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浑沌的故事 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2收藏

有关浑沌的故事   谢谢,第1张

鉴于某些人不了解浑沌的故事,海豚车王就把故事更概贴出来,以便大家了解详细内容,也可以当作是上一篇博客的注解。

远古的时候,西方的天山上住着一个神,名叫“帝江”。帝江身体的形状像个**气囊,有六只脚和四只翅膀,红色的脸孔像一团火,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耳、目、口、鼻,因此,又叫他“浑沌”。别看浑沌没有五官七窍,但是,他却懂得音乐歌舞。

浑沌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南海的天神,名叫儵,一个是北海的天神名叫忽。儵和忽经常到混沌那里去玩,浑沌每次都殷勤而周到地招待他们。

儵和忽一直想报答浑沌,一天,他俩在一起商量说:大家都有五官七窍,而浑沌一窍都没有,未免太不方便了,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几窍来。

于是儵和忽就带了斧头、凿子之类的工具,去给混沌开窍。他们一天凿一窍,七天替浑沌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混沌,经好朋友这么一凿,却莫明其妙地死去了。

豢龙氏曰:

浑沌,是中国上古神话中出现得比较早的神。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的记载。这里的“浑敦”即是:浑沌。

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中,渗透着“浑沌之中产生宇宙万物”的观点。老子的《道德经》用简洁明了的四句话阐述了最原始的创世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则“儵和忽为浑沌开七窍”的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儵和忽,指的是时间稍纵即逝。浑沌被儵和忽凿了七窍,代表时光飞逝,浑沌初开,新的世界诞生了。因此,在庄子之后,“天地开辟于浑沌之中”逐渐成为创世概念的主流。

非常有趣的是,希腊神话的第一代天神是时间神克罗诺斯(Chronos)的产物,也叫浑沌(Chaos)。与中国的浑沌神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另有一种说法: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吃馄饨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各地有不少特色的,深受食客好评的馄饨,著名的有成都市龙抄手饮食店的抄手,其品种多种,皮薄馅嫩,味美汤鲜;重庆市的过桥抄手,包捏讲究,调料多种,蘸调料食;上海市老城隍庙松运楼三鲜馄饨,馅料讲究,薄皮包馅,味色鲜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曲曲,羊肉为馅,皮薄馅嫩,汤清味鲜等等

混沌是天地生成之前,宇宙恍恍惚惚,无始无终的一种状态。因为混沌中毫无秩序,毫无生机,因此,它肯定不会招到人们的喜欢。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神话体系,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数千年以来,一直都是备受推崇和认可。

二零一七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韦恩,提出了中国神话,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可以被合称为“世界三大神话”的说法,当时也是受到了很多学者的首肯。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中,在天地还没有形成,万物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宇宙处在一个名叫“混沌”的状态中。这“混沌”又是何方神圣呢?这个名词,最早出自道教经典,庄子的《南华经》。

当时,庄子将混沌比喻为一种无来无去,一片蒙昧的状态。天地之间,万物糅为一体,不可分辨;混沌中,没有气,没有生灵,没有我们熟悉的一切。因此,一直以来,混沌肯定都不会招到人们的喜欢。

甚至,混沌也不会招到神仙的喜欢。比如说,《封神演义》中的通天教主,他的诛仙阵被元始,太上请来西方教圣人被破之后,他一气之下,扬言要用诛仙四剑重开人间,让宇宙重归“混沌”状态。

当时,老君,元始等人都是大惊失色;连一贯老神在在的鸿钧教主都坐不住了,下来教训了他们师兄弟三人一顿。毕竟,混沌重新出现的时候,万界群仙的位置就要重新划分了;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就未必还是圣人了。

在先秦的典籍《神异经》中,混沌又不是一种状态了,而是一个非常凶狠,凶威滔天的野兽。据说,“混沌”无物可降,当它出现的时候,就代表宇宙将会面临毁灭了。

中国神话的创始故事中,“混沌七日开”的说法,指的是庄子的“浑沌凿窍”。

“混沌凿窍”是庄子关于艺术与人类关系的创世寓言,他认为艺术是人类世界与非人世界的最大区别,是因为南海之帝倏与北海之帝忽花了七天时间,为中央之帝浑沌开凿出了七窍,标志着人类告别蒙昧,走向艺术人生的文明。

而西方的《圣经》创世记中记载的“上帝七天创世”,指的是上帝花了七天之间,创造了世间万物。

在《圣经》中,上帝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造空气和水,第三天造陆地、海和各类植物,第四天造日、月、星辰和定昼夜、节令、日子和年岁,第五天造各类动物,第六天上帝按着他的形象造人,第七天收工休息,并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

实际上,在中西方的创世寓言中,有很多巧合或者类似的地方。

比如庄子的七天凿开窍,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说等等,这些传说与上帝七日创始异曲同工。

其中,中国的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的故事,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如出一辙。

由此可见,人类在蒙昧时期的文明萌芽,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知都极其类似。

这种相似的前提都是基于对远古人类来源的无知,只能借助于神话和传说,依据有限的认知,去编造人类的来源,以及去寻找精神世界的依托。

有关浑沌的故事 谢谢

鉴于某些人不了解浑沌的故事,海豚车王就把故事更概贴出来,以便大家了解详细内容,也可以当作是上一篇博客的注解。 远古的时候,西方的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