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怎样治疗?
概述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肾单位严重破坏,以及肾实质性不可逆转的功能损害,从而产生临床上以蛋白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体内各种毒物排泄障碍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慢性肾衰可由水肿、淋证、尿血等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而来。中医认为各种肾病日久,损及各脏腑功能,并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情逐步发展而使病情加重,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瘀血壅滞肾络,肾脏失去开阖的功能,湿浊尿毒潴留于体内,而引发本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某些因素使病程进展加快,病情恶化。常见的诱因如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慢性肾衰的病程冗长,病机错综复杂,既有正气的耗损,又有实邪蕴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治疗1.脾肾气虚证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膝酸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尿液清长。舌淡,脉象沉弱。方一①香砂六君子汤合②二仙汤来源①《古今名医方论》②《妇产科学》组成木香9克,(后下)砂仁6克,(后下)党参18克,甘草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仙茅12克,仙灵脾12克。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党参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苓术合用健脾祛湿之力更强;用甘草调中;木香、砂仁醒胃健脾,更助利湿之功;加用仙茅、仙灵脾以补肾。
按语可加熟地、黄精滋阴补肾。方二①右归丸合②理中丸来源①《景岳全书》②《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组成熟地1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杜仲12克,肉桂5克,当归9克,熟附片6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甘草12克,(炙)干姜9克。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制附子、肉桂温补命门之火,以强壮肾气;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杜仲、菟丝子养血补肾生精;党参、山药、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振脾阳;当归养血和营;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以温养督脉。
按语脾阳不足,便稀频加炮姜10克,补骨脂15克,以温阳止泻;肾阳虚弱,畏寒肢冷加杜仲15克;元气大亏,加人参10克,(另炖),紫河车粉15克,以补肾元,养精血。
2.脾肾阳虚证主症少气乏力,畏寒肢冷,气短懒言,纳少腹胀、浮肿、腰膝酸软、腰部发冷,便溏。舌淡有齿痕,脉象沉弱。方一实脾饮来源《济生方》组成干姜10克,仙灵脾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木瓜15克,草果10克,巴戟天15克,党参15克,木香10克,(后下)
功效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仙灵脾、干姜为主药;加巴戟天温养脾肾,扶阳抑阴;党参、茯苓、白术健脾渗湿;木瓜芳香醒脾,化湿利水;木香、草果下气导滞、化湿行水、水行则湿邪得化。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健脾,行气利水之效。
按语本方偏于脾虚者。方二真武汤合防已黄芪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附子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防己12克,甘草6克。
功效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方中附子温补肾阳,散寒逐水;茯苓、白术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阳,合防己黄芪汤增强补气健脾,利水消肿之力。
按语腹胀大、小便短少,加桂技6克,猪苓15克,以通阳化气行水,纳食减少,加砂仁6克,(后下),陈皮6克,紫苏梗10克,以运脾利气。
3.肝肾阴虚证主症头痛头晕,恶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方一六味地黄汤加味来源《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泽泻15克,丹皮12克,丹参12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何首乌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大黄6克。
功效滋补肝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止涩;山药补益脾阴,益肾固精。熟地、山药、山萸肉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成为“三补”,但熟地的用量偏大,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以防熟地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加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以补益肝肾,大黄降浊,丹参活血通络。方二一贯煎合消瘀汤来源《续名医类案》组成北沙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9克,生地24克,枸杞子18克,川楝子8克,鳖甲10克,牡蛎30克,赤芍12克,茯苓15克,柴胡12克,青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功效滋补肝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一贯煎养肝肾,消瘀汤凉血化瘀。
