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书有哪些?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1《望庐山瀑布》——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 谁有5个字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2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3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青溪》 作者: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西施咏》 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渭川田家》 作者: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作者: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梦李白·其二》 作者: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赠卫八处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春思》 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感遇·其二》 作者: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感遇·其一》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作者: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宿王昌龄隐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作者: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2 五个字的诗句《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组无名氏的短诗,它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古诗十九首之四-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
《古诗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楼》潘啸龙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敌意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满意望采纳为满意答案,谢谢。
1关于读书的古诗五个字(带作者)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
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
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
岂能长少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注释
1乃:才。
2元:原本、本来。
3始:方才。
4道:事物的法则、规律。这里指各种知识。
5非:不是。
6自然:天然。
7运:运用。
8贤:才能。
9青春:指人的青年时期。
10岂:难道。
11长:长期。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2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大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3关于“读书”的古诗五个字有哪些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 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 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 岂能长少年。译文及注释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注释1乃:才。2元:原本、本来。
3始:方才。4道:事物的法则、规律。
这里指各种知识。5非:不是。
6自然:天然。7运:运用。
8贤:才能。9青春:指人的青年时期。
10岂:难道。11长:长期。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山海经·其一魏晋: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书宋代: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4找关于读书的诗句五句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关于读书的五言律诗大全五言律诗
过故人庄(孟浩然)
送友人(李白)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
春宫怨(杜荀鹤)
孤雁(崔涂)
旅夜书怀(杜甫)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春望(杜甫)
使至塞上(王维)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汉江临眺(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登岳阳楼(杜甫)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孟浩然)
章台夜思(韦庄)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楚江怀古(马戴)
望月怀远(张九龄)
没蕃故人(张藉)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早秋(许浑)
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
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
新年作(刘长卿)
蜀先主庙(刘禹锡)
阙题(刘昚虚)
在狱咏蝉(骆宾王)
天末怀李白(杜甫)
旅宿(杜牧)
留别王维(孟浩然)
早寒有怀(孟浩然)
秦中寄远上人(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终南别业(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月夜忆舍弟(杜甫)
赠孟浩然(李白)
山居秋暝(王维)
酬张少府(王维)
月夜(杜甫)
春宿左省(杜甫)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送李端(卢纶)
除夜有怀(崔涂)
终南山(王维)
北青萝(李商隐)
别房太尉墓(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落花(李商隐)
蝉(李商隐)
凉思(李商隐)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归嵩山作(王维)
过香积寺(王维)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风雨(李商隐)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杜甫)
杂诗·闻道黄龙戍(沈佺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
灞上秋居(马戴)
书边事(张乔)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
送僧归日本(钱起)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
送人东游(温庭筠)
6关于读书的五言绝句古诗有哪些1、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3、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唐于鹄 《题邻居》
4、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魏晋左思《咏史》
5、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五个字的历史人物
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艾森奥威尔、奥尔布赖特、哈马舍尔德、瓦尔德海姆、德奎利亚尔、季米特洛夫、季诺维也夫、捷尔任斯基、伏罗希罗夫、勃涅日涅夫、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山本五十六、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木村兵太郎、中曾根康弘、桥本龙太郎、小泉纯一郎、贝卢斯科尼、阿姆斯特朗、罗伯斯庇尔、齐奥塞斯库、帕潘德里欧、卡拉曼利斯、内塔尼亚胡
中国古书有哪些?
本文2023-10-12 04:36: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