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的鉴别方法和价格技巧玉石鉴别方法大全
1、玉石的鉴别方法:
烧:把一根头发绑在玉上然后用火烧,如果头发断了就是假玉,没断的就是真的。
看: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摸: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假玉摸起来不是凉的。
添:舌尖舔真玉有涩感,而假玉则无涩感。
听:真玉敲击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真假玉石通过测试就可以知道了,把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会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无损。
滴:用水滴测试玉石,如果水滴在玉石上不会散去,说明玉石是真的,而假玉则会散开。
2、玉石的价格技巧:
一般玉石鉴定不需要多少钱,直接到当地玉石鉴定中心鉴定一下费用30-50元/件,还可以出具证书,当然大批量鉴定还可以更便宜一些。还有,网上有很多免费鉴定的地方。
玉石的种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分类,中国玉石的主要类别:内蒙古佘太翠、新疆和阗玉、岫山玉、南阳玉、蓝田玉、密县玉、京白玉、绿松石等。玉石制成的工艺品或是装饰品不管是作为家中摆件装饰,还是一些精美的首饰佩戴,都会看上去特别精致。
玉的称呼有:
1、琼,美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2、琳,美玉。青碧色的玉。
3、球,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译文 所谓夷玉,如书中(周书)描述。
4、瑜,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译文 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5、璇,美玉。
6、琪,美玉。《玉篇·玉部》:“琪,玉属。”
译文 琪,一种玉。
7、璞,未雕琢的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译文 大王于是就让制作玉器的人, 整理认识那块石头, 从而在石头中得到了宝物。
8、瑶,亦泛指美玉。
9、碧,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庄子·外物》:“ 苌弘死於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译文 古代文人不被重视,含恨死去,在坟头犹吟诵诗句,忧恨结于地下,千年犹未消失。
10、瑰,美玉,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译文 什么礼物送给他?美玉饰品表我心。
11、翠,硬玉。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译文 到了喝醉的时候,美人扶墙而走,掉落的翠玉发簪,难以罗列清楚。
12、瑾,美玉名。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译文 玉器碰撞所发出的玄妙之音,轻脆,透明,纯净,没有太多的花腔巧调,卖弄炫耀,但浑然天成的美妙,清醇有致。
13、琮,瑞玉。方柱形,中有圆孔。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
14、珂,白色似玉的美石。
15、璎,似玉的美石。
16、瓒,质地不纯的玉。
17、琛,指玉。
18、璠,美玉。
19、璜,状如半璧的玉。
20、珑,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
21、珉,似玉的美石。
22、璆,美玉。可制磬。亦借指磬。
23、瑛,美玉。
24、瓘,玉名。
25、珏,相合之二玉。双玉。
26、瑷,美玉。
27、琀,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
28、琦,美玉。
29、琬,美玉。
30、瑒,玉名。
31、玢,玉名。
32、琥,瑞玉。
33、珲,美玉。
34、琚,佩玉。
35、珺,美玉。
36、琨,玉石。
37、璐,美玉。
38、玫,美玉。一说火齐珠。
39、璊,赤色的玉。
40、珅,玉名。
41、瑭,玉名。多用于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 、石敬瑭。
42、玮,玉名。
43、琰,美玉。
44、玙,美玉。
玉器的称呼:
1、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处不同而异。《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
2、玉笏,上朝时所执的玉制手板。
3、镇圭,古代朝聘所用的信物,王执镇圭,为六端之一。
4、命圭,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
5、谷圭,古玉器名。古代诸侯,用以讲和或聘女的玉制礼器。又称“谷璧”。
6、圭璧,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执的玉器。
7、土圭,古代玉器。用以测日影、四时、土地。
8、璧,古玉器名。也有用琉璃制的。扁圆形,正中有孔。璧分大璧、谷璧、蒲璧。大璧径长一尺二寸,天子礼天之器。诸侯享天子者亦用之。礼天须用苍色,盖璧形圆,象天苍,象天之色。谷璧子所执,饰谷纹,取养人之义。
9、瑗,古玉器名。大孔的璧。
10、玉琥,古代玉器。一种琢雕成虎形的玉器,称“琥”。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处》(《考古》1983年5期)一文以为:“我认为表面刻虎纹的玉器应依器形命名,前加‘虎纹’二字。至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称虎形玉佩,无孔的当为玩器或陈列品,可称玉虎”。
