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的思想是什么?
《大学之道》中的三纲八目体现了古代思想家中儒家学派的对人的教育的根本思想,其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对人的教育。
总结出了一个人的修养(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综合素质)是成就事业大小的衡量标准,并且对一个人要成就如何的事业,走什么样的方向提供崇高的指导。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中国后世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辉思想。
文学赏析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古代儒家典籍《大学》的作者是: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最佳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是个人人格完善和社会道德评价的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但是它注重的更多是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人格完善,是服务社会、效忠天下的知识丰富和能力提升,而不是外在的物质积累、财富增值,是道义仁爱而不是物化利益,是公德之心而不是私利之欲。因此,中国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走向,不是建立在追逐个人物欲私利基础上的个人主义,而是立足自身、奉献社会、忠诚国家、放眼天下的集体主义,在这种道德价值观中,诚信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修身是人格完善的核心环节。追求人格完善和道德至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个人修养和人格完善的目标与路径。大学之道分为“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分别从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三个方面,揭示了君子人格的目标指向和理想状态,就是要求个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达到道德昌明、思想更新、人伦至善的崇高境界,谋求个1人人格的高度完善和社会道德的至善发展。八目即“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环节,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由物而己再由己而人,由自然到个人再由个人到社会,构成了达向至善目标的循序渐进的现实路径。
诚信是个人修养的根本要求。诚信则是个人修养的内在基础和根本要求,是实现个人人格完善、道德提升的关键要素。孔子特别强调诚信在个人修养和人格完善中的重要地位。在他看来,仁义是君子人格的至高境界,诚信则是达到仁义的基本途径,能够做到诚信就接近了仁义即“信近于义”,就是学到了做人的基本道理,“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大学》在阐述修身之时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在此,格物致知是个人获得知识进而达到身修的基础,而诚意正心乃是个人修身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涵。朱熹明确指出,“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诚意,就是不自欺,就是高度的自律和慎独,做到“诚于中,形于外”,能够自觉地抑恶扬善,在内心达到对善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对于恶的坚决拒绝和自觉抵制,注重个人的自我约束而不是外在的强制约束。正心,就是心正不斜,排除那些影响个人人格完善和道德提升的物欲和私利以及各种私心杂念,达到内心存善敬德而实现自身修养。在朱熹看来,诚意、正心是个人修养的“当务之急”,决不能忽视。
诚信是社会道德和价值评价的核心。
书名:大学 作者:不详(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
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
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
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
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
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
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
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
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此谓知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X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
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
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
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
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
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
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
乎身不怒,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
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
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
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
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
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
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
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
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
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
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
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
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
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
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
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
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
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我国古代的四书指的是左传、春秋、大学、中庸。
《左传》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件。它主要由侍中左丘明所撰写,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古典著作。《左传》以史为鉴,批判当时各国的奢侈、贪污、弊政等现象,对后世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春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部经典典籍,是一种纪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是研究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春秋》在古代是非常有权威的一部书,既包含了当时历史的真实情况,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
《大学》是《礼记》的五经之一,是一部集儒家传统文化核心精髓的书。《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整个儒家文化的基础。它强调人格的完善和品德修养对于国家的治理至关重要,为后来的教育和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庸》是《礼记》的一部分,也是儒家经典之一。《中庸》讲述了“中庸之道”,即“中立之道”,要求人们做到“中正无私、恪守中道”,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中庸》中强调的中庸之道,是指追求“道德智慧”的一种境界,在个人修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中,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左传、春秋、大学、中庸的意义
《左传》、《春秋》、《大学》、《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左传》和《春秋》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国家政治状况,也为后世政治制度和道德伦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等教育的本质理念。高等教
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那培养什么样的人
(1)一流大学一定是培养了一大批为人类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才。中国大学校长错了一个机会
博洛尼亚大学是世界大学的模范,后来有牛津大学,它继承了博洛尼
亚大学的知识体系。分成三大类:第
一类社会科学(第一个专业是法学,第二医学,第三神学,后变为哲学
),这是博洛尼亚大学最初设立的专
