方,

所以不宜太瞩目。

厕所门不宜对正大门,两者成一直线,这样非但碍观瞻,而且有违风水之道,风水学认为这样会导致疾病丛生,尤其是患恶性的肿瘤。

即使厕所并不是正对大门,但也不宜位于瞩目之处。

(六)浴厕不宜改为睡房现代都市地狭人稠,寸土如金,往往有些家庭为了节省空间,便把其中一间浴厕改作睡房,藉以多挤些人口,但这样却违反了风水之道,而且严格来说,亦不符合环境卫生。

风水学来说,浴厕是被视为不洁之地,是应该开在凶方来镇压住凶星的,所以睡房邻近浴厕已是不太适宜,更何况是把浴厕改作睡房。

而从环境卫生来说也不适宜,因为虽然把自己那层楼的浴厕改作睡房,但楼上楼下去并不如此,

如此一来,自己那层的睡房便被上下层浴厕夹在中间,相当难堪。

(七)浴厕应常保持清洁浴厕正如风水古籍所谓“出秽”的地方,故此应该十分注意清洁卫生,否则便易滋生病菌。

(八)浴厕应该保持空气流通单是保持清洁是不够的,厕所浴室应该时常空气流通,让外边清新的空气流入,吹散厕所内的污浊空气。

所以厕所内的窗或气窗便要时常打开,以便吸纳多些清新空气。

连结:四步教你选好合适的布艺窗帘

对联讲台(十)对联的避忌

对 联 的 避 忌

主讲:王文荣(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津门十大联家)

对联文体存在着一些应该严格禁止以及需要尽量避免的现象,《联律通则》第十条规定了对联有三个避忌问题。

一、忌合掌

1、什么是合掌

合掌,是指上下联对仗中意义相似或相同的现象。 两只手掌是对称的,合而为一叫合掌。好像左、右手掌相对相合,对联的上、下联句的词义完全相同,就是合掌。

撰写楹联要求词性对品,对仗工稳,但是上下联的遣词要避免同义词相对。如果以“华夏”和“神州”,“吉日”和“良辰”,“千家”和万户”等等,这些同义词或近义词相对,就出现了合掌。合掌是撰写对联的大忌。

2、完全合掌、基本合掌和部分合掌 例如:奇勋百世;

伟绩千秋。

下联的词语意思完全重复上联,是完全合掌联。 再如:神州滋雨露;

赤县灿春花。

“赤县”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合掌了。 上下联的后三个字意思有别,是部分合掌联。

又如:

九州千古秀;

华夏万年青。

这副联只是上联的

“秀”

与下联的

“青”

有区别,

是基本合掌联。

再举几例:大棚长年绿;温室四季青。

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

群贤争谱箴时调;诸彦齐讴警世声。

这些联句,都是用同义、近义词相对,因此合掌。

3

、如何判断合掌联。

判断一副楹联是不是

“合掌”

主要看上、

下联意思是不是重复、

雷同,而不能只看一词一语是不是同义或近义。

我们分析两副对联:

第一副联:

悼烈士联

烈士丰功垂万代;

英雄功绩著千秋。

这是一副合掌联。这副联中的“万代”与“千秋”是

两个近义词相对,都是泛指时间久远,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因而合掌。

第二副联:题三苏祠联

诸葛相祠垂万代;

三苏文苑溯千秋。

这副联中,上联的“

万代”

泛指长久、永

久,颂扬武侯祠的盛名伴随着诸葛亮的高风亮

节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下联的“

千秋”

,则是实指。其词义

与“万代”有实质区别,指北宋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的

生平、著述,让我们追溯到一千年前的宋代。

而联文中一

“垂”

“溯”

为反向推演,

“万代”

“千

秋”一虚一实,贴切中肯,对仗工稳。

第一副悼烈士联,用了“万代”与“千秋”,是合掌联。而第二

副题三苏祠联,也用了“万代”与“千秋”,不仅不“合掌”,堪称好联。 所以,在楹联创作、赏析、评审中一定要把握好判断“合掌”的尺度。

对联本是以最精炼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内容,合掌必然导 致在上下联对应位置中的词义相同、语意重复、文字雷同,上下联既非相互对立,又非互为补充,岂不是浪费笔墨。

