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许多人才都是从别国来的,为何这些人才在其他国家都得不到重用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4收藏

秦国的许多人才都是从别国来的,为何这些人才在其他国家都得不到重用呢?,第1张

提起秦朝,相信大家都会想起那个“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嬴政,但是实际上秦国能够一统六国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虽然是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但是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前面几代的和秦国君主的努力与无数能臣的贡献是分不开。说到这里,很多人不禁感慨给秦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大都来自其他国家,为什么这些人才在他们本来的国家都无法得到重用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其他国家人才产量大于人才需求,所以导致了人才外流。

在春秋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由于地理条件的优越,经济发展比秦国不知好了多少,而经济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论人才的数量,东方六国比起秦国来只多不少。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个国家内的人才过多,但是治理国家所需要的官职却是有一定数量的,这就导致了人才过剩,只能向其他国家出走寻求出路。由于东方六国几乎都面临着这样的人才过剩问题,所以导致了这些人才想要一展宏图,只能投奔人才匮乏的秦国。

人才分属流派不同,内斗严重

除了人才过剩的问题,其他国家还存在严重的人才内斗的问题,由于这些人才是所属的流派不同,因此执政理念必然存在冲突,这也就导致了不同流派之间的互相攻讦。而在内斗中失败的人才为了躲避敌对势力的追杀,也只能离开自己的国家,投奔其他君主。有很多人才就是在自己国家难以施展抱负,到了秦国却能大展拳脚,开创一片新天地。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此事的全部看法了,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或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意思是:自古以来,世道国运的好坏,人才的多寡兴衰,从表象来看是其政治决定的,从实质来看是学术教育决定的。

这句话是晚清名臣张之洞说的:“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扩展资料

甲午战争后,张之洞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近代教育思想,并认识到建立新学制的重要性。

担任湖广总督之后,张之洞在湖北大规模兴办新式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和国民教育。这些新式教育活动使其教育强国的构想在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张之洞为配合振兴实业,在湖北发展实业教育。

其中较有成效的是创办了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农业和工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张之洞的经济近代化构想中,农业占有重要地位。

为改良湖北农业,张决定创办农务学堂,培养农学方面的人才。农务学堂成为湖北实业教育中卓有成效的一所学堂,毕业后的学员也为湖北农业教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兴办湖北工业。

他认为,中国士人囿于传统观念不屑于学习“工艺”,而一般的工匠又没有文化知识,缺乏具有理科理论知识的人才,因此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探寻其原因;对于引进的机器,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这是中国人才匮乏,工业落后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发展新式教育就要有两类人才——工程师和技师。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将工艺学堂改办于原江汉书院故址,打算办成一所高等学堂。后因调职交于程颂办,使工艺学堂教学取得一定成效,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制造各种实用的新式机器。

第三,张之洞重视基础师范教育。

他认识到发展教育在于普及国民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又在于普及小学。普及小学则需要大量合格的教员,这是发展小学的先决条件,查各国中小学教员都取材于师范学堂,故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除选派两院学生赴日本专学师范外,张之洞又在武昌创办湖北师范学堂,专门培养中小学教师。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又奏请设立三江师范学堂,选派科举出身的中学教习50人,讲授修身、历史、地理、文学、算学及体操各科。中日教习也相互学习,就可以解决学堂的师资问题。

在张之洞的倡导下,湖北的师范教育行政体系取得较大的发展,为推动湖北近代教育起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为湖北的发展造就了大量人才。

--张之洞

这个一句两句是说不明白的,原因有不少,。

1,蜀汉后期在政治上已经趋于腐败了,尤其在董允蒋琬费祎等人相继去世后,姜维长期带兵在外,内部政治极为混乱,没人能管住刘禅了,刘禅也是在这时放纵自己,变得昏庸无道,周围基本是一群小人,就像你小时候,如果身边有一个同学天天约你去网吧玩,你肯定会完的,因为逐渐放纵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控欲,你的父母就会阻止你多玩,所以你才能健康成长。早期刘禅身边有几个这样权力大的人,但他们都相继去世后,无人管住刘禅了,身边越来越多的小人,所以他逐渐听小人,远贤臣。贤臣就越来越不敢在蜀国仕官了,因为很容易惹到那些刘禅亲近的小人。

2,内部政治矛盾化,尤其是益州原势力和刘备带来的外来势力的争斗,虽然刘备等人为了笼络人心也用过益州人,但基本都是一些闲职,比如:吴懿,霍俊,张翼,张嶷等。刘备还为了拉拢益州派,还娶了吴懿的妹妹。但在蜀汉后期,由于外来派的人才逐渐凋零,益州派逐渐强大,和外来派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大家一门心思想把对方搞下来,尤其是夹在中间的西凉派姜维,他们任何派系都不属于,都想一个劲把姜维拉下来,没人把心思放在救国上。

3,如同下面所说的诸葛亮的专制制度,他只任用自己信任的人,重用荆襄派,你也可以看到,在蜀汉后期朝廷基本都是荆襄派或荆襄派嫡系的天下,造成益州派的人心远离,在最后一战益州派大家都不想为蜀汉拼死一战,于是都劝投降,其实蜀国那战并不会输的,因为敌方大部队在前线被姜维耗着在,而邓艾所率领的不过是一只偷袭部队,人不多,因为人多还怎么偷袭?完全可以等姜维带人回来围剿邓艾,说不定还可以拿下他的头,但大家就是都劝降,后主也没办法。

4,蜀汉偏远贫乏闭塞,人本身也少,出现人才概率就比另外两国低,无用武之地,因为蜀国是个必亡的国家,就算你站出来独当一面,别人也只会把亡国的过错怪在你身上,就像姜维,独当一面,支撑蜀国那么多年,历史上一直在喷他,大多都是对他的喷,赞扬的很多都是蜀国当代的人。谁敢不怕遗臭万年随便站出来?