按语如头晕明显可加天麻12克,钩藤12克,白蒺藜12克,以平肝潜阳;便干加肉苁蓉12克,火麻仁15克,玉竹12克,以润肠通便。4.阴阳两虚证主症精神萎糜,极度乏力,头晕眼花,腰膝酸冷,大便稀溏,舌质胖,脉沉细。方一桂附八味丸来源《金匮要略》组成生地黄15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肉桂3克,熟附子10克,(先煎)*羊藿15克,黄芪18克。
功效阴阳双补。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熟地黄、山萸肉滋补肾阴;泽泻、丹皮泄浊;茯苓、淮山药、黄芪以益气健脾,滋气血生化之源。肉桂、附子、*羊藿、温肾壮阳;与滋补肾阴药相互作用,阴阳双补。
按语可以加龟甲填补真阴,仙茅温补肾阳,加强阴阳双补的作用。方二济生肾气汤来源《济生方》组成熟地120克,山药30克,山茱蓃15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制附子3~6克,桂枝6克,怀牛膝15克,车前子20克。
功效温补脾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桂枝、附子通阳化气,补下焦之阳,以鼓舞肾气;熟地、山芋、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组成六味地黄丸补肾滋阴;牛膝引药下行,活血利水;车前子利水;诸药共奏化气行水之效。
按语如肤糙失润,腰膝酸痛明显可加补骨脂12克,骨碎补12克,以补肾填精髓。
十六、糖尿病概述糖尿病(diabetes)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基本病理特征为相对或绝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及糖尿。临床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大小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
中医认为,消渴是由肺、胃、肾三脏热的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者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早期阴虚火旺,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双亏。
治疗1.阴虚燥热证主症渴多饮,随饮随渴,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方一消渴方来源《金匮翼方》组成天花粉30克,黄连10克,生地30克,百合10克,人乳汁10克。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止渴;配以黄连清心降火;生地,藕汁,人乳汁,百合养阴润燥增液;姜汁佐以和胃防苦寒伤胃。
按语如口干甚者加麦冬,葛根各10克;津伤便秘者加决明子30克;燥热便结加大黄3~6克。方二知柏地黄丸来源《医宗金鉴》组成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山药补肝肾益脾气;知母、黄柏清虚火;茯苓、泽泻、丹皮泻脾肾。
按语口渴甚者,加麦冬、沙参、石斛等以养阴润燥;视网膜出血鲜红、量多者,加白茅根、旱莲草、小蓟、三七以凉血止血。
2.气阴两虚证主症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方一生脉饮来源《医学启源》组成人参1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补益元气,生津止渴;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津生液。
按语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玉竹。方二玉女煎来源《景岳全书》组成熟地黄12克,石膏15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麦冬10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阳明有余之火而不损阴,故为君药。熟地黄甘而微温,以滋肾水之不足,用为臣药。君臣相伍,清火壮水,虚实兼顾。知母苦寒质润、滋清兼备,一助石膏清胃热而止烦渴,一助熟地滋养肾阴;麦门冬微苦甘寒,助熟地滋肾,而润胃燥,且可清心除烦,二者共为佐药。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且补肝肾,为佐使药,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按语若乏力、自汗、气短较重者加生黄芪30克;多食善饥者加玉竹10~15克;口渴甚者加花粉30克。
3.阴阳两虚证主症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方一金匮肾气丸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附子6克,肉桂15克,干地黄40克,山茱萸20克,山药15克,丹皮12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功效温阳育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引火归元;六味地黄滋养肾阴,阴中求阳,协调阴阳。
按语若夜尿多或尿如脂膏者加益智仁、菟丝子、生白果各10~15克;少尿或浮肿者加生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己10~20克;五更泻者加补骨脂10~15克,吴萸10克,肉豆蔻10克;阳痿早泄加仙灵脾10~15克,仙茅10~15克。
4.血瘀兼证主症上述各证型均可兼见血瘀证候,如面有瘀斑,肢体疼痛,麻木,头痛,胸痛,胁痛,半身不遂,舌有瘀斑,或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等。方一桃红四物汤来源《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熟地10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0克。