11、玉虎,雕成虎形的玉器,即“琥”。
12、珩,古玉器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
13、环,古玉器名。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玉制的环。古时用作佩饰。
14、玉佩,玉作的佩饰。
15、玉带钩,古玉器名。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现,用以钩连腰带。带钩有铜、玉两种。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铜带钩上有的镶嵌绿松石。
16、玉钩,玉制的钩,故名。有带钩、帘钩、帐钩等。
17、玉剑饰,指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常见有剑首、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末玉饰四种。玉剑饰始于战国,战国剑较短小,剑首小而薄,边缘外敞,较锐利。
18、玉衣,古玉器名。玉制的葬服,又称“玉匣”、“玉柙”。把玉石琢成各种形状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级不同采取金镂后银镂、铜镂连缀而成。
19、玉蝉,古玉器名。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为蝉形,故名“玉蝉”。
20、玉豚,古玉器名。古代死人手握的豚形玉器。在东汉、魏晋南北朝墓中,常有玉豚出土,造型和文饰较简略。用其随葬,重要是巫术的原由。
21、含玉,古玉器名。“含”亦作“晗”,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玉。
22、玉塞,古玉器名。已知在汉代有九窍塞,即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上九孔窍的九件玉器。这九件玉器在河北满城两座汉墓中都有出土。
23、玉节,玉作的符节,古代用作主要的信物。
24、玉玺,皇帝的玉印。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自秦以后,以玉为玺,为皇帝所专用。因而又以指喻皇位。
25、玉盘,玉琢成的盘。
26、玉鱼,刻玉为鱼,是一种珍玩和佩饰。
27、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的玉饰的腰带,以之分离官阶之高下。
28、玉珠,用玉琢成的珠。
29、玉藻,古代王冠垂挂的玉饰。
玉的英文名称为Jade,来源于西班牙侵略者,他们把由墨西哥掠夺来的玉起名为Pieda be ijade ,玉(ijade)是词的最后一个字。
真正的玉有软、硬两种,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翡翠。软玉(Nephrite),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硬度65,韧性极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纤维状晶体集合体。硬玉(Jadeite),为钠铝硅酸盐,硬度 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两种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于软玉(29-31)。
玉是矿石中比较高贵的一种。中国古人认为玉是光荣和幸福的化身,刚毅和仁慈的象征。一些外国学者也把玉作为中国的“国石”。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古书上记载很多,名称也很杂,如水玉、遗玉、佩玉、香玉、软玉等。辽宁阜新市查海遗址出土的透闪石软玉玉块,距今约8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真玉器。传说远古时代黄帝分封诸侯的时候,就以玉作为他们享有权力的标志,以后,许多帝玉的“传国玺”也都是玉做的。商朝就已经使用墨玉牙璋来传达国王的命令,在有文字记载的周朝(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开始用玉做工具。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国王得到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石“和氏璧”,秦王知道后,许诺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虽然最后被识破只是一个阴谋,但也可见当时宝玉的价值。
古人为什么把玉看得那么珍贵呢?
首先,玉的模样好看,色彩丰富。古书《说文》记载,所谓玉,就是“石之美者”。玉的颜色有草绿、葱绿、墨绿、灰白、乳白色,色调深沉柔和,形成一种特有的温润光滑的色彩。中国人喜欢一种半透明的白色以至黄白色的"羊脂玉”—和田玉,还有白色中杂有绿色的条带的玉——“雪里苔藓玉"。
其次,古代人迷信,认为玉有防妖避邪的作用。用玉做杯、碗、碟等祭祀用具和玉镯、玉簪、指环、烟嘴等装饰品。
第三,玉的韧性强,受得住铁锤击打,这一特性连金刚石也无法与之相比。利用玉的色彩和这一优点可以雕成形态各异的动物、花草、楼阁、宝塔等精致的工艺品和装饰品。
1935年,一次大地震袭击了南加利福尼亚,桑塔巴巴拉的一个小工艺品店里收藏的中国工艺品都掉到地上。但令店主欣慰的是,最值钱的玉制品虽然放在架子的最上层,但一件也没有损坏。很显然,玉非常坚韧。