二、忌不规则重字

1、什么是不规则重字

不规则重字,是指一副对联中出现两个或多个相同的不规则

字。

2、两种不规则重字 ①同位置重字

例如: 国泰民安,一岁强一岁;

国丰人寿,一年胜一年。 上、下联中的“一”、“国”同位重字。

又如: 且咏清风寻皓月;

不教清风问浮云。

“清风”一词在上下联相同位置出现,属于同位重词,也应该避免。

②不同位置重字,也叫异位不规则重字。 玉女飘飘如天降; 珠花滚滚似玉倾。

上联第一字是“玉”,下联第六字也是“玉”, 此联是异位重字。

同位重字容易发现和避免,异位重字在字数较多的对联中则容易忽视。

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作,也是无数的历代文人描写黄鹤楼文章中最有名的一首诗文。也有人认为是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一,古今无人能及。但无论如何,此诗让崔颢一举名扬天下,也让黄鹤楼更加出名。黄鹤楼也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地标。

《黄鹤楼》之诗可以说半古半律,亦古亦诗,其主要原因是前半部分的平仄不合格律诗要求,也因三个"黄鹤"重复于诗句中,按正常的格律诗算是犯"大忌"。所以有人认为此诗出格又出律,只能算古体诗范畴。

那后人又为何将此诗编入七律之中呢?我想主要是这首诗一气呵成,朗朗上口,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写得太好太神太奇了。

《黄鹤楼》是格律诗中连用重字而成就最高之作

格律诗中使用重字叠词,崔颢绝不是第一人。如他前面的沈佺期的《龙池篇》,连用4个龙字,4个天字,2个池字。他之后的诗仙太白《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也是重字叠词"连篇",有人说是仿崔颢之作,这里不去讨论是非。但纵观古往今来大家名作中的重字格律诗,后人都认为《黄鹤楼》的水平最高,重字重的最妙,也难怪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

《黄鹤楼》不避忌重字也许是神来之笔

诗中三个"黄鹤"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景物与人物。"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黄鹤是指**的仙鹤,是一种神鸟,代表着长寿,讲述了此地曾经流传的美丽传说;紧接着"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第二个黄鹤,就是诗人所站立的楼名,仙人早已驾鹤西去,此地留下的是空荡荡的楼台,这种从怀古回到现实,给人有种向往却失落之感,也给人感觉寂寥和无奈之叹;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中的黄鹤应该指得道升天的仙人,此时此刻诗人多想能看到仙人仙鹤回来,或带走自己,或带走忧愁和心思,可惜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才留下满腹愁怨和远处的悠悠白云。这样一幅以黄鹤寄情寓情的场面,意境高古而深远,意韵柔长而幽雅,意气风发而空茫。

《黄鹤楼》的重字一叹三咏更增加了诗的意境

古代的诗歌最初都是用来歌颂和吟诵的,或悲或喜,只有反复唱出才会更加有味道有情感,就像最早诗歌总集《诗经》大多都是叠词复句,让人回味无穷,荡气回肠。《黄鹤楼》的三个黄鹤重叠,既有意境上的层层递进,也有吟诵上的情感反复渲染,去掉一个或二个"黄鹤",换成别的词,味道就会如同嚼蜡,意境会断裂变残,韵味会荡然无存,也不可能流传千古。

当然,如果把格律诗以此重字为准则或效仿,一般人只会成为东施效颦、画蛇添足的笑话,如此也只有诗仙才敢才行。

结语

个人认为,《黄鹤楼》独特的半古半诗也好,重字叠词也罢,不可复制,不可再得。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历史规律,是唐朝诗歌变化变革的一个里程碑,是"另类"格律诗中的一座高峰。

今天谈论《黄鹤楼》其实是我们在感叹诗里诗外的千古乡愁,是在关注当下武汉的疫情。让我们共同为武汉祈福,愿我们能早日在黄鹤楼下举杯欢歌!