功效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按语如血瘀证轻者可用上方加丹参,益母草各30克;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10克,全蝎3~5克。方二血府逐瘀汤来源《医林改错》组成川芎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6克,柴胡3克,桔梗5克,枳壳6克,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9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因瘀血停滞于胸,使气机受阻、气滞血瘀、肝失柔和;若瘀血化热,则会瘀热上冲、胃气上逆。本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桔梗开胸行气;牛膝引热下行;生地清热养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10克,全蝎3~5克。
5.阴阳欲绝证主症本证型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表现为神志淡漠,迟顿木僵,嗜睡昏迷,气急深大,呼吸有酮味,皮肤干燥,多尿,舌红干,脉微细欲绝或脉细微而数。方一生脉散来源《医学启源》组成人参3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
功效救阴回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回阳救逆;麦冬、五味子敛阴生津,清热止渴。
按语可加黄芪、玉竹加强益气养阴之功。方二参附汤来源《正体类要》组成人参12克,熟附子15克。
功效救阴回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肾壮阳,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按语若脉微欲绝者加附子10~15克,以回阳救逆;若燥热炽盛内陷心包,内闭外脱者可酌情应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热开窍。
十七、骨质疏松概述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全身性骨病,表现为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著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女性的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不伴随引起骨质疏松状态的其他疾患或紊乱;继发性骨质疏松多由于内分泌腺功能紊乱引起。
中医虽无此病名,但祖国医学早有类似记载,综合其临床表现及中医文献,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痹”、“骨痿”的范畴。
治疗1.肾精不足证主症周身骨痛,骨骼变形,腰膝酸软,筋脉拘急,消瘦憔悴,步履蹒跚,反应迟钝,成人则表现为早衰,发落齿摇、阳萎遗精、耳鸣耳聋、健忘等症状;小儿则出现生长发育退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五迟五软,易惊盗汗或抽搐,舌体瘦小光红,脉细弱。方一①左归丸合②虎潜丸来源①《景岳全书》②《丹溪心法》组成大怀熟地1250克,山药120克,(炒)枸杞子120克,山茱萸肉120克,川牛膝90克,(酒洗,蒸熟)菟丝子120克,(制)鹿胶120克,(敲碎)黄柏250克,(酒炒)龟版120克,(酒炙)知母60克,(酒炒)白芍60克,锁阳45克,虎骨30克,(炙)干姜15克。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熟地、龟板、山萸肉、菟丝子、白芍滋阴养虚,补肝肾之阴;锁阳,鹿胶温阳益精,养筋润燥;枸杞益精明目;黄柏、知母泻火清热;虎骨(可用牛骨代替)、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陈皮、干姜温中健脾。
按语本方阴阳双补,临证可根据阴阳盛衰进行加减。方二六味地黄汤来源《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泽泻15克,丹皮12克,丹参12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何首乌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大黄6克。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泽泻,丹皮泄浊、茯苓、淮山药健脾益气以滋生化之源,加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以补益肝肾,大黄降浊,丹参活血通络。
按语关节烦疼或发热加鳖甲、地龙、秦艽、桑枝;骨蒸潮热以生地代熟地,加青蒿、银柴胡、胡黄连;筋脉拘急加木瓜、汉防己、络石藤、生甘草;小儿虚烦易惊多汗抽搐者加牡蛎、龙骨、钩藤;若出现肌肉关节刺痛、拒按或有硬结,皮肤瘀斑、干燥无泽、面白唇暗、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脉弦涩等血瘀的表现,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以养血活血,活络软坚。
2.脾肾气虚证主症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四肢无力,肌肉衰萎,昼轻夜重,骨骼变形,活动不利,面色白,口淡、自汗,面浮肢肿,夜尿增多,少气懒言,肠鸣腹痛,便溏或五更泄泻,舌淡胖嫩苔白或水滑,脉弦沉无力或迟细。方一①右归丸合②理中丸来源①《景岳全书》②《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组成熟地1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杜仲12克,肉桂5克,当归9克,熟附片6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甘草12克,(炙)干姜9克。
功效补益脾肾。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制附子、肉桂温补命门之火,以强状肾气;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杜仲、菟丝子养血补肾生精;党参、山药、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振脾阳;当归养血和营;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温养督脉。
按语剧痛拘急者加乌尖、细辛、全蝎、蜈蚣;浮肿关节肿胀加茯苓、泽泻、苡仁、身倦乏力者加黄芪;肌肉萎缩者加灵芝、何首乌、鸡血藤、阿胶。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进行性损伤和肾功能的逐渐恶化。当肾脏功能损害发展到不能维持机体的内环境平衡时,便会导致身体内毒性代谢产物的积蓄、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
病因