清末慈禧太后贪婪玉石一生。据说,有一名进贡者奉献一枚大金刚石头饰,她没有接受,反而欢迎送给她的小而精美的“帝目”绿玉制品。她有一只宝贵的戒指,形状像一只小黄瓜,是用高品质的玉雕刻成的。她手腕上戴玉手镯,几个手指上戴有上等的碧玉指环和三寸长的玉制指甲套,吃饭喝水用精雕细刻的玉盘、玉筷和玉茶碗。她死后殉葬品有大量的玉制珍品。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芸特雷附近的海底开采出来的,重5吨,被命名为"玉石之王”。1977年在加拿大沃森湖发现一块重达28吨的软玉石。1978年在缅甸地区发现了一块更大的玉石,重达90吨。但早在1960年,在我国辽宁省岫岩县采掘出一块特大玉石,体积为1068m3,重达26776吨,比国外三大玉石总重量还多20405吨,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现代玉雕分为南派、北派。南派以扬州为代表,特点是细腻形象。 北派以北京为代表,特点是粗犷、气势。
玉石之美与钻石和彩色宝石有明显的差异,钻石之美在于它的坚硬、清澈、明亮,彩色宝石之美在于它的艳丽多姿,而玉石之美在于它的细腻、温润、含蓄幽雅。
另类解释:未经雕琢的玉。《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我国出产有丰富的玉石,如新疆的白玉,云南的翡翠,东北的玛瑙、岫岩,湖北的松石,台湾、海南岛的水晶,河南的密玉,北京的粉翠,杭州的昌化石以及南京的雨花玛瑙等,都是较著名的制作玉器原材料。
玉石鉴定:
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中凝聚着丰富的知识。如清末吴大徵所著的《古玉图考》、当代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李英豪的《鉴别古玉》等。
其次,直接接触非常重要。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软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则没有这些感觉。宋代就出现过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清朝以后造假越来越多,也有前无古人的创造,如“狗玉”、“羊玉”、“风玉”等,引人上当。
玉石的品质一般是从质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颜色五个方面来判断的。玉石的质地是指玉石的细密温泽程度。王与石的区别之一就是玉入手细腻,温润坚结,半透明状,光泽如脂肪;而石则粗糙干涩,缺乏光泽,也多不透明。硬度是指玉石抗外来作用力(如压、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难度越大,玉石的品质也越好。玉石硬度指标虽可通过仪器检测其内部晶体结构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采用刻划硬度法。我国常见玉石的硬度介于4——6度之间,高于铜的硬度而低于玻璃的硬度。也就是说,玉石均能在铜上刻划出痕迹,也能被玻璃刻划出痕迹。
人们常通过宝玉石的硬度来区别宝石、玉石、彩石。一般而言,宝石的摩氏硬度在7以上,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翡翠宝石,但欧珀宝石比较例外,其摩氏硬度为55;高硬度玉石的摩氏硬度为6-75之间,如和田玉、南阳玉、翡翠;低硬度玉石的硬度在4-6之间,如绿松石、岫玉(部分蛇纹理石玉的硬度更低,能低到25)。低于4的矿物质,一般不再称为玉石,而叫彩石了。
除了刻划硬度之外,还有一种硬度标准叫抗压硬度,或者压入硬度,即绝对硬度,它指的是抗外界打击力的能力,在玉石行业中也叫韧性。自然界中抗压硬度最高的乃黑金刚,标记为10度,其次就是和田玉,抗压硬度为9度,翡翠、红宝、蓝宝为8度,钻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等等。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和田玉的抗压硬度为1000,翡翠则为500,岫玉为250,而玛瑙仅为5。和田玉具有如此高的韧性,是由于其晶体分布有如毛毯一样编织而成,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巨大。
在实践中,玉匠通常通过观察碴口来查看玉石,一般切下一小片,用小锤击断,观察断口,与韧性强的相对而言为玻璃性。韧性强的玉石,不易打出断口,即使有断口,断口也参差不齐;而玻璃性的玉石断口处,通过断面光亮,叫“亮碴”,类似贝壳形状。介于韧性与玻璃性之间的玉石,通常叫“糟性”、“肉性”,其碴口为粒状、平行束状、针状等等。通过这种观察,还可以观察到玉石有无解理特征,如有解理或裂纹,在敲打时,玉石会沿解理或裂纹的方向断开。
因此可以看出,韧性极好的玉石——和田玉,在加工过程中可塑性非常强,在相同摩氏硬度或高于其摩氏硬度的宝玉石当中,和田玉在雕刻过程中,阴刻线绝不会起碴起崩口,故它的质地细密,温润而泽。当然,韧性硬度同样受到玉石杂质的影响,通过测定韧性硬度也可以了解其杂质情况。——这是对决定一块玉石的用途的比较大的因素,例如制作玉山子、器皿对玉石的杂志要求就不十分严格,但做首饰配件,则要求玉石纯净、均匀。
玉的硬度是鉴定玉石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宝玉石的光泽同样是鉴定宝玉石真伪、档次高低的基本标准。
一般来说,宝玉石的光泽在光亮度上可简单分类为“灿光”、“灼光”、“闪光”和“弱光”几种。灿光是最强的光亮度,人必须把眼睛眯起来,例如磨好的钻石全反射面就具有这样的光亮度;灼光的光亮度也很高,耀眼的光辉,硬度高的宝石抛光之后一般具有灼光亮度;闪光是一般玻璃光亮程度,分为强闪光与弱闪光,硬度高的玉石一般是强闪光,硬度低的玉石为弱闪光;而硬度低的石料面抛光之后,则具有弱光的光亮强度。
