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的纣王的真名是什么?
纣王
殷帝辛名受,“天下谓之纣”,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
即位后的纣王,在父师长箕子、少师比十五上,时常用先公先王的赫赫功业,名臣贤相的诰言警语的劝谏教育下,也曾励精图治,以期增光先王,宏振邦。所以当时的政治也还清明,四海也还宾服。只是江淮间的夷人,还时有内侵。帝辛八年,九月甲子卜,“征夷方”,纣王决心御驾亲征,彻底制服夷人。帝都的九月,沫邑柿叶染丹,淇滨竹林叶翠。英姿飒爽的纣王,身着戎装,在大臣的陪伴下,举行了告庙典礼,接着在大校场杀牲祭旗,鸣炮启驾。只见旌旗蔽天,戈戟耀日,这时纣王坐在四马拉的战车上,在四辚马萧声中,东征大军出淇水关,越过汤汤南流的淇水,跨过滚滚北流的大河,向通行为表现黎邑(在今河南浚县东)的大道进发。在黎邑会合了诸侯发来的军队。纣王作了征东夷的誓师后,东征大军便直奔商邑(今河南商邱)而去。在商邑略事休息,第三天便向攸地(今安徽桐城县)开跋。到达攸地后,纣王接受了攸侯的参拜及军情的汇报。纣王的大军在攸侯军队的前导下即开赴前线。也许是由于王师军容的盛壮,夷方闻风丧胆,仓皇远遁。纣王的军队只和东夷的盟国小有接触,未有大的斩获。后来纣王的军队在夷方国域大肆威势之后,即于次年正月,由前线返回攸地。再入商邑。在商邑举行了告庙后,纣王的大军便走上返国的道路。在返国途中,遇上风景好的地方,便留连几于;碰上好的围场,便狩猎一番。边走边玩,兴致勃勃。直到杨花扑暮春天气,王师才回到沫都。
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是:
真实的商纣王帝辛是帝乙少子,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商纣王在位期间的为政举措:
商纣王帝辛在位期间,在内政上有明显调整,这些多被作为帝辛的恶政记录下来,但后世学者也从中解读出了新的意涵并做分类讨论。
包括政治上的政策和制度调整、对朝歌的营建和可能的迁都,以及经济上的搜刮政策和糜耗浪费等。在对外政策上,帝辛继续进行对东夷的战争,其他见载史册的战争还有很多。所有这些,都未能挽救商朝,甚至适得其反,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不是,纣王虽然残暴,但是纣王在上位之初,文治武功是相当厉害的,只是到了晚年骄傲自大以及宠信妲己才变成那样。《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帝辛就是纣王,商朝称纣王为帝辛,周朝称其为纣王。 如果你有时间看看古籍,能看到很多关于纣王的事迹,很多都是正面的,你能想象一下在那个年代,不祭鬼神是多么大的勇气吗?你能想象一个大王,居然娶个奴隶的女儿吗?虽然这个女的名声太差(妲己……)。就连《史记》里,也没有抹灭了他的功绩。只不过作为前朝大王,周不可能说他什么好话。成王败寇就是这个道理。 真正荒*的皇帝大多出自明朝后期,一连几代皇帝都是荒*无道的昏君。如果不是明朝体制比较完善,哪可能存在那么长时间。
商纣王是中国商朝的末代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105年——前1046年在世。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商纣王自幼聪敏过人。《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纪》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识非”。由此可见,商纣王是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人,不仅才思过敏,还颇有辩才。
但更多是,我们读《史记》会发现,司马迁笔下的商纣王是沉湎酒色、穷兵黩武、严刑峻法、刚愎自负,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的下场。于是乎,与商纣王相关的典故——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暴殄天物等冒出来了。
《史记》中记载:商纣王沉迷于酒色,纵情享乐。他最喜欢的妃子叫妲己,而且是妲己说什么就做什么。为了享乐,商纣王命人修建了一座鹿台,大肆搜刮钱财,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多次加重赋税,老百姓怨声载道。最可恶的是他造了酒池肉林,让少男少女裸身在里面互相追逐,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商纣王如此荒*无度,引起了百姓和诸侯的不满,他为了堵住大家的嘴,发明了一种炮烙之刑。所谓炮烙,就是烧红铜柱,把犯人绑在上面,或者让犯人在上面走,把人活活烤死,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
《史记》上还记载商纣王很残暴,把自己的妃子和大臣杀了,剁成肉酱和肉干。三公之一的姬昌听后叹口气,就被囚禁了起来。姬昌就是后面周朝奠基者的周文王,周武王的父亲。总而言之,史记中描绘的商纣王非常坏。其实,这也给周武王伐纣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另外,小说《封神榜》中对商纣王形象的刻意刻画,这部名著在我国民间的影响非常深远。而作为一部小说那么必须要正派反派分明,所以书中十分夸张的来丑化纣王的嗜血残暴和荒*无度,这样一来才能加大纣王作为书中反派的可信度。
书中描述商纣王主要因为过度宠幸妲己而最终导致亡国。但事实上妲己其实不过是纣王剿灭苏部落的战利品而已。试想一下,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本性凶残的帝王,我行我素,独断专行,怎么可能受到一个女子的左右呢?
客观地讲,商纣王作为在位52年的帝王,不可能一无是处。两千多年以前,孔子的学生子贡在《论语.子张》就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恶皆归焉”,认为纣王并不至于象大家传说的那样坏,是有心之人故意将罪行加注在纣王身上的。孟子也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认为纣王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
因此,君子非常憎恶居于下流,一旦某人居于下流,天下的一切坏事和恶名都会归到他的头上来。正所谓是成之王,败者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毛主席主张对商纣王的评价更加客观、理性,他说: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具体地讲,1959年6月22日,毛泽东在同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等人的谈话中,就商纣王失败的原因做了长篇议论:“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停。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做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回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而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道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了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
2009年,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时,讲到殷商文化一节时,语出惊人:两千多年来被冠以“暴君”的商纣王属于历史最悠久的“冤案”,实际上商纣王绝对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所以说,直至今日,人们对商纣王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商纣王的人,往往都是普通大众;而客观评价商纣王,甚至是褒奖商纣王的人,往往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纣王是商朝的,他是殷商第二十八代帝王,他与夏桀王同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并称“桀纣”。史籍及神话传说著作里多有记载,如汉刘向《新序·刺奢》:“纣为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列女传·殷纣妲己》:“纣乃为炮烙之法。”
又《吕氏春秋·过理》:“纣剖孕妇而观其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淇水》:“纣乃于此斫胫而视髓。”等等,而以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述之最详。
商纣王的暴行
商纣王迷恋妲己美色,终日与之宴乐于后宫,对之言听计从。妲己复又引荐琵琶精为胡喜妹、雉鸡精为王美人相继入宫,遂使他日夜沉湎酒色,无心朝政,废弛国事,一任费仲、尤浑、飞廉等奸臣擅权专横,而对敢于直言上谏的忠良则施以“炮烙”、剖心等酷刑。
又建鹿台聚敛天下财富,起造灵台寻欢作乐,设肉林、酒池、“虿盆”坑害宫人,供己赏玩。恣意纵欲,以致众叛亲离、人心向背,终于爆发了商、周间的战争。王朝崩溃迫在眉睫,仍惑于妲己,毫不在意。纣王荒*无道,凶狠残暴,是统治者的反面典型。
<封神榜>中的纣王的真名是什么?
本文2023-10-12 02:53: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