1慢性肾小球肾炎:如IgA 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阶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2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3血管性肾病变:如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4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5 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6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
7中毒性肾病:如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8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等。
另外,大约有6%~9%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病因难以确定。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在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占第一位的是糖尿病肾病,约为277%,第二位的是高血压肾损害,约占227%,,慢性肾小球肾炎占第三位,约为212%,多囊肾为39%,其他各种病因共占245%。我国目前尚没有慢性肾衰竭病因大规模调查的资料,从临床经验上来看,我国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仍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其次是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疾病症状:
水代谢障碍症群
慢性肾衰患者由于健存肾单位减少,因而每个肾单位平均排出的溶负荷必然增加,引起溶质性利尿。加之肾的浓缩功能差而致夜尿增多。若有厌食、呕吐或酸中毒使呼吸幅度增大,呼吸道失水增多,易致脱水。患者可出现品渴、咽燥、乏力、尿量减少。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浓缩及稀释功能进一
步减退,尿比重可固定1010~1020。尿渗透压在280mOsm/(kgH2O)与血浆相似,称为等渗尿。晚期CRF极度下降,尿量日趋减少,血尿素氮、肌酐迅速上升,患者烦渴多饮,易出现严重的水潴留。如此时补液不当或摄盐过多,甚至可致水中毒及急性左心衰。
电解质紊乱症群
(1)低钠血症 慢性肾衰患者对钠的调节功能差。由于肾小管吸收钠的功能减退,加之一些其他因素,如常服利尿剂、腹泻、长期进食无盐饮食等。易产生低钠血症。由于钠和水的丢失,引起血容量减少。失钠导致肾功能迅速变坏。故低钠常可使一个原来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出现尿毒症状。患者常感疲乏无力、头晕、体位性低血压、肌肉抽搐、脉细而速,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反之,如钠摄入过多,则会潴留体内,引起水肿、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2)低钙和高磷 由于患者尿碗排出减少,血磷升高。肾衰退时1,25(OH)2D3生成减少加之厌食等原因,肠道吸收钙减少,血钙降低。高血磷、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素,可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衰时,高血磷要抑制肾不管细胞合成有活性的维生素D-1,25(OH)2D3而导致钙盐沉着障碍,引起肾性骨病。尿毒症期患者虽有明显低钙血症,但很少发生手足搐搦,这是因为pH下降时钙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游离钙增加。一旦酸中毒纠正,则会出现手足搐搦症。
(3)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 由于厌食、呕吐、腹泻及利尿剂的使用,可致低钾血症。其临床表现是:四肢无力、腹胀、心律失常和腱反射迟钝等。当尿毒症患者并发感染、酸中毒或长期服保钾利尿剂、输含钾多的库存血、或严重少尿时均可致高钾血症。其临床表现是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以及四肢肌肉无力、手足感觉异常等。
(4)代谢性酸中毒 酸中毒是慢性肾衰患者的常风症状。由于肾小管生成氨、排泌氢离子及重吸收重碳酸盐的能力降低,加之腹泻失碱等因素,几乎所有的尿毒症患者都有轻重不同的代谢性酸中毒。轻度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无明显症状。当CO2-CP<13mmol/L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呼吸深大而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乏、头痛、躁动不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严重的酸中毒可导致呼吸不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是尿毒症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治疗:
慢性肾衰竭怎么治疗才更好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但是慢性肾衰竭采用中医治疗较好,中医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上有着卓越的特点,中医对于人体不会有副作用,很受患者认可。
目前针对慢性肾衰竭怎么治疗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透析、肾移植和中医治疗。还有一些最新特色疗法比如:多元化免疫平衡疗法,肾囊注射疗法,自体干细胞移植再生疗法等等,治疗尿毒症都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先来具体看看透析怎么治疗这种疾病。这种方法也是治疗尿毒症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透析治疗可以发挥替代肾脏排泄代谢毒素的作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病人体内过多堆积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暂时缓解病人高毒素状态,让病人脱离生命危险范围。