5,如上面所说,蜀国贫乏,尤其在关羽丢了荆州那么重要的地方,先帝指挥的夷陵之战,一败涂地,把家境败光了,把烂摊子留给他儿子和诸葛亮等人去世了,家里不剩什么了,大家的待遇肯定不如魏和吴,况且根本打不赢强大的魏,参军从政几乎等于白送命,谁愿意?那样还不如跑到魏国或者吴国当官,待遇也好。

6,三国形成时汉代早以过去,已经没有威望蜀汉早期打出的光复汉室的旗号已经没了号召力了,因为大家一直看不到光复,渐渐疲惰了。这个旗号已经毫无影响力了。

基本就是这些原因吧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此战,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最终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值得注意的是,蜀汉的灭亡,原因自然是多个方面。其中,后期人才的匮乏,无疑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邓艾偷渡阴平后,蜀汉一时间没有良将前去抵抗,只能让从没有领兵作战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前去迎敌,结果是诸葛瞻战死沙场,也没能挡住邓艾。对于蜀汉后期人才匮乏的问题,除了是因为蜀地人口较少(不到100万人),还和夷陵之战存在直接的关系。在刘备发起的夷陵之战中,蜀汉损失了大量精英,直接加剧了蜀汉后期人才匮乏的问题。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人口和兵力是最少的。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人口不到100万,兵力则只有10万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人口超200万,兵力超过20万,而实力最强大的曹魏,则拥有400万人口和40万兵马。基于此,人口最少的蜀汉,无疑在人才是相对匮乏的。不过,除此之外,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中的精英,也加剧了蜀汉人才匮乏的问题。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大军进攻东吴。同年秋七月,刘备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退至永安,最终于次年去世。在夷陵之战中,除了5万大军的损失,蜀汉的损失更体现在将领的阵亡或者归降上。

冯习

冯习(?—222年),字休元,南郡(治今湖北省荆州市)人。早在赤壁之战后,冯习就跟随刘备了。等到刘备进入益州后,冯习也参加了益州之战。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起兵讨伐孙吴,以冯习、吴班为先锋。吴班是蜀汉中期的一员大将,而冯习能够和吴班同时作为先锋,表明其能力获得了刘备的认可。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冯习为吴将潘璋部下所斩。如果没有夷陵之战,冯习无疑会成为诸葛亮、姜维北伐中原的重要帮手。

张南

和冯习一样,张南也是在荆州时期就开始跟随刘备了。刘备和益州牧刘璋决裂后,张南跟随刘备和益州牧刘璋作战。在夷陵之战中,张南也参与其中。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被陆逊击败在猇亭,张南临阵被斩。

傅彤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

在夷陵之战中,傅彤为保护刘备而死战吴军,在手下都战死之后,东吴将士劝降傅彤,结果遭到了傅彤的痛骂。最终,对蜀汉忠心耿耿的傅彤战死沙场。而这,无疑是蜀汉的一大损失。

程畿

程畿原先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赵云率军攻打益州时,程畿归降。公元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后,程畿担任从事祭酒。公元222年,程畿随刘备伐吴,刘备兵败夷陵后,程畿不肯撤退,奋力战死。由此,同样对蜀汉忠心耿耿的程畿,本来可以撤退,却选择奋力战死,这无疑是令人敬佩的。

王甫

和程畿一样,王甫也曾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后来归降了刘备,担任绵竹令等官职。夷陵之战中,王甫跟随刘备征讨东吴,结果在这场战役中阵亡。

杜路、刘宁

对于杜路、刘宁这两位将领的生平事迹,《三国志》等史料没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在结局上,章武二年(222年),刘备败于猇亭,杜路与刘宁等部将穷迫困厄,向吴求降。也即杜路、刘宁最终归降了东吴,这自然也是蜀汉的损失了。

黄权

在夷陵之战中,黄权也当了降将。不过,和杜路、刘宁两人不同的是,黄权归降的是曹魏,而不是东吴。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归降曹魏后,黄权被魏文帝曹丕所赏识,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景初三年(239年),黄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这已经是曹魏地位较高的武将了。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不是归降曹魏的话,黄权很可能取代李严,和诸葛亮一起成为刘备的托孤大臣。

马良

最后,马良,字季常,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但是,相对于马谡,马良被人们认为更有才华。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马良也阵亡了。对于马良这位谋士来说,不仅获得了刘备的器重,也和诸葛亮具有良好的友谊。如果没有在夷陵之战中阵亡的话,马良显然会成为诸葛亮的重要帮手。综上,在夷陵之战上,蜀汉损失了以上精英,成为蜀汉后期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秦国的许多人才都是从别国来的,为何这些人才在其他国家都得不到重用呢?

提起秦朝,相信大家都会想起那个“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嬴政,但是实际上秦国能够一统六国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虽然是始皇帝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