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般会通过观测天象来占卜国家命运,但他们是如何判断国运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6收藏

古人一般会通过观测天象来占卜国家命运,但他们是如何判断国运的?,第1张

其实夜观天象一说的产生在我国已经有至少几千年后者更长的历史了,现在普遍称为星象学,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与民间流传之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甚至传说有很多出色的古人能够通过观测天象而预测天下大事的变动,最享有盛名的有汉朝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司马懿、唐朝的李淳风和袁天罡以及明朝的刘伯温。而有关于星象对应国运的说法在很多书中都有所涉及,如:

1《易·系辞上》上记载:“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2老舍 《茶馆》也有过这种预测的说法:“我夜观天象,紫微星发亮,不久必有真龙天子出现。”紫微星代表什么自不必说了。

3三国司马懿夜观天象看到有一颗明星暗淡,就预测诸葛亮已经逝世了。

4最出名的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的《推背图》了,预知后来的多少朝代大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5还有刘伯温的《烧饼歌,同样如此。

运用天象来预测吉凶祸福根据一些书上的说法来看就是通过看“五星、七政、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五星也就是肉眼所能看到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而七政则是在其基础上加上月亮和太阳。“三垣”分为上中下三垣,上垣:太微垣,中垣:紫微垣(紫微帝星所在),下垣:天市垣,至于四象二十八星宿大家大都熟知,即:

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

董仲舒在西汉时期建立了天人感应体系,将天象变化与人事相关联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借助这一理论体系,人们开始通过星象变化来预测一些将要出现的重大事件,比如:

1、“月亮五星冲犯左、右执法星,大臣有忧患。”

2、“景帝三年,天北有赤者如席,长十余丈,或日赤气,或日天裂,其后有七国之兵。”

其实个人认为星象最多能预测气候变化,至于与人事相结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感觉是十分荒谬的,当然也没法加以反驳,毕竟历史上有了那么多的所谓的例子,个人认为这些是后来人杜撰出来的。

我国作为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大地,自古就致力于天文、医学、数学、地理等各方面的研究,不仅有着古四大发明,古代巨著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周易》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典籍的鼻祖之作,但它却非是唯一的鼻祖之作,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我国古代科技典籍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的巨大宝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和生产技术的应用,使社会进步速度极大提高,生产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在学术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在这一时期,天文、医学、数学、地理等各方面的著作开始大量涌现。除了《周易》以外,还有《山海经》、《五十二病方》、《吕氏春秋》、《禹贡》等等著名的古代典籍,都在这一时期成文,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书,是占卜界的鼻祖之作

《周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对我国中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书了。《周易》并非迷信,它其实有着非常深远的哲学思想,《周易》在汉朝时期,还被奉为儒家经典,形成了易学流派,成为了经学家们研究的专门学问,稳居我国国封建时代学术的核心地位。            

除了《周易》,还有很多的鼻祖之作,为后人的学术研究提供文献参考。随着历史的变革,朝代的更迭,我国古代典籍被不断的丰富和运用,最终形成了让世界羡慕的华夏文明和大国精神,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繁荣盛世。

布依族的古文字分为:方块型、拼音型、符号型三大类。

方块文字

2011年10月15日至17日,来自滇黔桂等省(区)10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荔波,研究中国布依族古籍及古文抢救工作。

2007年至今,布依族研究学者通过在荔波布依族聚居地区调查,征集到布依族傩书古籍原件1000多册;研究发现,散存当地布依族经书、傩书手抄文字中有很多的古文字与已发现确认的古壮族文字相似;经国务院批准,荔波县选送的布依族傩书、经书《献酒备用》、《接书神庙》、《接魂大全》、《关煞向书注解》等10部布依文古籍先后入选第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还有6部古籍正在申报待

批中。该县申报的《布依族古文字表》于2008年被国务院发文公布单列为第13项文种,名为“布依文”,2011年上半年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陈列了全国20多种文字,荔波布依族古文字名列其中。

截至目前,荔波布依族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典籍名列全国之最。这样,荔波布依族古文字首次在国家级文化空间面世,布依族成为我国有自己传统文字的18个民族之一。

“布依族中发现了几种古文字类型,主要用来作为占卜文字,记录《摩经》,创作民间文学作品等等。目前发现的布依族古文字,除了流行于六盘水一带的‘波拉’文字属于拼音文字,产生比较晚以外,其他类型都与汉字有关,具有悠久的历史。”省布依学会副会长周国茂说。布依族古文字是布依族古籍的载体,它承载着布依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过去虽然陆续发现和搜集了一批资料,一些学者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发表了一些成果,但从各地陆续发现布依族古文字资料的情况看,布依族古文字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搜集、整理、标音、释义和深入研究。

  

  

  

  

  

拼音型古文字

布依族的拼音古文字,有以下两种:

11、CV 型文字。

它是受伯格里苗文的启发而被创制出来, 由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组成。声母较大,韵母较小,声调通过将韵母标在声母顶端和右侧不同的位置上来表示。声母符号有35个,其中9个还无法确定音值;韵母符号26个,其中单字母符号11个,组合符号15个。

CV型文字利用有限的符号记录大量的布依语的发音,具备了所有拼音文字所共有的优点,与“汉字”、“类汉字”(即方块布依字,笔者注)相比,它在记音方面更加准确.也更加便于学习和掌握。不过,作为一种民间自发使用的文字符号,它还存在很多缺点.可归纳为以下两条:一是声韵母的读音缺乏一定的稳定性。有些声母或韵母在相同条件下有多种读音,不同的声母或韵母在相同的条件下也可读同一个音;二是声调的表示法和读法也很混乱,文字声调的标法给书写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因为书写时的一点点失误都将会使人产生错误的理解。

12、外国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文字。

这些文字的创制缘于天主教在布依族地区的传播。清康熙43年(1714年),天主教传人贵州。当时,意大利耶稣会士都嘉禄兼任贵州首任代牧时,派遣法国遣使会士亚比亚立等到贵州考察 而天主教正式传人布依族地区,则是在其传人贵州约90年以后. 即1797年一1800年间。当时,传教士以省城贵阳为中心,以黔西南为重点,奔赴于古驿道两旁的布依山寨。为了让布依族信教群众更好地理解圣经“十诫”的基本要求,便于布依族群众熟悉道理,使基督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文化上的改观,西方神职人员使用拉丁字母创制了布依文字。

以上两种布依族拼音古文字可以看出,布依族是一个有使用拉丁字母拼音文字传统的民族。

符号型布依文

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发乡花园村一带的布依族“布摩”当中,使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字记录当地的“摩”经。这种文字比较独特,还夹杂少数象形字,现在还无法定性,暂且称为“其他文字符号”。贵州省博物馆保存的布依族宗教古籍《布依族白摩书》抄本所使用的文字也属于这一类型。

布依族虽然有自己的传统文字,但一直没有形成全民族的规范统一,以至于各地均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从几种传统布依文字的出现可以看出,布依区为自己民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所付出的努力。

古人一般会通过观测天象来占卜国家命运,但他们是如何判断国运的?

其实夜观天象一说的产生在我国已经有至少几千年后者更长的历史了,现在普遍称为星象学,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与民间流传之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