但是,长期维持性透析,会让病人自身的肾脏逐渐萎缩、废用。这主要表现在几大方面:1、尿毒症透析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2、尿毒症期病人的全身脏器损害明显,且有些为不可恢复性危害。3、透析后并发症还会增多且更为严重。4、开始透析后生活质量差,生存时间短,且原有肾脏功能损耗殆尽,此时,不管怎么治疗已无法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透析方式,所以治疗要尽早。
那肾移植又是怎么治疗这种疾病的呢?肾移植的原理就是将一个健康的肾脏植入患者体内,代替受损的肾脏工作。肾移植是尿毒症治疗方法中较为有效的,但肾移植手术对医院、医务人员要求较高,且有肾源和经济因素制约。即便做了肾移植手术,病人也需要终生服用抗排斥药物,可谓是利弊参半。
最后,我们再来看中医对慢性肾衰竭怎么治疗。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则主要是从病人肾脏的肾功能损伤情况着手进行治疗,针对肾功能损伤的病因对症处理。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有众多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从整体调理体质,增强防病抗病能力;2可发挥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作;3可以促进体内毒素的充分排泄;4能调节病人的内分泌功能;5能减轻透析治疗的副作用。
通常情况下,对于此病的医治,在石家庄平安医院肾病科在临床上是‘多元化免疫平衡疗法’和‘自体干细胞移植再生疗法’为主,西医辅助医治消除症状为辅,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很多在石家庄平安医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病人从透析到不透析,从来没有转阴过的尿蛋白,在这里恢复了正常,且一直保持稳定。此疾病是一组症侯群。西医,这种尿毒症的治疗方法对于症状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而中医诊治此疾病则是从引起症状的根本入手对症状进行消除,中西医结合医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仅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也提高了医治效果,标本兼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提醒患者注意,不管慢性肾衰竭怎么治疗,都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为有效的改善效果。
肾功能衰竭中医属于虚劳、关格。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扶正类:主要是具有一些温补肺,脾肾等作用的中成药,比如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黄芪注射液、右归丸,多用于脾肾阳虚的患者。
第二、祛邪类:主要是有一些含有大黄成分,具有通腑降浊作用的泻下类中药,比如新清宁片、通便灵胶囊等等;或者是具有肠道吸附排毒功能的中药,比如海昆肾喜胶囊。除此之外,还包括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也属于此类,一般用于慢性肾衰竭湿浊、湿热、瘀血等标识证明显的患者。
第三、扶正祛邪类:该类中药具有健脾益肾、活血化瘀、利湿降浊,包括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等等。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
(一)病因
任何泌尿系统病变能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者,均可引起慢肾衰,最常见的病因依顺序是:原发性慢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
(二)发病机制
1.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
(1)健存肾单位学说和矫枉失衡学说
(2)肾小球高滤过学说
(3)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4)其他①在肾小球内“三高”情况下,肾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转化生长因子p等生长因子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外基质增多,而造成肾小球硬化;②过多蛋白从肾小球滤出,会引起肾小球高滤过,而且近曲小管细胞通过胞饮作用将蛋白吸收后,可引起肾小管和间质的损害,导致肾单位功能丧失;③脂质代谢紊乱。
2.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
尿毒症毒素是由于绝大部分肾实质破坏,因而不能排泄多种代谢废物和不能降解某些内分泌激素,致使其积蓄在体内起毒性作用,引起某些尿毒症症状。
3.分为三阶段:①肾功不全代偿期GFR>50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
②肾功不全失代偿期:GFR>25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
③肾功衰竭期:GFR<25mL/min,血肌酐>445μmol/L,血尿素氮>20mmol/L
(三)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钠、水平衡失调常有钠、水潴留,而发生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2)钾的平衡失调大多数患者的血钾正常,一直到尿毒症时才会发生高钾血症。
(3)酸中毒慢肾衰时,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肾小管分泌氢离子的功能缺陷和小管制造NH3的能力差,因而造成血阴离子间隙增加,而血HCO3-浓度下降,这就是尿毒症酸中毒的特征。如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l/L,则可有较明显症状,如呼吸深长、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严重者可昏迷、心力衰竭或(和)血压下降。酸中毒是最常见死因之一。
(4)钙和磷的平衡失调,血钙常降低,很少引起症状。
(5)高镁血症当GFR<20mL/min时,常有轻度高镁血症,患者常无任何症状,仍不宜使用含镁的药物。透析是解决方法。
(6)高磷血症:防止血磷升高有利于防止甲旁亢。
2.各系统症状
(1)心血管和肺症状
