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出自文言文的那一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一鼓作气出自文言文的那一句,第1张

1 一鼓作气出自哪篇古文

到时候,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战。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方面没有反应,于是又擂一通鼓。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同时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道:“且慢。”说着,跳下车去,先从地面细看齐军兵车辗过的轮迹,又攀上车前的横木,注意地了望敌人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了国境。

这次打了胜仗,鲁庄公却不明白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的勇气最足,如果这时不交锋,到再擂一通鼓时,勇气就有些衰弱;到第三通鼓时,勇气更全部消失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这样的大国,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是仓皇逃窜的情况。)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都是成语。它们的出处,即《左传》所载上述“曹刿论战”的故事。

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的时候赶快去做,这叫做“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来了,叫做“一鼓而下”。如果问题老是解决不了,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那就叫做“再衰三竭”。

2 成语一鼓作气出自哪部古籍著作

《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就叫“再衰三竭”。

3 一鼓作气出自那部著作

出自春秋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节选原文: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

“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

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作品赏析

《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第三段:从“既克”至结尾,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因,是文章的中心,它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

从军事角度说,长勺之战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着重说明了战略防御的基本原则,正确掌握这些原则即可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这一战例历来受到军事家的重视, 也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长勺之战作了军事学的评论。

从文学角度看,这又是一篇记述战争的佳作。作者取材精到,构思落笔立意高远,既于叙事中撮取历史经验,又于行文中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曹刿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主要人物。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果断地号令军队,曹刿就是长勺胜战的权威和统帅。作者对他的称美赞扬,含蓄于精心的描写之中。

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字部》 ·砚

  《唐韵》吾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倪甸切音。《释名》砚,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说文》石滑也。《长笺》滑训利,利犹厉也,与硏摩同义。《文房四谱》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篆,曰帝鸿氏之砚。《周武王·砚铭》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又姓。《元文类》国子监司业砚弥坚。 又《字汇补》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说文硏砚音义俱分,今俗合为一。[2]

  砚,俗称砚台,是汉族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古代汉族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砚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最常见的砚台的制作材料是石材,有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来自安徽歙县的歙砚,来自甘肃南部的洮砚,来自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等,这四种砚台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又称作端溪石砚,位列四大名砚之首。另有“南端北易”之说,“易”指河北易水砚。 歙砚(王耀作品)此外唐开始使用铜雀台遗迹上的砖所做砖砚流行一时。

  苏轼藏有唐代许敬宗砚,在黄州沙湖民家时得吕道人沉泥砚,苏轼说:“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馀事也。”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写信给黄庭坚:“或谓居士:‘吾当往端溪,可为公购砚。’居士曰:‘吾两手,其一解写字,而有三砚,何以多为?’”苏轼有诗纪念亡友石昌言:“非人磨墨墨磨人!”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北宋末何蘧《春渚纪闻》记载宋徽宗召米芾写字,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砚,一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跪请曰:“此砚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让皇帝把砚台赐给他,皇帝答应他,米芾舞蹈以谢,又恐皇上后悔,便急着把砚台抱回,连衣服都染黑了。徽宗叹气说:“颠名不虚得也。”

  明末吕留良有嗜砚之癖,自言“予幼嗜砚石,所蓄不下二三十枚。”,黄宗羲曾赠给他一方八角砚,这砚台是梅朗中从传教士手中得到的龙尾砚。康熙时林佶、余甸皆嗜砚,余甸题有〈中洞活眼砚铭〉:“莫精于中洞,粹然者其出水之芙蓉,莫良于眸子,然者晓星之当空。”。

  明清时士子曾以燕子石制砚,所谓的燕子石其实是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风韵别致,且易于发墨,深为书家所珍爱。王渔洋《池北偶谈》载:“邹平张尚书崇祯间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滨,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砚。”张延登死后,其砚落入浙抚张勄手中。孔尚任对多蝠砚咏赞不绝:“张家两中丞,得失如轮转;一砚供二贤,前后荷殊眷”。

  台湾浊水溪所产之“螺溪石”,经琢磨而成的砚,称“螺溪砚”,由于色泽雅美,发墨佳良,而且严冬不冻,贮水不干,亦为稀世之宝。

  编辑本段

  历史

  砚  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可以作砚的石头极多,我国地大物博,到处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种石头。产石之处,必然有石工,所以产砚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

  七十年代末,在陕西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套绘画工具,其中有石砚、研棒及砚盖,距今约7000年左右。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墨砚,是用鹅卵石打磨制成。不过,那时的墨为天然矿石,因而砚还需用研棒辅助,才能将墨磨至细。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著名的有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东鲁砚、江西龙尾砚、山西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端州(肇庆市)东郊端溪,唐代就极出名,李贺有诗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温润如玉,磨之无声,发墨光润。石上且有鸲鹆眼等自然纹理,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或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洮河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用绢袋沉到汾河里,一年后取出,袋里装满细泥沙,用来制砚。另有鲁砚,产于山东;盘谷砚,产于河南;罗纹砚,产于江西。一般说,凡石质细密,能保持湿润,磨墨无声,发墨光润的,都是较好的砚台。种类

  砚,按材质来分,可有石类、陶瓦类、金属类、漆砂类等,而砚的主要材质是各种砚石。砚石一般以产地命名,我国出产有200多种砚石,其中最的当属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红丝砚(另一说法为澄泥砚)。

此句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说苑·指武》。原文是:

成刑之徒不可更已!子不如敦处而笃行之,楚国无贵于举贤

大致翻译是:已经受了刑罚的人,是无法改变的(这句是在比喻已形成的灾难局势,是无法改变的)。您不如用敦爱的方法与人相处,并且真心实意地去做事(做一些仁慈的事),在我们楚国,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举荐任用那些贤能人才。

这句话发生的背景是在吴起(战国著名的军事家)从魏国流亡到楚国之后,受到楚悼王重用,开始大力推行变革措施。这些措施直接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利益,于是双方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吴起被迫去拜访贵族中一个很有名望的屈公(名字叫屈宜臼。从姓氏看属于楚的王族,应该和伟大诗人屈原是亲戚关系)。向屈公讨教,自己该如何做,才能缓和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消除自己面临的灾祸。而屈公在话里话外都强烈反对吴起的任何变革,说这种变革会带来巨大的灾祸。当吴起最终询问如何能消除灾祸。屈公就回答了上述这段话。

其实屈公的话十分明显了,就是让吴起要敦爱(那些贵族),真心实意做一些(对贵族们)仁慈的事情,最好能大力任用贵族人才(所谓的贤才)。最终目的是让吴起放弃变革,不要损害楚国贵族利益,要投靠到贵族旗下,依靠那些贵族人物来当政。

当然,最终就是个悲剧,吴起并没有放弃自己道路,在楚王去世后,他迅速就被楚国旧贵族们给杀害了,而他在楚国实行的变法也半途而废。楚国从此再也不是秦国对手,直至最终灭亡。

一鼓作气出自文言文的那一句

1 一鼓作气出自哪篇古文 到时候,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