除了光亮程度,光泽也是宝玉石的鉴定特征之一。它也分为四类:半金属光泽,折射率在26-3之间,如针铁矿;金刚光泽,折射率在19-26之间,如金刚石;玻璃光泽折射率在13-19之间,如翡翠;油脂光泽,似动物油脂,最有名的即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每一种特定的宝玉石,具有特定的折射率,代替物质是很难在硬度、密度、折射率、光亮度这些各种条件下均做到与其一致,因此,通过这些标准的鉴定,便能确认一块宝玉石的身份与初步价值。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都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小心。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弄清楚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等方面的差异和区别很重要。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形、半圆形和U形等,U形是现代机器加工的重要特征。雕刻的线条槽口和表面皮亮,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线条槽口两侧边有毛道崩裂现象则是现代“机器工”的特点。
冰清玉洁话玉缘
在我国,玉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涵义。古往今来,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可以说玉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质自然之美,更在于它的造型之美、雕琢之美和内在蕴含之美。这种人文美的蕴含,使玉超越了其“山岳精英”的自然属性。在封建社会,玉玺成为权力的象征,政治的代名词,历史赋予了它超物质的神化意识。
《周礼·大宗伯》记载:周朝时期,人们将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也有古人将玉作“六瑞”以安邦治国。《说文解字》说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腠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藏华光泽并能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团彻远,纯正而不杂,辞也。孔子曰玉有“十德”: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廉而不刿,义也;垂而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专其终,诎然东也;瑕不掩瑜,玉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回虹,天也;精神贯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不贵者,道也。
孔子是儒家学术的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演绎发展而形成。自古以来,儒人们便遵守“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传统观念。
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相始终。1949年,新中国国徽的设计稿中就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提供的以玉璧为主体图案,配以齿轮和麦穗的设计稿。近二十年来,人们对于玉器的崇尚和喜爱,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为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玉文化的发展,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求,2007年4月16日,中国文物学会推出“中国历代名玉”复原品10件,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红山文化,一直延续至清代鼎盛的乾隆时期,包括玉琮、玉龙、玉猪龙、玉璜、玉璧、玉辟邪、双螭耳环、出戟螭龙瓶、四足方鼎及玉玺等。每件玉器都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最能代表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玉质精美,工艺精湛,很多玉器都是第一次以实物的形式与世人见面。
可以从佩戴变化、颜色的均匀程度、透明度来分辨。具体如下:
1、佩戴变化。
活玉经人长期佩戴后,会因人的滋养而发生微妙的变化,玉往往会越戴越润,越戴越细腻有光泽。这就是所谓的“活玉”。
死玉,就是再盘再养,都很难有起色,发涩不灵。死玉不随着人的滋养而变化,因为它质地结构已经很稳定了,就如同死了一般。这就是所谓的死玉。
2、颜色的均匀程度。
浅表皮处有不明显黑点或者花或者絮,其实日子久了会被盘的不明显甚至消退也是有可能的,这种玉料子,就是典型的活玉。没有一丁点瑕疵找不到一丝水线棉点沟壑,毛孔皮色也是整齐划一规整漂亮,是死玉。
3、透明度。
活玉的质地坚结细密相反,死玉结构疏松,肉质干涩粗糙,油性感觉极弱重点是盘摩把玩很久油性仍然不明显。死玉呆板无灵性,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温润,死气沉沉。
蓝田玉分为活玉和死玉两种,活玉指的就是天然上乘的蓝田玉,死玉指的是经过人工处理后的蓝田玉。
扩展资料:
蓝田玉的基础小知识:
1、天然的蓝田玉有独特的花纹,大都是呈平行的线性条纹状,跟蛇身上的有点像。
2、蓝田玉中会有一些白色雾状结构的包体以及黑色调或者呈金属光泽的物质,黑色的一般都是铬铁硫铁矿物,呈金属光泽。
3、蓝田玉的内部结构紧致细腻,表面一般都是蜡质般的光泽,橘皮现象是没有的。
4、蓝田玉的硬度比较低,因此精致的雕刻几乎是不能的,市场上见到的都比较粗糙,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效果。
5、蓝田玉的密度比较小,放在手里会感觉比较轻。
参考资料:
玉石的鉴别方法和价格技巧玉石鉴别方法大全
本文2023-10-12 02:57: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