①高血压有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高血压。原因:a水钠潴留b肾素增高。
②心力衰竭是常见死亡原因。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有部分病例症状很不典型,仅表现为尿量突然减少或水肿加重。
③心包炎多为透析相关性。由尿毒症毒素引起。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包炎相同,惟心包积液多为血性。
④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⑤呼吸系统症状酸中毒呼吸深而长,体液过多可引起肺水肿。尿毒症毒素可引起尿毒症肺炎。胸膜炎,甚至胸腔积液。
(2)血液系统表现
①贫血为尿毒症必有症状。有冠心病者可因贫血而诱发心绞痛。
②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③白细胞异常容易发生感染,WBC计数正常,但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3)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是慢性肾衰的早期症状之一,其后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错误,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尿毒症时常有精神异常、对外界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等。
慢性肾衰晚期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显著,尤以下肢远端为甚。患者可诉肢体麻木,有时为烧灼感或疼痛感,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可与“中分子”物质潴留有关。患者常见有肌无力,以近端肌受累较常见。多种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在透析可消失或改善。
(4)胃肠道症状,最早最常见症状。
(5)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是常见症状,尿毒症患者面部肤色常较深并萎黄,有轻度浮肿感,称为尿毒症面容。(名词解释)。
(6)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包括纤维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大条目要牢记,多为填空题)。
(7)内分泌失调在感染时,可发生肾上腺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的血浆肾素可正常或升高,血浆1,25(OH)2D3则降低,血浆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性功能常障碍,患儿性成熟延迟。
(8)易于并发感染尿毒症常见的感染是肺部和尿路感染。
(9)代谢失调及其他
①体温过低基础代谢率常下降,患者体温常低于正常人约1℃。
②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慢肾衰时原有的糖尿病胰岛素量会减少,因胰岛素降解减少。
③高尿酸血症,其升高速度比肌酐和尿素氮慢。
④脂代谢异常
(四)诊断
1.基础疾病的诊断肾脏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
2.寻找促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①血容量不足:常见于有钠水丢失的患者。②感染;常见呼吸和尿路感染;③尿路梗阻最常见为尿路结石;④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⑤肾毒性药物:如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X线造影剂等;⑥急性应激状态:如严重创伤、大手术;⑦高血压:如恶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的降压过快过剧;⑧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或转移性钙化。
(五)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及时诊断治疗慢性肾衰基本疾病,是处理肾衰的关键。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1)饮食治疗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一般根据GFR具体调整蛋白摄入量。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③其他I钠的摄入。Ⅱ钾的摄入尿量每日少于1000mL,无需限制饮食中钾。Ⅲ给予低磷饮食;如尿量超过1000mL/d,可不必限制。Ⅳ饮水。
(2)必需氨基酸的应用
(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首选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4)其他高脂血症的治疗与一般高血脂者相同,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治疗。
(5)中医药疗法
3.并发症的治疗
(1)水、电解质失调
①钠、水平衡失调没有水肿的患者,不需禁盐,有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如水肿较重,可试用呋塞米但必须在肾尚能对利尿剂发生反应时应用。已透析者,应加强超滤。如水肿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则需严格限制水的摄入,如果钠、水平衡失调而造成严重情况,对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效时,应紧急进行透析治疗。
②高钾血症判断诱发因素,如血钾仅中度升高,应首先治疗引起高血钾的原因和限制从饮食摄入钾。如果高钾血症>6.5mmol/L,出现心电图高钾表现,甚至肌无力,必须紧急处理。(处理措施考生要牢记)。
③代谢性酸中毒如酸中毒不严重,低钠饮食情况不可口服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5mmol/L,尤其伴有昏迷或深大呼吸时,应静脉补碱。
④钙磷平衡失调应于慢肾衰的早期便防治高磷血症,积极使用肠道磷结合药,宜经常监测血清磷、钙水平。
(2)心血管和肺并发症
①慢肾衰患者的高血压多数是容量依赖性,患者宜减少水盐摄人
②尿毒症心包炎应积极透析,着重防止心包填塞。如出现心包压塞征象时,紧急作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引流。