戴右食指表示:想结婚,表示尚未结婚

国际标准戴法:大拇指上—— 一般不戴钻戒;食指——想结婚,表示尚未结婚;中指——表示正在热恋中;无名指——表示已经订婚或者已经结婚;戴在小指上——则表示独身或已离婚。

有人用更简单的“追、求、订、婚、离”五个字说明将戒指分别戴在5个手指上的含义和暗示。

扩展资料:

戒指和戒子是一样的

原来是一个皇帝要选妃,来到一女子家中,见女子的手指上戴了一个铜环,问这是什么,女子答曰:“小女子今日??(大概意思就是来月经了)请皇上“戒旨”。”戒子便从此而起。

由于是戴在手指上的,所以又为戒指。戒子只是方言而已

避忌

1.作为避忌的符号

戒指作为“避忌的符号”,这层文化意义在前面谈及“戒指名称的由来”时已有所涉及。只是当时更多谈及的是“戒指用作避忌”的这种文化现象,而没有指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可以借用民俗学方面的知识来解释。

《中国古代风俗文化丛书·民间禁忌》中提到中国有“血忌”。文章引用清·查大宁《方俗宜忌》:“世俗 "

但避忌就避忌好了,为什么又要选择“指环”作为避忌的符号而不明言呢?这估计跟中国古代的性别忌讳有关。《中国古代风俗文化丛书·民间禁忌》,忌讳直言月事的习俗,自然使嫔妃们羞于开口,只能以“戴指环”,让女史书其日月的方式来含蓄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忌讳含义还有另一种表达方式,那就是“点丹于面”。刘熙《释名·释首饰》中“以丹注面曰的”的“的”即指此。据说妇女脸上注的,原来并不是为了妆饰,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四部丛刊》释名卷 ,这也证明了“戒指”在当时有“避忌的含义”。

上述几节,侧重对戒指作为“月事期间妇女的避忌符号”的解释。对于娠子期间的妇女来说,这种避忌可能是为了使她们更好的诞育龙种,安胎保息。

戒指的这层“避忌”意义更多的是在宫廷中出现。而民间的戒指所承载的文化,更多的是“作为婚姻的信物”,这在后面第四小点中会详细讲到。

2.作为嘉赏

3.作为婚姻的信物

众所周知,戒指可以作为婚姻的信物,但对于“从什么时候开始戒指被赋予这层文化意义,并逐渐确定下来”这个问题,就少有人能作出确切的回答了。

戒指作为婚姻的信物,据文献记载,最早是到了南北朝,戒指的这层文化意义形成并发展起来。

隋唐时期,男女之间以相互馈赠指环来定情已成通例。《玉台新咏》但此时,“戒指作为婚姻的信物”的意义还没真正定型。比如《太平御览》

晚唐以后,“戒指是结婚的信物”的意义真正定型。

元明清时期,不但有了“戒指”一词的文字记载,而且“戒指”作为“婚姻的信物”的记载也越来越多。《金瓶梅》三十七回

综上所述,“戒指”在新石器时代已产生,它起源于实用。而后,随着名称、材质、形状的演变,人们赋予它的文化意义也在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或表示禁忌,或表示嘉赏,或体现神秘色彩,或作为婚姻的信物。至于称其为“戒指”,据现存的资料来看,那是元代和元代以后的事情。

4.戒指的神秘色彩

戒指除可表示“嘉赏”、“避忌”,它还有另一层含义。

世界上第一个将戒指当做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1477年,麦士米尼认识了玛丽的公主。麦士米尼为她的美丽容貌和优雅的举止而倾倒。可玛丽早已许婚于当时的法国王储,但是他仍不放弃,为了赢得玛丽的爱,麦士米尼命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玛丽面对这只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麦士米尼的热烈追求,终于改变了初衷,嫁给了麦士米尼。从此,钻石戒指便成了西方人的订婚信物。不过在古罗马,戒指是被用来做印章的,象征着权利。

参考资料:

-戒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