业,法学的设立是为解决人们的纠纷;后来人们发现身体的痛苦也需要解决,开始系统招收医学专业人才;后
来发现神父也需要系统知识,于是设
立神学,是为解除人的心灵上的问题。三种是为了培养人而设。近代教
育的前七百多年是纯粹为了培养人而
设立,为了解决人的生存而建立。一流大学一定是为了培养社
会领袖型人才而设立。耶鲁大学出的
总统很多。二流大学的成才率不比一流,三流大学成才率更低一些。新中
国培养的院士,比较集中在中科大、
复旦、浙大、南京、山大。
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一系列功能中,文化价值是一切功能的基础与主导。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它是人类信念、理想和道德等精神品格的结晶。因此,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我国具有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大学》开篇便说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被视为古代思想家的“大学”三纲,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蔡元培这一关于教育发展人的能力、完成人格的两大教育功能是对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诠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总在时代的风雨中坚守着大学的文化价值,调整着自己的文化航向,但大学人文精神滑坡现象依然令人担忧。
大学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论告诉我们:一种具有有机联系的要素组成的组织系统,通过组成系统的各元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对元素的作用,将发生从要素的量的组合到系统整体的质的飞跃。面对历史新起点,建构一个由大学理念设计到人文知识传播进而人文精神提升与内化的连续、渐进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形成规模优势是实现高校的文化价值的关键。
大学的文化自觉
大学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独特组织,按照组织文化理论,如果将大学这样一个复杂结构的文化组织比喻成多层文化组成的“洋葱”,那么核心一层的价值、理念是指导大学运作的观念和精神,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因此,匡正和确立大学理念是重塑大学文化价值的前提。世纪之交,在高等教育“文化祛魅”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对大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域之中,应运而生的大学文化研究思潮就是这一背景的产物。学者们虽然对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的表述各有千秋,但对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理念,它由办学目标、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所构成的认识较为一致。今天,面对历史新起点,大学理念不仅是永恒的课题,而且应该是一个“大众”的话题。只有当大学理念以文化心态、文化观念与文化信念存在于大学师生心灵深处,成为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共同的文化自觉,并深层次地影响大学师生的个体行为与内在机理时,大学这棵枝叶繁茂的文化之树才能生意盎然。但由于对大学理念的研究,其力量主要局限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部分大学党政领导以及少数人文科学方面的学者,因此,与大学理念研究的热度相比,大学理念下的教育实践却要冷清得多。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它需要更多的大学教师与学者甚至社会的研究力量参与辨别与讨论。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先生在《大学何为》中所言:“中国的大学改革,需要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以及一切对教育感兴趣的读书人的共同参与”。
大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的差别
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大学的教育活动来实践和体现,第一课堂是实践办学理念的主要途径,是连接大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桥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校所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为主要宗旨的文化素质教育,大部分高校主要由教务处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通过第一课堂组织实施。但由于这是在未触动现有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前提下的一项工作,因此,教育实践中,人们多将文化素质教育简单理解为增加人文领域各门学科知识教学的“补课”。由于对文化素质教育片面的理解,其结果是学生的负担加重,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未能有效实现。因此,文化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从教育理念上看,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将知识的保存、传递和创新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作为教育的手段,通过文化的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文化素质教育虽不忽视知识的重要性,或对知识进行逻辑的阐述,但强调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与价值理性。从教育内容看,文化素质教育意味着以人文精神来认识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知识,并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文化精神的相互交通。文化素质教育不应该是知识的拼盘教育,而应该是在人文精神关照下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不仅文史哲在根本上脉络相连,精神上息息相通,互为表里,互为依据,互为支撑,是一个有着不能割舍的血肉亲情的文化体,而且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强调的是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来认识科学,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来理解科学,通过人类从事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为真理而献身的科学精神。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当揭示科学中的人文内涵,这种使受教育者了解人类创造科学知识文化背景,以及这一鲜活的创造过程的科学文化教育,是对科学精神最深邃的把握,同样具有人文性。
实现大学文化价值的途径
人文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人文教育的特点在内化。如果说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特的方式,其基本功能在于引导人与塑造人,那么高校校园文化的意义在于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教育目标明确的校园氛围,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与第一课堂的文化素质教育不同的是,校园文化要求把施力点放置于如何促进知识内化的环节,并强调文化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且体现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情感与行动中的一种文化自觉。因此,大学校园文化与实践是人文素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也应当同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程一样有科学、完整的培养方案,相对成熟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局面。
人文精神还是一种创新精神,它通过对现实社会不断的地反思、批判和超越,从而不断实现自身解放。当我们认同校园文化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时,我们不仅要着力一种勇于竞争、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容忍失败、真理面前的人人平等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的建设,还必须改变重视知识与技能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自我心性修养提升的传统观念。因为人的自我实现的创新活动包括科学创造与生命创造活动两方面的内涵,前者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特征、结构和规律的创造和发现,后者是对人、对人的心性的顿悟与发现。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姓名分别是李耳,庄周,孔丘,孟轲,墨翟,荀况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农家, 小说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产生原因: (1)经济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3)阶级原因: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当时的变革发表不同见解,形成不同派别,从而出现了“诸子百家”。 (4)环境原因: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庄子 (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
大学之道的思想是什么?
本文2023-10-12 04:47: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