③心力衰竭其治疗方法与一般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同,要强调清除钠、水潴留,使用较大剂量呋塞米,必要时作透析超滤。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④尿毒症肺炎可用透析疗法。
(3)血液系统并发症维持性慢性透析,能改善慢衰的贫血。在没有条件使用EPO者,如果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应予小量多次输血,证实有缺铁者应补铁剂,充分补铁后,再使用EPO。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衰竭贫血,其疗效显著。
(4)肾性骨营养不良症骨化三醇的使用指征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对骨软化症疗效颇佳,在治疗中,要密切监测血磷和血钙。
(5)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的原则,与一般感染相同。若抗生素是经由肾排泄的,可给予一次负荷剂量后,按GFR下降的情况调整其剂量。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药物。金霉素,呋喃妥因等不宜应用。
(6)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充分地透析可改善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成功的肾移植后,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骨化三醇和加强补充营养可改善部分患者肌病的病状使用EPO可能对肌病有效。
(7)其他①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着GFR不断下降,必须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②皮肤瘙痒: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磷的摄入及强化透析,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有时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效。
4.药物的使用根据药物代谢与排泄途径,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因素,决定药物使用的剂量。
5.追踪随访定期随访以便对病情发展进行监测,应至少每三个月就诊一次。
6.透析疗法慢肾衰当血肌酐高于707μmol/L,且患者开始出现尿毒症症状时,应透析治疗。
(1)血液透析。先作动静脉内瘘。
(2)腹膜透析特别适用于儿童、心血管情况不稳定的老年人、DM患者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腹腔感染为最主要并发症。
7.肾移植可望重新恢复肾功能,但术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肾衰竭治疗专家指出,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在各种慢性肾病的基础上,肾脏的功能在逐渐的减退,引起的各种水分和代谢物积聚在体内,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综合症。那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有什么好的方法吗以下为您介绍的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方法一中医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早期症状常为无力、易疲乏、精神不佳,往往不易被察觉或重视,以后逐渐出现各系统的症状,最终必须透析治疗。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以及狼疮性肾炎、尿酸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等。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保护肾元: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根本原因在于肾元不足(包括肾之精气阴阳亏虚),水湿浊毒潴留。因此,维护肾元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根本,体现治病求本的精神。治疗主要通过辨证论治,服用汤药,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好、疗效确切稳定。
控制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数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又能促进肾功能急剧恶化。因此积极控制血压是防止肾功能恶化的关键。
节制饮食:对于肾脏病,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不能盲目进补,肾功能衰竭不等于肾虚,不能一味补,主张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保证充足热量(每日摄入的热量以30~40
kcal/kg较合适),进水量“量出为入”(一般为前天尿量再加500ml)。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普遍存在高血钾、高磷,要限制钾和磷的摄入。
总之,只要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治疗,相信通过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就可以帮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慢性肾功能衰竭康复汤,效果不错,中药制成的,疗效很好
。
慢性肾衰竭康复汤,肾衰竭康复汤疗效确切、稳定、长远,一般用药一至三个疗程后,病情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少见复发现象。
如何治疗慢性肾衰竭?这是很多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问题。有些人知道自己有慢性肾衰竭,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治疗。这往往会影响治疗疾病的最佳时间,并影响良好的预后。那么,如何治疗慢性肾衰竭呢?
如果你被诊断为慢性肾衰竭,不要惊慌。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安排,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过程中,其目的是缓解症状,延缓CRF的进展。
一、原发病治疗
一级治疗也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之一,只要坚持长期合理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效果是好的。或避免使CRF恶化的因素,如血容量不足、严重感染、尿路梗阻、使用肾毒性药物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药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方法,可有效缓解症状,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有些患者可以使用中药导泻和洗剂,减少透析次数,为患者减轻很多痛苦。
第三,饮食疗法
饮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营养的饮食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热量必须保持在30~35千卡/千克天,在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可给予低蛋白(06~08克/千克天)、低磷(750毫克/天)的优质饮食,必要时可补充必需氨基酸或-酮酸。应给非透析患者喂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06g/kgd),含必需氨基酸或-酮酸。
第四,控制高血压
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过程中,患者还应通过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以免血压升高而影响治疗。对于早期肾功能急性恶化者,可尝试多巴胺和前列腺素E1。难治性高血压可通过口服长压片、静脉滴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等治疗。容量性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时应及时透析。注意不要降压过快或使血压过低。应该控制在160/113kPa(120/85mmHg)左右。
动词(verb的缩写)排毒疗法
有些患者患病后,体内毒素堆积过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危害。轻度患者可口服醛淀粉、口服透析盐、尿毒清或肾衰宁。部分患者采用甘露醇生理盐水或中药灌肠治疗。终末期肾衰竭需要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
不及物动词并发症的治疗
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早期脱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适当补水,切忌过量或过快。有尿、水肿、高血压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间断注射呋塞米。如果剂量大于400mg/d,仍无反应者无需再用。严重水肿或心力衰竭应尽快透析。
有详细了解。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治标不治本,切忌盲目,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中药敷贴对慢性肾病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谭远忠,徐 奔,李希平
(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关键词:慢性肾病;干预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敷贴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09)02-0040-02
当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lgA肾病、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迁延难愈,发病时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统称为“慢性肾病”。如未能及时有效救治,导致病情恶化进展,随病程迁延,慢性肾病患者将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治疗中一般予以有效干预控制,阻止其进一步恶化进展[1]。穴位敷贴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疗法,以传统经络学说和中药外敷为基础,由于其简、便、验、廉、安全适应性广等特点,内病外治,在慢性肾病治疗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我科经过多年临床摸索,以自拟中药敷贴干预治疗慢性肾病,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60例,均为2007年5月~2008年5月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肾病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病患者(其中门诊病例48例,住院病例12例),随机分为加用中药敷贴组30例,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两组均为肾阳虚型,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本病的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辨证分型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予以优质限量蛋白、低脂、低磷饮食,补充必需氨基酸(肾必安)等支持疗法;并予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肾负荷等治疗;有高血压、水肿、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原发疾病者给与减降压、利尿、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针对原发病治疗等对症处理,观察期间不使用其他任何中药制剂。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敷贴(生大黄、仙灵脾、细辛、桃仁、红花、芫花碾末,姜汁调匀制成),每次2~4贴,辨证取穴(肾俞、次髎、命门、关元、复溜等)敷贴。
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有统计疗效。
23 观察指标与方法
计分法评价中医证候学指标(症状、舌相、脉象等)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积分法评价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肾功能、肾小球过滤率,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并观察有无过敏及未预料的毒副反应,记录症状、概率、持续时间并分析原因,处理措施。
3 治疗结果
3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3]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情也是呈日渐加重的趋势,从中医的角度治疗延缓肾衰竭的发展趋势,通常将其 分为 5 种基本证型进行辨证治疗:脾肾不足、气血两虚型;三焦气机失常型;气虚血瘀型;热毒夹瘀、肾络受损型;脾肾阳虚、湿浊内蕴型。
1、脾肾不足、气血两虚型量
主症 一般为慢性肾衰竭早期、中期,肾病病程较长,发展较缓慢者。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纳差脘痞,夜尿增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原则 补气养血,健脾益肾,辅以通腑泄浊。
2、三焦气机失常型
主症 一般为近期肾功能恶化加快者,或见于 IgA 肾病系膜增生伴硬化类型,尿中红细胞、蛋白多,但无明显水肿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腰酸,乏力,夜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疗原则 疏利三焦,斡旋中运,辅以化湿泄浊。
3、气虚血瘀型主症
主症: 一般为肾功能减退,伴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者,肾穿刺常为局灶硬化型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腰酸乏力,夜尿多,下肢水肿,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疗原则 益气补虚,活血化瘀,补肾泄浊。
4、热毒夹瘀、肾络受损型
主症: 一般为近期因感染而致肾功能迅速恶化,内热偏重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咽痛,纳呆,腹胀,腰酸,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活血通腑,补肾泄浊。
5、脾肾阳虚、湿浊内蕴型主症
一般为尿毒症晚期,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夜尿清长或尿少,水肿,恶心,皮肤瘙痒,鼻出血或齿龈出血,舌质淡胖嫩,脉沉细无力。
治疗原则 健脾益肾,温阳化气,通腑泄浊。
慢性肾功能衰竭怎样治疗?
本文2023-10-12 04:51:2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2939.html